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500000003

第3章

人口增长和食物增加的比率是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比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由此而使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境况经常发生摆动——这种摆动为何不像预期的那么明显——本书基本论点所依据的三个命题——根据这三个命题来考察人类迄今所经历的各种不同状态。

在第一章我说过,如果不抑制人口,它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则是以算术比率增加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承认,直到现在还没有哪个国家(至少就有记载的国家来说)的风俗会如此淳朴,生活资料会如此充裕,以致能够丝毫不抑制早婚——下层阶级不会为此担心家用不足,上层阶级也不会为此担心生活水平降低。因此,就我们所知道的无论哪一个国家而论,人口增殖力从来没有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地发挥过作用。

无论婚姻法存在与否,在天性与道德的驱使下,男人似乎总是倾向于及早爱上女人。即使择偶不成功而又会有重新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要不是没有限制或者是极其不道德的,就不会对人口产生影响。况且在我们现在假设的社会中,人们几乎不知道什么是罪恶。

因此,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谁都权利平等,道德风气良好,风俗淳朴,有非常充裕的生活资料,谁都不担忧家人的生活,人口增殖力就可以不受抑制地发挥作用,那么,这个国家人口的增长速度就会比迄今已知的人口增长速度要大得多。与欧洲任何近代国家相比,美国的生活资料一直较为充裕,风俗较为淳朴,所以也较少地抑制早婚。正因为如此,我们发现,该国的人口每二十五年就翻一番。

这种增长率虽然尚未达最高的人口增殖力,但却是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我因此要把它看作一条规则,即人口若不受到抑制,将会每二十五年增长一倍,或者说将以几何比率增加。

现在,我们对地球的任何一部分作些观察,比如某个岛国,看看它所提供的生活资料能以什么比率增加。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岛国现有耕作状态下的情形。如果我假定,通过实施尽可能好的政策,开垦更多的土地,大规模地鼓励农业,在第一个二十五年里,这个岛国的产量可以增加一倍。那么我想,这便是所能做的最为乐观的假设了。

在第二个二十五年,假设产量能增加到原来的四倍是完全不可能的,对土地性质的全部了解,不允许我们这样假设。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大增加幅度,是第二个二十五年的增加额,或许会同原产量相等。这无疑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但我们且把这看作是一条规则,也就是假定,通过作出巨大努力,该岛国每二十五年可以按最初的产量增加其总产量。即便是最富有激情的思辨家,也不能想象有比这更大的增加额了。以这样的幅度增长,几百年不到,这岛国的每一亩土地就会被耕种得如同菜园一样。

可是这种增加比率显然是算术比率。

所以,完全可以说:生活资料是以算术比率增加的。现在,我们把这样增加比率导致的结果放在一起做些观察。

据统计,我国的人口约为700万。我们假设现有产量刚好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在第一个二十五年,人口将增加到1400万,食物也将增加一倍,生活资料与人口的增加相等。在第二个二十五年,人口增加到2800万,而生活资料仅仅能养活2100万人口。在第三个二十五年,人口将增加到5600万,而生活资料只能养活一半的人口。到第一个一百年结束时,人口将增加到11200万,而生活资料只能养活3500万人口,其余的7700万人口将无法得到任何生活资料。

如果有大量人口由一国移居他国,那么显而易见的,是因为这个国家发生了某种不幸的事情。这是因为,除非原居住国使人实在不能安居乐业,或移住国有可能给人带来巨大好处,否则,很少有人会愿意离弃他们的家族、亲戚、朋友和故土而定居异国他乡。

为使我们的论点普遍性更大,受移居现象的影响较少,我们对整个世界而不是一个地区的情况加以考察。假设人口增长受到的抑制已被完全消除。假设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活资料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定数量,增加额与目前整个世界的产量相等。这一假设就等于承认土地的生产力永远无限,而且这种增长率要比我们所能想象的人类努力使生活资料能够达到的增长率大得多。

设世界人口为任意数目,比如说10亿,那么人口将按1、2、4、8、16、32、64、128、256、512的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将按1、2、3、4、5、6、7、8、9、10的比率增加。两百年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比将为512比10,三百年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比将为4096比13,两千年后,两者的差距将几乎无法估算,尽管到那时产量已增至极高的水平。

这个假设没有对土地的产量作任何限制,土地产量会不断增加,甚至可能超过人们所能指出的任何数量;然而每个时期的人口增殖力仍然占据着优势,要使人口的增长比生活资料的增长的水平低,那只能通过强有力的自然法则持续不断地作用,使较强大的人口增殖力得到抑制。

下面让我们对这种抑制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考察。就植物和动物来说,情况很简单。它们受强大的本能驱使而繁衍自己的物种,这种本能不受理性的妨碍,或者说不会因为担心其后代的生活而受到妨碍。因此,由于这种自由,繁殖力于是充分发挥,而它所造成的过分结果又因空间与营养的缺乏而受到抑制,对动物和植物来说,这是共同的,但动物还要被相互残食所抑制。

对于人类,这种抑制作用则更为复杂。人类受同样强大的本能驱使而繁衍自己的种族,但理性却出面进行干预,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果无力供养子女,是否可以不生育。在平等状态下,问题也许就这么简单。但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人们还会考虑另外一些问题。如果生育孩子,生活地位是否会降低?生活是否会遇到比现在更多的困难?是否要更卖力地干活?如果家庭人口很多,即使尽最大努力能否养活他们?是否会看着子女受冻挨饿,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是否会深陷不能自食其力的贫困之境,而不得不由他人施舍生活?

人们认为,在一切文明国家里,正是由于这些思考使许多人不能遵从及早爱上一个女人的自然法则。这种限制即使不是绝对会、也几乎必然会产生罪恶。不过,在所有社会,即使在最放纵邪恶的社会,合乎道德地爱慕一个女子的倾向也总是十分强烈,以致人口会不断增加。人口的不断增加使社会下层阶级沉沦于贫困之中,他们的境遇永远也不会因此有明显的改善。

让我们假定某个国家的生产资料,仅仅能够使其居民过安乐生活。在即使是最放纵邪恶的社会中也可见到的增加人口的不断努力,会使人口的增加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因此,之前养活700万人口的食物,现在必须在750万或800万人口之间进行分配。结果。穷人的生活必然会大大恶化,许多穷人必然会陷于极为悲惨的境地。由于劳动者的数目也多于市场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劳动力的价格必然趋于下降,与此同时,食物的价格则趋于上升。所以,劳动者要挣得和以前一样多的工资,就得更卖力地工作。在这种艰苦时期,结婚会严重受到阻碍,养家糊口也难上加难,以致人口处于停滞状态。这个时候,劳动价格低廉,劳动者人数充裕,劳动者不得不更勤奋地工作,这些会鼓励耕作者向土地投入更多的肥料,进行更加全面的改良,直至生活资料和人口恢复最初的比例。在这个时候,劳动者的境况会有所好转,人口所受到的抑制也会有所放松。劳动者生活境况的恶化与改善,就是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

认识肤浅的观察者不会注意到这种摆动,甚至眼光最为锐利的观察家对这种摆动的周期也难以做出估计。然而,那些善于思考而又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他们都不怀疑,在一些古老的国家,确实存在这样的摆动,尽管由于相反因素的作用,摆动的幅度要比我的描述小得多,并不规则得多。

这种摆动不像预期的那么明显,不那么容易被经验所证实,其所以如此的原因很多。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所掌握的人类历史,仅仅只是关于上层阶级的历史,而上面所说的那种摆动却主要发生在另一部分人身上。关于这些人的风俗习惯的可靠记载,几乎没有。要令人满意地记录下一个民族在一段时期内在这方面的历史,需要善于观察的人花费一生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做不间断的细致观察与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成年人数与结婚人数比例是什么;限制结婚会在什么程度上使邪恶的风气盛行;与生活较优越的阶级相比较,社会上最贫穷的阶级具有怎样的儿童死亡率;劳动的实际价格如何变动;在某一时期的不同时间内,社会下层阶级的安乐与幸福会发生怎样可见的变化。

这样一部历史对于说明经常性的抑制如何影响人口是非常有帮助的,并有可能证明上述那种摆动的存在,尽管由于有许多因素的干扰,摆动的节奏也许是不规则的。这些因素包括:某些制造业兴起或衰落;农业企业经济增强或减弱;年成好或坏;爆发战争;流行时疫;实施济贫法;发明出减少劳动的方法而劳动市场却并未相应扩大,尤其是劳动的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发生差异,这种差异也许比其它任何因素更容易掩盖劳动者生活境况的变动。劳动的名义价格很少普遍下降,可是我们经常看到,当食物的名义价格逐渐上升时,劳动的名义价格却往往保持不变。这等于使劳动的价格降低了,这个时候,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境况必然趋于恶化。资本家们却因为劳动的真实低廉,而越来越富有。资本的增加使他们能够雇用更多的人手。所以工作机会增多,劳动价格因而会上升。但是,在所有社会之中,劳动市场上都或多或少地缺少自由(这或者是教区法造成的,或者是富人容易联合而穷人不容易联合这一更普遍的因素造成的),这会阻止劳动价格上升,使其保持较长时间的下降趋势;也许一直要等到荒年,要求提高劳动价格的呼声太高时,才不得不提高劳动价格。

就这样,劳动价格上升的真正原因被掩盖了。富人们以为,他们提高劳动价格乃是在荒年时对穷人表示同情和给予恩惠,一旦年成转好,他们对劳动价格未回落的抱怨便接踵而来,尽管他们只需稍微想一想,就会明白,要不是他们联合起来压低劳动价格,劳动价格本来早就会上升的。但是,虽说富人通过不正当的联合常常可以延长穷人受苦的时间,可是却没有哪一种社会形态能在不平等的国度避免大多数人经常陷于贫困,或能在平等的国度避免所有的人经常陷于贫困。这一观点的真实性所依据的理论,在我看来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认为无法否认该理论的任何组成部分。人口没有生活资料便无法增加这一命题是极其明了的,无需再加以任何说明。只要有生活资料,人口便会增加,任何民族的历史都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如果不产生贫困与罪恶便不会受到抑制,人们在人生经验中已饱尝了贫困和罪恶这两颗苦果,而且产生这两颗苦果的物质原因似乎仍在发挥作用,这些都为上述命题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但是,为了更充分地证实这三个命题的正确性,让我们考察一下人类迄今所经历的各种状态。我想,只需粗略地加以考察,便足以使我们相信,这些命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同类推荐
  •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夏丏尊谈教育》是“名家谈教育”丛书中的一本,从已出版的三本选编夏丏尊著作中选取17篇文章,这17篇文章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对民国时期教育状况的感悟,也包括从教育周边来反思或论及教育,集中体现了夏丏尊先生的教育思想。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人生之鉴

    人生之鉴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人生成败三分在于做事,七分在于做人。做人是以做事为前提的,做事是为了做人。做人的素质,是通过做事的质量来衡量的,人生的精彩源于做事的精彩。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是做好人的标志。做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做一名称职的官、百姓拥护的官,做一名好官,必须先学会做人。
  • 致语文教师

    致语文教师

    本书以余映潮老师在全国各地的10个讲座稿为蓝本,分别从“成长智慧”“教学智慧”“治学智慧”三个方面,提炼出关于语文教师成长的40项基本修炼,结合作者毕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训,娓娓道来,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的必备书。
  •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马航MH370失联十七天

    (限时促销价5.99元,原价18元,欲购从速哦)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从“失联”到“失事”,MH370牵动国人走过了煎熬的一年。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从信息分析的角度,从MH370失联的当日开始,以大量的事实信息为基础,进行了连续17天的追踪,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建立起专业的分析模型,提出预测和判断,率先建议将搜索区域锁定在南印度洋。在信息的洪流里捕捉理性,从混乱和无序中找出逻辑,是信息分析实战运用的极佳案例。时值事故一周年,这本书的出版既是对事故的全景回顾和深度分析,也是对生命的彻底尊重。这一天已经过去一年了,而事情远未结束,只是掀开了耐人寻味的新篇章。
热门推荐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穿越之冲喜继妃

    穿越之冲喜继妃

    她是无亲无故的冲喜的王妃,可是冲喜的第二天王爷就翘辫子了,冲喜王妃受不了打击,也就先王爷一步去了。她是现代的铁血女军人,也是隐形的修真者,看到现代自己的亲人都逝去,觉得没什么可留恋的,也就假死以遁,在爱宠的帮助下穿越到不知名的朝代。当无亲无故的冲喜王妃遇到穿越而来的铁血女军人会发生什么事。“这个小宝贝是谁家的,怎么会在这没人管。”一天无聊的王妃逛花园,看见花丛里伊伊哭泣的小男孩,问身边的人。“王妃这是小少爷。”身后的侍女小声的说。“小少爷,谁家的。”王妃听后疑惑的问。“王妃这是王爷的嫡子,先王妃生的。”身后侍女小声的说,王妃刚嫁进来,王爷就去世了,小少爷的事,也没人告诉王妃。“什么,怎么没人告诉我。”王妃生气的问,那不是自己那便宜老公留下的,也是自己名义上的孩子。看看孩子躲在这哭,小脸上有伤,不说谁能知道这是王府少爷,而却还是嫡子,不出意外的话也是以后的王爷,谁这么大胆敢欺负他。“小宝贝,来不哭了,让母妃看看,脸上的伤疼不疼。”王妃蹲下身,抱过那孩子。轻柔的抱在怀里,感受到他小身子的颤抖,这孩子以后就是自己的了。反正子也不打算生孩子了,现在刚好。此时的小少爷,抬着哭红的眼,看着眼前漂亮的女人,温柔的抱着他,不知道如何反应,只是睁着红如兔眼的眼睛看着她。什么出身高门的为了自己儿子,觊觎世子之位的侧妃;什么执掌后宫的太后;还有什么觊觎王府财产的牛鬼蛇神都放马过来,本妃才不怕你们。就此冲喜王妃开始了自己异世养包子,打怪之路。把单纯的小包子养成腹黑的大包子,怎么也要混个京城‘名少’之一吧。为了儿子的世子之位,王妃是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顺便还要帮着那便宜老公照顾下当皇帝的弟弟,你说一个女人容易吗,尤其是一个死了老公带着孩子的寡妇。可是有一天发现自己现在知道的全是表象、假象,于是开启了另一段路程。看一个现代修真的女军人,带着空间在异世如何活得风生水起的。
  • 故事会(2015年3月下)

    故事会(2015年3月下)

    当你读着关于他人的故事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喜悦、幸福、向往;同情、怜惜、悲戚;愤懑、懊悔、反省……由此,透过这面镜子,你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知道下一步应该怎样去走。如果你也为追求某种意义而迷茫,想看清世界,想看懂自己,不妨先读一读关于他人的故事。
  • 万能系统已上线

    万能系统已上线

    世界有无数未解之谜等着人类去发现,神农架的野人踪迹、亚马孙雨林的巨蟒、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失踪、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我将以自己的想象带领你们领略不同的神秘。
  • 今生谁与共孤光

    今生谁与共孤光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前生曾经是什么?
  • 远大前程(陈思诚、佟丽娅主演)

    远大前程(陈思诚、佟丽娅主演)

    4月1日湖南卫视开播,陈思诚、佟丽娅、袁弘、郭采洁、赵立新、倪大红、刘奕君等人主演。洪三元携母亲和好友齐林到上海投奔严华,卷入两大公司权利斗争。洪三元凭借机智多次在凶险的上海滩化险为夷。在进步思想的感召下,洪三元放弃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到此刻他才明白,这才是他所想追求的远大前程。
  • 上海帮会

    上海帮会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盘踞着两大江湖帮会——控制法租界的青帮和势力范围在英美公共租界的天晟帮。沦为汉奸的青帮大佬张啸林为了帮助日本人渗透公租界,将天晟帮会长皇甫天谋杀。皇甫天的女儿王伊丽本来对父亲积怨殊深,得知真情后毅然加入复仇行动。由于内奸出卖,复仇行动失败,王伊丽被新四军情报人员救往根据地并在那里成长为自觉的民族主义战士。被推举为天晟帮新会长之后,王伊丽高举抗日大旗,引起日寇极端仇视,利用内奸将她诱捕。
  • 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

    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

    本书是央视大型养生栏目《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的精华实录,特邀国内顶尖糖尿病专家团队,为您深入解答所有未知的、困惑的、被误解的疾病常识,并提供许多简单易行、在家就能轻松控糖、降糖的日常调养方案。融汇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际、西医与中医等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帮助您用医生的眼光合理规划饮食、规律运动、平稳血糖、调节情绪,养出健康体质,过上与健康人无异的高品质生活。
  • 重生之逆转仙途

    重生之逆转仙途

    司凌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最悲催的事情是做了百年的善鬼!但是,原来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不只穿成了个修为灵根尽毁的男人,原身还是穿越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之一,又遇到了与原身有仇的金手指重生女,还要时不时地应付嫉妒的黑暗玛丽苏的男人们的设计迫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司凌决定,让穿越女和重生女相爱相杀去吧,她要赶紧修练恢复真身去了。此文开始女穿男,最后会恢复女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