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1100000057

第57章 时机成熟

张宾和裴该正好好地说着军中政事,突然间裴该话锋一转,提起了自己的姑母裴氏,说裴氏这些天不肯好好吃饭,还总是哭泣。

张宾略略一皱眉头,就问说难道是军中供奉不足吗?裴该一撇嘴:“军中有何供奉?”随即就说了,我姑母曾为王妃,那是养尊处优惯了的,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军中生活?不过她丈夫已死,国家覆亡,险些沦为奴婢,这才勉强依靠我这个侄子而已——“今闻其夫侄所在不远,怀念往事,故此哀伤、怨怼……”我都已经被她莫名其妙骂过好几回啦。

张宾问道:“所谓夫侄是……”裴该伸手朝东方一指:“即刁长史欲伐,而我等欲避者也。”

张宾明白了,裴该指的是晋朝的琅琊王司马睿,于是便问:“令姑母与琅琊王甚熟稔么?”裴该撇撇嘴,有些不屑地回答说,熟啊,当然熟,比跟我要熟得多啦。

裴该还是个少年的时候,裴氏就已经嫁给东海王司马越为继室了,而即便在此之前,他们堂姑侄也顶多在家族聚会的时候碰过一两次面而已,虽有血缘,却无甚感情。而司马越乃是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琅琊王司马睿则是司马懿的曾孙,双方血缘关系虽然比裴该和裴氏更远,关系却一直都很不错。

就理论上来说,司马睿在家族中的地位比较高,所领琅琊也是大国,比东海国要高级和富庶得多。但在“八王之乱”中,他却只是个后起的小字辈而已,不仅无力插足争胜,就连自保都非常困难——因此他就必须得找个人傍着啊。那么找谁呢?琅琊、东海本是邻国,他自然而然地就投入了东海王司马越的怀抱。

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他在朝中找到了足够有影响力的奥援——王衍王夷甫。别看王衍假模假式跟石勒面前撇清,说自己“少无宦情”,其实官瘾很大,他口才一流、学问二流,但论起在官场上争权夺利,踩着别人往上爬的本事,足可与口才相拮抗。所以在“八王之乱”晚期,王衍利用他本人和家族的声望,基本上掌控了洛阳朝廷,司马越与之联手,这才能够顺利击败最大的政敌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

——后世有人评论,其实司马越和王衍的合作,可以看作是东晋初年“王马共天下”的滥觞。

故此司马睿既然依附于司马越,自然也会亲近于王氏家族,再加上琅琊王氏本来就是他封国内的豪门世家,所以才能顺利把王衍的族弟王敦等人召入幕中,并且不敢待之以寻常宾客,而是等同于师友。

司马越起兵之初,就表司马睿为平东将军(后改安东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为他留守后方;后来讨伐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睿也有领兵从征。所以东海王府上,琅琊王那是常去啊,自然会和王妃裴氏相熟了。

而且裴该还说了,司马睿之所以离开徐州,渡江南下,镇守建邺,据裴氏所说,初建言者是琅琊王氏的王旷(“书圣”王羲之之父),然后由王导转达给司马睿,司马睿通过裴氏向司马越进言,才获得允准的。

——想当初裴氏在马厩中与裴该相认,一开口就说:“昔日我劝汝兄弟随王玄通子孙同往建邺……”所谓的“王玄通”,就是指的琅琊王氏前代家主、威名赫赫的王览,王敦和王导都是王览的孙子。

讲述完这些旧事,最终裴该总结道:“则琅琊王德我姑母久矣,姑母亦心心念念,深悔当日不往依附……”

张宾沉吟少顷,捻着胡须微微而笑:“我知裴郎之意了……”

裴该盯着他的眼睛,轻轻摇头:“张君未必明我之意——可先说来听听?”

张宾说你是觉得裴氏居于军中,她自己很不乐意,而对你来说,又有受人要挟之憾——石勒要是真拿你姑母来要挟你,“非大丈夫所为也”,则君臣之间难免会留下心结。或许这也是你直到今天还不愿主动为石勒献策的缘故吧?总感觉自己是俘虏、人质,不是部下。

而如今机会大好,此处距离寿春并不太远,又知江南晋军都已齐集寿春,所以你打算通过我向石勒进言,把你姑母给放了,派人送她到寿春去——

“我猜裴郎之意如此,未知然否?”

裴该先点点头,继而又摇摇头:“张君只得其一,未得其二。”

张宾说哦,你还有别的用意吗?说来我听听啊。裴该莫测高深地一笑:“若其一尚不能达成,其二有若空中楼阁,正不必多言也。”张宾心道你又冒新词儿……什么“空中楼阁”,也不知道是从哪本书上读来的——“若裴郎能道其二,我便一力促成其一。”

裴该把身体略略朝后一仰,表现得是稳稳当当,说不着急,我这里还有些事情没有安排妥当,就算你现在说服了石勒,要把我姑母送去寿春,我也不会答应——“张君休急,有三五日,时机便可成熟。”

张宾自诩智计无双,但是怎么琢磨也琢磨不明白,裴该所说的“其二”究竟是指什么……难道说他想先把姑母送走,自己好方便落跑么?晃晃脑袋,赶紧把这个念头从脑海中驱逐了出去。一则不应该再怀疑裴该的忠诚啦,不但是同僚,我们还是知己,总拿老眼光看人很不君子;二则他真要是这么打算的,这“其二”什么时候都不会告诉我啊,还说什么要等三五天,时机成熟了再说。

这越是想不明白,就越是好奇,当下关照裴该,说你的这“其一”想法,我可以理解,也可以帮忙促成;希望你准备完全之后,赶紧告诉我,我帮你跟石勒说去,然后恭聆你的“其二”究竟是什么。

裴该貌似挺得意:“我还以为,自身肺腑,全在张君料算之中,不想也有张君猜不中的呀,哈哈哈哈~~”故意给张宾戴了一顶高帽子——“真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张宾连连摆手,说裴郎你是智者啊,何必自谦为“愚者”?裴该说好吧,那我就自称“狂夫”——“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不过要先等到时机成熟以后。”

——————————

张宾来访裴该的时候,裴该正在伏案抄书。最近数月间,石勒麾下诸军抄掠豫南郡县,因应裴该的要求,发现书籍后不再当劈柴烧啦,全都带回来给他,就此又多积攒了数十卷书。如今在他手上,除了实在散碎、难以拼合的残篇外,已拥有各类图书典籍总计二百八十七卷。

自从上次在蒙城放……失火,烧损了部分简牍后,裴该便索要来大量牍版,主动抄写、复制,以防再有佚失。各卷有长有短,有全有残,这将近三百卷文章,总字数起码六七十万,足够他抄好几个月的——他又不是光抄书不干别的,再加上整理、注释,顺便记录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每天能抄一万字就很了不起啦。

——这种速度,哪怕放到前世的网文界,也不算慢手了吧。

按照裴该的说法——而非想法——最好一部书能有三个拷贝,这样安全系数才能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原本装一套拷贝得四乘车,倘若三倍就得十二乘车……这头疼问题他直接就推给了张宾。既命我总统文教,这点儿便利总得给吧?我手底下一人没有,连抄书吏都欠奉,难道牍版和车乘也不能保证么?我不管,哪怕军行无马,辎重无车,你也得先紧着满足我的需求!

因此张宾临走前,就习惯性地问问裴该抄书的进度,裴该说还早呢,这第一份拷贝都远未完成,可惜没有能人愿意帮忙——啥,你说让简至繁来协助抄写?算了吧,对于他的学问,我压根儿就没有信心……

“兖、豫之间,原本文教最为发达,我本以为能够寻来更多书籍……可惜,屡经兵燹,十不存一了。但不知河北又如何?”

张宾拱拱手,满面笑容地告辞了——裴该还想着河北哪,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还怕打不垮那个刁膺么?

等到张宾离开之后,裴该却不再提笔,而是坐在那里发了半天的愣。然后他找个机会,又把裴氏请至帐外,避人耳目,立谈了少顷。谈话内容很简单——也不敢长篇大论——他只是对裴氏说:“近有机会,可使姑母先归江东。”

裴氏一皱眉头:“文约故意与我起龃龉,便为了此事?然我当与文约同往江东,绝不先行!”

裴该笑一笑,心说这女人倒也聪明。便即安慰道:“自当与姑母生死与共。然身处险境,事机瞬息万变,若一旦不能同行,而姑母踯躅,非但难以逃亡,更恐有性命之忧……还请姑母一切都暂从侄儿的安排。”

裴氏和他四目相对,凝视了半晌,最终微微颔首:“既如此,一切仰仗文约了。但须谨慎,宁可暂不脱虎穴,也不能自轻性命……”

——————————

第二天一早,石虎果然背着铺盖卷儿过来了,就把帐篷扎在裴该寝帐的旁边。裴该一改昨日的态度,对这小年轻抚慰有加,石虎反倒觉得有些不大好意思。

他确实喜欢拿弹弓打活人——后世史书上都有记载——还在晋阳时便是如此,已经被刘琨责骂过好多次了,甚至有两次还直接挨了鞭子。这回跟随张儒南下,一路上就少见陌生人——打熟人总不合适——所以才到葛陂,从王氏身旁偷跑开乱蹿,一眼就瞧见了裴该。合着裴该也倒霉,面孔甚白,头上巾帻却是黑的,异常鲜明,在石虎看起来,这是个好标靶啊……

他是瞧裴该孤身一人,又作中原士人打扮,这路货在晋阳没少给自己臭脸瞧,看着就来气,所以都不过脑子,直接拉开弹弓就来了一发。不过好在这熊孩子终究年岁小,还不是后来那个杀人唯恐不胜的暴君,兜里虽然有不少石弹,打裴该却是特意用的半干的泥丸,否则裴该早就头豁脑裂,一命呜呼啦。

谁想到却因此而闯了大祸,这士人竟然颇得伯父石勒所重,为了这一弹弓,差点儿要把自己给拖出去砍了!石虎这才害怕了,被迫拜裴该为师,扛着铺盖卷过来听他督导。原本以为裴该一见面就会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不定还要罚自己跪什么的,没想到裴该态度倒挺亲切,石虎的心肠也还不是铁板一块,就此渐生内疚之意——早知道先生你人还不错,跟晋阳那票士人不同,我就不打你了,去找其他人来打……

等都安置好了之后,裴该便召石虎入帐,问他:“可识得字么?”石虎说原本在家乡也学过一些,后来被拘晋阳,王氏还想找个老师给他上上课,刘琨却笑,说:“胡人何必识字?”所以啊——自己的名字是能写的,其它的字就难说;旗帜、标牌是能认的,文章却基本上读不懂……

裴该说好吧,既然如此,我也就暂时不让你读书,不给你讲文章了……先说说你平常都喜欢些什么吧

石虎答道:“唯骑马、射猎耳,别无所好。”

裴该又问:“战阵之事,可有兴趣么?”

石虎说我既然来到伯父军中,肯定是想要领兵打仗的。随即斜瞥着裴该:“先生是中原人,看似柔弱,不能骑劣马,舞刀矛,难道战阵之事,也有能教我的么?”

裴该笑一笑:“骑劣马,舞刀矛,不过十人、百人敌耳,我能使汝为万人敌。”

石虎闻言,精神不禁一振,就问要怎么样才能成为“万人敌”哪?裴该肃然答道:“明大势、知进退,料敌机先,腹有良谋,小可搏大,寡能破众,是所谓‘万人敌’也。”来,我先给你讲讲古代的战争故事。

裴该这一说起书来,就连支雄、支屈六之类屡经战阵的胡将都听得如醉如痴啊,更何况石虎这种见识有限的乡下熊孩子呢?果然没几句话,便彻底吸引了这小子的注意力。裴该开篇就讲曹操领兵南下,欲图一举并吞荆、扬,结果被周瑜在赤壁一把火,烧得是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他结合史书和演义,讲得非常之细——当然太过无稽的桥段,比方说什么“七星坛诸葛祭风”,肯定是不提的——足足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方才讲完。然后他就问石虎:“汝以为,曹操因何而败?”

同类推荐
  • 祖乐阿拉达尔罕传: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祖乐阿拉达尔罕传: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祖乐阿拉达尔罕传》是蒙古族卫拉特部一部优秀中篇史诗,叙述的是两个主要英雄人物波日罕和芒乃一出生便肩负起反对侵略,保卫部族的重任。在蟒古斯因野心发动扩张掠夺的战争中,他们一直以征讨邪恶、维护部族生存权益为宗旨,凭借“智、勇、力”同代表着社会邪恶势力兼破坏性自然力的对手蟒古斯进行殊死搏斗。最后成功拯救百姓、收复故土,并从蟒古斯手中夺回自己爱妻。这部史诗对蒙古族氏族公社解体到阶级社会产生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人情风俗等都作了非常真实、生动、形象的描绘,堪称一部蒙古民族早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 如果这是宋史4:南渡北望

    如果这是宋史4:南渡北望

    本书中再现的两宋之交这段历史,更像是一部魔幻悬疑大剧,充斥着意料之外、荒诞不经的大逆转,令人时而热血奔涌,时而义愤填膺,却总是欲罢不能。富足、繁华、文明的北宋盛极一时,传至徽宗已是八世,统治集团奢华腐化严重,历经四代革新无果,大厦将倾。六贼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主导实施的一连串错误的重大举措,彻底掏空了北宋的国势。与此同时,金国崛起,挥师灭辽,国势正盛,与北宋形成鲜明对比,靖康之变在所难免。尽管有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悍将强兵的血战,有黄天荡、仙人关、朱仙镇等振奋人心的大捷,看似扭转了南宋的劣势,实则不然,这些还不足以撼动南宋统治集团的偏安理念,他们心目中的北伐,目的不是北归,而是北望。
  • 魏武侯

    魏武侯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来自现代的灵魂,入主王侯之家,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前狼后虎,他将何去何从!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谁能主宰沉浮!…………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管你诸侯还是天子,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热门推荐
  • 挖宝

    挖宝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开在瓶子里的温暖

    太阳不会放弃天,哪怕你不再属于我,我也会在不同的窗口给你拥抱……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美文范本,随便翻阅的任何一篇美文,都让你撼动心灵的文字相遇!滴滴洒满现代人渐行渐远的感情荒漠漠,勾动人性深处最轻微的感动!
  • The Japanese Twins

    The Japanese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

    白沙心学是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白沙创立的新的心学哲学形态。白沙心学以“自得之学”为核心价值,以心与理的关系为基本内容,强调心自得于道,自得于理,形成了“心无内外,理无内外”的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的新哲学思想体系。它是明代哲学发展链条中新的心学思想路线。白沙心学“内外合一”的新“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超越了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思想体系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对程朱理学“是外非内”的“理本论”与陆王心学“是内非外”的“心本论”的综合与创新,从根本上体现了白沙心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特色,奠定了白沙心学在明代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 心若阳光,世界才会与你温暖相拥

    心若阳光,世界才会与你温暖相拥

    这是一本帮你驱散内心阴霾,重拾积极人生的正能量读本。我们常常因一些小事而焦虑、忧郁、后悔、迷茫。其实,让我们不幸福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实的心态。没有稳定的内心世界,就没有美好的生活世界;赶不走坏情绪,就无法迎接好情绪。本书就从心态和情绪两方面入手,帮助你打造阳光心态,树立积极情绪,建立不抱怨、不焦虑、不忧郁等正面情绪,助你超越悲观,助你一生好运。
  • 易少,你够了!

    易少,你够了!

    复仇归来的原配之女,遇上多面易少。他是大佬还是企业总裁还是谁的后代。他霸道专制,看上的就要抢回家,包括她。他说:“苏家二小姐是我的未婚妻。”苏向晚无奈道:“完全胡说,谁是你的谁谁谁啊!”
  • 南濠诗话

    南濠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素食主义:知道这些就够了

    素食主义: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主要针对素食新人所写,但也包含了一些为更有这方面经验的读者服务的深入话题。如果你在寻找一本简明易懂且详细描述了有关这个主题的各方各面的书,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