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2200000127

第127章 九重天佛道发难,俱芦洲道真教传

九重天阙,凌霄宝殿内。

玉帝正高坐龙椅,下方那文武仙卿各立左右,时有巡天鉴来报:“起奏陛下,俱芦道君发来檄文,为北俱芦洲请旨。”

众仙卿闻言,窃窃私语。

玉帝结果檄文,见那檄文具言李道真已然万事俱备,只等玉帝降旨,使得那俱芦风调雨顺,如此以来,大事可成。

玉帝合上檄文,点点头,刚欲派遣神将前去北俱芦洲,朝中却又有托塔李天王上前启奏:“起奏陛下,俱芦道君李道真教化俱芦不假,但他未经圣旨,擅封自己为‘俱芦大帝’,在北俱芦洲广为流传,实乃欺君之罪,恳请陛下定夺。”

玉帝闻言,传唤纠察灵官,那灵官叩首道:“起奏陛下,张天师所言不虚,李道真自封俱芦大帝,实乃冒犯田颜。”

玉帝点头,挥袖问众卿:“诸位仙卿有何看法?”

朝中忙又闪出到道教天师张道陵俯伏拜道:“回禀陛下,那李道真教化俱芦,乃天大的功德,眼看有成功之望,实不可现在打扰于他。他乃天界区区道君,若说与俱芦百姓,恐百姓不会信他,只有冒名一个仙帝之位,才有威信,请陛下圣裁。”

“陛下!”托塔李天王又道:“欺君之罪乃是事实,如置之不理,我天庭威严何在?陛下龙威何在?众仙岂不是都要自封高位了?”

玉帝看看张道陵,又看看李天王,这二人一个道教,一个佛教,他们背后便是代表着三清与佛祖的意思。玉帝看得出,佛祖那边见李道真有望教化俱芦,有些坐不住了,拿这欺君之罪来试探自己的立场;而三清那边则是要保李道真完成教化,借机把北俱芦洲纳入道教。

玉帝一言不发,先点头又摇头,若有所思,时有朝中长庚星启奏道:“陛下,张天师与李天王所言都是有理,臣知陛下为难,特来献上一计。”

玉帝微笑:“爱卿有何高见?”

太白金星道:“陛下,李道真教化俱芦乃天大的功德,决不可在此时出差错;但他毕竟自封大帝,有欺君之嫌,天庭也不可置之不理。依老臣之见,可先让李道真继续教化俱芦,若真的功成,以他的大功德,就封他一个俱芦大帝也未尝不可;但若他最终失败,陛下再追究他个欺君之罪也不迟。”

玉帝闻言抚掌大笑:“老星深得朕心。就依李长庚之言,此时全力配合李道真,若教化成功,便封他一个俱芦大帝,若失败,再问他欺君之罪。”

满朝文武齐喝:“陛下圣明。”

玉帝见此,派遣风雨雷电下界助李道真,之后散朝不题。

再看那天界游奕灵官拿了圣旨,直飞凡间北海,北海龙王在龙宫内携龙婆,龙子,龙孙等一干人等跪拜接旨。

游奕灵官宣道:

“奉天承运,天帝诏曰。即命四海龙王携施云布雨神将,去往北俱芦洲助俱芦道君李道真教化俱芦,见李道真如见朕,钦此。”

“小龙接旨!”北海龙王结果圣旨,送走游奕灵官,即可敲向了四海龙钟召集了其他三位兄弟,东南西三海龙王这赶到北海,与北海龙王汇合,即去北俱芦洲,在祥云中见了李道真。

“四海龙王见过俱芦道君。”

李道真看了一眼这四个真龙叛徒,呵呵一笑:“诸位不必多礼,我此番下界,诸位在空中等候,听我一声”真言,风来,二声真言,云起,三声真言,细雨如丝。

“遵命。”四海龙王忙道。

李道真又问:“河伯可来了?”

众神中又闪出河伯:“道君,小仙在。”

李道真吩咐道:“听我一声‘收’,你便将芦洲那泛滥的洪水收走,使得那河水不再泛滥,庄稼不必被淹。再将洪水灌进火山之中,熄灭天火。”

“小仙明白。”河伯也忙点头。

李道真再问:“四时瘟神何在?”

众神中四位瘟神拱手道:“道君。”

李道真点点头:“待我念动救苦真言,你可收了瘟疫。”

“小神明白。”瘟神忙答应。

一切吩咐妥当,李道真点点头:“既如此,诸位听我号令。”说罢,李道真一个闪身下了云端,去那芦洲了。

芦洲百姓自从女娲娘娘现身之后,日夜供奉那俱芦大帝,时时祷告,日夜焚香,口诵:大慈大悲无量俱芦大帝。

此日,芦洲百姓仍旧在水深火热之中,多有饿死者,病死者。忽的,见东方空中远远祥瑞隐现,一位白衣神仙飘然出现在空中。

只见那神仙头戴紫翎玉冠,手持白玉折扇,身穿大红绛白袍,脚踏无忧仙履,身在亿万祥瑞之中,见芦洲百姓如此疾苦,口出慈悲之言:“如此生灵涂炭,吾心不忍,定要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此言一出,震动俱芦,凡有耳者,尽皆闻之,又都认出了李道真,喜极而泣,五体投地大喊:“拜见俱芦大帝,拜见俱芦大帝。”

李道真点点头,垂慈曰:“诸位请起,吾等仙道,便自该救度阎浮世人。”说罢,李道真口中年年有词,手中法诀番飞,朝天一直,大喝:

“收!”

顿时一道白光冲天而去。

百姓忙顺着白光向天上望去,只见空中祥光大盛,那芦洲各地的洪水竟然纷纷逆流,都向空中倒飞而去,不多时,洪水消散,河流正常,再无决堤。

百姓见此,大喜,再磕头:“多谢俱芦大帝,多谢大帝!”

李道真满意点点头,再道:“灌!”

忽的,空中那洪水又纷纷落下,直冲火山岩浆而去,忽的,漫天的白气蒸发,火山再也不热,岩浆化作石头,芦洲温度骤降。

百姓再喜,哭道:“多谢大帝!”

李道真身在百亿祥瑞之中,手中法诀一变,大喝:“唵嘛呢叭弥吽,敕!”

真言呵出,天下普降翔瑞,众芦洲百姓只觉得浑身一轻,身上那缠绕多年的病痛消失不见。

此时的芦洲百姓简直已然欣喜若狂,他们等待多年,终于等来了这位救自己脱离苦海的俱芦大帝!

李道真趁热打铁,再道:“吾实不忍心见尔等受苦,现在做的这些只是开始。接下来吾欲在此开宗立派,传承道统,有意者可拜入吾之门下;无意者,也可日夜念诵吾之宝敕。只要尔等心性虔诚,吾保尔等永世风调雨顺。”

芦洲百姓闻言,齐喝:

“拜见俱芦大帝。”

同类推荐
  • 穿越之玩转天冰国

    穿越之玩转天冰国

    若不是穿越到古代,我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会这么神奇与精彩,更不会知道什么叫刻骨铭心与生死相恋……我无法许你今生,我们来世再见。
  • 帝火丹王

    帝火丹王

    与火神祝融火种融合,掌控世间火焰。丹师厉害靠的是什么,掌控火焰炼丹,谁掌控火焰能有咱强。帝都争雄,扶持父亲崛起,让天下没有任何纨绔敢在我面前嚣张、放肆,因为我是掌控帝火的一代丹王。
  • 离火炼器师

    离火炼器师

    生死之间走过两三个来回,大难不死的杨骏考虑生死的意义。超越仙灵的离火之气,吞噬一切的毁天炎帝,杀神戮仙的上古神兵。这是一个俗子以炼器封神的传奇之路。他不再是那个小工匠,他是所有人的主宰!
  • 仙尘变

    仙尘变

    一个人的传记,一个人的传奇,经历苍茫世事,目睹人生百态,与善结缘,与恶为敌,是侠客,还是英雄,是俊杰,还是君子?爱情与事业,修仙与姻缘,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两项大事,当他们不能结合在一起时,他会选择向前,还是退后?
  • 三国鸿蒙道

    三国鸿蒙道

    洪荒初年,动乱不堪,爆发了洪荒之难,龙凤初劫两大灾难,后巫妖争斗不休,妖帝帝俊,妖皇东皇太一和十二祖巫双双身陨,洪荒破乱不开,鸿钧道祖现,修补洪荒大地。
热门推荐
  • 蛮女十二

    蛮女十二

    实力重要还是夫侍重要?这是蛮族女子屠十二需要纠结的问题。为什么别的蛮妮可以召多多的夫侍,只要左拥右抱就能像米虫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要抽空修修仙,养养娃,就能幸福愉快的过一生,而她却要在陌生的修真界历经生死,连个夫侍都召不到?某人:夫侍你就不用想了,这辈子都可以不用想了。屠十二:对不起,我不认识你。蛮族崇尚武力和自由,没有夫侍,我还是先让自己强壮起来吧!重点是怎么才能强壮强壮再强壮……这是一个三观初定的蛮族小女孩在陌生的修真界摸爬滚打的故事。慢热,修炼打怪为主,有CP,不缠绵,慎入。
  • 华严感应缘起传

    华严感应缘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怒战苍穹

    怒战苍穹

    逆天征战,血染苍穹,九天之上的战歌是谁人的轻吟。战鼓未歇,烽烟还烈,往昔的袍泽可愿再战沙场。我有屠神技,腾云闯天关。骄傲的神明啊,寒冰的王座是否已经熄灭了尔等神辉。重拾战刃,星河之中你我大战三千年。可敢?
  • 天女殿下万安

    天女殿下万安

    所谓的车祸不是意外,而是她该回到原本属于她的地方了,收集遗失的魂魄待魂魄回归之时,便是她最后的时间,心甘情愿的成为世界的祭品她,又是否能够回来
  •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

    名人传记丛书——勃朗特——英国文学名人史中的“一家三姐妹”:“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佛说咒小儿经

    佛说咒小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医女嫁贤夫

    穿越医女嫁贤夫

    本文已经改名为《菀心有晴天》实体出版上市,当当、淘宝等各大网站均有销售,晚晚求支持哦~穿越不可怕,可怕的是穿越到苦哈哈的农村,医科女研究生摇身一变成为被退亲的村姑。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父亲早亡,家里一穷二白,破旧的院子关不住前来顺手牵羊的大伯一家,不怕,她有灵泉有空间良田千倾,更有一身医术,且看她如何带着一家大小发家致富穿金戴银。神马?新皇要选妃?所有及笄未嫁女子都要参选?“关朗哥,要不我嫁给你行么?”某女一脸试探。一句话,被村民笃定嫁不出去的陆家菀姐儿终于出嫁了。丈夫没田?没事!她有!丈夫是猎户,是武夫?没事!有安全感!她陆紫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那个~贤夫,等等媳妇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北宋,从太和岭口陨落

    北宋,从太和岭口陨落

    代州太和岭口这个地名,除代州人熟悉得没灵性要追溯它为何叫太和岭外,史学家和方志学家从没意识到,或干脆不愿意去深入解读它在北宋这个历史阶段曾经有过一个怎样重要的历史定格、或座标;更不愿意或根本不想明白地把这个座标画出来,并把这个历史定格点的文化意蕴、历史价值彰显出来。所以,历代《代州志》的编撰者只蘸着悲情和无奈记了一笔:“靖康二年,钦宗被掳逾太和到五国城”。《宋史钦宗纪》则更为悲愤地记作《北巡猎狩纪》。
  •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本书介绍了日本时下最为流行的婴幼儿饮食新理念——“食育”。让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强调的只是摄取营养,而“食育”专注的是“怎么吃”,怎么让孩子有吃的欲求:既爱吃的东西,又爱吃的过程。
  • 生命行迹(修订版)

    生命行迹(修订版)

    《生命行迹(修订版)》浓缩了青藏之路的曲折历史风云,活佛的历史、通向拉萨的万里驮运路、此路早期的开拓者不为人知的坎坷命运、当年驼工子孙们的兴衰……读《生命行迹(修订版)》,对此绝境中人之命运,不由不唏嘘:高远的天地间,人面对禁区的脆弱、人类精神迸发出的强烈光彩和在时代转换中人性的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