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宝宝爬行可以从宝宝6个月以后开始,多给他提供爬行的机会,而不要总是把他放在手推车里。经常让他俯卧,并在面前放个玩具逗引他,使他有一个向前爬的意识。开始时宝宝不会爬,这时父母可以站在宝宝身后,两个手掌放在宝宝脚底,推动宝宝一只脚,当他往前爬一点时,再推动另一只脚,如此协助,帮他渡过爬行关。家长也可用两手轻轻地托起孩子的胸脯和肚子,帮助他的手和膝盖着床,然后再向前稍微送一下,让他有一个爬的感觉。不断地练习俯卧,反复锻炼、双腿的力量及重心和移动,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爬。当然,不是会爬几步就行了,光使用床是不够的。可买几块地毯铺在地上,或者让宝宝穿厚一点的裤子在地板上随便爬,这对宝宝非常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在爬行时,一侧身体无力,需要另一条腿拖着向前移,并伴有其他动作发展迟缓时,妈妈就要小心了。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一些脑损伤状况。
宝宝流口水是长牙的前奏
一次一位妈妈向我描述,她的宝宝4个月时开始不断流口水,到6个月时流得更厉害,有时一天要换十几条围嘴。宝宝的嘴老爱一撅一撅的,有时候还玩唾沫,感觉宝宝在抿上牙龈,而且吃手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给他围上围嘴,也不怎么见效,他继续用手把围嘴往嘴里塞,弄得围嘴都是湿的。最近,因流口水太多,宝宝的小嘴两侧和下巴都出现了湿疹,让她很是头痛。
其实,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说明他要长牙了。
正常宝宝一般在前3个月以内口水比较少。宝宝4个月大的时候,口腔内的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多,但由于宝宝口腔容积相对较小,吞咽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会出现口水外流。而6个月时,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恰好处在宝宝的出牙期。因为乳牙萌出时要顶出牙龈,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也可激发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
发育较快的宝宝18个月左右就会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宝宝在两岁前也能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停止流口水。但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多,或是时间过长,就要到医院检查,看看口腔有无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为防止口水引发湿疹,家长要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爽。
宝宝的出牙时间及顺序
宝宝的牙齿从无到有,出牙时间的早晚及出牙的顺序,都是做父母非常关心的事,因为这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状况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正常的宝宝平均6个月大开始长牙,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1岁(12个月)时长出6颗牙。在两岁半左右,20颗乳牙都会长全。但有的孩子出牙较晚,甚至相差3~4个月,也不能算异常。只要幼儿的饮食均衡,其他发展正常,到1岁3个月才长牙,仍可以认为属于正常范围,而且也不会影响到日后的咀嚼能力。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请不要因为宝宝出牙慢而太过担心,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压力。因为再过上一段时间观察,你就会发现宝宝已经长出第一颗牙、第二颗牙了。
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八、九个月还没出牙,心里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可能缺钙,牙长不出来。于是,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服鱼肝油和钙粉,并且加量地服用。这种做法是不妥的。虽然钙质是骨骼及牙齿发展的要件,然而只要饮食摄取均衡,宝宝的生长发育正常,就没有钙质缺乏之虞。反而是过量地添加钙片,会使过多不必要的钙质经肾脏排出,增加肾结石的机会。即使是因为缺钙引起出牙晚,也不能盲目补钙,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还有少数婴儿在出生后不久便可见到长“牙”的,即是在牙龈上出现一些米粒大的白色小突起,其实这并不是牙齿,而是牙胚发育过程中剩下的残余角化物被排斥出来,故既可让其自行缓慢脱落,也可请医生挑除。
反观我们所接触、所认识的人,没有长牙的真的很少见。在医学上,长牙齿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除了很少数的“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的患者之外(这是一种包括头发、指甲也会同时发育不好的疾病,不难分辨),人长牙的次序快慢可能有差别,但是都会长牙的。只是每一个宝宝长牙的快慢、次序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宝宝是下面两颗门牙最先开始长,然后是上面两颗门牙,再以后是上面外边的门牙,再是下面外边的门牙,再是犬齿。但是也有人一开始犬齿就先长出来,有人说这种人比较凶,但是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成立。也有人开始长牙的时间较晚,到了一岁左右才开始长牙,但是可能一次就长出来四颗或六颗。更有些小宝宝长了两颗门牙之后就停止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长了。这些情形都可以见得到,也都在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之内,所以父母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在14个月或超过14个月以后还没长牙,应到医院做一下测试,但是也不用太担心宝宝不会长牙了(牙是一定会长的,只是早晚问题),看是哪方面引起的,然后对宝宝做适当的调整。
万一宝宝真的不长牙则可能是先天牙苞就没有形成,这时可使用X光追逐检查。若是所有的牙齿都出现延迟生长的情形,则要考虑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或有严重的营养不均衡问题,如脑垂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是唐氏症等。不过,要提醒家长的是:上述的病症并不常见,且牙齿的问题并不会是唯一的症状。
如果宝宝提早长牙,此时父母亲就必须格外的注意宝宝乳牙的清洁和卫生,因为乳齿若是发生蛀牙,将会影响到日后恒牙的发展,假使忽略了口腔保健,“太早长牙”反而是弊大于利了。
体重不达标的原因
社区里的小朋友晨晨快一周岁了,细心的妈妈发现宝宝最近食欲下降,体重明显比同龄的小朋友低了好多。“怎么回事呢?宝宝的体重达不到标准!是不是生病了?厌食了?”晚上,大家一起到小区散步的时候,她赶紧向我咨询起来。让我帮助她好好找找宝宝瘦弱的原因。宝宝瘦了吗?对于父母来说,总是怕宝贝发育不良。如果真的担心,医生是最好的帮手,从医学角度来看宝宝的身体状况,才是正解。
医学上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公斤,但出生时体重达2.5 公斤就属正常。到了5个月大时,宝宝的体重能达到6公斤左右,到了一岁时,平均体重为9公斤,以后体重增加的规律为:
体重(公斤)=年龄×2+8
但由于个体差异,若体重与平均标准有偏差,最好咨询医生,以便科学地看待宝宝的健康。
如果宝宝真的达不到标准体重的最低值,爸爸妈妈也不要慌张,更不要盲目给孩子吃高营养的补品。仔细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一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是可能导致宝宝体重较轻或者体重下降的原因:
◎是不是还在单纯母乳喂养
孩子一岁以后,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求了,单纯的母乳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应做好母乳、辅食以及其他食物的合理配比。
◎你的宝宝饮食规律吗
宝宝需要定时的喂哺,等到饿了再喂,宝宝的胃口已经受到了伤害。有时饮食时间延迟过长,也会让宝宝的胃口没了知觉。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让宝宝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吃饭。
◎宝宝的食物营养够吗
宝宝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就无法帮助他正常发育。比如说脂肪过低食物,低热量食物(比如人工甜品),低营养食物(比如垃圾食物,过分加工过的食物)。为此一定要关注食物热量与营养的均衡搭配。另外,建议多用煮、蒸、炖等以水为介质的方式来烹饪食物。
◎吃饭时间是不是太急促
有些宝宝还没有做好自己吃饭的准备,掌握吃饭技巧的同时,还要满足食欲,这对宝宝来说是个难题。所以,父母要尽可能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宝宝吃饭。如果一味催促,宝宝不会为自己考虑,即使还很饿,也会离开桌子。
◎餐前宝宝吃很多零食吗
吃饭前的零食会让宝宝的小胃口没有心情再去品尝美食,好好调整零食的添加时段:早中餐之间、中晚餐之间、睡觉之前。
◎喝太多水也会让宝宝变瘦哦
有些宝宝因为喝了太多的液体(牛奶、果汁、水),小肚子再没有位置放更多的固体食物,营养跟不上,体重自然有差异。
◎最近是不是活动量太大
宝宝慢慢地会走了,活动能力不断增强,需要更多的食物来补充体力,有时会因为父母的忽略而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要计划添加足够热量的食物。
◎宝宝最近情绪如何
在吃饭前后,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宝宝游戏不开心,或者被父母责备,或者就餐环境不惬意(凳子不舒服、勺子不好拿)都会影响到他的小胃口。
◎宝宝吃饭的时候有哪些不良习惯
有的宝宝习惯于边看电视边吃饭,或是边玩边吃,总要家长追在身边喂饭,这样不仅饭吃得少,还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吃饭的环境一定要安静,尽可能避免外物打扰,便于宝宝安心吃饭。
◎宝宝是不是病了
很多生理疾病都会导致宝宝体重过轻,比如耳部感染、哮喘、消化疾病、新陈代谢紊乱、铁锌缺乏、寄生虫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宝宝会表现出饥饿,或者吃得多,但体重还是下降,而且体质虚弱。同时还有一些药物——比如抗生素,也会损害宝宝的胃口。向医生咨询这些问题,找到正确治疗方法,保护宝宝的胃口。
宝贝会是O型腿吗
在医院里,常常有些家长们向我询问孩子是否会是O型腿的问题,还有的问给孩子包尿布会造成O型腿吗?过去很少有家长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只是在近几年受到的关注比较多,我想可能是社会大众的审美提高了吧。特别是新一代80后的父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漂亮、大方。
所谓的O型腿是指两侧对称的膝外翻,小宝宝的小腿通常较短胖,所以其骨弓的幅度会看起来更明显。而这种膝外翻的程度,在小朋友走路时会更觉得像O型腿。一般而言,O型腿依据其成因可分为生理性O型腿、不对称生长所导致O型腿、代谢疾病所引起的O型腿、骨骼发育不良所造成的O型腿四大类。
通常两岁以前见到两侧对称的膝外翻,大多为生理性O型腿,但若有不对称或角度过大,或是不合乎生理年龄的变化者,在怀疑是病理性O型腿时,家族史、详细其他部份的体检、照X光、验血、验尿等,都可以提供医生做正确的鉴别诊断。
事实上,宝宝包尿布看似O型腿,但这只是暂时性的现象,对每个宝宝而言,随着不同年龄的成长,为了配合肌肉骨骼的成熟度,宝宝都会有不同的下肢形态,是正常现象。一般而言,两岁左右出现O型腿的宝宝,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好转,因此父母不必过于担心。顺其自然是很重要的,如果宝宝都还坐不稳就硬要他坐车、学站立甚至学走路,宝宝幼小的躯干及腿的力道还不能承受体重,长期这样的话,腿部承受太多的负担,就会导致体态扭曲,就有可能造成宝宝O型腿的状况。
还有,准妈妈担心自己在孕期坐的时间太长了,怕导致宝宝长成O型腿,其实这是杞人忧天。O型腿一方面是遗传,另一方面是宝宝学走路的时间太早,要不就是学走路的时候缺钙。但是孕妇还是经常运动些好,这样宝宝也比较健康,准妈妈生孩子的时候也比较顺利。
如果发现宝宝已经有O型腿,那可以采用穿矫正鞋或支架来矫正,但必须要针对确定的原因,且需要极长的时间来矫正。平时家长可以帮宝宝做适当的腿部按摩,也有助于O型腿的改善。若是病理性O型腿应尽早找出原因,改变饮食习惯,可多吃含钙高的食物、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勤于运动等方法,都有助于改善。此外,若腿弯得太厉害了,可考虑以手术来矫正。但大多数的宝宝其腿的弯曲是属于正常范围,不需特别治疗,只要多注意观察即可。
不要用手机逗孩子玩
有时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公交车上,会看到一些年轻家长为了使小朋友安静地到达目的地,就让宝宝拿着手机玩,或者播放音乐铃声逗宝宝玩。其实这种做法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宝宝来说,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轻则会造成抵抗力降低、生长发育迟缓;重则可能引起身体的病变,增大白血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