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600000005

第5章 起源与景观 (甲)宇宙和小宇宙(4)

在这个问题上,自由的和抽象的思考无以施技了,我们开始看出,说到底,小宇宙是依存于大宇宙的,就像单个的存在从一开始就并不是由身体所构成的,而是由身体的外壳所构成的一样。生活能够离开思维而存在,但思维仅是生命的一种方式。思维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尽管非常高,但事实上却是生命利用思维为它自己的目的服务,给思维一个与解决抽象问题很不相同的活的目标。对思维来说,问题的解答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对生活来说,它们分为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假如求知的意志在运动问题上失败了,那或许是因为生活的目标在那一点上达到了。即使这样,也恰好因为这样,运动问题依然是所有高级思维的重心。所有的神话和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起源于人类面对运动的秘密时所产生的惊奇之感。

运动问题立刻直接接触到了生存的秘密,这些秘密对醒觉意识既是陌生的,又是无情地压迫。当我们将运动当成一个问题提出来时,我们是在证实我们有一种意志,要去理解无法理解的事情,要去理解什么时候与为什么、宿命、血以及所有我们的直觉过程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所接触到的东西。我们生来有视觉,于是我们便想方设法要将它放在光中,放在我们的眼前,为的是在字面上理解它,将它弄明白,就跟弄明白一件能够触知的事物一样。

由于这是一件观察者所未意识到的具有决定性的事实——他倾尽全力寻求的目标,并非生命本身,而是要看到生命,并非死亡,而是要看到死亡。我们试图去理解宇宙,当它出现在大宇宙中的小宇宙时,当它显现为生与死、产生与消亡之间的光的世界中的实体生活时,并将身体与心灵区别开来,这种区别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将心理上的固有的东西体验成感官上的外来的东西的能力所绝对必然地要引起的结果。

我们不但生活着,而且知道自己是“生活着”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的身体在光中存在的结果。但是禽兽只知道生活,而不知道死亡。假如我们纯粹只是一种植物性的存在,我们死时便不会意识到死,因为感到死和死是等同的。但是动物听到了死的呻吟声,能看到死的躯体,嗅到了死尸的味道,但却不懂得死这件事情。只有当悟性通过语言,脱离视觉的知晓,而变成纯悟性时,人类才将死看成周围光的世界中的大谜。

那时,也只有在那时,生命才变成生与死之间的一段短暂的时间,关于生的另一神秘也才在对死的关系之上出现。只有到了那个时候,动物对于所有事物的分散的恐惧才变成了人类对于死的明确的恐惧。这种情形让男女之爱、母子之爱、世系、家族、民族——因此最后尚有世界历史的本身成为宿命的无限深刻的事实及问题的现有样式。死是任何一个生在光中的人类的共同归宿,死被人们视作关于罪恶与惩罚的,生存被视作是一种赎罪的观念,有这一光的世界以外的新生活的观念,有结束对死的恐惧的超度的观念。在有关死的知识中产生了我们作为人类而不是兽类的世界观。

人分为天生宿命的人与因果的人。在纯粹生活着的人与那些是因为心理的能力,或者是因为血的特殊性而成为“才智之士”的人中间隔着整整一个世界。这些纯粹生活的人,比如说有农民与战士,政治家与将军,熟知世故的人与事务家,任何一个想获得成功、想执掌政权、想战斗、敢冒险的人,组织家或企业家,铤而走险的人或暴徒或赌棍;后者则是圣徒、僧侣、学者、理想家或理论家。节奏与紧张、存在与醒觉的存在、动因与观念、循环器官与触觉器官——在重要性的人身上,不是在这一方面,就是在那一方面显然占有支配地位。在所有喜欢批判、好沉思的人身上都无动因及冲动,没有了解人、了解事的明智,没有所有天生的行动家所具有的、完全异于相信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的、对自己的命星的信仰,没有在决定性时刻仗义直言的血气的声音,没有替一切目标和手段作辩护的坚定的、沉着的信心。哪怕是一个务实的人的脚步声也与一个思想家的脚步声不同,它更踏实,在思想家身上,纯粹的小宇宙与土地没有坚实的联系。

命运让人成为敏感的、逃避事实的人,或是成为活跃的、轻视思维的人。但是,活跃型的人是一个完全的人,而沉思型的人则有一个器官可以在不依靠(甚至违背)身体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当这个器官想要控制它自己的世界而同时又要控制现实时,情形便会变得更糟,因为那时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关于伦理的、政治的、社会的改革计划全在不允许辩驳地指出事情应该成为何种样子和如何让其成为那个样子——所有的理论全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假定上,这个假定便是,人人都与理论家一样(或像他自认为的那样)眼高手低。

这类理论即便上场时有一种宗教的全部权威或一个名人的声望作挡箭牌,它们也从未在任何事物中丝毫改变过生活。它们只不过让我们对于生活的想法与过去相比有所不同罢了。这正是一种文化的“晚期”,即写得多、读得多的时期的劫数,它们用关于生活的思维和关于思维的思维之间的对立,来永远混淆生活和思维之间的对立。所有的世界改良家、僧侣及哲学家都一致认为,生命是缜密的思维最适宜的对象,但是人世的生活则是自己走自己的路,丝毫不管别人说什么。甚至当一个团体成功地“按照规定”来生活时,其所有成就充其量也只是某一本未来世界史中的一个关于它自己的附注罢了——假如除了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之外,还有篇幅谈到的话。

因为,归根结底,只有活跃的人、具有命运的人,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生活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决策的世界之中的,在那里,概念与体系并不重要,或并不算数。在那里,一次机敏的打击比一个睿智的结论更重要。所有时代的政治家与军人全都看不起那些自以为世界历史是为才智、科学,甚至艺术而存在的“卖稿家”或“书呆子”,这是有道理的。让我们明确地说吧:从感觉分离出来的悟性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而非其具有决定性的一面。一部西方思想史能不包括拿破仑的姓名,但在一部现实史中,纵然阿基米德有许多科学发明,但却可能还不如侵略叙拉古时杀死他的一个士兵的影响大。

重理论的人的缺陷在于,他们相信他的地位是在重大事件之前而非在重大事件之中。例如,对于政治诡辩派在雅典或伏尔泰和卢梭在法国所起的作用,他们便完全弄错了。一个政治家对于自己正在做什么常常并不“明白”,但那却并不妨碍他满怀信心地沿着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前进;反过来,政治空论家永远知道应该做什么,但是其活动一旦超出了书本的范围,便是历史上最不成功的,因而也就是最无价值的。在动乱的年代里,比如阿提卡的启蒙时期、法国革命和德国革命时期,这类干预经常出现,那时,舞文弄墨的空论家渴望参加人民的实际历史,不再去忙于建构体系。他误解了自己的地位,他与自己的原则和计划只属于一种文献的历史,而非一切其他历史所属。真正的历史并非是通过反驳他而是通过放任他和他的思想,而去对他作出裁决的。一个柏拉图或卢梭——较次的才智之士更不用说了——可以建立抽象的政治结构,可是对亚历山大、西庇阿、凯撒、拿破仑以及他们的计划、战争与决策来说,这类抽象结构是毫无意义的。思想家倘若高兴或许也会谈论宿命;但有了这类人物代表的宿命便够了。

在小宇宙存在的多样性中,我们往往遇到一种群众单位的形成(通常是在鼓动下而形成的),这是一种高级的存在,不管它是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顷刻之间出现的,它都具有个人所有的全部情感及激情,这种感情的本性是无法捉摸的,不是推理所能理解的——虽然行家能够了解、能够好好依靠它们所作出的反应。在此,我们也应将一般动物单位与纯粹的人类结合区别开来;前者是被感觉到的,是完全依照存在和宿命的,像翱翔高空的飞鹰或进攻的军队的行径一样;后者则是依赖悟性的,是在意见相同、知识相同,或者是目标相同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

人们无需有获得宇宙节奏相同的愿望便能够得到它;共同立场的相同却是在人们愿意时才获得的。一个人能够随意加入或退出一个学术团体,因为这涉及的仅是个人的醒觉意识。可对于一种宇宙性的一致,一个人完全为它所制约,并以其所有存在都受制于它。这一类一致中的群众容易为热情的激动或惊恐所掌握。他们在厄琉息斯(阿提卡的一个城市)或卢耳德是叫嚣忘形的,或如同德摩比利会战的斯巴达勇士们与维苏威战争中的最后的哥特人一样,是英雄般的坚定的。他们将自己组织得就像是进行曲、合唱和舞蹈的音乐,像纯种的人与纯种的动物一样对明亮的色彩、装饰、服装和制服的印象非常敏感。

这类被刺激起来的人群是有生有死的。知识团体只是一种数学意义上的总和,因加减而发生变化,除非或者说直到(正如时常发生的)意见的完全一致是如此的感人,以致到了纯粹的程度,并且突然从总和中造出了一个存在。在所有政治转折点上,话语能够变成命运,意见能变成激情。一群偶然联合的人在街头上形成群体,他们具有相同意识,相同感觉,相同语言——直至那短命的心灵一闪而灭,各人又各奔东西为止。在1789年的巴黎,这类情形天天都在发生——每当听到“处死他”的喊声时。

这种心灵有其特殊的心理,懂得这种心理对于从事公共活动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单一的心灵是任意真正的等级或阶级的标志,无论它是十字军的武士和军人等级,是罗马的元老院或雅各宾俱乐部,是路易十四统治下的上流社会或普鲁士的乡“绅”,是农民或行会,是大城市的群众或深山僻谷的人们,是迁徙中的民族与部落或穆罕默德及一般新创立的宗教或教派的信徒,还是大革命时的法国人或解放战争时的德国人。我们知道,这类最强有力的存在便是高级文化,它们是在伟大的精神剧变中发生的,从千百年的生存中将所有低级的结合——民族、阶级、城镇、世代——融为一体。

历史上的大事全都是由宇宙级的存在,由民族、军队、阶级、党派来进行的,但才智的历史却是在松弛的会社和学派、团体、各种教育阶段、“倾向”和“主义”中进行的。在生死攸关的决定性时刻,这类人群有无一个领袖,或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偶然出现的领袖是第一流的人物,或只是一些抬出来的无关痛痒的人物像罗伯斯庇尔或庞培之流——这又是一个命运问题。政治家的特征是,他对于在时代潮流中形成起来又消解下去的这些心灵,对于其力量与持续力,对于其方向与目标具有一种准确而透辟的洞察力。即便这样,究竟他是一个可以控制它们的人还是一个被它们所左右的人,这也是一个偶然问题。

同类推荐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诗经开讲

    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本译本以华甲同志的青海贵德分章本为底本,分为在天国里、投生下界、纳妃称王、降伏妖魔和征服霍尔五章,语言简练优美,富有生命力。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热门推荐
  • 老婆好难娶

    老婆好难娶

    【文章一对一,男主女主绝对身心干净】这是一个都市大龄胜女女扮男装的的日常。云微是个低调的异能人,她想要低调的生活,想要交一群低调的朋友。哪知天不遂人愿,她的朋友个个不低调,十四年以男装示人做了大学教授,勉强维持各方平衡,继续走着低调的路线,不料一场相亲打破平衡,从此低调是路人。
  • 冷情将军的凶悍妻

    冷情将军的凶悍妻

    凤小三,靠着二千元白手起家的传奇女子。一朝穿越悲剧成为一个乞丐。企图再次白手起家,在街头摆了一个扑克押注的摊子,居然被人以细作的罪名抓了起来。因此遇到隋唐天朝第一勇士宇文成都,这个充满各种非议的男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成了造物主

    我成了造物主

    一场狂风暴雨,把深埋地下的原始洞天世界种子冲了出来。普通青年唐钫,他因为赶着回家,在路上倒霉又幸运的滑了一跤,巧合获的得了原始洞天世界种子。从此,他化身世界之主,在成为造物主的道路上狂奔起来。当然,在培养自己的世界变强的同时,也踩踩偶尔冒出来的脑残。反正,唐钫从此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美好日子就是了。
  •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与君书:故梦旧影不相逢

    与君书:故梦旧影不相逢

    她千里迢迢送了一封信,藏着一份和离书,全文只道那君子混身上下,无一不好。他拿到这封和离书时,她就在他眼前,他说,我欠你太多,如今这一纸和离,也值得我为你守住这里。她道:“将军哪里都好,唯独,将军不爱我。”
  • 求雨

    求雨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惜缘之红尘恋

    惜缘之红尘恋

    本文是我在工作的时候脑抽的产物,随笔写了下来,虽然不长但也废了我好些时间,离开这个平台两三年了吧,回归之后第一个作品,希望能被喜欢,谢谢!
  •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第2版)

    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第2版)

    智商即命运吗?其实智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情商》一书不仅打破了长久以来智商的天生决定论,更为心理学界探讨已久的“情绪智慧”问题提出关键性的解释。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由于没有考虑到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作用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我们对人类智力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情商》自出版十几年以来,“情商”这一术语现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作者利用大脑与行为科学的突破性研究,说明了高智商的人表现不佳、普通智商的人表现良好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自律和同理心,它们不是天生固有的,却能为我们另辟蹊径。情绪智力成形于我们的童年时期,但可在成年时期继续培育和加强——这对我们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将会产生直接益处。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你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也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与成就。《情商》(10周年纪念版)反映了全新的研究进展以及作者的思考认识,同时作者还在书中对他在世界各地演讲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解答。情商研究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增的附录部分,还为读者提供了情商领域的参考资料。
  • 女孩嫁人要趁早

    女孩嫁人要趁早

    在与这些女性朋友进行长久的交流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单身的女孩分两种:一种是想结婚,但找不到合适的人;一种是表面上不想结婚,但却仍然一直在寻觅合适的人。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女孩大多还是渴望能遇到一个终身伴侣,完成一段美丽的爱情,成就一个甜蜜的家庭。但这些单身女孩在渴望婚姻的同时,却又不忘自己结婚的宗旨:“嫁人重要,但嫁得好更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嫁得好呢?
  • 那些情歌是我为你唱过

    那些情歌是我为你唱过

    梁小影一只手拖着行李箱,一只手牵着一脸欣喜雀跃神色的女儿,走出了火车站。许久没有回这座南方城市,记忆里的潮湿、温暖一概不见,只有干冷的风迎面扑来。梁小影忙把女儿的围巾帽子拉一拉,再三叮嘱:“除了眼睛之外哪里都不能露出来,听到了吗?”女儿用力地点头。于是顾鸿生看到的第一眼,就是一个小女孩全身上下被包成一个球,只露出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天真和澄澈,被同样包成球的妈妈牵着手往前走,却不住地回头好奇地打量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