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两点,荀瑞朦朦胧胧醒来,从上铺伸头往窗外望瞧,足球场上的初中部同学顶着九十度的太阳直射(指的是太阳光垂直于地面,不是太阳温度),乐此不疲的盘带足球,其间伴随几声欢呼,这是唯一独自属于他们的时刻。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球场都被高中部学生霸占,他们只能在边上用几个矿泉水瓶或书包堆放球门踢小场。
学校里学生家大多在当地,选择住宿的寥寥无几,多是些外地学生。宽敞的寝室只住有三个人,除了荀瑞还有周小五和何伟,小五算初初认识,个头偏小,喜欢足球,何伟是现在的文科班同学,是班上篮球队的,阴差阳错之下,他们凑在了一起。何伟来自农村,长相憨厚,平时上课时两双硕大篮球鞋轮换穿,无论夏天或冬天。小五尽显机灵,从那对贼亮的小眼睛便可看出,俗称“上课铃不响不起床”,之前不了解,后来学会不打扰他的美梦,所以通常是喊报告的份。
荀瑞起床漱洗时,顺带叫了一声正在打鼾的何伟,除了早上,下午基本是同行。他翻身起来,在靠窗的墙上瞧瞧课程表,从搁在两排床架中间的宽长桌箱里抽出下午的课本,并在准备穿鞋时叮嘱荀瑞记得带地理的辅助资料。
华航五中面积不宽,仅容得下三千多人,寝室楼总共五层,四五楼是女生住,楼下是男生住,楼道中间用铁门隔开。下到宿舍大楼的出口处,背后几个小女孩挤着他俩娇嗔的说:“两位大哥哥,让一下,快迟到了。”
给他们让道后,荀瑞看看手机说:“预备铃敲过了?”
何伟模糊的说:“没听见。”刚走几步,铃声敲响了,只见后面的学生匆匆往教学楼跑去。他见状愣了一下说:“跑吧,这是上课铃。”
五中有个特点,上课之前敲两遍铃声,第一遍是预备铃,提示学生有十分钟准备上课,第二遍是上课铃。上课铃敲响了三次,他俩气喘吁吁的跑到三楼的教室,地理老师在整理课本,用他“葫芦娃之眼”斜视他们片刻轻声说道:“进去。”他一向这般幽默,当你以为他要责骂你时,他却以“妖娆”的欠标准普通话轻声叫你进去。
秀滢给荀瑞让位置时,背后的同学突然发出一阵笑声,原来老师见荀瑞仅带来三两本书,眼神注视着他,瞳孔由小变大,就形成了独特的丹凤眼,也称“葫芦娃眼”,逗得全班大笑。老师不认为笑声是对他不尊重,反而觉得学生喜爱他,才能把地理学好。荀瑞坐好后,眼神恢复正常的老师一只肘部撑在讲桌上问:“小美,这是新同学?”
小美是班长任乾的绰号,直到毕业荀瑞也没弄清它的来由,索性跟着大伙儿叫着。微胖的小美和老师的身材有些相似,坐在窗边的位置忍住笑,大声答道:“王老师,他叫柳荀瑞,刚转来的。”
老师在讲台上双嘴皮蘸响一下说:“说实话,你们有些同学啊,上课就带几本书,想翻个笔记啥的都找不到,着实让我焦心啊。”
后排的张昊眯着眼插话道:“因为您有这样的想法,我把所有书都放在教室,没带回去过。”
老师调侃道:“这样也不对,你回家咋复习还是压根儿用不着,别向我解释你的近视眼是书的罪过。”逗得大家笑成一团,从那以后,荀瑞学会把所有书搬到教室,周末再搬回去。活跃了课堂气息,老师郑重其事的复习昨天的上课内容说:“言归正传,要提问了。”
平常不认真的同学急忙翻笔记,他转了几圈,背着手走到荀瑞桌前,如同幼教老师对孩子般勾腰说:“此时的北半球是什么季节?”
刚从理科转来,荀瑞对诸如半球、时区、季节等问题一窍不通,站起来勉强挤出三个字“不知道”,无疑将有一阵笑声,老师却再次露出他的丹凤眼说:“不要笑啊,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荀瑞一阵蒙愣,心想——学地理的会看面相?但实在找不出自己高手的潜质,哪怕是一丁点儿。
坐下后老师转而提问其他人,秀滢不解的说:“你真不知道?我们国家就是北半球,也就是夏季咯。”
荀瑞痴痴说自己一直在学理科,文科的东西尤其生疏。秀滢说:“那你可以选择随便回答个季节或者不回答,至少给老师台阶下嘛。”
“干嘛要不懂装懂?我本来就不知道。”
“真的是一朵奇葩!”秀滢摆摆头说。
“奇葩是什么东西?”荀瑞纳闷的问。
“我真要吐血了,好好听课吧。”
课堂上,荀瑞认真的听讲如何区分东西时区的时间早晚问题,可不习惯看黑板,一个人把地理资料书立起来在那儿琢磨。老师看到他心不在焉的仿佛在思考问题,又把眼光移向他,秀滢伸手把立起的书压平放在桌上,提示他注意听课。
“柳荀瑞,在想啥呢?”老师好奇的问。
“在看地图。”
“能听懂我讲课吗?课本立起来是看几个意思?”
“立起来可以看到地球那边。”
同学们又开始笑话,秀滢也无语的看着他说:“能不逗了吗?”
老师似乎理解他,点头让他继续,他说:“这样看的话就能理解东时区的时间永远比西时区的早,因为太阳只有一个。”
老师鼓掌称赞道:“刚才我说啥了!这就是高手,他是对的,那些笑的人自己去反省。”
秀滢把书立起来看然后疑问道:“怎么看不到?”
“脑补整个圆的地球。”
秀滢失落的放下书说:“要是我能脑补,数学不至于……你该去学理科,抽象思维都成习惯了。”
荀瑞点头“哦,哦”的答应着,秀滢长叹一口气说:“刚还说得头头是道,又回到自闭状态了?”
荀瑞正要解释不完全是自闭——是不知如何开口时,老师打断他思绪说:“抓紧时间把落下的知识熟悉,我相信你很快会大放光芒的。”
放学后,轮到荀瑞打扫卫生,秀滢背着红色书包,胸前抱有几本书准备走时说:“老师这么肯定你,要加油哦。”
荀瑞操起扫帚点头答应,秀滢走到门边时,他竟问了句:“明天还坐这儿吗?”
秀滢转过身耸耸肩说:“看情况,没位置了就坐这儿。”眼睛里带有欣喜,又夹有几分羞涩——刚认识便那样问,17岁的女孩多少会害羞。
小琪是住宿生,她走过荀瑞身边时鄙视道:“自闭症,别想对秀滢有打算,自作聪明的家伙。”
荀瑞也点点头答应,但始终想不通她的话,一起打扫的还有李维娅,她说:“小琪这样说,别觉得委屈,你刚来就抢尽风头,谁还愿意跟你做朋友?”他这才明白——展现聪明有时也算抢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