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600000015

第15章 起源与景观 (丙)文化之间的关系(4)

自君士坦丁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将帝国的哈里发法律转变成基督教的信仰团体,来代替融合教派的信仰团体,并因此构成了基督教民族。“虔诚”与“不信仰者”的标签调换了位置。自君士坦丁时起,“罗马”法向正统的基督教法的暗中转变进行得愈来愈坚决,而改宗的亚洲人及日耳曼人接受并采用的便是这样的“罗马”法。于是,以古老的形式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法律。根据古老的婚姻法,一个罗马市民不能娶一个加普亚市民的女儿为妻,假如法律上的共有权——通婚权——在这两个城市之间没有效力的话。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基督徒或一个犹太人——不管他是罗马人、叙利亚人还是摩尔人——是否可以合法地与一个异教徒结婚。由于在枚斋的法律世界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是无通婚权的。一个爱尔兰人在君士坦丁堡娶一个黑人女子是无一点阻力的,假如双方都是基督徒的话,但是在叙利亚的同一个村庄中,一个一性派的基督徒怎么能娶一个是他邻居的聂斯托利派的少女呢?他们在种族上或许是无法区别的,但是在法律上他们却属于不同的民族。

阿拉伯人的民族概念是一个新的和完全明确的事实。在阿波罗式世界中,“本国”与“外国”之间的界限位于任何两座市镇之间,而在枚斋世界中却位于任何两个信条社团之间。异教徒同基督徒相比,阿姆哈阿拉兹与犹太人相比,正像“敌人”、侨民之于罗马人。在凯撒时期,取得罗马公民权对于高卢人或希腊人的意义,正像此刻基督教的洗礼对于他的意义一样——能够因此而进入领袖文化的领袖民族的行列中。萨珊时期的波斯人不再像阿基曼尼德时期他们的祖先那样,将他们自己想象成因血统与语言而结成的一个单位,却想象成一个与异教徒对立的玛兹达教信徒的单位,而不顾异教徒或许是纯波斯血统这个事实(大多数聂斯托利派徒确实都是如此)。犹太人,较后的曼第安教徒及摩尼教徒,以及更后的一性派的与聂斯托利派的基督徒也都是如此——所有团体都自认为是新意义上的一个属族、一个合法的团体、一个法人。

正因为这样,一组早期的阿拉伯法律兴起了,它们明确地按照宗教来区分的,就如古典的法律根据城市来区分一样。在萨珊帝国,袄教法所特有的法学学派获得了发展;在从亚美尼亚到萨巴一带,犹太人占居民中的大多数,在《他勒目法典》中创造了其特有的法律,此教典是在《国法大全》前数年完成的。这些教会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它特殊的、与当时的地理界限没有关系的裁判管辖区域——像今天东方的情形一样,并且代表领主的法官只负责裁判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案件。

罗马帝国内部的犹太人的自裁权从没有受到任何异议,可是聂斯托利派与一性派也在他们分裂之后马上开始创造并使用他们自己的法律,于是罗马帝国的法律因一种否定的过程——也就是因所有非正统的团体的慢慢撤出——而变成了基督徒的法律,他们皈依的信条是与皇帝一样的。根据这些可以知道罗马—叙利亚法书的重要性,这本著作得以被用几种语言保存了下来。它成书的时间可能在君士坦丁之前,写于安提亚克大主教的法庭中;可以肯定它是晚期古典形式的早期的阿拉伯法律,而且它的很多译本表明:它流传的原因正是由于它与正统的帝国教会的对抗。它毫无疑问地是一性派的法律的基础,并且在伊斯兰法律产生之前,它支配了比《国法大全》的区域更为广大得多的区域。

在此产生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如此五光十色的法律织锦中,其中用拉丁文撰写的那部分具有怎样的实用价值呢?法律史学者,因其专家只注重研究整体的一部分的片面性,直到今天仅注意到这一部分,从而还未了解这里竟有问题存在。他们的原文完全是“法律”,自罗马传到我们的法律,而且他们仅打算研究这些原文的历史,而不打算研究它们在东方诸民族生活之中的真正意义。实际上,我们在此所拥有的是,把一个古老的文化中的高度文明的法律强加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年轻文化。它是作为博学的著作,随若干政治演变之后传下来的;假如亚历山大或凯撒活得再久一些,或者假如安东尼在亚克兴获胜了的话,这些政治演变便会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样子了。我们必须按照忒息丰的观点,而不是罗马的观点,去观察早期的阿拉伯法律。遥远西方的法律很早之前在内部便已完善了——难道它在这里能够超出纯粹的著作的范围吗?在这种图景的积极的法律研究、法律拟制及法律实践中,它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并且,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究竟又有多少罗马材料——或一般地就古典材料而论——包含在此种著作里面呢?

公元160年之后,这种用拉丁文撰写的法律的历史属于阿拉伯东方,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种历史是正好在与犹太人的、基督徒的及波斯人的著作的历史平行的过程之中发生的。“古典的”法学家帕品尼安、阿尔匹安及保罗都是阿拉米人,并且阿尔匹安还骄傲地称自己是来自推罗的腓尼基人。因而,他们与公元200年之后马上完成《米示纳篇》的塔纳们和大多数的基督教的护教士一样,来自一样的居民。与他们同时,基督教学者确定了“新约”圣经的宗规及经文,犹太学者确定了希伯来“旧约”圣经的宗规及经文,波斯学者确定了《阿维斯塔经》的宗规及经文。这是阿拉伯青春时期的非常鼎盛的经院哲学。

这些法学家们的汇要及评注坚持僵化的古典法律材料,正像《米示纳篇》对“摩西的妥拉经”的关系一样(也像更晚一些时候圣训对《可兰经》的关系一样),它们是哈拉卡——用传统的权威法律材料的形式表现的新习惯法。鉴裁的方法在哪里都是一致的。巴比伦的犹太人具有一种充分发展的、在素拉和庞拜狄撒的学院之中传授的民法。在所有的地方都形成了一群法界人士——基督徒的法学家、犹太人的律法师和后来伊斯兰民族的贤哲团(波斯人称之为夫子),他们宣布意见、法律解答。假如贤哲得到国家的承认,他便被称作“法典说明官”(即拜占廷的ex auctoritate principis)。所有的地方都是一样的形式。

公元200年前后,护教士变成了真正的教父,塔纳变成了阿摩拉,裁判法的大鉴裁家变成了宪法的注释家与编纂家。

皇帝们的宪令,从200年起就是新“罗马”法的唯一渊源,并且是置于法学家著作中的“罗马”法之上的一部新“哈拉卡”,因此和《盖玛拉篇》正好相一致,这一篇作为《米示纳篇》的注释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两种倾向在《国法大全》及《他勒目法典》中同时完成了。

阿拉伯—拉丁语习惯用法中jus(法令)和lex(宪法)之间的对立,在查士丁尼的著作中表现得很清楚。《法学阶梯》及《法理会要》是jus(法令);其在本质上具有法典文本的意义。《法典》及《新律》是leges(宪法),也就是阐述形式的新法。“新约”圣经的宗规典籍及教父的圣传之间也具有相同的关系。

关于数以千计的宪令中的东方性质,现在再也无任何人怀疑了。它纯粹是在阿拉伯世界的习惯法,是在进化的强烈压力下,凭借博学者的著作强行通过的。拜占廷的基督教统治者、忒息丰的波斯统治者、在巴比伦的犹太统治者,和最后伊斯兰教的哈里发的无数敕令,正好都具有一样的意义。

可是伪古典的、老法学家们的法律的另外一部分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在此仅解释原文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知道原文以及法学及法庭判决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事或许会发生的:同一部法律书籍,在两个民族集团的醒觉意识中,等于两部基本上不同的著作。

很快人们就形成一种习惯,即人们不再应用罗马城的旧法来处理一定案件的事实材料,却去引证如圣经一样的法学家们的原著。这表示何种意思呢?对于我们的罗马法学家而言,这便是衰落的征兆;但自阿拉伯世界的观点看来,它正好相反——它证明了:阿拉伯人终于用他自己的世界感情能够容许的形式,让一种外来强加于他身上的著作成为在精神上他自己的著作。于是,古典的世界感情与阿拉伯的世界感情之间的对立就明显起来了。

阿拉伯的法律出自于上帝,是上帝通过得到启迪的选民来显示的;反之,古典的法律则是市民根据实际经验而制定的。罗马人关于当局的法律及神的法律之间的区别变得毫无价值了,之所以这样,因为就连神法的内容也是从人的沉思中产生的。不管哪种法律,教会的或世俗的,都像查士丁尼的《法理会要》中的第一句话——上帝所赐——所说的那样出现了。古典法律的权威用它的成就作为依据,阿拉伯法律的权威则用它所具的名称的尊严为依据。可是在一个人的感情中,关系的确非常重大的是:他将法律看作是某一同道意志的表现,还是看作神圣的天命的一种要素。在前一情况下,对于他自己来说,法律是公正的,否则便是屈服于权势;但在后一种情形下,他却虔敬地承认法律。东方人既不求了解那加在他身上的法律的实际目的,也不求了解法律判决的逻辑根据。所以,审判官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和行政长官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根本不同的。行政长官以其在高位中得到训练及考验的眼光作为他判决的依据,审判官却用有效的、寓于他身体中的并借其口而传的神灵作为他判决的依据。但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却是:它们各自对于成文法的关系——必然是全部不同的。

行政长官和告令的关系,审判官和法学家们的原著的关系——也是全然不同的。行政长官所制定的他自己的告会是集中了他的经验的精髓,而法学家的原著却是审判官秘密地质疑的某种神谕。一节原文的本来意义是什么,或它为何制定出来的问题,对于审判官是无关重要的。他查阅言辞,甚至字义,而他如此做并不是为了找出它们的平常意义,而是为了找出它们与摆在他面前的案件之间所必然存在着的那种神魔的关系。我们从灵界知识中,从早期基督教的、犹太人的及波斯人的启示录文献与神秘文献中,从新毕达哥拉斯哲学中,从犹太神秘哲学中,知道“精神”对于“字句”的这种关系;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拉丁法典在阿拉米世界的次要的司法实践中,是用完全一样的方式来使用的。关于文字所包含的秘密的意义,渗透着上帝神灵的信念,富有想象力地表现在以上的事实中,也就是阿拉伯世界的所有宗教都形成了它自己的字体,圣典必须以这种字体书写,而且它还作为各个“民族”的标识,甚至在语言改变之后,仍以惊人的韧性而保存了下来。

但甚至在法律方面,由大多数法学家原著来决定的真理的基础也是宗教上的选民的一致意见,也就是“佥议”这个事实。伊斯兰教的科学力求得出这个理论的逻辑结论。我们各自凭借个人的沉思来探求真理,但阿拉伯的学者却探索并确定他及同道的全体坚信,这是不会有错误的,因为上帝的精神和社团的精神是一样的。假如一致意见取得了,真理就建立起来了。“佥议”是所有早期基督教的、犹太人的及波斯人的宗教会议的关键,同时它也是瓦伦蒂尼安三世的有名的“引用法”的关键,法界人士普遍地嘲笑“引用法”,却丝毫不理解它在宗教上的依据。

同类推荐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幸福的柠檬

    幸福的柠檬

    “本书精选了作者74篇小小说,题材宽泛,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成长、励志等,语言鲜活,富有灵性。透过这些篇杂,可以让读者触摸到真善美,触摸到一种大爱情怀。作者的笔触立足鄂北本土,倾向于底层,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被人忽视的东西。在塑造小说人物时,用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朴实真挚的语言,不经意间戳中人们心底那处柔软,让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台湾采访册

    台湾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惹火影后:老公,轻点宠!

    惹火影后:老公,轻点宠!

    一场意外车祸,她签下契约,成了他相恋已久的女朋友。见过家长,立马领证,她成了他的貌美小娇妻。新婚之夜,他翻身压上她,白天的冷俊扑克脸,立马变成了腹黑邪魅脸。他宠她,捧她站上娱乐圈的最顶端,却又因为一次意外,让她从他的手中溜走。三年后再次相遇,她假装不认识他,他却指着手臂上的牙印,说那是她的杰作,将她抵在了墙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宠之驭兽冷妃

    天宠之驭兽冷妃

    前世,她执着于一人,挚爱十年,换来家破人亡,身死心碎。当她再次醒来,她要勇敢的活一次,这一世,她最不需要的便是情爱。南藩小国的和亲王妃?灵力为零的废材?夜王爷的女人?全部滚蛋,她是苏千凉,不是苏锦嫣,灵力为零那又如何,她能号令世间百兽,照样活得风生水起!&红衣妖魔月非欢可攻可受“本大爷在想,反正都是棒打鸳鸯,要不你们俩我都收了吧!”面对天人姿色的男女投来的考究目光,某人二话不说,默默将其从二人跟前扛走,成功挽救妖魔小命一条。&小神龙傲娇护主“谁敢动偶主银,偶就算只剩下一口气,也要放个屁熏死他!”“娘亲,你歇着,我帮你宰了这个大言不惭,敢自称是我爹爹的猥琐大叔!”&冷情腹黑的男主,追妻之路荆棘满布,欲将王妃到手,必先搞定萌宝,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儿子对他的不感冒,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 堙时星起

    堙时星起

    众生浮沉亿万载,谁能独断星辰天?“这个世界很有趣,而我只是一个路过的穿越者,普通但又不寻常。”穿越异世大陆,在他看来不过是俗套小说的情节,日后如何生存才是他考虑的事情。但是其中的秘密让他不得不思考。“救世主?那不过是你们自己妄想罢了,如果我只是你们眼中的小白鼠,那我凭什么成为你们的希望。”在他看来这里不过是虚幻的世界、虚假的人,自己与他们格格不入。“见证了你们的生存之道后,我相信这个世界也能绽放光彩,来吧!让所有敌人见识一下我们的不屈意志!”见证了人们的意志,他知道自己和他们结下了无法斩断的羁绊,也有了牵挂。这个世界是存在的!我们在!世界就在!……但同时不要忘记,你背后的是黑暗?还是光明?
  • 我的丈夫马海德

    我的丈夫马海德

    马海德(乔治·海德姆),一个年轻的美国医学博士,他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赢得了人们深深的钦佩。他生前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使人永远难以忘怀。《我的丈夫马海德》讲述了1936年6月,马海德(乔治·海德姆美国医生)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历尽艰辛来到陕北苏区,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故事。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在西方人士中,他是第一个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人,是唯一参加过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人;是唯一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四个中国革命历史时期的人。
  •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妾心如宅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曾经名动天下的花魁,如今豪门深宅的贱妾,传奇浮生所给予她的,是冰火两重天。乱世倾覆,帝心难测,时局诡谲,世家变迁……她洗尽铅华独守承诺,铁腕缔造家族荣耀。四个痴人,三段感情,两次婚姻,一生缱绻。逆来顺受的伎者贱妾,终成覆雨翻云的不世红颜。妾心如宅,繁华无声,门庭深冷,来者须诚。
  • 红颜贪欢

    红颜贪欢

    【起点女生网2组A班签约作品】她说:人生在世,不过须臾。她继续说:在世不贪欢,枉自为红颜。可是……*************************新坑《非上花轿》、《鸳鸯相报何时了》正在更新,敬请收藏阅读。
  •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四)

    内战风云:东北烽火(续四)

    寂寞的鸭绿江1947年2月下旬,北线吉林、长春地区战事正酣,南线相对平静,我到安东去采访,主要是想看看久闻大名的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天然水界,历史上,就是长白山脉所产木材外运的重要水道航路。据说每到伐木季节,大批木排由上游顺流而下,连绵不断,蔚为壮观。但在国防意义上,鸭绿江却因国势衰微,始终没有成为防卫屏障。中日甲午战争时,日军就是从鸭绿江打过来,入侵东北的,中国失去了江南屏障朝鲜。日俄战争时,日军再次渡江北上,打败俄国,朝鲜完全变成日本的侵华基地,鸭绿江就是其直趋东北的桥梁。“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境一缩千余里,山海关成了“国境线”。
  • 刀尖1:阳面

    刀尖1:阳面

    《刀尖》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大脑萎缩,破坏神经组织,心甘情愿被奴役。延安、重庆均获知了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最真实的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各色女人。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信念。
  • 蜀山魔门正宗

    蜀山魔门正宗

    蜀山有玄门正宗,一家独大。主角修炼的是魔门正宗。…………群号:紫云宫221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