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玉悠然就被大街上的声音吵醒。推开窗看到一大堆人正排着队等着领粥,迅速收拾好叫起玉则宁便往派粥的地方走去。
“我就是想看看这个知府所谓的先行安排好是怎样的。”玉悠然冷哼一声就往人群里挤。
“小七,慢点。”玉则宁看着钻来钻去的玉悠然喊道。
玉悠然凭着自己娇小的身躯不一会功夫就钻到了派粥的地方,往那锅望去,眼睛马上瞪得跟个铜铃似的。
“这就是你们知府安排的吃食?”这叫粥?当她玉悠然是瞎子不成,这最多只能算是米汤。
“你什么人,要喝粥就去后面排队。别在这瞎嚷嚷,妨碍我们办事。”那派粥的官兵说着就把玉悠然往旁边推去。
刚好玉则宁走到玉悠然身后,扶住了未站稳的她。
“朝廷在水灾一发生时就拨了银两,再怎么不济也不会只喝这米汤。你们知府就是一直这么办事的?”玉则宁冷颜说道。玉悠然没想到玉则宁会义愤填膺的说这话,她的三哥认真起来倒是有那气势。
“喂,我说你们两个不吃就一边去,一个男子出来抛头露面就算了,还喜欢嚼舌根。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
“你叫谁注意身份呢,最该注意的就是你们,拿着赈灾的银两却拿这米汤糊弄人。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你们是拿着朝廷俸禄的。”玉悠然就是看不惯这些趾高气扬的人。
“吵什么呢!”玉悠然正要跟那官兵理论时,那知府的声音插了进来。而在她身后就是玉则萱,她早就让人安排好了,今天加派吃食,好让太女过来检查。
“吵什么,你自己看,我们在吵什么。”那知府随着玉悠然的示意往那锅看去,顿时面如土色。她不是叫她们今天增加吃食了吗?怎么.....怎么还是这清可见底的米汤。
玉则萱看知府那反应,随即上前查看。当看到只有那一锅米汤,转头望着她。感受到玉则萱眼中的寒意,先前中气十足的知府,转瞬双腿一软就跪在玉则萱跟前。
“太女,微臣有安排好的,谁知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肯定是她们私自侵吞了购买粮食的钱。太女,不是微臣,不是微臣。”知府越说越语无伦次,害怕得身体全然的匍匐在地上。那派粥的官兵一听是当朝太女来了,通通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来人,把她关入大牢,处理灾事之后一同押回都城。其余等人全部停职等待查办”玉则萱吩咐完转身便离去。看都不看那知府一眼,任由她哭喊着。
玉则萱一行人离开府衙后就来到了河堤处查看。只见用来建造河堤的石材被水冲的七零八落的,近看才发现全是由石头直接垒成。玉悠然不禁冷哼一声,说道“这样子的工程不决堤还真说不过去。”
玉则萱看着心都寒了,估计那萧相屡次阻止她前来这堤坝的修筑就是很大的原因。
就在分神之际,玉则萱一脚踩进了软土里。在玉悠然几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拔出来。
“这土如此松软,即使按照正常修建河堤的方法也是坚持不了多久。”基土不行,一切徒劳。
“太女说的极是,可隐州多是这种土层,特别是河岸边更甚。”贸然出现解答的声音,令玉则萱等人纷纷转头望去说话之人。
“参见太女,王爷,皇子。微臣是隐县的知县魏妍。”看着魏妍慈眉善目的,玉悠然心中对这个知县是颇有好感。
“这河流上游可砍伐严重?”玉则萱知道这个魏妍,在来时路上就听到百姓多有赞扬,是个父母官。
“上游一直都有禁止砍伐,所以砍伐的情况都控制得很好。”魏妍对于太女信任她的态度,心里更是受到激励。
“这河流一看就知道是主流,有主流便该有分流。我们可以挖渠把这主流之水引向其它支流,这样方可在暴雨时节承担一部分降水,减轻主流的负荷。”玉则宁望着河流略有所思的说道。
玉则萱对于玉则宁的提议有那么一瞬间的惊愕,没想到她的三弟还有如此见解。
“皇子说的是,的确还有支流,只是工程量比较大,实施的话恐有些难度。”今年是不能丰收了,如还征人完成这工程,百姓怕是更苦不堪言。
玉悠然也想到了这一点。说道“今年种下的庄稼全毁了,既然如此,干脆应征百姓来做这活,朝廷每月分发银两作为工钱,每天工作多少时辰,银两多少都说清楚。我想百姓是愿意的。”以往百姓对于朝廷征人颇有怨言,那是因为属于强行压迫,没有几个人愿意那样。如今这样做就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一份谋生的工作,自然不同。
“嗯,这主意不错,魏知县这件事就由你去安排。”没想到来这第二天就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玉则萱心里愉快不少。
“是,太女。这个事情微臣一定会办好。可这河堤的修建.......。”魏妍心里明白光是引流是远远不够的,河堤必须建好才行。
这的确是让人犯难的事,即使不偷工减料,按照这里的土层来说河堤也不能维持多久。
“皇姐,这土层就是这样松软。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换了呢。我们只要把一定深度和宽度的软土层挖走,再回填硬度较好的砂石或灰土层夯至密实。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多了些,但只有这样才不用一次次去修建这河堤。”玉悠然突然想到这个换土垫层法,只可惜古代只能使用人力,工程要浩大很多。
“这个方法的确不错,不知魏知县可有建造这工程的人选。”之前的人是不能用了,猜也能知道是萧相的人。
“微臣心里有一人选,卢凡卢老。想当年她可是建造隐州城墙的总工,卢家世代都是做这个,连都城的护城墙卢家都有参与。只怕卢老现在年事已高,不知她是否还愿意出山。”从一开始建造河堤开始她就向知府推荐了此人,只可惜知府未曾理会。
玉悠然非常想见这个建造城墙的总工,毕竟在这个不发达的时代,能建造顽固不催的城墙实属难得。于是便自荐去请这个卢老,玉则萱对于玉悠然的主动积极本就喜闻乐见,当场便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