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映南窗饮淡酒,
菊花绽放喝浓茶。
一杯吞尽烦恼泪,
三碗吃光哈蜜瓜。
莫计人生风雨事,
安坐山溪钓鱼虾。
今天九月九,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把事物分为阴阳两极,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数字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所以手机号男人应选2.4.6.8,女人1.3.5.7.9,阴阳搭配。
今年重阳可不比往日,爷爷的生日。今年可是他五十大寿啊,一家人没少忙活。爷爷有吩咐:一切从简,不得乱花一分钱,所有东西都得自家出产。三天前,葛庆就开始在漕坊里外张罗,要拿出最好的老烧奉上;谷裕不甘示弱,亲自捞豆皮、压千张、炸生腐、做豆腐;正和叫伙计用四辆独轮车送去两头三百多斤的大肥猪、五十只鸡、五十只鸭、五十只鹅,豆制品一应俱全,小河沟的伙计捕鱼捞虾、韭菜黄瓜、辣椒秋葵,堆满院子。
老大正茂叫伙计在田埂旁、小山边采回野菊花和桂花烘焙。糕点师傅决意要为大家奉一砧软糯又不黏牙的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师傅先将粳米粉、糯米粉、水、糖、油一起拌匀,再充分揉搓成松散的粉状,静置一段时间,让粉充分吸收水分,再将粉两次过筛成细致轻盈的粉状,取一圆形模具,垫上纱布,将一半粉倒入后抹平,放入蒸笼中先蒸5分钟,取出模具,铺上豆沙、菊花,抹平,再倒入另一半粉后抹平,在抹平的粉表面均匀地放上各色果干,
再上笼蒸约30分钟即可。取出后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爷爷今天是“老寿星”,穿着奶奶亲手缝制的紫红色八团花长衫,系一根三寸宽绿色丝腰带,结在右边,九寸长须子飘着,寓意“九老长寿”,头戴中高黑色礼帽,左胸口佩一束茱萸。
大门新贴上对联:
大衍宏开光禹范
知非伊始学蘧年
堂屋门上对联是:
读书砥行堪知命
安富尊茶且慕亲
香火上对联是:
孙贤子肖欢度晚年
左吟太行右挟东海
堂屋书几前正中摆太师椅两把,爷爷端坐大边,奶奶坐小边,花甲齐年臻上寿,椿萱共荣赋长春。按爷爷吩咐,“只有家人,不请外客。”四支唢呐吹起《小开门》,大伯爷宣儿、女、媳、婿、孙、侄所有晚辈给爷爷磕头拜寿。大伯正茂代表儿孙们讲话,
“天地有寒暑,六十一甲子。风风雨雨五十年,阅尽人间沧桑,爷爷出身贫寒,是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完全通过个人努力和不懈奋斗,以耕立命、以读修身,勤俭持家,勤劳富家,几度悲欢,尝尽酸甜苦辣,历尽人间艰辛,百种滋味,潮来浪往,暮至晨归。看看今天,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时光越是流逝,父亲,你在我们子孙晚辈眼里,就是一座巍峨的山,高俊挺拔,您用坚韧的脊梁撑起我们这个家,更为儿女打造了一片明净的天空,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指引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像往常一样,在门口场基上一排八张八仙桌,不同的是挂起了大红灯笼,人人胸口佩茱萸,半截染成大红,充满节日气氛。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今年是爷爷五十大寿,所以将半段染红,以示吉祥。
今天烟袋、酒壶,爷爷一概没带,只有白铜水烟袋端端正正放在自己面前桌子上。
大伯正茂是知客,安排大伯爷和爷爷坐正席上方,大伯奶奶和奶奶坐一席、二席,三叔爷爷、小叔爷爷三席、四席,正元大伯坐下方,二伯正志服务席——专门斟酒。其余各就各位,安排就绪,井井有条,济济一堂。知客师大伯宣布:寿宴开始。唢呐吹起《小开门》,一派喜庆热闹场面,大嫂子、小媳妇、侄子、孙子全都安排席位坐下。四个平时打短工的伙计这次充当传菜的角色,个个精气神十足,打扮得标标致致。大伯号令,
“上菜!”
今天盛菜的器具都有讲究,八品(青花瓷高脚品)、八碗(青花瓷大碗)、四碟(青花瓷大平碟)、四盘(青花瓷大盘)。八品分两行位于桌子正中,八碗分四四,位于品两边,然后盘碟,成宝塔形,寓意渐渐高。传菜人手托传菜盘子,四道菜一起上桌,大伯号令,
“斟酒!”
菊花酒香气弥散。这次的菊花酒是葛庆师傅“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加野菊花酿制而成。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大伯爷率先给爷爷、奶奶敬酒,
“祝你们椿萱并茂、福寿齐臻!我送你一联:
五岳同尊惟嵩峻极大德比玉
百年上寿如日方中秉性乃刚。”
“谢谢大哥!祝哥、嫂、兄弟、所有家人平安康泰。”
接着三叔爷爷、小叔爷爷一一敬酒祝贺。大伯说,
“晚辈按次序敬酒!”
当然得按排行,从大伯爷房下老大开始,到老二等以次顺序。正酒兴上,岳王庙大路上一干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