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00035

第35章 对策

一路颠簸,刘邦一行人到达了吕泽的驻地下邑。吕泽见自己的妹夫和两个小外甥,异常高兴,安顿好众人后,又询问起妹妹的下落,刘邦也只能摇摇头,于是,吕泽派人四处去打听。

后来,探子回报,刘太公跟吕雉被楚军抓了去。

额外罗嗦一句,虽说太公和吕雉最终安然无恙,但是两年的俘虏生涯磨炼了吕雉的意志,也磨炼了她的心肠,一个朴实善良的村妇因此变得心狠手辣,这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

这个消息给刘邦糟糕的心情又蒙了层阴影,万一项羽将他们做筹码,那就棘手了。

汉军诸将得知刘邦大难不死,身在下邑,都陆陆续续带着残兵到达下邑。

这座小城顿时热闹非凡。

刘邦见着帐下谋臣,诸将大多安然无恙,稍稍有些宽慰。

汉军各系统的主要领导同志齐集下邑后,刘邦率众西行,途中收砀县军,到达虞县。

在虞县,得到楚军进兵消息,刘邦决定召开一次大会。

会议的议题是关于彭城大战的。

第一个问题,彭城大败是谁的责任?

原以为这个问题一抛出,所有人都会哑口无言。

没想到大家都是高风亮节,纷纷发扬自我批评的高尚精神,把责任往自己头上推,把屎盆子往自己身上扣,甚至还嫌不能把自己搞臭,大家是能揽多大罪就揽多大罪,嘴巴不利索的将军说不过别人,弄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就要打人。

刘邦见这样吵吵嚷嚷,不成体统,虽然他们不怕担责任的举动还是很令刘邦欣慰的:有将如此,夫复何求。

为了防止出现火爆的场面,他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不要吵了!

大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直愣愣的望着刘邦。

“此次彭城大败,众位卿家虽有过失,但最大的过失在寡人,若不是寡人轻敌,怎会遭到如此大败!寡人连累众卿家了。”说着说着,不免心酸落泪。

刘邦虽说是演戏高手,但可以看得出来,这几滴泪水不是辣椒油抹出来的。

他是真心悔过!为数十万死难的将士,为深陷囹圄的家人,为前程未明的自己。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见老大如此,小弟们自然不忍,都下拜哽咽道:大王,大王,臣有罪,臣有罪。

一时之间,大会弥漫着追悼会的气息。

诚然,彭城大败,刘邦作为统帅是难辞其咎的,占领彭城后,不是约束部下,整肃军队, 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醉生梦死,纵酒为乐,怎能不败?再则,不信任大将军韩信,将他留在后方。若是他在彭城,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

刘邦抹了抹眼泪,说道:此次大败,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我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余力尚存,诸位还需整顿士气,来日再战!

一句话,让所有人吃了颗定心丸,要是追究起来,谁都逃脱不了干系。

第一个问题到此为止,会议进入第二项议程。

第二个问题:下一步该怎么办?

众人听到这个问题,纷纷交头接耳,有摇头的,有叹气的,有茫然的,只有张良,神色冥然,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讨论来讨论去,就是没人站出来出个主意。

刘邦急了,于是大声说道:只要能助寡人一臂之力,寡人宁愿将关东之地分出去给他。”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邦深信这个道理。

土地可以分,财物可以分,美女也可以分,唯一不能分的是手中的权力,所以他不会傻到说寡人把汉王的位子让给他做。只要手中有权,分出去的东西迟早还是要回来的。

刘邦环视诸将,虽说大家都眼含渴望之情,但是没人敢站出来。

这个时候,一直没吭声的张良终于站出来,说道:“九江王英布与项羽不合,彭越据梁助齐,他们都是当今的枭雄,可以招来为我所用,而我军中大将韩信堪为大用,大王若能将关东之地许与这三人,他们定当对大王感恩戴德,奋而击楚。”

张良心中早有主意,只是他为人谨小慎微,平时话不太多,一出言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不爱出风头,为的是免于遭人嫉恨。

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万万不可,有的说不妨试试。

说不可的,认为英布和彭越本不属于汉营,怕养虎为患。

说可以的,认为目前楚强汉弱,必须联合强援,否则没有活路。

自从张良追随刘邦以来,他对张良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可这次他却有些疑虑:这三个人能帮我打败项羽吗?彭越有点交情,可以搞定,但英布却很少有来往,他能效忠于我吗?要大用韩信,就必须把兵权全部交给他,万一他不听话怎么办?

张良看出了刘邦的疑虑,说道:如今楚强汉弱,只有先打倒最强大的敌人,才能继续走下一步。

看着张良坚定地眼神,刘邦最终下定决心,给第二个问题盖棺论定。

这个方案极其重要,它的实施最终奠定汉军胜利的基石。

彭越不必说,跟刘邦有交情,很好联络;韩信本来就是自家将军,也没问题。那么问题来了!

英布怎么办?怎么让他叛楚归汉?

谁都清楚,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楚强汉弱,再加上汉军新败,前途未卜,你要说服对方阵营的将领此时来归顺,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弄不好说客上门会有去无回。

刘邦环视众人问道:“谁可为寡人游说九江王?”

话音刚落,一个谒者(官名)应身而出,他叫随何,在汉军中并无名气。

大家见一个小小的谒者有这种勇气,不禁刮目相看。

刘邦很高兴,于是派他作为汉使出使九江王封地,并调二千名军士随他组团一起去忽悠。

说客是个很危险的工作,一旦游说失败,很容易就会呜呼哀哉掉。对方要翻起脸来,第一个便是拿使者开刀。

富贵险中求!

三个问题顺利解决,大会顺利闭幕。汉军整顿兵马,收集残卒。

不久,楚汉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相持。

随何率队出使英布驻地后,刘邦派出使者联络彭越。自己则回到荥阳。

刘邦前脚刚踏入荥阳汉宫,后脚就有人跟了进来。只见那人满脸泪水,踉踉跄跄的跑到刘邦面前,跪下来嚎啕大哭。

刘邦仔细一看,竟是老乡王陵。

“王兄,你这是为何?”

“汉王,汉王,您要为臣作主啊...”王陵脸色极为苍白。

刘邦一下子懵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项羽小儿,将臣老母抓去,逼我投降,臣不从,老母为了断绝楚军的念想,伏剑而亡....呜呜呜...,可恨那项羽小儿竟然将老母遗骸鼎烹,可怜臣那老母...呜呜呜...臣与项羽誓不两立,求汉王与我做主啊!”王陵边哭边给给刘邦磕着响头。

刘邦赶紧将王陵扶了起来,说道:“贤兄放心,寡人发誓定当为兄报此深仇大恨,何况寡人老父弱妻也被他抓了去。只是我军新败,只能等待些时日,他日韩将军过来,再共谋讨伐大计。”

王陵捶胸顿足,王陵是个大孝子,好劝歹劝,才把他劝了回去。

望着王陵离开的背影,刘邦竟然有一丝欣喜:项羽兄弟,你又给寡人送来一个忠心不二的将军。

这里有必要介绍下王陵的母亲。

司马迁在楚汉相争这一段中记载有三个深明大义的老妇人,第一是陈婴的母亲,第二是救济韩信的漂母,第三就是王陵的母亲,

前两个老妇人在前文有介绍。

王陵(?-前181),沛县人,秦末大乱中,在南阳聚众数千人,曾经派兵帮助汉将王吸,薛欧去迎接太公,吕雉。而项羽则发兵阻击他们,将其母亲掳走,以此来要挟王陵归顺自己。

没想到王陵母亲却很有骨气,她对项羽的恐吓威胁毫不畏惧,甚至十分轻蔑。

她深知项羽的用意,为了不让项羽得逞,她立下死志。

但是她不能马上死,她在等待,她在忍耐。等王陵派使者前来探望她的时候,她知道最后的时机来了。于是,她对来使说道:“回去告诉我儿,汉王是仁厚长者,终会得到天下,我儿要一心一意跟随汉王,勿以我为念。”

说罢,向西连喊三声“陵儿”,拔剑自刎。

项羽得知后大怒,竟将王母遗骸丢到鼎里烹煮。

王陵母亲虽然年迈,却深明大义,为了防止儿子误入歧途,她威武不屈,宁愿舍弃生命亦在所不惜。

这是一种伟大的母爱,这需要巨大的勇气。

同类推荐
  • 李二狗和武则天

    李二狗和武则天

    一个穿越,不够?那就两个,一起穿越?夫妻一起穿越,这是要干嘛?夫妻双双把家环?李治望向眼前妩媚动人的武媚娘咬牙切齿地说道:“武珝你这个臭婆娘,我是绝对不会爱上你的,现在是唐朝,我绝对不会再让你来管我。”武媚娘微微一笑:“现在我是你后妈,更加好管你。”......唐朝史歌,爆笑来袭,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唐朝小文豪

    唐朝小文豪

    唐朝皇室后人穿越回到了唐朝建立伊始,武德八年,那个动荡年代。那个时候,初唐四杰还没出生,还没有律诗,还没有词,没有对联。我要成为初唐第一大文豪,归田幽居,挥毫泼墨,吟花赏月。这是他的目标。但这个动荡的年代,不会如他所愿。玄武门之变,抗击突厥,灭梁国……他从旁观,到参与,一路见证大唐的崛起。……qq群:665114328
  • 抗日援朝1592(下)

    抗日援朝1592(下)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水浒游记

    水浒游记

    (残次品,新书水浒之汉颂,同样是水浒同人。)一朝入水浒,千般会好汉。水浒,无数鲜明的好汉承载了我儿时的热血与愤怒。且看罗恩以梁山为根基,改写一个个好汉的命运。(新人新书,简介无力,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热门推荐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书中内容介绍了作者多年精心收集的最齐全的腰酸背痛老偏方,经过医学证明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实用的。
  •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沙汀文集(第六卷):报告文学·散文·剧本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一个晴朗的融雪日子,我们“鲁艺”一部分同学,还有何其芳同志,跟随同志一道从延安出发,到晋西北去。因为机器出了毛病,出发时我们乘的一辆车开得最迟,当下午三点钟到达青化砭时,同志已经歇下来好久了。青化砭离延安七十里,是一个高踞在山道边的小小村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同志正站在路当中和一个青年农民攀谈。那个矮小而又瘦削的农民,一面编织着那种恰和北方人豪迈性格相称的羊毛板带,一面回答着他的询问。这些询问,多半是关于编织毛织物的技术知识的。最后,同志把那尚未完工的羊毛板带拿过来,学着编织了一阵。那些围绕着他的干部、小孩子和头缠毛巾的朴实农民,全都忍不住笑起来。
  • 打工小说三题

    打工小说三题

    烨华背起行李,故作潇洒地打了个响指,接着习惯地推了推鼻架上的近视眼镜。抬头看看了这家自己打工了五年的工厂,走出了厂门,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通,狗屁经理会为一个湖南妹炒掉自己。早知道这样,昨天下午不说那位湖南妹就好了。但又一想:我作为一个组长,上班时间员工无故早退不说几句能行吗?烨华心里总觉得自己没错,错就错在这湖南妹跟那狗屁经理有那么一手。烨华回到自己租来的简陋小房,门口的一个小窗透进来微弱的光射在床上。一条小木凳横倒在一块作为桌子的木板旁边,这肯定是早上匆忙上班留下的杂乱。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乱世之锦绣人生

    乱世之锦绣人生

    地星异变,重生回来的俞姑娘守着巨矿,应付着乱世里的各路觊觎者,本就心累不已。偏偏还有更贪心的窜出来吼道:“我不要矿,我要你!”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红墙之下

    红墙之下

    苏懿柔爱的死去活来的大燕宁王殿下竟是害了挚友的幕后黑手,苏懿柔发誓与他再无往来。人皆说,因祸得福。曾经青梅竹马的太子殿下和大越王爷一直默默守护在苏懿柔身边,宁愿让她在他身边,利用他复仇。大仇得报,原以为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又变得复杂起来,看似平静的大燕之后,等待他们的又会是怎样的威胁与挑战呢....
  • 北平

    北平

    郑振铎一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对中国文化学术事业的很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所选作品,其内容几乎覆盖了郑振铎多姿多彩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旅行、交游、考古、收藏,写来都生动自然,回味长久。从中可以看出一颗热情的心灵。
  • 重生之黑萌的养成

    重生之黑萌的养成

    【本文是酸爽无比的崇文+爽文无虐,双强双洁一对一,欢迎跳坑!】前生的暗妖前半段活得很累,后半段还算轻松,最后为了好友死了也就死了,反正这条命也是好友捡回来的,可以帮助好友也算死而无憾,只是身世成谜!却不想老天让她重活一世,重新开始。只不过这一世身世依旧成谜!不过幸好遇见了他:龙墨城“你要带我去哪?”“回家”回家,好温暖的词,也许跟他回去没什么不好!。。。。。。龙墨城从来没有见过那样单纯而美好的微笑,看到的第一想法是好好的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自己一个人欣赏就好!这个女孩就让自己收养好了,省的家里人总让相亲!这一收养,却没想到给自己养成了一个大宝贝,小媳妇!这个决定不亏很值!
  • 神雕倚屠英雄传

    神雕倚屠英雄传

    看神雕侠侣后传,倚天屠龙记前传。本小说以金庸射雕三部曲为背景框架,撰写南宋灭亡至元朝一统后的江湖故事恩怨。可歌可泣的江湖战歌:血染江山英雄志,一寸山河一寸险。义胆忠魂破敌寇,不畏生死报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