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1200000004

第4章 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因素 (3)

各地区的情况当然会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土地不足的地方,百姓可以向空荒处迁移,借用国家土地,但不许从赋役重的地方迁到赋役轻的地方。因犯罪而被流放的人,原有的土地收归国家,重新授给别人。

均田令推行后不久,北魏政府又进行了三长的创设。“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这实际上就是隋唐时期“租庸调”的模样。

李冲的这个建议,在黄仁宇先生看来,无疑是从数字上可以管理的公式,有“间架性设计”的趋向,它完全类似战国时期李悝的办法,“因之给中国以后几百年的政治制度留下了长远的后果。”所以,黄仁宇先生才会将第一帝国(秦汉)与第二帝国(隋唐宋)区分开来。他认为,秦汉虽称中央集权,但其郡县组织,到底还是由周朝的封建制度改组而成。隋唐所承袭的原始机构,则由北齐北周追溯到北魏拓跋氏,始于游牧民族的汉化,通过三长制和均田制,可谓整个社会,重新以小自耕农为主体,注重了下层机构的情况。

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由于他为随后的大唐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奠定,也是以均田制为出发点的。隋文帝在推行“租庸调”时,将其重点放在如何让国家财政迁就于简单的农村经济,让它与均田并行,原则上避免纳税人之间的贫富差别。经过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均田制达到它的发展顶峰。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黄仁宇先生才会说,这既是帝王将相树立功业的黄金时代,也使得“第二帝国”的粗胚胎,胡汉混血,以小自耕农作基础的范畴业已创建就绪。

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它的相当高度,而到了宋代,也就是它的重要转型时期,由于国家在财政问题上的困境,出现了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不外是要突破均田制的局限,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在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了“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是先用政府资本刺激商品生产,即使税率不变,但随着经济流通量的扩大,国库的总收入也可以增加。黄仁宇先生指出,这种观念,无疑是现代国家财政管理上的共同原则,但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根本不具备推行这种理想的土壤,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宋朝将农业国家的行政管理系统发挥到极致,国内和国际间的商品交流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是由于在管理体制上,无法突破均田制的限制,无法采用新型的管理模式,只能走入死胡同。尽管有的日本学者称宋代的转型为“东洋的近世”,但由于这种转型的不成功,所以国内史学界并不很以这种称谓为然。

第二帝国结束后,随后的元朝只能算是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之间的过渡期间。元朝的行政体系缺乏一致性,由于无法处理草原文化与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也不明白他们自己的历史地位,只能匆忙地结束他们的统治。

以农民之身份夺取帝位的朱元璋,所实施的全部财政措施,正是对以上困境的一种历史反映。黄仁宇先生说,“中国的第三帝国即因其所赋有的永久性格,长期蛰伏着不图长进,我们也可视为宋朝企图全面突破而失败之后的一种反动。”以后的清朝,也是以此背景而存在的。

中国古典的政治模式:官僚主义

中国由于很早就统一,已发展出一套特别的治国之道,将无数的佃农户置于朝廷的直接管辖之下。这个趋势持续两千多年。

——黄仁宇:《黄河青山》

黄仁宇先生多次指出,研究中国历史将有助于我们看出历史背后的强制性因素。然而,由于缺乏实质的中间阶层的过渡,使得中国古代的政府和国家的道德色彩、理想主义极其浓厚,政治模式也易沉湎于伪装。黄仁宇先生强调指出:如果没有掌握这一点,我们也很可能误判中国近年来的发展。

那么,中国古代的政治模式,又表现为哪几方面呢?

中国古代的政治模式,大约可以称之为官僚政治或“官僚主义”。简而言之,有两点:间架性结构(无法从数字上进行管理)和以礼仪为制度工具(以道德代替法律)。黄仁宇先生对此主义做了一些分析。

官僚主义认为自己的一套东西,已经包罗万象。即以写记录历史而论,他们相信历史可以盖棺定论,所以才会有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焉”的自欺欺人的心态,其实,做“贼”者依然做“贼”,身后之名哪里用得着去管?况且,即使是被后人提起,也有重新翻案的可能性,试想,像秦桧、吴三桂、洪承畴这样的人,都会有人为他们摇旗呐喊,更何况是其他的人?

官僚主义和君主专制是孪生姐妹。中国的君主制度带有神秘的宗教主义色彩,和欧美的“政教分离”的宗旨不同。(政教分离是欧美在近代以来形成的传统。在中世纪,教皇不仅掌握宗教裁判权,还能直接控制各王朝的政治权力。经过多次较量,西欧各封建君主均将“世俗的权力”收回。当今世界,只有阿拉伯等少数国家还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群臣称皇帝的文书为“圣旨”,皇帝的长相为“天颜”,说话为“玉音”。这样一来,他简直就是至美至善在人间的体现,理所当然地是人间的主宰。而君主以一己之身,又无法管理全国,因此必须依赖于官僚制度,而官僚制度也需要有君主权威的保护。

由于以上的原因,制度就必须借助于“理想”的旗号。如果是几岁的儿童做了皇帝,七八十岁的大臣仍得称他为“君父”;皇帝再蠢再笨,大臣也得说他是“天生圣人”;皇帝再残暴,大臣也得说他“恩泽四海”。这也就是说,有时宁可在实质上打折扣,也不放弃形式上的要求。这样一级一级下来,整个中国就很有可能生活在形式化的东西之中。

官僚主义肯定会带来巨大的利益,而它的特点又决定了它必须会独占这种利益,绝不容他人沾染,所谓“天无二日”,正是此意。他们容不得其他人的竞争,其行政效率也不愿与较为合理的机构竞争,所以,他们总是希望闭关自守,不愿意看到新鲜的面孔,禁止人民出国等等现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中国的官僚管理而言,意识形态向来很重要,不论是古代或现在。黄仁宇先生说,一旦历史学家采取“现象论者”的立场,就会很轻易发现,从孔子到以后的形形色色“主义”,与其说是绝对真理,不如说是管理逻辑的形式,或是官僚机器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工具,都有其特定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公元前的中国,由于受到外力的影响,必须采取中央集权制度来管理约6000万人口,因此要雇用多达13万名官吏。当时甚至还没发明造纸术,官员必须通过写在竹简上的文字进行沟通。中国的整套官僚哲学可以说是环境压力的产物。

在黄仁宇先生看来,由于无法对百姓进行清晰有效的管理,所以政府只能对所有人进行伦理呼吁,要求大家降低自我要求,减少个人及地区利益,支持全国的普遍利益。国家最关心的是所有百姓能达到生活的最低限度,而不是去追求较高的生活水平。舍己利人,对同胞的责任要比自己的权利更为重要,不管在事实上是否行得通,原则却是这么确定了。

这种原则的必须结果,就是将社会习俗当成法律来执行。几乎在所有阶段的帝制时期中,尊敬长者、敬重读书人等都被纳入法规,而“三纲五常”更是成为历代法律审判的最高标准,儿子揭发犯法的父亲,不仅得不到表扬,反而会挨上一顿板子。这样一来,地位有别的观念就得到了普通的认同,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情况下,治理起来当然会更加容易。

由于历代的土地和人口资料都不是以确切的数字登记,而是分类编组的一般概念,好比穿着统一设计的衣服一样。李约瑟博士比较东西方数学时得到如下结论:欧洲的数学强调几何,中国的数学以算术和代数为主。中国官僚不必讲究精确,他们面对问题时,总是以抽象的方式来思考庞大的数字,只需要沉思默想即可,不一定要具体描述。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官员最讨厌的就是有的人“遇事慌张”,沉不住气。如果大家不信,可以到第一历史档案馆翻翻档案,官员们对同事和下级的评定,十有八九都会出现这样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字眼,并能由此决定这些人的官场命运。

黄仁宇先生还说,中国的官僚哲学,还有一个善于伪装的特点。在帝制时期,中国官僚政治的问题很多,但由于没有竞争对手,他们几乎可以高枕无忧。所以,一旦碰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可以把它提高到虚无缥缈的高度,不再把它当成是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这样一来,问题也就不再成为问题。因此,为了满足这种理论的需要,仪式、神话等国家崇拜信念、迷信和合理化机制等一连串教训和惯例,就全都会保留在帝制中国的传统中,成为政府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样的环境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阻止人们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正如传教士利玛窦在16世纪所说的:中国有学问的人必须容忍大众信仰的虚假。

基于以上考虑,黄仁宇先生认为,严格来说,我们无法简单直接比较中国文官管理和西方政府,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今日的眼光要求古代的中国。因为前者实施已经超过2000年,后者的现代化才几百年。7世纪初期的盛唐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璀璨的时代,而欧洲仍然处在被称为“黑暗时期”的阶段。如果只是做这种肤浅的比较,就很可能沉醉其中,不知天高地厚了。

要点

此章是对黄仁宇先生整体史观的鸟瞰,集中勾勒了黄仁宇“大历史观”里面关于中国文明的源流、统一与分裂、均田制以及官僚体制的特征等理论问题。这些观点是黄仁宇先生思想的精华,也是用来了解黄仁宇先生对于中国历史知识认识的钥匙。

概念解释

“禅让”:这是我国氏族社会阶段所采取的一种制度,即氏族部落和联盟选举产生的首领,在统治即将结束时,主动将权力移交给重新选举产生的继承者,而非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或家人。氏族社会解体后,“禅让”也曾进行过很多次,但已经变成在武力压迫下的强制让位。

“封建”:按中国传统社会的说法,即“封土建邦”,是周代实行的一种分封政策,它与西方社会的“封建”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黄仁宇先生极力反对用“中国封建社会”一词来形容中国古代社会。

“间架性结构”:这是黄仁宇先生最为强调的概念之一,也就是指中国社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间阶层,没有过渡阶段,无法在数字上对全国进行控制,因而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

“租庸调”:唐朝规定,每位成年男子(“丁”)每年向国家纳租粟若干,称为“租”;每年服徭役20天,称为“调”;不服徭役,则纳绢或布替代,称为“庸”。

思考题

1.如何区分魏复古的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和黄仁宇先生的理论?两者之间有何差异?

2.黄仁宇先生是如何运用均田制理论,将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帝国有机地联系起来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枪神之路

    三国之枪神之路

    手中真龙枪,胯下白龙驹,我是赵云,我身化银龙,为一代枪神!
  •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在明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晋商,鼎盛时期的山西商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推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从文学性、情节性、趣味性出发,挖掘历史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感人至深,把枯燥乏味的历史,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让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之余,透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潜移默化,开阔读者胸襟、扩展眼界、增长知识!这些彼此不同的故事,有可能使读者重构过去的历史,而这是一些单调乏味的历史教科书无法办到的。
  • 明初公侯

    明初公侯

    自古穿越者,都要改名,他也改了,而且改了两次。穿越到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长沙府一个社会人身上。一位智多如妖的商人父亲;一位勉力维持家里和睦的母亲;一位高中解元的大哥;更有一位来历不明的贴身丫鬟……原本小富即安的秦武怎么融入这个家庭?怎么在明朝立身?怎么得到明成祖的赏识?且听细细道来……
热门推荐
  • 墨心杂谈

    墨心杂谈

    手套丢了一只左手的,朋友劝我再买一双,我说再找找吧。这样就算最后没有找到也不会有遗憾...
  • 至尊商女千千岁

    至尊商女千千岁

    重活一世,欠她的,算计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刚重生,爹娘被害,整个京城的人都在觊觎着云家的万贯家财。这一世,她不会被歹人蒙蔽,是善是恶,定要分个清楚。
  • 让管理更有效:德鲁克管理思想实践指南

    让管理更有效:德鲁克管理思想实践指南

    在担任企业管理顾问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管理者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德鲁克的著作那么多,我们应该读哪一本呢?有没有一本著作能够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与我们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还有一些管理者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很好,但需要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知识,能否介绍一本类似于德鲁克管理思想实践指南的书给我们?
  •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概念和类型、商务谈判成功的原则、商务谈判的礼仪、商务谈判的组成、商务谈判的程序、影响商务谈判的潜在因素、商务谈判的技巧、商务谈判的实用战术、巧用商务谈判规避风险。本书能有效地帮助搏击商海的勇士们和智者们抓住商务谈判的关键环节,成为商务谈判中的常胜将军。
  • 战碎苍穹

    战碎苍穹

    白凡,重生在一万年前玄武大陆,身为巅峰大帝被弟子暗算,这一世他要杀回九天之上重掌苍穹
  • 女总裁的最强王牌

    女总裁的最强王牌

    (别名:女总裁的修仙兵王)LH最强王牌叶枫,因轻敌导致任务失败,因此被除名,返回老家水莲村时,接受了鬼老头给他找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了平城市,给美女总裁当保镖。坐拥天下,唯我独尊。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九木已有230W字完本作品(王者唐飞)和400万字完本作品(无敌杀手俏总裁),放心入坑。
  • 疏香阁词

    疏香阁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父母的故事。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门铃上面有一道灰色的蛛网,正在想拿什么东西去撩了它的时候,我家的老仆人已经开了那扇木栅门,摆着发霉的脸色,等我进去。
  • 星之海

    星之海

    命运象强盗,一样样剥夺你拥有的珍宝,然而纵然相隔一光年的距离,我们的心却仍在一起。一如光年的遥远,一往情深的想念。
  • 本语

    本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