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里,不止赵国皇室众人在为进乾阳学院准备,其他势力,尤其是其他两大皇室,也在悉心教导和嘱咐准备送进学院的子弟。
韩国皇宫。
韩王看着眼前的四个子女,眼神空洞,面无表情。
“还有差不多一个月,赵国乾阳学院就开始招生了,按照我韩国惯例,长子留国。所以,这次乾阳之行,森儿,你要照顾好淼儿和焱儿。在赵国,不能丢我韩国的脸,但也不可徒增是非。明白吗?”韩冼冰的语气如同名字一样,甚是冰冷。
“回父皇,森儿明白。”韩森应道。
“鑫儿,不能去这天下闻名的乾阳学院,可有遗憾?”
韩鑫闻言一愣,他也没有想到韩冼冰会突然这么问,略一思考后回道:“父皇,儿臣以为。乾阳学院闻名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韩国的卓阳学院在父皇的支持下,用不了多久,就会比乾阳学院威名、势力更甚的。况且,儿臣能够常在父皇身边听从教导,肯定比在乾阳学院学到的东西更多。”
韩冼冰点了点头,脸上的冰冷稍有缓和,没有再说话。
“鑫儿你先回去吧,此去乾阳,时日颇长,我还有些话要和他们三个交待一下。”沉默片刻之后,韩冼冰说道。
“是,父皇,儿臣告退。”闻言,韩鑫目光闪烁,但还是应声退下了。
。。。。。。
魏国皇宫。
“不出意外的话,韩冼冰这次肯定不会让韩鑫去赵国的。我魏国一向与韩国共进退,这些年我们魏国的安阳学院发展的也不必他们卓阳学院差。震儿,你就留在魏国吧。艮儿尚且年幼,等下一次乾阳招生再说。巽儿,你是姐姐,去了赵国要照顾好离儿。”魏王魏羲嘱咐道。
“是,父皇。”儿女四人同时应道。
“震儿跟巽儿留一下,离儿、艮儿先退下吧。”
“是,父皇。”
。。。。。。
韩国、魏国皇宫中的场景,在各大传承世家几乎同时进行着。乾阳学院,对于不同的势力,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当然,每个人到乾阳学院也都有着不同的目的。
乾阳学院有着天下为公的胸怀,认为天下人皆可教。但天下人终归是各有归属,每一届学生,最后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有些人选择留院任职,这是极少数,因为留院的考验太难了。更多的人选择去各大势力一展所学。
还有极少数人,选择站在了乾阳学院的对立面。例如韩国的卓阳学院和魏国的安阳学院,据说其创始人,就是从乾阳学院学成离院的学生。他们离开乾阳之后,回到自己国家,又得到两国皇帝的邀请和支持,建立了这两所学院。目的,就是为了超越乾阳学院。不同的是,卓阳和安阳完全属于两国朝廷,只为两国培养人才。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除了底蕴,乾阳学院始终难以超越的另一个原因。
五月二十二,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乾阳学院招生日。至于这个日子对于乾阳学院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也没有,只是据说这一天是乾阳学院创院者易三寿的生辰。
但是,这一天,对于乾阳城而言,丝毫不必任何一个重要的节日差。实际上,自进入五月以来,乾阳城就已经是热闹非凡了。
皇宫,含贻殿。赵桓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入院提醒。赵栎听着赵桓对孩子们翻来覆去的嘱咐含笑不语,夜城则一如既往的平静淡然。
“好了,朕要说的就这么多了,你们可记住了?尤其是怀瑜,你父亲肯定没跟你说过这么多吧。”赵桓笑着说道,同时还不忘挖苦一下夜城。
众人皆应道记住了,夜怀瑜说道:“陛下,其实父亲也跟我说了许多,只是没有陛下这么......这么详细。”
“哼,朕这位不理俗事的闲王,还会跟你说这些?”夜城听着挖苦微微笑没有回话。
“行吧,朕让江河和陈英把你们送去乾阳学院。今后就照顾好自己了。”
“是,父皇(陛下)。”
乾阳学院其实不在乾阳城内,而是在乾阳城附近的骊山之中。
乾阳学院设有易三寿传下的阵法,也是世间唯一存在的阵法。数百年来,无数觊觎乾阳学院底蕴的宵小们,从未找到过入阵法门。平时除非接下任务或是得到学院的允许,否则学院的学生也不能随意进出。
所以,哪怕是五年一届的招生大事,乾阳学院也不会大开山门,而是在山脚的骊山镇进行。
夜怀瑜他们一行人到骊山镇的时候,镇子里几乎是人山人海了。好在,毕竟这还是赵国,赵国皇室的威名犹存。众人看见赵国皇室的标记,让开了一条道路。
“大皇子,老奴等就告退了。”把赵承乾等人送达之后,陈英对赵承乾说道。
“好,多谢陈公公和江统领,辛苦了。”赵承乾含笑说道。
“皇子折煞老奴了。祝各位皇子、世子还有公主殿下,早日学成归来。”
。。。。。。
此时的人群最前方已经站了两拨人——韩国皇室和魏国皇室。夜怀瑜注意到,那两拨人看到自己等人之后的神色,十分不自然。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怎么出门,但也从黎山那里听说了许多旧事,其中就有不少关于三国皇室的。
当年,也如同现在一般,三大皇室的青年齐聚乾阳。入学后几人互相熟识,赵桓喜欢上了身为韩国公主的韩栖梧。因为他当时知道,自己无望皇位,所以没有“皇位继承人不得与其他皇室联姻”的限制。可是,后来赵栎抵死不当皇帝,先王都被赵栎气得吐血了,赵栎仍是不退一步。赵桓得知这种状况,喜忧参半,既不愿放弃江山,也不愿抛弃美人。
最后,夜城给她支了个招,把当时也在学院的魏国公主魏薇也娶了,这样,所谓的限制反而会成优势。
赵桓听了之后大喜,把这个想法跟先皇说了,先皇一则考虑到赵桓若是不继位,大赵堪忧;二则考虑到,这样一来,相当于同时跟两国联姻,利大于弊,最后同意了此事。
可关键是,当时在乾阳学院的其他两国皇室的皇子,以及在本国学院的皇子,都不同意此事,韩国当时的太子韩冼冰反对声音最为激烈。
最后,赵国陈兵边境,韩魏两国则偃旗息鼓,无奈之下还是同意公主远嫁。
所以,虽然三大皇室有了姻亲的关系,但满意的只有赵国,对于韩魏两国而言,则近乎是一种耻辱。
因此,此时三大皇室的子弟见面,自然也不可能多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