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0000000002

第2章 少年游 (2)

家中上供用的香分两种,一是单根点燃的,它较粗较长,比筷子粗些,每根有二尺长,也叫缏子香;一是合把点燃的,较细较短。每根像毛衣针那样粗,大约九寸长。过年时,香蜡铺还卖春联、福寿字、“抬头见喜”、“黄金万两”、“万事大吉”等短联和点缀节日气氛的剪纸、挂牵儿、年画等。

年货中的“进口物”除了做菜用的原料、调料和过年吃的各种零食(花生瓜子、南糖果脯等)外,大宗的还是上供用的供品。这主要是各种饼饵和水果。饼饵要向点心铺预定。那时我们家要定两堂供品(佛堂和祖宗各一份)。饼饵主要是蜜供和上面说的自来红、自来白、提浆月饼、翻毛月饼四种。一堂蜜供是四个,每个高约二尺多,其状如小型西安大雁塔,用蜜供条叠搭而成。四种月饼从大到小,顶上做成桃形,最下面月饼的直径有一尺左右,这四种合成一堂。供品并不怎么好吃,只是个应节祭品。俗话说“心到神知,上供人吃”,两堂供品在撤供之后也是分给大家吃了。供品中还有四碟鲜果,大多用晒出“福、禄、寿、禧”字的苹果。为了与蜜供、月饼的高度一致,鲜果要放在“豆”中,这是一种高脚的盘子。古代有个席地而坐时期,豆是那时的餐具。后来作为祭器用,显得有些古雅之气。

3.过年的操作阶段

“二十四,扫房日”,除了洒扫庭除,有的还重新刷墙糊顶棚。那时顶棚大多是纸糊的,一年的烟熏火燎,保护好的也要发黄,因此家境稍好的都要挑了顶棚重糊,室内室外,焕然一新。个人也要洗澡剃头,那时北平唯一的女澡堂——润身澡堂(当时还有一些男澡堂附设女部的,如东升平等)已经开张,母亲每个月都要到那里去洗一次。

二十四以后,家里忙活的主要是制作储备食品,这也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小孩跑前跑后,里外查看有什么新吃的出炉。从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许动刀子,这几天的吃的都要年前做好。这几天要蒸馒头、豆包、糖三角、花式蒸饼,炖肉煮鸡做豆酱(用肥肉皮丁、黄豆、水疙瘩丁、胡萝卜丁、豆腐干丁等做成),做好了分别放在不同的缸里,过年时随吃随热。蒸制面食品有许多花样,如做个蝴蝶、金鱼、小耗子等,再涂以颜色,虽然味道与馒头没有什么区别,但孩子不这样看,刚一出屉,便抓来吃,也不怕烫,而且觉得分外香甜。

四十年代的春节(下)

1.除夕——诸神下界

当朝阳在脸上晃来晃去的时候,我才醒。“大年三十了,还不起?”母亲的叫起,我突然意识到,盼望已久的“年”终于到了,使劲儿睁开眼睛,太阳已经穿过绿纱窗,照在雪白的墙上。这一天要穿新衣服,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他是大人的脸面。虽然我只有四五岁,但作为长子也要穿棉袍,过年要见面行礼的,穿短衣太过随便。北平人认为穿长衣服是有礼貌的表现。比如挑水夫送水,进入院内,都要穿到膝盖的茧绸大褂(太长不便干活),因为院内可能有妇女走动。

其实三十这天很少有礼仪性的活动,我穿着湖绉面里外三新的棉袍,母亲不让去放花炮,怕烧了衣服。我只好在小院里跑来跑去。或看看厨房里做了什么好吃的,看送水、送财神和要账的。

那时小院里已经有了自来水,但习惯上总觉得甜井水好喝,还让挑水夫送水,自来水只用来洗涮。三十这天一定要把大小水缸装满,水象征着财,多多益善。

这天频繁拍门多是送财神的,干这事的常常是穷家小孩,靠财神挣点小钱。这些孩子你去我来,像穿梭似的,在大门口高喊:“送财神爷喽!”主家也烦,可是谁能说“去、去、去,不要”呢!那不等于拒绝财神爷光临吗?于是,不论谁来都是给一两个铜板留下一张。

要账的多是买卖铺的小徒弟。那时北平的买卖大多是赊购,特别是离家近、卖日常生活用品和吃食的铺子,很少现金交易。离我家一二百米有个小杂货铺,有时我妈叫我到那里拿条烟,我就去拿条烟。掌柜的在我家的账上记下一条烟,账在三节(端午、中秋、过年)时清,我们买一条烟,不怀疑掌柜的给我们记两条,掌柜的也不怀疑三节时我们不给钱(这种信任是多年培植成的,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最后结账在大年三十。如果真是没钱给的,初一一到也就躲出去了。一般人欠账,大多是过节忙其他事忘了,三十这天该店小徒弟穿得干干净净,到各家催账。他们站在主家院子里,不进屋,高声说“今年小店的买卖不好,向您老拆兑俩钱,请您务必多关照”。实际上小徒弟往院子里一站,主家马上就会说,“告诉你们掌柜的,我这就去”。不必等小徒弟说完那段套话。

下午开始剁馅,准备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那时北平人吃“观音素”的很多,每月初一、十五和观音菩萨的生日要吃素。这顿饺子就是素馅的。饺子馅儿是用木耳、黄花、口蘑、粉丝、豆腐、焦圈、青韭、白菜做成,也很好吃。三十的年夜饭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无非是炖肉馒头之类(当时北平小康之家的饭菜不如现在,那时的人家老想攒钱买房子置地,与现在大多用在伙食上不同),但初一早上的素饺子给我印象深刻。

傍晚,随着外面的鞭炮声的密集,预告“年”真正到了。这时人们忙着往院里撒祭灶时买的芝麻秸,我穿着新棉鞋尽情地在上面踩来踩去,发泄着人性中固有的破坏性,美名“踩岁(碎)”。天完全黑了,大人在院子里设好祭桌,准备迎接灶王爷回家。据说灶王爷“回宫降吉祥”时要带领天上诸神而来,所以母亲嘱咐我,大年下不要胡说,诸神下界,说什么神仙都听着呐!母亲小声附在我耳朵上说辞,让我感到庄严与神秘,仿佛无边的夜气中,各路神仙穿着金盔金甲,由上空缓缓而降。不仅不吉利话不敢说,真有动辄得咎之感。迎神也有仪式,要上供拈香,点燃芝麻秸儿、柏树枝儿和由金箔、银箔制作的元宝,放鞭炮,然后把灶王爷龛供在厨房灶前,一如往年。小院中柏树枝儿香味与火药气味交融在一起,一夜都不能散尽。本来迎财神爷是初二的事儿,传说初二是财神赵公元帅的生日,北平人上财神庙进香也是正月初二。可是人们为了省事,再说三十已经有许多财神码(当时称印在纸上的神像都叫“码”,如“灶君码”)。于是就把“迎财神”与“迎灶王”的事儿一块办了。

2.大年初一头一天

迎神之后,除夕已过,严格说就到了“大年初一头一天”了。这天的第一件事是到“前门洞”(正阳门与箭楼之间的瓮城)烧香。正阳门(前门)楼两旁各有一个袖珍小庙,东边是观音菩萨,西边是关帝。两庙据说是明代建造的,关帝像还是历史上唯一的木匠皇帝(天启皇帝)的作品,是庙中三宝之首。其他两宝是白玉石马和青龙偃月刀,前门稍南的打磨厂有个铁铺每年都要给关老爷义务磨刀。前门离我家不远,但到这里也已经人头攒动,有成百上千的人了。上香之前先要摸一下正阳门的门钉,据说可以消灾祛病。那些与人齐高的门钉被摸得锃光瓦亮,与高处乌黑门钉对比鲜明。

拜完关帝,再拜观音菩萨庙。从前门回到家里已经夜里两三点了,这时全城的鞭炮渐稀渐疏,大有“偃旗息鼓”之势,因为各家都忙着给老人拜年和吃大年初一的饺子了。我们也是这样,父母坐在供祖先牌位桌子的两边,孩子穿好了长袍向牌位行三跪九叩之礼。于是父母拿出红包,一般是一块现大洋,或五个有蒋介石头像的镍币(每枚上铸着“廿分”),其购买力相当现在60元到100元人民币。然后一家吃素馅饺子。拿到了压岁钱,觉得有了一笔财富,那些形诸梦寐的宝贝就要到手了:如九连环宝刀(其实只是涂了银色的木头刀,刀背上有九个铁丝做的环)、盒子花(一种烟火)、沙燕(风筝的一种)等,再不是遥不可及了。

孩子过年的精神头比大人足,大多要“三十晚上熬一宿”,大人如何劝也不管用。那时没有电视,孩子干什么呢?大多是提着灯笼在大街放花放炮,或在屋子里玩“升官图”,比赛看谁能从小科员一直升到大总统。

提起放花炮有件事使我很难忘怀。父亲有个做花炮生意的朋友,有一年已经进货了,到年根儿,老母突然去世,要回家奔丧。朋友给他凑了许多钱,回去办事用。他便把花炮分给朋友们,那年拉回一洋车炮仗,堆满了小佛堂。一家放不完,动员街坊朋友帮着放,放了有半个多月。初一早上,院中的炮仗皮子没了脚面,可真放够了。其中有个盒子花,让大家乐了一回,五光十色焰火腾空后,上面显示出一尊大炮、一段城墙和四个大字“炮打东京”,不过当时日本已经投降,但由此想起后街的日本人,还是很开心。

我觉得那时放炮不太扰民。因为除了三十晚上在门口放一挂长鞭“崩崩煞神”外,大多都是在自己院子里放的,对行人干扰不大,当时居民较为稀疏,住的是平房,如果紧闭房门,外来的声响也比现在小。

初一是拜年的正日子,亲戚朋友互相拜年,就有磕不完的头。当然什么时候也是“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家境太差的,往来的也少,来了也接待不起。富贵之家则是没完没了的亲戚往来。

从初一到初五,每天都吃年前做好的年饭,只要一加热就行了。过年期间除了拜年、逛庙会、听戏之外就是玩牌赌博——打麻将、推牌九和斗纸牌(也称马吊,多是妇女玩),更厉害的是掷骰子、押宝——这是纯粹的赌博,一翻两瞪眼,几秒钟内见输赢。

3.其他年事

初二这天是到财神庙进香。财神庙在广安门外三四里地的六里桥,名为“五显财神庙”。这里有“借钱”习俗。所谓借钱就是庙里的道士把用金箔银箔叠好的元宝散给香客,带回家;香客拿出点香火钱作为回敬。拜财神的香客极多,初二半夜有人就到庙外(当时住城外的人很少)或广安门等候,去“争烧头炷香”。每年我和父亲一起坐洋车去,天还很冷,大腿以下都要盖条毯子。广安门大街已经是洋灰马路,但只到报国寺,此外就是石头子土路了,很是颠簸。听说广安门有出租驴的,每个脚夫有几头驴,租给香客后,脚夫不跟着,驴到了财神庙自己就不走了,香客下了驴,驴自己就回去了。

初一以后还有两个“灯节儿”特别被看重,一是初八,一是十五。古人认为妖魔鬼怪都以黑暗为寄身之处,点燃灯火,自然有驱魔和祓除不祥的功效。每到灯节,母亲用彩纸(主要是黄、粉、绿等颜色)捻成中间细如纸绳,上下有个啤酒瓶盖大小的灯台108盏,蘸上油,从室内一直散播到门口,还有窗台、灶台、自来水管等地都要放上这小小的灯台,然后点燃,不过要有人盯着,避免着火。十五的灯节就更热闹,走会的,玩灯的,一拨儿一拨儿的,让小孩不知追哪拨儿好。北平近郊农民热衷走会,西西河沿一带来的“会”大多来自门头沟。他们踩高跷、跑旱船、打太平鼓、扭秧歌,穿红挂绿,色彩缤纷,大锣、大镲把节日引向最后一个高潮。然后戛然而止。

灯节,我更喜欢悬挂在客厅大走马灯,一开大灯(也可用蜡烛,但得有人看着,太麻烦),唐僧师徒四人以及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小龙女等围绕着灯转了起来,这个简单的装置能够引发我痴想:是谁在推动它呢?

关帝庙记事

现在我家在武圣路,解放初曾住过关帝庙,还写过两篇谈关公崇拜的文章,我和关老爷可以说有点缘分。

这座关帝庙坐西朝东,占地很大,比正阳门的关帝庙大两三倍,相当于两个足球场。这座关帝庙也有三座山门,此庙中间的大门已封死,门道存放杂乱东西;出入走左门,右门改造成一大间朝东门面房,租给一家绱鞋铺。

庙有四个院落,前、后大殿前面的空地就是一个院子,前殿两侧各有一条窄小通道连接了后院、后殿。后院左侧有两个小跨院,按照关帝庙的形制,原来可能是供奉关公的结义兄弟刘备、张飞、赵子龙和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我们搬进去的时候,这两个小院早就租给一家织布厂了。

北京的关帝庙很怪,大多与观世音菩萨同处一庙。可能是受了满族人的影响,因为满族人崇拜的诸神中,第一是释迦牟尼,第二是观世音菩萨,第三是关帝圣君。这个庙前殿供的是观世音,两边侍立着金童玉女;后殿供的才是关公。供的还是关公标准像——右手捋着长髯,左手拿着《春秋》,身子稍稍前倾,仿佛在认真阅读。后面侍立的则是周仓、关平。

庙里约有五六十间房,除了前后大殿还供着观音、关帝和主持住着的三间房外,都出租了。织布厂占了一二十间,住家户共有八家,住的多寡不等。我们租了四间半房,是后殿的南配殿。房屋高大,每间有十六七平方米,较普通的民房宽大很多,很舒适。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由汪亭友著。针对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普世价值”思潮之争,《普世价值评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和方法,围绕“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内涵、与“普世价值”相关的理论问题、“普世价值”思潮中的重要观,展了较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说明、分析和论证,指出人们的价值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根本不存在适合一切人、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并一步指出,社会政治领域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和谐、宪政等价值观也不具有“普世性”;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孕育不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所有阶级都能认同的“普世价值”。
  •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传播研究: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

    本书集合了作者对于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西方传播学的批判理论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化认同;下篇文化与社会视域中的新媒体研究。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热门推荐
  • 耕煙草堂詩鈔

    耕煙草堂詩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轮回控五行

    轮回控五行

    世界之初,阴阳两极,万物相克,五行相生.人鬼妖魔四界鼎立,十大圣经重现世间,虚空之中,轮回塔浮现,天命之人镇压群魔,五大圣器散落人间。在这混沌大世界之中,究竟是魔道更胜一筹还是天道更高一丈,看林昊在这混沌世界之中如何问鼎巅峰,合五行斗群魔!
  • 红骨髓

    红骨髓

    男孩患上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怀着双胞胎的姐姐面临抉择:保弟弟还是保自己的孩子?这是他人的悲剧,却与我们每个人有关。小马张谁也没想到,小马张竟然会得白血病。出事那天,小马张在工地搬水泥。他将水泥搂到大腿上,猛地朝上一甩,就把水泥甩到肩膀上了。用肩膀扛东西,腰不容易扭伤,小马张到建筑工地已经几年了,他知道这个技巧。热烘烘的风不时卷着灰尘,往他的鼻眼和牙缝里钻。牙齿嚼动时,嘴里就会磨出咯噌咯噌的响声。水泥沾在小马张的身上,让他看起来灰头土脸,就像刚从土里刨出来的。
  • 安珀志2:阿瓦隆之枪

    安珀志2:阿瓦隆之枪

    安珀是惟一的实体,其他一切世界都是它投射的影子。在一次偶然的经历中,科温知道了一种名为红粉的物质,即使在所有爆炸性物体都保持惰性的安珀仍旧能保持其爆炸反应。这种红粉的产地叫阿瓦隆。科温逃出牢笼,穿行于影子世界中,伴随着黑路前往阿瓦隆,寻找反攻的武器。一路上,一条黑路伴随着他穿过不同的影子世界,像一个不祥的预兆。科温利用阿瓦隆红粉,装备了一支拥有现代火器的部队,开始向安珀前进。但他发现,安珀正遭到围攻,进攻者同样能够穿行影子世界,因为有一条黑路引导着他们。
  • 总裁追爱,娇妻带球跑

    总裁追爱,娇妻带球跑

    她是萌妹,实则是隐形女强人,在毕业后与其发生...没事,反正他也喜欢她,他负责,what?跑了?五年后,她带着个萌宝回来,他们,终究还是相遇了……
  •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卑鄙的圣人:曹操7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星球进化系统

    星球进化系统

    蓝星,因为通体被蓝色的海洋覆盖而得名。一个名为夏国的国家,一个出生豪门贵族的天才少年。一场阴谋的车祸,一个神秘的系统,让少年起死回生。从此,为了不被系统抹杀,少年做起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种树栽花,保护环境;喂狗喂猫,彰显爱心;史前文明,萝莉正太;飞机大炮,海岛兵工;商业公司,经济垄断;穿越仙人,基因觉醒;太空博弈,死星基地;宇宙模型,多维进化;时空轮回,铸就永生…… 新书《万界试炼系统》已发布连载,另有短篇硬科幻小说《机甲行者》已完本~
  • 记忆中的妹妹

    记忆中的妹妹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红颜谋:哑女枫华

    红颜谋:哑女枫华

    【本文不虐,小主们可以放心入坑哦~~·】“去,把这个地方透露给夫人。”侍卫泪崩,爷啊,您给的这个地方可是皇室陵葬的位置,那里面住着的可都是您的先祖啊!————“爷,夫人要会美男。”“哦,把大门关上。”“关了。”“哦。”“可是,夫人在后院掏了地道。”“哦......什么?!来人,给爷重修外墙!”“爷,这已经是第五次大修了,没办法加固了。”“......”他的府邸都快成铜墙铁壁了,为什么他家夫人还有能耐凿墙穿洞?别人家都是爬墙,偏偏他们家这位却是钻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