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6400000034

第34章 怀疑(上)

“殿下请。”

“请。”

空气中突然多了些嘈杂,宇文轩不自觉闻声瞥了一眼,只见二楼楼梯口处两人正相互谦让着往楼下走。再顺势往后看看,有四五个手持宝剑的男子跟在后面,面色冷冽。

这气氛怎么感觉怪怪的?宇文轩眉头微蹙,眼睛稍稍眯着打量着那群人。

诶?那个身着黑衣的可不正是自己的七哥宇文恭嘛。他怎么会和这些人在一起?

“等我一会,马上回来。”宇文轩轻声对悦儿说道。还没等悦儿反应过来,他已起身离开了坐席。

“七哥!”宇文轩走出几步,唤道。

嗯?宇文恭心里咯噔一下,但很快便稳住了心绪。笑着看向宇文轩:“十弟。”

兄弟二人相互行礼。

“羲王殿下。”别的人可能不认得宇文轩,司马睿和李守仁可是认识的。宇文轩向宇文恭行礼的同时,他二人也拱手躬身,问候宇文轩。

“你这是?”宇文恭向刚才宇文轩走来的方向看了一眼。

“带悦儿出来走走。”宇文轩回答。

“哈哈哈,是该带人家在这长安城中好好转转。”宇文恭笑道。

宇文轩和悦儿的事别人可能还不太清楚,但朝堂重臣和宗室近亲可是都知道的啊。更何况,宇文恭还……

“你是?嗯……本王看你,很是面熟啊,可是却总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宇文轩对司马睿说道。

“多谢殿下还依稀记得在下。”司马睿道,说着再次拱手向宇文轩行礼:“末将司马睿,承蒙皇恩浩荡,先帝钦封末将为燕云副总兵。那年殿下去燕州巡视边防,末将有幸还与殿下有过一面之缘。”

燕云副总兵,燕州。宇文轩在心中默默念叨琢磨着这两个词语。

最近这燕地来京城的人可有点多啊。

“十弟啊,这位司马将军可还是哥哥的救命恩人呐,当年我和八弟出征东北时,有一次我追敌深入却不幸中计,被渤海国大军追杀,危急时刻正是他救了我。前几日我得知司马将军有事进京,所以约他来这聚聚。”宇文恭道。

“难怪那会我来的时候小二说二楼已被包下了。原来是七哥你啊。早知道我就上去了。”宇文轩笑道,转而问了司马睿一句:“那你这次进京是为了什么事啊?”

此言一出,宇文恭几不可查地瞥了司马睿一眼,而后者则嘴角微微一扬,对着宇文轩道:“回殿下。”显然,他对于这种情况早已有了应对,“陛下初登大宝,末将受燕州刺史大人所托前来京城向陛下请安,一并述职。”

“哦……”宇文轩道,“那行,你既然来一次,就先赶紧忙完正事,然后好好玩两天再走。”

“是。”司马睿恭恭敬敬地答道。

辞别宇文恭,宇文轩顺便去把账结了然后带着悦儿离开这家酒楼。

虽然走的有点急,但宇文轩并没有表现出来有任何的不对劲。而悦儿却像感受到了什么似的,不再像之前那般过于欢脱。

“怎么了?”宇文轩笑着问悦儿,“怎么突然这么严肃啊?”

悦儿眨着那双大眼睛看着宇文轩,“轩哥哥我们现在是去越国公府吗?”

“嗯,走吧。”

同类推荐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贞观祸害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书友群:640299482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隋末之群英逐鹿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业十二年,李密虎踞中原,窦建德雄霸河北,李渊盘踞太原野心勃勃,大隋王朝已是千疮百孔,覆灭似乎已经是必然!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隋炀帝杨广之子的赵王杨杲站了出来,手握超级武将系统,战李密,灭李渊,重整大隋江山,问乱世群雄谁敢与之争锋?
  •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在传统社会中,妇女成为失声的群体,口述史研究是近年兴起的新方法之一。本书作者对十九位解放前后有过工作经历的上海职业女性进行访谈,记录她们的个人职业生涯与婚姻家庭生活,了解她们在两个时代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探索时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书中收录的采访对象,职业颇具代表性,既有曾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家,也有普通工人;既有教师、护士和会计,亦有小商贩和家政工作者。上海曾是纺织大城,纺织女工更占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养成工又有童工,既有私营厂工人又有外资企业工人,还包括解放后著名的劳动模范。她们的叙述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为妇女史提供史料,更为上海工业史、上海社会史提供珍贵的旁证。
热门推荐
  • 微商手记:39位成功微商的经验谈

    微商手记:39位成功微商的经验谈

    《微商手记:39位成功微商的经验谈》在内容上独辟蹊径,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邀请了微商界39位颇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对他们在微商路上的挫折、失败、经验和心得进行了深度复盘。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有知名品牌企业主和创业者,有学生和职场白领,有工厂普通职工和民工,还有专职宝妈和草根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微商事业也各不相同,有的做化妆品、护肤品、服装鞋包,有的做土特产、奢侈品、母婴产品,还有的做食品、饮品、保健品……涉及多种职业和多个行业,基本上涵盖了当下大多数微商从业人群和微商行业。本书以案例为主,但是自我认识、产品定位等所有微商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全部包含在其中。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有了梦想就去做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有了梦想就去做

    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 独家星劫Ⅱ

    独家星劫Ⅱ

    她曾经将对他的爱当成明灯,成为自己前行的力量。当他意气风发的走向梦想的艺术圣殿,她却为了守护他的梦想背负上一条人命。家人当即同她断绝关系,无依无靠的她被丢入凄冷的精神病院。不久后,她得知自己有了身孕,却在六个月时发生血崩,险些丢掉性命,一道疤也因此永远的留在她的小腹成了她执着于爱情的代价,印证着她的伤痕累累。她用两年时间,让自己重新站起来,她改名换姓,想要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去实现自己一直憧憬的演艺之路。再次遇见他时,他早就将关于她的一切忘得一干二净,她既难过又庆幸。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重生之最强公会

    重生之最强公会

    准备放弃生命的李清风,意外重生回到了五年前。老天给了我一个重新来过,弥补一切的机会,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够成为最强?
  •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

    《十八岁的紫藤花》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 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
  • 见到鬼别说话

    见到鬼别说话

    都说见到鬼别说话,一旦开口,便追随你,阴魂不散。但事情往往不像你所看到的那么简单。鬼也有正义的,人也有邪恶的。阴阳人是带着使命来到人世间的,他的一生就是在重复着把鬼送入轮回的工作,无法逃避。可是往往在工作的同时却避免不了真实的感情,虽然是老土的人鬼情,但是只要是真情,便会有感动,只要是付出,便会有收获……
  • 江湖剑客情

    江湖剑客情

    江湖不是千百年来,挑灯看剑的世界,却是少年成为梦想的舞台。江湖中的剑客,少年轻狂,热血满腔。江湖是浪子的归宿,一入江湖深似海,魂转梦萦回不得。一杯酒下肚,高玉成眸子散发出光芒。他的剑跟眼睛一样光芒锐利。三月初三,春雪初晴。
  • 清代广西贡院

    清代广西贡院

    本书以清代广西贡院为中心,发散性地叙述了广西贡院建立前的历史文脉、广西贡院的科举制度、广西贡院的科举考试、广西贡院的中榜概况及广西贡院的科举名人和习俗等,同时附有与贡院相关的图片,融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对全面了解广西文脉及清代广西贡院有重要意义,对了解我国的科举文化亦有一定作用。
  • 关东家事

    关东家事

    无论怎样发挥想像力,爷爷也决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生还能和“胡子”挂上钩,而且这么紧密。逃荒的艰难,人生地不熟的困苦,兵荒马乱的旅途……爷爷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胡子”能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到一起。民国初年九月的一个傍晚,北方的天空寒冷、萧索。爷爷很高兴,因为卖了一车的山货,而且价格不菲,这对于一个刚刚从山东来到东北闯关东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来年的生产资料,今冬的生活物资基本上齐备了。现在,爷爷和于世魁每人赶着一辆马车,伴着斜阳和兴奋的心情,从古老的齐齐哈尔赶往新开垦的住地——于家窝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