登陆注册
7642500000055

第55章 大失所望

从现代带来的高产农作物可以说就是毛文龙的根本,如今就是这些根本已经坏掉了一半,让他深感可惜。

剩下的一半已经不多,这第一季长起来之后,也只能做为种子留存。也就是说,毛文龙想要囤积粮食的话,至少还得是一年后的事情。

眼看着东江的两万余老部下就快到来,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就都要落在他的肩上。

重担,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现在没有鞑子可以惊夺,也没有朝廷可以依靠。两万余人全要毛文龙独自来养活,这是一个难题。

陈澜与洪紫嫣一大早便过来帮忙照料这些刚刚种下不久的种子。因为其重要性,毛文龙根本就不敢交给别人弄。

就连陈澜与洪紫嫣来帮忙,都必须得在毛文龙的监督下才可以。

“相公,这些真的都是高产的农作物吗?好不好吃?”陈澜小心翼翼的翻看着每一片叶子,查看是否有虫害。

毛文龙正在浇水,闻言笑了笑说:“等收成了,相公弄一点给你们尝尝。这些东西有多种做法,可煎,可煮,可烤,简单实用,是行军打仗的必备粮食。”

“世上真有这样的东西?”洪紫嫣还有很多事情不了解,对这些农作物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毛文龙所言她保持着不信的态度。

毛文龙与陈澜相视而笑,却都很有默契的闭口不答。有些事情少一个人知道便多一份保障,并非毛文龙信不过洪紫嫣,而是此刻真没必要解释那么多,反正解释了洪紫嫣也不可能立刻就懂得。

整整在院子里忙活了一个上午,三人才收工回去休息。午饭的时候,陈继盛与沈青从沈家回来。

沈青向毛文龙禀报此行很顺利,对于自己回沈家一事,老族长也没有多言什么,算是默认了。

倒是沈家二子沈浩对沈青抱有非常大的敌意,但现在沈青有沈家二叔以及三叔那个县令支持。沈浩对他而言根本就够不成任何的威胁。

听到沈青说事情办得很顺利,毛文龙也就宽心了许多。沈家的事情到此也算告一段落,沈青当上族长也只剩时间的问题。

既然沈青在沈家有了权力,也从知县那里要回了不少原本属于他的财产,其中就包括几个村子的田地。

沈家向来看重的是盐矿,对于田地倒是不太看重。因为连年的天灾,近两年地里的收成有时连田租都收不回来。

所以这田地对于沈家来说就是一个鸡肋,可有可无,也是时常沈家把田地分给家族里的子弟。

沈青此时面露苦涩,言道:“都督,眼前我就只能拿回几个村子的田地而已,其它家族里的东西都没能要回来。那老东西把一切都拽在手里,至少在族长的事情没有定下来之前,所有的产业都被他支配着。”

毛文龙眼里闪过厉芒,呵呵笑道:“几个村子的田地?不错不错,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顿了一下,毛文龙干脆让沈青带自己到那几个村子去转一圈,实地考察一下。毕竟种在院子里的农作物已经可以移出去种植,所以必须得先找块好地,顺便找几家种地的老书来照看。

沈青不明白为何毛文龙对田地看得这么重,反正这些田地他也不看重,毛文龙有兴趣的话,他自然乐意当人情送。

与毛文龙搞好关系,沈青才有可能当上沈家族长。目前没有毛文龙在后面支持他的话,沈青什么都不是。

说走就走,毛文龙片刻也等不下去,当即喊上陈澜与洪紫嫣,让陈继盛备好了马车。留下浩大与浩小看家,其余的人都跟随去看田地。

有了上次的教训,毛文龙现在也不敢大意,凡是要出门,必须得带齐人手。虽然这样会很惹眼,但总好过小命不保。

沈青口中的几个村,距离沈城不到五里地,骑马也就一个时辰左右便可抵达最近的村子。

十几间茅草屋,土坯房,村子李静悄悄的,毛文龙这般高调到来,把村子里的人都吓得躲在屋内不敢出来。

毛文龙撩起车帘,扫了一眼,见只有十几间茅草屋,顿时愕然:“这就是村子?”

一个村子居然只有十间茅草屋,这样算来,岂不是说眼前这个村子可能不到五十人。这也能算是一个村子?毛文龙顿时便不喜,他认为这是沈青在忽悠自己。

一看毛文龙发怒,沈青顿时便急了,连忙解释道:“都督,眼前的村子算是最大的一个了。其它四个村子都只有几户人家,这个村子因为比较靠近沈城,因此来聚集了十二户人家。”

“而且……”

沈青见毛文龙脸上怒容未消,反而听了他的解释更加严重,顿时便住口不敢再言语下去。

可他实在想不通,毛文龙为何要这般生气。在叶县这里,本来耕地的百姓就少,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盐矿里打零工,这耕地只不过是副业而已。

而这村子也大都是这样,几户人家或者十几户人家聚在一起,便是一个村子。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沈青实在想不通毛文龙对此有何发怒的。

陈继盛似乎看透了毛文龙的心思,随即上前解释:“都督,其实这村子都这样,很正常。除非是大家族的聚居村庄,不然都是几户十几户这样的规模。”

毛文龙皱了皱眉头,眼里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也就是说,五个村子加起来也就不到一百人口了?”

沈青感激的看了陈继盛一眼,然后赶紧回道:“禀都督,五个村子加起来六十余人,其中青壮的劳力只有不到三十,余者都是妇孺老幼。”

毛文龙这下更觉失望,本来他以为几个村子,再不济也得有千来人口。有这些人口来耕地,再结合自己超前的农耕知识,足可以养活两万东江老部下。

可现在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巨大的人口缺口,他该到何处去弄来?毛文龙大失所望之下,干脆连村子都不进了,只在村子周围的田地逛了一圈便打道回府。

同类推荐
  • 残明虎啸

    残明虎啸

    大明三百年众说纷纭,特别是崇祯这位皇帝备受争议,明朝的灭亡也是各有各的说法,天灾论,人祸论,历史的必然论还是偶然的因素不一而足,本人单纯的不喜欢满清,认为他们毁了我们华夏文明,故而写这本书,主角自然要回天有术,但不是取而代之,而是改良社会,欢迎大家品鉴。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 重生康熙王朝之我是废太子

    重生康熙王朝之我是废太子

    回家给老东西过六十大寿,救了个女的。救就救吧,咱挨撞了。撞就撞吧,还重生了。重生就重生吧,还是个废太子。叫我如何是好?
  • 我是主角好不好

    我是主角好不好

    作者:“你们见过逗比么?”举手的小伙伴:“我见过我见过!”作者:“哦?哪里哪里?”举手的小伙伴:“楼上楼上。”作者:“……”围观群众:“……”
  • 盛唐剑圣

    盛唐剑圣

    盛唐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穿越成了史上唯一一个经由国家承认的剑圣裴旻,青锋三尺,天下无敌,上揽九霄寰宇,重铸盛唐诗篇。
热门推荐
  • 二哥改河记

    二哥改河记

    后来我经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宋三妮子宋春莉,二哥就会进城当工人去了,他的命运或许就是另一种情况,更不会干出那件惊动天地的大事情。后来我也经常想,如果那件大事情没有半途夭折,二哥也不会同宋三妮子私奔,最终让她变成我二嫂。宋三妮子是焦坡村里的一枝花。宋三妮子的美丽就在她的腰肢和鼓胀着的胸脯上,那是让所有男人想入非非、心旌摇荡的。实际上,在我二哥要干那件大事情时,宋三妮子已经有了婆家,未婚夫是村支书焦老六的儿子焦玉柱。
  • 医舞倾城:王爷的落跑宠妃

    医舞倾城:王爷的落跑宠妃

    她一朝穿越,来到了煊逸皇朝。医术精湛的她,立志要成为煊逸皇朝的一代名医。把药房开在王府,开遍皇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还得寻一如意郎君,实现理想的一夫一妻制。只是嘛,只是在此之前……她环顾了下死牢的四周,放声大叫道:“夫君,放我出去……”
  • “绝种”的历史商人(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1)

    “绝种”的历史商人(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1)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绝种”的历史商人(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1)》:回顾历史上著名的商人和商业案例。
  • 古镜神之眼

    古镜神之眼

    北朝末年到隋朝初期,江湖门派动荡纷争,权臣侄子与罪臣孤女,在江山易主的风云变幻之中,无奈爱相守,恨别离……
  • 清蓬

    清蓬

    在广阔的世界上,有这样的一帮人,他们受到神魔的照顾……
  •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在日本被称作俳圣的松尾芭蕉(1644—1694)的一篇游记。它不仅被称为是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最高水平的游记,也是松尾芭蕉文学的巅峰所在。1889年5月16日(旧历3月27日),46岁的松尾芭蕉与弟子河合曾良一起从位于江户(现东京)深川的采茶庵出发出游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陆地区,历时约150天。《奥州小路》就是这段历程的游记,松尾芭蕉以细腻的文笔和真实的感觉记录了旅程的所见所闻,并创作了大量的著名俳句。
  • 平凡爱

    平凡爱

    在那等待的时间中,我无意间知道一个方法可以令你醒来,只是那方法实在太科幻了,我自己都不太相信。但在我等待深信你一定会醒来时,无意中听到医生对你家人说,你绝不会醒来,意思是说你起来的机会已差不多等于零……
  • The Brotherhood of Consolation

    The Brotherhood of Consol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合论纂要

    华严经合论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Battle of Beijing 北京保卫战

    The Battle of Beijing 北京保卫战

    2003年春的中国北京,如同一座恐怖之城、瘟疫之城和面临死亡之城。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奇怪而可笑”的事:在与北京接壤的地方——河北廊坊某地段的公路上,有人竟然用挖土机挖了一个深二十多米、宽三十多米的巨型大坑,说是“为了防止北京城里开过来的汽车”,所有北京方向来的汽车在这个地方只能往回走……本书通过2003年非典肆虐时期作者深入北京各个“抗非”的现场所获取的第一手采访资料以及亲身经历,真实地记录了首都北京在非典爆发时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段生死记忆,向人们揭开了“抗非”一线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