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4100000021

第21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烛光掩映的小暖阁,贾母手中的栗子伸到嘴边:“我恍惚记得,琮儿今日要去拜师求学了?”

鸳鸯捶打按摩老人家肩膀的修长玉手放缓下来,微笑道:“老太太是要送点东西过去?”

贾母稍微迟疑,最终道:“不必了!”

……

贾赦院的西院,王熙凤:“弟弟要去求学,你这个做哥哥的,不去看看,送些什么?”

贾琏假意听不懂:“大老爷不是叫珍大哥代为安排么?再说了,有东府的蓉哥儿、秦氏在,出不了岔子。”

……

精致小巧的贾赦院,贾琮临行拜别出来,自家匪鉴堂门口,晴雯打点妥当行装,煞有介事地点头:“嗯,爷这一去,是要蟾宫折桂、平步青云了!”

“晴雯,好好看家。”贾琮没什么对她说的。

其实,如果有外人在,贾琮是不能直呼晴雯其名的。

老太太赏赐的东西,就算猫儿狗儿,也很尊贵。

红楼梦贾宝玉叫袭人、晴雯的名字,林之孝家的听见,就教训贾宝玉了,还有,大丫头可以喊宝玉的名字,这又是一种习俗,为的是直呼其名,好养活,这个规矩,是麝月对坠儿她娘说的,麝月姑娘,红楼吵架小能手啊。

不过,外人听不见,倒是没事的,否则,贾琮要喊晴雯“姐姐”。

“哎呀,知道了。”晴雯娇俏地一白眼睛,递上手炉,挥挥手,孙福扛起行李,直趋西府穿堂、西角门。

绿色鹦鹉扑扇翅膀:“晴雯,好好看家。”

吱呀一声,风吹西厢房,书房浆糊的“匪鉴堂”三个大字,斜向下掉落一半。

“这是什么预兆?也不知吉凶……”晴雯回头一瞅,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汗巾子荡起,一只小辫吹到坠下耳环,画梁春尽,犹如壁中走来。

鹦鹉道:“晴雯,灭灯了。”

……

直隶河北的地形,京师是咽喉,太行山纵横西部,燕山、紫荆关、居庸关、山海关紧锁北部大门,东临渤海,南达河南,京杭大运河直修到外城东便门、朝阳门,其中外城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察院,御史领职,五城兵马司专管环境卫生、盗贼缉捕、巡逻治安等。

贾府居西城,秦府居南城,大顺京城格局:东富西贵,南贫北贱。

贾琮、贾蓉、秦可卿、瑞珠、宝珠、孙福等人,出发时东方尚且是晨曦微露,朝霞如织女染出来的丝布,混合娲皇氏的五彩石,美轮美奂,但三十里路可有些时辰,车轮滚滚,为这咽喉的冠盖满京华添砖加瓦,到秦府时,早已是日过中天了。

胡同路口,一道颇为破旧的双兽衔环大门,三道阶梯右下角,是一块尘土堆叠的下马石,可见此间主人,怕是不大使用车轿。

“秦老爷要是病重,我就来得不是时候了。”贾琮下了马车,抬头仰望,又低头看看那下马石:“到工部坐堂,不会是走路吧?”

“不碍事,家父不过是身子骨老了,手脚不大听使唤,并无重病,动动嘴还是使得的。家父自家不养马,都是到关厢雇车代为步行,再走一段路回家的。”秦可卿笑道。

贾蓉附和道:“老泰山是个清官。”

“难得。”贾琮接了两个字。

年轻夫妇相视一笑,倒不是他的话好笑,而是这种老成持重从少年身上表现出来,不常见,秦可卿本疑心他有轻视之意,这下子倒放心了。

贾琮心道:“清朝有些老派红学家,说秦可卿‘贫女得居富室’,如今亲眼所见,还是有道理的。只是……工部,秦业堂堂营缮司一把手,如果想捞点油水,不难吧?所以,他不是一般的清官,想必是太清了,这种人,不好相处啊……”

明清两代,以及这个顺朝,官员的俸禄不符合实际,拿一个七品知县来说,一年的俸禄在三十两左右徘徊,三十两,吃穿是够了,可是官员的仪仗必须要吧?轿夫要养吧?妻妾要娶吧?下人没钱谁给你办事?上级要贿赂吧?官场士绅要应酬吧……三百两都不够。

所以很多地方官从火耗上贪墨,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认了,那么京官怎么办呢?一般是地方官员进京的送礼。

但是,这种送礼也要看人的,工部是什么部门?六部的尾巴啊!地方官要奔,多数也是吏部的。

然而,工程费想办法截留一点,操作不难。

如果秦业是像海瑞一样死板的人,贾琮准备告辞了,不是怂恿贪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古今至理,这种死板的人,当然是好人,但是,往往吹毛求疵,不会变通,做老师的话,还是算了。

……

秦府只有一个中年老管家,唤作秦通,秦业嘱咐他安排房间,院落是一座陈旧的四合院,贾琮听老管家说,是三十几年前,秦老爷从金陵北上,参加秋闱会试时租赁下来的,租了几年,才攒钱买下来,后来的洗衣、做饭,都是夫人、姨娘亲力亲为,再后来那些人与世长辞,这些家务全是秦通的了。

想想红楼之中,秦业送秦钟上学,二十两都要东拼西凑,别说和贾府相比,贾府的奴才都比秦业富裕十倍,像赖嬷嬷、周瑞家的……

一千多年前,杜甫早已看清了贫富差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在述。

贾蓉给老丈人送上礼物,便告辞离去,秦可卿预备着住下几天,歇在耳房,贾琮等他们絮叨完,才携带礼物来拜师。

先前作为客人旁观一阵,他看出秦业说话倒也和气,故此没有贸然离开。

古代拜师最重礼仪,贾琮奉上红豆、红枣、莲子、芹菜、干瘦肉条,寓意鸿运高照、早早高中、苦心教育、勤奋好学,外加三十两贽见礼。

秦业颤颤巍巍地收了礼物,扶起下跪的贾琮,看了贾赦、贾珍的拜帖,默然无语,原想回礼的,无奈拿不出体面的礼物来,面色尴尬。

贾琮瞧他脸型方方正正,国字脸,眼角堆满鱼尾纹,体态偏瘦,忙道:“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礼物,有此一礼,纵使黄金万两,也比不上。”

轻而易举地化解眼前尴尬,秦业脸色好看了些,一开始他还担忧,毕竟富家子弟,怕脾气娇惯,他抚须道:“今天不谈时文,明日再教你,为师虽家徒四壁,窘迫惨淡,却也是进士出身,朝廷清流,八股制艺之道,你但可放心,若虚心勤学,必有功成之日。”

他们谈话的这间是堂屋,秦可卿便在右面耳房,与小弟秦钟叙过话,出侧道过来请见,听这一老一小谈到家国大事,秦可卿的莲步便停住了,心道:“爹爹也真是的,老来健谈,琮叔一介孩童,哪懂什么朝廷之事,他老人家是胶柱鼓瑟了些。”

秦业侃侃而谈:“永定河水患,工部自有条陈应对,今年也是不祥瑞,往年都是夏秋之际发水,为师以为,是天降祸福,预示不测之人出世,也未可知。除却稳固堤坝,顺天府救济灾民,也是大事,噢,我倒忘了,你是否大略看过经史子集,懂这些事么?”

这老人家健谈也健忘,按理来说,贾琮的年纪,读通四书已是大才,史书、子书可就远了,但贾琮正想获得他的另眼相待,传授制艺,不想让秦业敷衍应承,想了想,道:“义仓、常平仓,皆不可取。”

“噢?”秦业诧异:“此乃隋、唐、宋救济灾民的常法,为何不可取?”

贾琮道:“隋朝年间,长孙平使用义仓,小有成效,宋代,王安石开常平仓、青苗法,先辈的立意、初衷都是好的,但是杯水车薪。”

秦业兴致大增:“你有何看法?”

贾琮端坐下首,喝杯茶润喉,那茶水比不得贾府的顶好,他却不介意:“老师请容学生一一道来,初唐王勃《滕王阁序》说:屈贾谊于长沙。其实贾谊真的委屈冤枉吗?学生认为不全是,观贾谊、董仲舒的奏疏可知,他们损害权贵的利,为天下谋福,本就行不通,以今人看来,可谓愚蠢,当然,也怪不得贾谊等辈,学生的论调,也是事后诸葛。”

秦业目含笑意,专心听着。

贾琮继续道:“安石的青苗法、常平仓另当别论,它的害处,在于执行部门的失败,包括义仓,都是官营的。老师试想,第一,官民隔膜,历来是我华夏民情,平民百姓,怎敢与官家交易?这是官营救济的第一行不通。”

“第二,胥吏的上下其手、贪赃枉法,《后汉书》有载,秦汉推行郡县制,士人无人不知,然而,老百姓只知啬夫,而不知郡县。”

【啬夫:秦汉基层吏员,相当于明清的里甲、保正。】

“如此一来,救济,反而变成剥削,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后来,朱子(朱熹)提出了社仓,大见成效。社仓与义仓的实质区别,在于官营和民办。民办社仓,自然由官家发起,但实际操作权,必然先在平民手中。如此,第一,老百姓少了心中畏惧,定然踊跃借贷。第二,于国家、朝廷来说,还会有收益,实在是一举两得。”

秦业微微点头:“按你所说,社仓是十全十美的了?”

朱熹当时的社仓,是很成功的,但是,无论是政治策略,还是办一件事情,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

“不然。”贾琮摇头:“学生先前说过,执行部门是第一要害,社仓最初由民办,慢慢地,就会沦到士绅手中,最后变成胥吏把持,所以,最终决定成功与否,还是在于执行者有无贪心。”

“所言不虚。”秦业长叹一声,看贾琮越来越顺眼了,这回初试,贾琮所表现的政治理念,与他不谋而合,秦业心惊:“此人竟是如此聪慧!吾得至宝矣!若是悉心教导,他日此子青云直上,有望成为一代清流领袖。”

以贾琮的眼光来看,但凡救济事业,有一条原则,万万不可忽略:救济量必须低于自己所能救济的程度。

为什么要这样?黑心吗?这里面很有门道。

比如施粥救济灾民,一次喂饱是下下之策,喂半饱才是最好的,要知道,勤劳朴实只是老百姓的一面,百姓,也会奸诈的,人心难测。这条原则有一个人实行的比较好:清朝的两江总督李卫。

秦业自是欢喜,被学生折服,他不以为意,韩愈早有教导,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侧道的秦可卿却听得默默叹息,她是有见识的妇人,贾琮越优秀,越显得贾府其他男人的不堪,尤其是丈夫贾蓉,秦可卿很不开心,愈想心绪愈烦闷。

同类推荐
  • 桂林抗战文化城奇闻异事

    桂林抗战文化城奇闻异事

    在桂林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离奇曲折的故事,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因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文人荟萃,文化繁荣”,成为当时国统区著名的进步文化中心,被誉为战时“文化城”而影响全国,震动世界。之前电视上热播的谍报剧《江南锄奸》,其实就是以李克农为代表的“龙潭三杰”打入敌人内部从事谍报工作的历史事实为基础拍摄的。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本书是我国近代史地研究中备受瞩目的一部杰作,是作者远赴戍所——新疆途中的记录。临行前,他做了两只布口袋,随身携带,凡“道途之所经历,耳目之所遭逢,心思之所接斗,逐日为记,悉纳之囊中。”其行程始于南海,中经黄河,最后抵达昆仑山之境。行程11720余里,共370余天。书中记行、叙事、写景、言志、抒情、诗文互映,情事互补;自然风光、民情风俗、时事、历史、舆地、军事、外交、绘画、书法、古玩鉴赏,乃至于股票,无所不包。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寻宝档案之擎天棒槌

    寻宝档案之擎天棒槌

    传说在东北长白山的深山之中,也就是满清的龙脉所在之地。有一个巨大的人参,它有真人般大小,长者人身上所有的器官。而且据说可以幻化人形,呼风唤雨,甚至施展圆光幻术。它就是“擎天棒槌”而且它还有一大堆的子子孙孙。可是想见到它,并不容易,一个开人参行的老板洪奎和一个祖传的风水之术的张铁嘴,还有一个背负着灭门之仇的放山人的儿子二憨,三个人走进了东北的深山老林。踏上了寻找擎天棒槌的路。
  • 王妃太瑟太难训

    王妃太瑟太难训

    乎哉乎哉,人生在世要的不就是个心里爽哉?她也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归宿了,要找个什么样子的男人好呢?【本文重修,质量保证,一定好看哦,亲们还等什么,快戳进来吧,记得收藏起来哦】
  • 至尊厨神

    至尊厨神

    黄凌天,前世兵王,穿越到凌天大陆,更匪夷所思的是脑海中多了一个厨神系统,开了一家可移动的小餐馆,于是,一代厨神的妖孽人生就此展开……餐馆不大,却是无数强者梦寐以求之地。牛肉面?烤肉?琼浆玉露?小小餐馆应有尽有!什么?帝尊暗疾又犯呢?武皇无法突破瓶颈?那都是小事,一只烤全龙搞定一切!什么?九天尊者要来用餐?有预约吗?没有?不好意思,请排队!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

    秀才娘子的锦绣年华

    “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这是未成亲前,苏夏至对闵岚笙说的话。“闵秀才貌美如花,娶的娘子是个傻瓜。”这是山下村的街坊邻居之间偷偷咬耳朵的话。秀才娘子大名苏夏至,是个重口味穿越人士。自打她的灵魂依附到了那具臭哄哄的身体上之后,她就被所有的人嫌弃了。尤其是哥哥娶了嫂嫂之后,家里更是容不下她。穿越到一个傻子身上,苏姑娘并不觉得悲哀,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当她见到闵岚笙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亮了!虽说,男人生的俊俏当不了饭吃……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虽说,已经当了自己相公的秀才从来不给自己一个好脸色……但是!苏夏至依旧云淡风轻地说道:“作者君有句名言,日子是睡出来的,睡多了就好了……”此处作者君不得不捂脸插嘴:“俺说的明明是日子是过出来的好么?怎么好好地一句话到了你那里便进化成了这个样子?”**═—═—═—**═—═—═—**鸡毛蒜皮没小事,小门小户从清贫到富足的温馨生活。看色如春花的老实秀才如何被顶着傻子名头的娘子一步步蚕食吃掉。看一个孤独的灵魂如何在陌生的异世寻一份久违的温暖。**═—═—═—**═—═—═—**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狗血!
  • 悦容编

    悦容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当穿越变成日常之后

    当穿越变成日常之后

    新书《万界君主》养成日记,希望各位多多支持,嘻嘻(?˙︶˙?)!
  •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摄影实用小百科
  • 朱公案之吸血僵尸

    朱公案之吸血僵尸

    某日寅时刚过,朱公才净完了面,正要翻阅新来的衙役档案,就见书吏文明慌慌张张来禀报道:“大人,不好了!出了人命案了!”紧接着,师爷又一身血迹进来了,朱公惊问道:“难道先生失手杀了人不成?”师爷此时也意识到自己穿着不妥,便脱了长袍解释道:“大人不必惊慌,此事另有隐情。”原来是日清晨,师爷刚从县衙角门出来,准备买些早点,突然见一妇人蓬头垢面,穿一袭满是血迹的白寝袍,连滚带爬地冲过来,一把就将他衣襟扯住了,故此也染污了师爷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