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1000000074

第74章 【注释】

●第六十章:

★医师:医生。

诸生曰:“今君所苦沈结,困无医师。闻汲令好,欲往语之。”----《风俗通义·穷通·司徒中山祝恬》

●第六十一章:

★甥儿:亲戚间的称呼。

母之兄弟曰舅,舅谓姊妹之子曰甥。

母之姊妹曰姨,姊妹之子一样为甥。

另外,

父之姊妹曰姑,姑谓兄弟之女为侄,父兄弟曰兄弟之儿女也为侄。

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

妻之父曰外舅,母曰外姑

●第六十二章:

★老公:对老人的尊称,类似老先生之类的。

有一老公过请饮,因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也。”令相两子。----《论衡·骨相》

●第六十三章

★阿阿:前面为a,后面为e。

★关于钱财的补充说明: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汉朝一个普通奴婢的价格大概在1-2万钱,私人佣工一个月400-800钱(不包食宿),一匹战马2-10万钱,一匹好马20万钱以上……

★贯,用绳子穿上的铜钱,千枚为一贯。

●第六十五章:

★讽书(feng,三声):背诵经书

★白马篇:

曹植的白马篇写的是文人对于边塞游侠骑士的向往,背井离乡到边塞建功立业。但文中不少东西和主角以及主角所处的时间段不太相符,所以稍微做了一些修改。当然,我也知道改的很烂,毕竟我对于诗词什么的真的不懂。但为了剧情,也只能这么写了。嗯……委屈这些配角了……

另外,这里的胡虏,并非是说匈奴人,前面就有提过,胡人虽然是匈奴人的自称,但实际上在汉时,匈奴、鲜卑乃至羌人、乌桓人等外族,均可用胡人代称。

★乐府诗: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头头是乐府令,作用是收集民歌诗赋、将其制作成雅乐,配合舞蹈演奏。后来成为了音乐诗歌的一种形式。哪怕到了唐宋时期,乐府诗依然存在。

汉乐府诗是以楚声为流行曲调,或许是因为刘邦是楚人的关系吧?但就像前面提到的,从夏商开始,直到明清,都是以洛阳读书音为普通话的音调。所以主角所做的诗,一旦进入乐府诗的话,都会进行二次改造……

至于许多人纠结的平仄、韵脚、对仗等问题,根据个人查阅的资料,其实这些更多是体现在近体诗上面。而汉朝的诗赋等,其实并没有后来唐宋时期的那么多规矩。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押韵自由是汉朝诗赋的特点。查查汉乐府诗,你会发现各种格式、韵律的诗歌都有。

同时,不管是汉朝乐府诗,还是唐诗、宋词,都是受到《诗经》、《楚辞》的深远影响。甚至可以说,翻开《诗经》和《楚辞》,你能找到许多与唐诗、宋词类似的诗辞。

还有所谓的绝句问题,四句一绝,是《诗经》以来自然形成的一种形式,并非诗体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四句一段。不过在汉魏时期,四句为全篇的诗歌是很少的,直到两晋十六国的时候,才开始多了四句小诗,齐梁之后,以绝称之。

★乐:六艺之一。

本为礼仪性的歌舞,最早的为《云门大卷》,尧时为《咸池》,舜时为《大韶》,禹时为《大夏》,商为《大濩(hu,四声)》,周为《大武》。周时这六种皆有保存,被称为六乐,均是祭祀用的歌舞,不过到了汉代时,只剩下《大韶》和《大武》了。

不过,个人觉得,学习乐,本身也应该会学习一些乐器才对。

同类推荐
  • 帝国再临

    帝国再临

    1526年,苏莱曼一世率领大军在莫哈赤血洗匈牙利王国,将目光投向多瑙河畔的维也纳。这一年,西班牙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奥地利交给同属哈布斯堡家族的费迪南,这个决定将决定东欧的未来。法兰西的“骑士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刚刚在帕威亚之战中失败,沦为查理五世的阶下囚,他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够重回巴黎,同查理五世和哈布斯堡家族再决出胜负。这一年,英格兰正值都铎王朝,亨利八世正在着手改造英格兰的教会,日不落帝国即将扬帆起航。1526年,17岁的穿越者匈雅提·霍尔蒂将所有的点数加到了力量和敏捷上,并将为自己赢得一个帝国。(帝国再临书友群:883959578)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不一样的锦衣卫

    不一样的锦衣卫

    刘岳刚穿越到一个似是而非的大明,就被一伙人绑了,这伙人居然是锦衣卫?!明明都不是大明了怎么还会有锦衣卫啊!你说我一个普通的盐商之子,怎么就突然成了锦衣卫呢?当时刘岳就想吟两句诗。*******,*******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本书写的是王阳明的经历以及心学的来龙去脉。心学在王阳明之前已经有,只是王阳明将心学集大成;“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创立了自成一体的“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概念,影响此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五百年。这和王阳明自己的经历,以及对心学的不断深入地研究密不可分。本书即是将王阳明的历史经历以及心学的不断发展穿插叙述和分析,深入浅出,让人读来能更清楚地知道王阳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心学到底有多么神奇。
热门推荐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抱怨不如感恩

    抱怨不如感恩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与其抱怨,不如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感恩,才能不断创造卓越。关闭抱怨“工厂”,开启感恩“花园”。只要我们抛弃抱怨,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就一定会让自己的世界发生质的改观,从而开创非凡的业绩!
  • 寻宝人的故事(《哈利·波特》作者的魔法启蒙读本)

    寻宝人的故事(《哈利·波特》作者的魔法启蒙读本)

    本书讲述的是几个孩子千方百计寻找宝藏的故事。看到自己的家族日渐衰落,以多拉为首的六个孩子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家族的振兴。他们通过商议,一致认为如果能够意外找到一个宝藏,那就能够得到很多钱,有了钱就能实现家族的振兴。为此他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曾经在自家的后院挖掘过宝藏,还亲自动手编辑报纸,生产药品,贩卖葡萄酒,甚至还做过强盗。
  • 切肤之爱(一)

    切肤之爱(一)

    东京都内流传着许多都市传说。像是什么凌晨三点出现在六本木袭击行人的猫人啦,每年二月十三日零点在秋叶原现身的,手执红色灯笼以眼杀人的和服少女啦,撑红伞的雪夜杀人狂魔和专门偷窃小孩儿哭声的黑色巨鸟也是常常被人提及。最近在都内一则都市传说流传甚广,主角被人们称为“捧匣的燕尾服绅士”。这位绅士主要出没于浅草一带,尤其是深夜的浅草线。三流八卦杂志《HOMES》还为这事作了期特别节目,采访了不少自称亲眼见过“捧匣的燕尾服绅士”的目击者。
  • 逆道人皇

    逆道人皇

    梦回蛮荒,走出现世,当神不再是人类的信仰,当人成为自己的神,自由才是永恒的话题。
  • 凤怒·凌云志(全三册)

    凤怒·凌云志(全三册)

    定南侯府贵小姐傅凌云,许配文武双全的安国公,却遭到重重算计。傅凌云面对波诡云谲的侯府。继母小林氏企图让亲生女儿傅冉云取而代之嫁入豪门,傅凌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傅冉云先是惨遭毁容,继而狼狈毁名。傅凌云一举除掉了小林氏安排在身边的毒手,暗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她将计就计,借滴水观音之毒使小林氏蛇蝎心肠昭然天下,一举揭穿其背后盘根交错的关系,使之在侯府永无翻身之日。
  • 黑色主教的杀人事件

    黑色主教的杀人事件

    第一位死者被人用箭射穿心脏,第二位死者被枪射穿头部,第三位死者从高墙上摔死……署名“主教”的残酷凶手不断地刻意提供线索,一连串令人不寒而栗的离奇命案,竟然与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老童谣完全吻合!——是谁杀了小知更鸟?“是我。”麻雀回答。“我用弓和箭射死了小知更鸟!”阴暗、幽沉的童谣宛如恶魔谱下的追魂曲一般,预示着一幕幕血腥的惨剧,死亡的阴影霎时笼罩了整个纽约……谁是藏在幕后的黑色主教?他为什么制造谋杀又提供线索,如幽灵般若隐若现?一切究竟隐藏着什么天大的阴谋?
  • 煮粥条议

    煮粥条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若纪若离

    若纪若离

    本书为长篇小说。丽人丽刀,那红衣少年,翩翩然立在她身前,搂着她腰上最有肉的部分!小土豆羞涩地低下头去,心中默念:“让调戏来得更猛烈些吧!”那一张风华绝代的面容啊,小土豆在心里流了一万吨口水,把红唇贴上去,笑容猥琐而凄凉。——我爱你,可是你太好,我爱不起。即使在爱情中,心怀卑微,小土豆也要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杀掉两个仇人,然后找个山头当土匪去,顺便,哈,只是顺便,拐个美男做押寨夫君!
  • 无常

    无常

    《无常》内容提要:这是四个发生的黄山的故事。故事之一,一个似是而非的武侠复仇故事,阐述剑道与人,玄妙而哲理;故事之二,讲述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人性扭曲,纷纭世界背后的色与空,好看而有意味;故事之三,一则佛学公案,叙述一个女子禅定与悟道的过程,空灵而静谧;故事之四,描述美与生命、现实与幻想、生命与死亡,飘忽而不确定。四个故事,各自成章,似乎又有某种不确定的轮回相联系,组合在一起,模糊时空的概念,提示人生的意义和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