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1700000013

第13章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原典】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爻辞新解】《否卦》象征闭塞:一个卦闭的社会,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天下没有便利之处,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

【原典】《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爻辞新解】《象辞》说:《否卦》的卦象为坤(地)下乾(天)上,为天在地上之表象。天在极高之处,地在极低之处,天地阴阳之间因而不能互相交合,所以时世闭塞不通,这时候君子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美德,以避开危险与灾难不能谋取高官及丰厚的俸禄,去追求荣华富贵。

【原典】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爻辞新解】初六,拔起一把茅草,只见它们的根连在一起,物以类聚,找它们时要以其种类来识别;结果是吉祥的,亨通。

【原典】《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拔起茅草,其根相连,结果吉祥”,说明忠心耿耿,有为君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原典】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爻辞新解】六二,阿谀奉承有权势的人,小人因此获得吉祥;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

【原典】《象》曰:“大人否享”,不乱群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否定了阿谀奉承,则是吉利的”,因为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是不能与小人为伍的。

【原典】六三,包羞。

【爻辞新解】六三,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

【原典】《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由于受纵容而胡作非为,终于召致羞辱”,说明此时处的位置不正。

【原典】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爻辞新解】九四,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大家互相依附都可以获得福分。

【原典】《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奉行天命,替天行道,开通闭塞没有灾祸”,说明要实现济困扶危替天行道的志向。

【原典】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爻辞新解】九五,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停止,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居安思危,常常以“不久将要灭亡,不久将要灭亡”,这样的警句来提醒自己,才能像系结在一大片丛生的桑树上那样牢固,安然无事。

【原典】《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德高势隆的大人物可以获得吉祥”,说明此时处于居中位置,合适得当。

【原典】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爻辞新解】上九,时世闭塞不通的局面将要改变,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闭塞不通,后来顺畅通达,大家欢喜高兴。

【原典】《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爻辞新解】《象辞》说:闭塞到了极点必然要发生倾覆,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一种局面不会长久持续不发生变化的!

【读解】

“泰”卦和“否”卦构成了相对应的一个组卦;泰是通顺,好,否是闭塞,不好,二者相反相成。先讲好的一面,再讲不好的一面,说明好、坏可以相互转化,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好到极点可以变坏,坏到极点可以变好。由此,辩证的观点就全面地阐述出来了。

君子观此卦,不形于外。否闭之世,虽然小人盘踞,掌握权势,君子被排斥在外,然而这种形势是可以逆转的,君子在此时应该收敛锋芒,审时度势,正确地处理进退之道,若锋芒太露,必会遭到小人围攻而衰亡。

否塞刚开始时,事态不易转化,君子自守正道以达安贞。不可趋势媚俗,同流合污。小人之道恶性膨胀时,君子应安于闭塞。而小人谋害君子是自取其辱,象征着小人之道的终结,而君子之道势头正好,君子应拨乱反正,团结势力,同心同德扭转局面。排除小人的时机已经到来,仍要谨慎从事,只有怀着忧患意识,才能控制局面,以积极的方式达到“休否”的目的。

【事典】

生于忧患

据《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互相攻伐,战事不休。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魏绛谦逊为人,在太平盛世预见危机可说明此爻爻义。

晋厉公在位时,由于沉迷酒色,信任奸臣,随意杀害大臣,搞得晋国民心不稳,内乱不断。因此,楚国的势力渐渐占了上风。

公元前573年,晋大夫栾书、中行偃发动政变,杀死暴君厉公,并把住在国外的公子姬周接回国,拥他为国君,称晋悼公。悼公年轻有为,举贤任能,革新朝政,节用民力,晋国又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当时,晋国北方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他们被统称为戎狄,经常出兵侵扰晋国边境地区。公元前569年,无终部落的首领嘉父派使者孟乐带着贵重的礼品来找晋大夫魏绛,托他引见悼公,请求晋国与诸戎结盟讲和。魏绛表示同意。魏绛面见晋悼公说明此事后,悼公不同意。悼公对魏绛说:“戎狄贪而无亲,只能靠武力解决。”魏绛劝谏说:“现在中原地区的兄弟国家经常受楚国欺凌,往往被迫屈服,他们盼望着晋国去援助。如果我们对戎狄用兵,万一中原有事,怎么还有力量去对付呢?”晋悼公觉得有道理,就采纳了魏绛的意见,并且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亲自带着使命到北方戎狄各部去,与诸戎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从此,晋国基本上解除了后顾之忧,力量更加强大了。

当时的郑国,虽然是和晋同姓的兄弟国家,但由于楚国一再出兵攻打,无力抵御,只好背晋投楚。晋悼公非常恼火,决定会合宋、卫、齐、曹等十二国军队对郑用兵,以示惩戒。公元前562年9月,诸侯联军直逼郑都新郑东门。郑简公感到十分恐慌,马上派王子伯骈去诸侯营中请罪求和。晋悼公同意讲和。为了表示谢罪,郑简公给晋悼公送去了许多礼物,其中有三个著名的乐师、十六个歌伎,还有一批珍贵的乐器。

晋悼公感到十分高兴,他想起了魏绛和戎的功劳,决定把郑国送来的礼物分出一半,赏赐给魏绛。魏绛听后,谦逊地说:“这完全是君王的威德和各位大臣的功劳。古书上说:‘居安思危’。能思就会有备,有备可以无患。君王如果能够牢牢记住,就可以永远享受今天这样的欢乐了!”

【感悟】

危机和危难往往就蕴藏在太平盛世、安定祥和之中。危机和危难的爆发,肯定有其最初的细微诱因和苗头。危机危难的消弭,越早越主动;否则,若待到它们全面猛烈地爆发出来,风气养成,那就虽有大力,不可扭转了。这就是防患于未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要在太平盛世、安定祥和的时候,真正用心去洞察并预见那些危机危难的诱因和苗头。本来,这些诱因和苗头就是很难被发现的,特别是当它们正处在细微的时候。根治那些诱因和苗头,会遇到很多阻力,如不痛下决心,那就很难达到“根治”之目的;而一旦根治不得,危机和危难就必会扩展蔓延,由此必会进一步加大治理难度,发展到极致便只有灭亡一途了。

乾宫 天地否

天地不交因阻塞

反常世道乱必生

小人得势欺君子

阳去阴来事不成

同类推荐
  •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爱智书系)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宇宙有没有一个边界?世界上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有那至今令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间之谜:在这些亘古谜团之外,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提出“世界”是什么一这个问题?人的感觉是否可靠?语言能不能传达思想?我们能否认识他人的心灵?经过理性的反思和省察后,我们会发现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和答案,原来都小是这么理所当然,闪此在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恭的姿态就成了唯一正确选怿!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热门推荐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胜鬘经记

    胜鬘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又来任务了

    又来任务了

    有任务?软妹币多少?妹子?还可以出国旅游?接了!
  • 冷面总裁强宠妻

    冷面总裁强宠妻

    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致死,这一世,顾依维只想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却没想到报仇的过程,始终有个名叫老公的生物阴魂不散。“龙总,你不是不想结婚吗?请不要勉强,否则你未来后悔了怎么办?”龙锦墨:“你是我的妻子,我为了孩子他妈,就算是后悔了我也只能将就,不能退货,你担心什么?”所以,他的目标是宠她,宠她,再宠她,宠得不能没有他,她就不会在嚷嚷着离婚了!
  • 触摸世界

    触摸世界

    灵遁者,诗歌集《触摸》。可以触摸,却无法得到。对于我来说,诗歌是水。他存在的形式像是雾气,我分明触摸着,却感觉它模糊,就像我思想的一瞬间。一瞬间的美,一瞬间的悲,一瞬间的悟,可是有谁知道。这样的一瞬间,其实包含了你过去的10年,20年的情思。
  • 王的野宠

    王的野宠

    被称为笑面蛇蝎,她依然我行我素。他,蒙佐扬,她名义上的父亲。她爱他。如飞蛾扑火。赶走他身边所有的女人,黑暗中最疯狂的一朵罂粟,她张狂的活着。他,多金的政坛新秀。不输给她的爹地,同样是王者的他莫测高深。柳若言:我还从没见过一个女人,如你一般的蠢笨,看不清是非黑白!不过,我喜欢…他是迷一样的男人,邪魅狂野,对她这种主动勾引的女人,不拒绝,却永远都掌控着大局,而她却陷入了牢笼。“惹上我,你的一辈子就完了…..”他对着她嗤笑。“我不信!”推开他,她的心却开始失去了平衡…..一本意外的日记本,却让她发现了一件惊天大秘:她一直视为天神的爹地竟然是她的杀父仇人!她拿起手枪,却最终下不了手。爱与恨的交错,恩与怨的交织,让她错过了心爱之人。但是不服输的个性告诉她,她依旧要张狂的活着,于是她远赴沙漠,寻找着她心中的truelove.......柳若言:也许曾经你不是我的,但是从今往后,你只可能属于我一个人!叶可凡:我喜欢你装糊涂时候的样子,但不喜欢你真糊涂时候的样子,因为,这样真的很二!Joe:恋恋,嫁给我吧,带你逛遍天涯海角,是不是很诱人?蒙佐扬:我是你爹地,你不该爱上我!如果有一天,你要杀我,我不会怨你!肃日: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公主,我会拼尽全力保护你!***【剧情片段】“这么严肃干嘛,笑一笑嘛,你笑起来很好看!”某女纤细的手指轻柔的划过柳某人冷硬的眉梢。“我有对你笑过吗?”柳某人冷声反问。“是好像没有哎,那……你笑一下嘛,验证一下我的猜测是否正确!”某男气结!却不知这个“麻烦”会一直缠着他!***“我只问你一句话:我爹地妈咪是不是你杀的?…….这是妈咪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的一点一滴是不会假的,我告诉你:不要以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的自私自利!”“啪!”一记耳光清脆的甩响在星恋的脸颊,打得她七荤八素。“恋恋……”蒙佐扬看着自己的双手,眼中充满了懊悔。***“你如果想从我身上获得一丝一毫利益的话,那么,我老实告诉你,他是我的杀父仇人,我绝不会放过他,我们之间的父女之情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什么都没有了!”“我是你未婚夫…….我要的……只有你……”叶某人抛开算计的目光,温柔的看着她。***“如果我让你留下来,你会答应吗?”某人郑重的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期待。“我……”星恋犹豫不定。“如果我的人民让你留下来,你会答应吗?”
  • 炼宝专家

    炼宝专家

    从浮上岸的那一刻,萧易已死,死在滔滔江水之中,而炼宝阁第十六代宗主楚御在历经大劫之后终于夺舍重生了。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我寻天道

    我寻天道

    封印万年的上古魔兽欲破印而出,世代看守凶兽的神族已无力镇压,魔君趁势席卷人间妄图称尊人魔两界。然而,神界之中却不见天帝踪影,六界无人知晓其行踪。如此残局,茫茫天道,谁主浮沉?北寒之巅,两位少年被一神秘老者收养二十年。老者有句口头禅,“二十年游历天下,九百年参天大道”。这是一个六界林立的世界,人皇、仙尊、冥王、魔君、天帝、妖皇那个不是一方霸主!可那又如何,且看小爷如何逍遥六界!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温莎的风流娘们儿》是莎士比亚在1600年的作品。故事描述了温莎镇一位嗜财贪色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凡是任何能够赚取金钱的事情,他都会汲汲营营,而且其为人极度小气,是位典型的守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