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00050

第50章 要的是忠义

大汉王朝起步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让饱受战火创伤的大地恢复了些许生机。

人心渐渐安定下来,在刘邦抓生产的同时,开始着手清理影响安定团结的危险分子。

项羽故将钟离昧,季布,丁公等人至今下落不明,枭雄田横也仍然在逃,原本田横跟刘邦并没私怨,但他在齐地人脉极广,且是齐国贵族,号召力很大,若不加控制始终是心腹之患。

刘邦敏锐的政治天赋告诉他,要么除掉这些人,要么把他们控制起来。总而言之,不能让他们隐藏在自己的视线之外。荆轲刺秦王的好戏并不久远,要是哪天他们出来放放冷箭调节下生活,刘邦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在刘邦眼里,钟离昧等人俨然成了恐怖分子,令刘邦最担心的是,以他们的威望在民间蒙蔽些不知深浅的老百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怕他们一冲动,振臂一呼,召集些亡命之徒占山为王,专与朝廷作对,情况就糟了。

虽然刘邦当皇帝的日子并不长,但他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家了,那个年代,能活到这把年纪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老婆成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帝。作为开国君主,他得为大汉王朝的江山延续作长远打算。

基于这个目的,他决定先发制人,在全国范围内下达了通缉令,撒下天罗地网,要将恐怖分子一网打尽。

行踪最先被发现的是田横。

彭越封王后,田横带着五百人躲到海岛上,有人得知后便马不停蹄地向朝廷汇报。刘邦派使臣带着招抚书,到达岛上,要求田横马上入朝觐见。

这一次招抚,田横以害怕郦商报杀兄之仇为由拒绝了。

使者跑回去报告刘邦,刘邦听后,叫来郦商先打好招呼:田横要来了,你小子可千万别冲动!郦商虽然一百个不乐意,但也不敢违逆刘邦的意思。

刘邦为免田横再不奉诏,顺便让使者带去一句话:你来,封王或封侯,不来,那我只好派兵了(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刘邦的话说得客客气气,客气之中隐藏着杀气。

田横从汉使的传话中感受到了凉飕飕的寒气,他不敢拒绝。再敢说个不字,岛上的五百个弟兄都会被汉军扔到海里喂鱼去。他对众人说道:我先去见汉帝,若果真受封,再来召你们。

田横带着两个门客,跟随汉使踏上了去觐见刘邦的路程。

能一睹龙颜,仰望天子的风采,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夙愿。可此时此刻的田横却丝毫兴奋不起来,他反而陷入了抑郁。

田横望着眼下熟悉的风土人情,这位硬汉枭雄在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感到了一种穿透心底的悲凉与感慨。

他心中万千惆怅,越往前走越是郁郁寡欢,心想当年自己与刘邦同为诸侯,自己身为王室贵族,没有建功立业,而刘邦一介布衣却荣登帝位。同人不同命啊,要我卑躬屈膝去觐见布衣草民,我怎么有勇气低下高贵的头颅?刘邦与我素无交情,却这么急着召见我,无非就是怕我威胁他的江山,我何必去作践自己。

在离洛阳三十里的时候,田横做出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决定。

夜里,他召来两个门客,说道:想当年,我与刘邦同为诸侯,如今国破家亡,还要去朝见他,我无法承受这样的耻辱。他刘邦也并非真要许我官做,他是想控制我而已,你们把我的头颅送给刘邦,去获取富贵吧。

说罢,轻叹一声,拔剑自刎而亡。

两个门客抚尸而泣,汉使得知田横身亡,大惊失色,赶忙叫门客带着田横的头颅去见刘邦,晚了的话尸体腐败就看不清面貌了。刘邦见到田横的头颅,心中一阵哀怜:没想到一世枭雄田横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不管怎样,田横的死对刘邦来说,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既然田兄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你的后事就交给我刘邦吧!刘邦老泪纵横道。

刘邦对田横门客好言相劝后,下令以王礼厚葬田横。

两个门客在给田横送完葬哭完灵后,没有离去,而是在田横墓旁挖了两个小坑,挖好后躺进坑里,自杀身亡。

刘邦见田横的门客竟这么忠心,对留在海岛上的田横故旧很顾虑,他派人去海岛上诈称田横已经受封,将田横的五百门客骗到长安,等这些人到达后,他们才知道田横已死的消息。这五百人也没有散去,却不约而同地跑到田横墓前悲歌哭嚎,哭声之哀婉令天地动容。

接下来的一幕足以让人为之汗颜,五百门客哀哭完自己的主子后,在田横墓前集体自杀。

在刘邦的心里,虽然深感惋惜和同情,但他还是有点高兴的,他们自己解决了不仅省了刘邦的力气,而且还留下一段文章可以作,文章的题目叫忠义,刘邦现在最需要得就是这个东西,他不怕臣子无德无才,怕的是他们不忠。

于是,他下令表彰这些人的忠义,给他们厚葬,让他们享尽哀荣。

接下来是季布,季布是当年项羽手下的悍将,曾经数次把刘邦打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跑,大多时候,刘邦恨季布恨得咬牙切齿,在通缉令中他专门发榜千金悬赏捉拿他,以示区别对待。

项羽兵败后,他一直四处逃往,最后躲在濮阳周姓人家中。

周家人与季布素有交情,得知朝廷下达通缉令,周家人叫季布髡钳伪装为奴。

先来说说髡钳是什么意思,它是汉朝的一种刑罚。

汉初的刑罚,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再参照秦法,作九章律。九章律规定了汉朝的六等刑罚,六等从轻到重,分为:赎刑,罚刑,迁刑,徒刑,肉刑,死刑。

赎刑顾名思义,即用金钱来赎罪。罚刑,主要是罚黄金,夺爵免官。

迁刑包括一部分徒刑,七科谪。前者指把犯人发配到指定区域干活看管,后者指汉武帝规定的专门用于特殊的七种人群发配到边疆地区服役的一种刑罚。

徒刑包括髡钳城旦舂,男犯剃掉头发带上械具去筑城,女犯舂米,刑期五年,季布采用的伪装术就是这个。完城旦舂,不加肉刑也不加髡刑的男子筑城,女犯舂米的劳役刑,刑期四年。鬼薪白粲,男犯为宗庙砍柴,女犯为宗庙择米,刑期三年,说得直白点,就是给鬼神干活。司寇,男犯到边境防御寇贼,女犯服相当劳役的刑罚,刑期二年。罚作,男犯守边,女犯为官府干活的劳役刑,刑期三个月到一年不等。

肉刑包括宫刑,斩右趾,斩左趾,劓刑,黥刑。

死刑包括弃市、腰斩、具五刑、夷三族,殊死等,如果不是谋反,谋逆之类的重罪,死刑是可以用钱财,和更轻的宫刑替代的。像司马迁先生就是由死刑申请改为宫刑,忍辱写出巨著史记。

汉文帝时因为一个女孩的上书,废除了肉刑,改为笞刑,减轻了刑罚,后来发现到笞刑毁人程度不比肉刑差,犯人不是被打死就被打残。景帝时将笞刑标准减低,为了防止打死打残人,他同时规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比如规定笞刑刑具的尺寸,规定不能行刑时不能换人,打人要打在屁股上。

汉朝在刑罚原则上有所开创:亲亲得相首匿。即指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除谋反、大逆以往,可以互相包庇犯罪行为。具体来说,一家之内,长辈犯罪,晚辈包庇是对的;晚辈犯罪,长辈包庇,则要看晚辈的罪重不重,具体情况由廷尉裁决。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开创自汉代,它几千年来一直被历代王朝沿用,间接促成了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

汉代的法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的补充,增加,但在指导思想上以“德主刑辅”为原则,在刘邦极其杰出子孙的努力下,汉代一改秦朝睚眦必报,奢侈淫邪的风俗,成了扬名中外的礼仪之邦。

理解一些汉朝的法律制度有助于理解一些史实。

言归正传,伪装成髡钳奴的季布被辗转送到当时豪杰,鲁人朱家那里,朱家为人仗义,见季布相貌不凡,便盘问季布来历,季布觉得朱家是个义士,便和盘托出自己的身份。朱家久闻季布大名,有意相救。于是,他给了季布一些钱财,自己则扮作商人,去了洛阳,为季布四处活动。

朱家在洛阳的时候,了解到夏侯婴比较讲义气,他想办法见到夏侯婴,夏侯婴对朱家也很仰慕,两人一见如故,相言甚欢,一来二去,不免称兄道弟起来。一段时间后,两人已是无话不谈,朱家见时机成熟,对夏侯婴说道:我其实是来为季布说情来的。

夏侯婴笑笑,他早已料到,像朱家这样的游侠怎会无事不登三宝殿呢?

朱家继续说道:季布是个贤人,现在朝廷逼的急,就可能把他逼到胡,越国去。为什么要把贤人给敌国用呢?难道忘了伍子胥的事情吗?滕公您是国家的功臣,应该向朝廷进谏啊。

夏侯婴是个明白人,他素知季布的贤明,当年各为其主,情有可原。为朝廷招纳贤才一直是夏侯婴的夙愿,他也乐得做个人情。

果不其然,在夏侯婴的谏言下,刘邦打消了杀季布的念头,颁布赦免季布的诏书,宣召季布入朝,刘邦再一次展示了他宽大为怀的一面,他给季布官做。

季布官拜郎中,对朱家感激不尽,但朱家为了避免卷入官场争斗,再也没与季布相见。

季布做官的消息传到他的同母弟丁公耳里,丁公当官的念头又蠢蠢欲动起来,他想到当年自己曾放刘邦一马,大哥都能封官,凭什么自己不能。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一路做着做官发财的美梦,马不停蹄地赶到洛阳,在洛阳城门外趾高气扬的对守卫说道:快去禀报陛下,就说我丁公求见。

守卫见丁公这么嚣张,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赶紧向上头报告。很快,刘邦就宣丁公觐见,在去宫里的路上,这位仁兄还在想着该向刘邦求个什么官呢?

刘邦见到这位久违的恩人,看着他那一脸的媚笑,心中一阵恶心:这种人怎么可以做我的臣子呢?他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他命人将丁公绑了起来。丁公顿时懵了:陛下,陛下,这是为何?

紧接着只听刘邦喝道:将他拖出去斩了,以敬效尤!

丁公傻了,他回过神来高声骂道:刘邦,难道你忘了当年是我放你的吗?你,你,忘恩负义的小人!

随着宫门外一声惨叫,丁公一命呜呼。丁老兄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莫名其妙送命。

其实道理很简单,刘邦要巩固自己的皇权,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做文章,对他来说,杀季布也没人会说三道四,给丁公官做也同样是理所当然,然而,他偏偏不那样做,他现在要抬高忠臣的价值,自然要杀掉那些卖主求荣的人。为了养成忠诚的风气,作秀是必须的,杀人也是必须的。

项羽重将,就剩下钟离昧还了无踪迹。

钟离眛在垓下之围后,就逃到了韩信的府上,钟离昧把最后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韩信身上了,但韩信为了防止刘邦的猜忌,与钟离昧说了一番话,韩信的这番话让钟离昧陷入了绝望,万念俱灰之下,自杀身亡,死前大骂韩信:你不厚道,我今天死,你也活不了多久了!(公非长者。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

汉五年九月,韩信还是将他的人头献给了刘邦。

常言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时韩信并未在意老朋友的临终遗言,他相信刘邦不会这么干,但可悲的是,钟离昧的预言不久后终成为现实。

刘邦深思熟虑解决了前朝余党后,他继续发扬不怕辛苦,不怕折腾的精神,他打量着那些为建立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宿将们,开始酝酿着恐怖的计划。

同类推荐
  • 汉末有武名吕布

    汉末有武名吕布

    新书《临安有妖》已经发布。建安三年,一代枭雄吕布身殒下邳城,带着过往二十年的记忆,重新回到十五岁刚刚出山的时候。看吕布如何凭借武勇,驱鲜卑、破黄巾、征董卓。在恢弘汉末,正武夫之名。
  • 三国斩将

    三国斩将

    新书《别动我的三国》已经发布东汉末年,董卓乱朝纲,幽州一村中少年刘策,走出村子,在这乱世之中,由一个兵卒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一方诸侯的故事。三国这个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代,一群英雄应时而起,他们在这个时代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刘策见证了改变时代的笔墨,也留下刘策一笔。(非穿越,非金手指)
  • 三国之出将入相

    三国之出将入相

    大汉丞相钟飞一生的传奇经历。群号:214528040
  • 中国帝王性格解码

    中国帝王性格解码

    九五至尊的皇帝人人想当,但是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大凡有所作为的皇帝,一定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些性格造就了他的成败得失。性格决定命运一说至为真理。本书结合十二星座特征讲述了十二类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帝王,深刻剖析他们的成功或失败的性格成因,是我们认识中国历史和皇帝的最佳注本。
  • 我竟然到了三国

    我竟然到了三国

    中学历史教师蒙钧,那日像往常一样,正在上课,却是感觉大脑一阵晕眩,醒来时竟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约莫九岁的孤儿。无意间被孙策所救,成为孙权少时玩伴。然大丈夫身处乱世,当有鸿鹄之志,蒙钧智斗卧龙,设计曹操,高谈阔论,当名留青史,传不朽佳话。书友群:779221537
热门推荐
  • 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两位作者从自己四十年党史、国史研究的成果中挑选了35篇文章集为本书,编为四编:大事论说,文献解读,要人评论,史著品评。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现和活跃于其中的重要人物展开讨论。
  • 你与星光同曜

    你与星光同曜

    【极致宠文·我对你,永远怀着炙热的心和热烈的情。】☆初见,落堇棉看着远处的权景琛,终于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再见,她一口吃了个硬豆腐,惹得琛爷对这海绵宝宝上了心。后来,落堇棉只要笑一笑,权景琛连命都想给她。最后,权景琛当着很多人的面,将一枚戒指套上了堇棉的手指。“新婚快乐,权太太!”☆我对你,无非一腔热忱和潜藏于心底的欢喜,你若爱我,我保证我们携手共进,白头到老。记者:“琛爷,云城那么多美人,你怎么就偏偏看上落小姐这朵嚣张跋扈的富贵儿花了呢?”琛爷:“谁叫我偏偏只喜欢她。”我的喜欢不仅是藏在眼里心里,所以我只想放肆地拥抱你,死也要在一起。
  • 戊戌喋血记(下)

    戊戌喋血记(下)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安界

    安界

    这是一个生于安乐,死于安乐,没有战争,只有着和平的世界...
  • 那和尚是驱魔师

    那和尚是驱魔师

    一个是皮痞坏的驱魔师,一个是做事一板一眼的修仙大弟子。机缘巧合下驱魔师穿越,二人相遇,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小虐的剧情。
  •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40篇论文,分为民族和疆域理论、文明理论、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社科改革和科研之路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东北民族史研究、东北亚各国对渤海和高句丽的争议、我国疆域形成与变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小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文明史及东北亚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固性等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进行了探索研究;第四部分对东北亚的历史文化继承、东亚圈的发展远景、海上丝绸之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第五部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之路和科研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 云岩河的歌

    云岩河的歌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曾经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北京知识青年。他们以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讲述了4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插队生活,向人们再现了“文革”时期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的真实一幕。
  • 护法战神

    护法战神

    虬龙出洞旋风起,银钩铁画乱星芒。破灭千军铁山盾,奔雷化作疾影伤。雷龙入世锁喉兵,横扫八荒游龙枪。擎天之名传天下,战神无敌守四方。
  • 梦回唐朝当军神

    梦回唐朝当军神

    主人公王一鸣痴迷于军事谋略。在梦境老人的指引下,王一鸣回到了唐朝。在跟随外交使臣王玄策出使天竺的过程中遇到兵变,从而演绎了一场数人灭一国的宏伟壮举。之后王一鸣回到大唐又与苏定方一道开疆拓土奠定了唐朝的版图。王一鸣在战场上足智多谋,在生活中睿智机敏,重情重义,深得天竺公主的欢心。爬上更高的官位,还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更多的财宝,还是守护与爱人的真情。我们的军神王一鸣会做怎么样的取舍呢,请大家与我一起回到唐朝,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
  • 他,残暴且温柔

    他,残暴且温柔

    在虞笙还是个豪门千金的时候,名模林时聿在她眼里就是只温柔的【小白兔】。言听计从,给什么穿什么,喂什么吃什么……直到!亲爹把她逐出家门,她屈身成了他的小助理,眼看着他从名模变巨星,影后和她抢床睡!“坏女人,离我老公远一点!”人前高冷人后温柔被窝里面很粗暴巨星vs毒舌超怂小可爱贴身女助理(友情提示:小助理从弱到强,陪打影后无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