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00084

第84章 七国之乱4

晁错家族的悲凉谢幕刺痛了人们的神经。

在晁错鲜血的背后,细心的人猛然发现刘启的内心并不像他的长相一样仁慈。

在这之前,刘启是仁圣的是鲁莽的,在这之后,刘启是残酷的更是深藏不露的,他一向标榜自己尊师重教,狠抓教育工作,给予自己的老师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而到头来却亲手处死了自己的老师,甚至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给他,更让人唏嘘的是,为了除掉眼中的“罪魁祸首”,学生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下套子让老师踩。

刘启的人生蜕变就是这么血腥地完成了。

用他自己冠冕堂皇的话来解释,为了国家,他可以牺牲任何人!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为了手中的权力,他可以牺牲任何人。

所以,无论削不削藩,晁错的结局只能是一个悲剧。

而阴谋的发起人袁盎只是加速了这个悲剧时刻的上演。袁盎谏杀晁错之时的身份,只是一介草民,主意是他出的,听不听则完全在刘启。

如果学生真的爱老师,他就不会让阴谋变成现实。

因此,晁错冤案的结论已经变得很简单了,早在晁错打击朝廷异己,权倾朝野之时,早在晁错提出要刘启御驾亲征之时,刘启的内心就已经抛弃了他的良师重臣。

而反观始作俑者袁盎,他不是阴谋小人,不但不是小人,而且还忠肝义胆,宅心仁厚,袁盎的朋友圈子里都是天下闻名的忠厚之人,比如申屠嘉,灌夫,剧孟,季心等等。而且,袁盎的为人,历来为人所敬仰,后来的名臣汲黯便极度仰慕袁盎。

袁盎是君子,那么按常理判断,晁错十有八九是小人。

实际上,晁错也是正人君子,晁错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平时不注意团结同事,不关心同事身心健康,听不进不同意见,固执己见等等,优点还是很明显的,不顾身体忘我工作,加班不要加班费,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始终把国家摆在第一位,敢干得罪人的事情。

用现在的话来讲,晁错敢于开拓创新,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是一位根正苗红的好同志。

袁盎与晁错,都是好同志,没有深仇大恨,更没有互相欠钱,大部分的争执无非是政策之争理念之争,犯不着生死大战。

而且,他们有着同一个志向--忠诚谋国!

然而,先是杰出的好同志晁错诬陷袁盎好同志,导致袁盎同志丢了工作,再是袁盎号同志将最歹毒的阴谋诡计用在了晁错同志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

我认为答案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结论,权力游戏的规则使然!

晁错不计后果追求自己的功业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惜滥用权力,当滥用权力上瘾之后,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力,势必要打击政敌,压制异己,袁盎作为政敌阵营中的杰出代表自然首当其冲。结果,晁错忘乎所以了,归根结底,他的权力都是由刘启给的,当刘启一天天长大的时候,发现晁错拥有的越多,刘启拥有的就越少。

袁盎敏锐的发现了晁错跟刘启之间的微妙境地,他虽然没有权力,但作为权力游戏中的弱者,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牺牲品,那么只能让晁错成为牺牲品。

结果,好同志晁错真的就牺牲了。

在权力游戏面前,没有好人坏人,只有输家赢家。

成王败寇。

袁盎在这场权力角逐中成了赢家,不但除了心腹之患,而且升了官。

但袁盎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因为杀晁错前,他给刘启拍了胸脯,要用嘴去平叛。

一路颠簸。

与宗正刘通一起去见吴王,刘通是刘濞的亲侄子,被刘启派来与袁盎一起做说客。

袁盎为了杀晁错,向刘启放开胆子立口头军立状,但袁盎比谁都明白,游说吴王其实是件生死难料,成败未知的事情。当然,即便游说失败,刘启那一关也容易过,蒙第一次就能蒙第二次,最关键的问题是一旦游说失败,能不能有命回来。

早在吴国任国相的时候,就见过刘濞的彪悍,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开弓从无回头箭。岂能轻易劝说得动?一旦劝说失败,难保刘濞不拿自己祭旗!

袁盎熟悉刘濞的风格,这一去,几乎是凶多吉少,但他却义无反顾地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才是真正的袁盎,耍阴谋诡计不是袁盎,为权为利不是袁盎。

在袁盎的心里,个人恩怨远不足以作为权力斗争冠冕堂皇的理由,如若不然,以他袁盎的计谋,扳倒晁错,又何必等到今天!

“晁错啊晁错,不是我害了你,你要怪就怪你自己,你陷国家于如此危急之境地,难道你不要负责吗?不,你晁错必须负责,必须负责!”袁盎依然在马车上梦中呓语。

同车出使的宗正刘通听得前面喊杀声震天,猛然惊醒,掀开帘子遣随从探问,随从纵马前行探望,回报正是吴楚联军大营。

刘通推醒袁盎。

袁盎下了马车,看见一望无际的叛军兵营,皱起了眉头。袁盎没有想到吴王竟能调动这么多的兵马,他在做吴国国相的时候曾经摸过吴王的老底,吴国能调动的兵马顶多不过五万,即便临时募兵,也不过十几万军队。正是因为袁盎给刘濞算过账,所以之前才能在刘启面前拍胸脯打包票。

“这连绵的军营,粗略估算下来不下于三十万人马,难道是楚军?也不可能,楚军旗帜鲜明就那么一块地方,楚王刘戊那种饭桶也养不起多少军队,人数多不到哪里去!那么肯定是吴王的兵马占主力!”

袁盎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刘濞从哪里弄出这么多人马来!

眼前的事实总算让袁盎相信了刘濞不是被逼反的,这只老狐狸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私藏军队,而且藏得滴水不漏!袁盎顿时预感到游说可能凶多吉少,稍有不甚还有可能把小命丢了。

事实上,刘濞是只老狐狸不假,但袁盎却高估了刘濞的水平,他的兵力号称三十万,其实不过二十万,而且把军中十四岁到六十二岁的士卒全部征发,凑出了这支军队。

但袁盎凶多吉少的预感是对的。

即便他袁盎如何牙尖嘴利,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想打发二十余万人回家,这种赔老本的买卖,老狐狸刘濞是绝对不会干的。

不过无论结果如何,来都来了,袁盎与刘通都得硬着头皮去闯一闯。

袁盎带着众随从停留原地,刘通则先行一步,去叔父帅帐传旨。

刘通在皇帝身边呆久了,见到叔叔刘濞,连礼敬长辈的规矩都忘了,反倒在刘濞面前摆出天子使臣的架势。

这让刘濞一脸的反感,要不是公共场合,准骂得小辈狗血淋头才是。

刘通从怀中掏出谕旨,要刘濞下拜迎见。

刘濞却轻蔑地笑道:“我已为东帝,还要拜谁?”

刘通一时语塞,不知是念还是不念为好,尴尬了半晌,他才想起袁盎还在外头。刘通打定主意还是让名嘴袁盎进来游说,自己是真干不了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一个是亲叔,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家主,一个是国主,哪方都不能得罪,得罪谁都没好果子吃!

刘濞知道袁盎一同前来,他也早已领教过袁盎的利口,他知道是刘启派他们来做说客的,听之无用。但袁盎得确是个人才,刘濞早想收入囊中。如今自己送上门来,岂能轻易放过。何况非常时期,人才嘛,不能为我所用,那也不能便宜了敌人。

刘濞拒绝见袁盎,而且给袁盎带了句号,。

袁盎在辕门前数丈开外焦急地等待,等了半天,没等来刘通却等来一队吴国甲士,把吴王的意思带了过来:“要么来我这,要么去黄泉!”

袁盎当即严辞拒绝。

吴国甲士二话不说,把袁盎劫到了早已预备好的营帐中。

刘濞对袁盎算比较客气,好酒好菜伺候着,而且还派人过来陪侍,当然,陪侍的主要目的是劝降。

袁盎却死活不上贼船,刘濞只好作出第二个选择,除掉袁盎,免得为刘启所用。

刘濞虽说决定了要杀袁盎,可是却并未马上行动,袁盎从吴国故旧那里得到消息,在故旧的帮忙之下,星夜跨上一匹快马直奔长安而去。

刘濞得知袁盎逃走,并无过多表情,只是跑了一个牙尖嘴利的名士而已,犯不着操心。

吴王刘濞现在最窝火的是攻打梁国睢阳不如计划中的顺利,朝廷主力大军又动向不明!

刘濞在帅帐里对着地形图深思。

周亚夫迟迟没有出现,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同类推荐
  • 三国大驯兽师

    三国大驯兽师

    周帆穿越到了汉末,成了周瑜他哥,又多了个驯兽师系统,从此天下动物尽在掌控之中。公孙瓒你有白马义从,你等着,我组个黑马义从来玩玩。曹操你有虎豹骑,你等着,我让你见识一下真正的虎骑和豹骑。吕布你有并州狼骑,你等着,这个……狼骑兵我还真没有,要不组个象骑兵来玩玩。对了,吕布你小子别跑,把你那匹赤兔给我留下来。 新书《我在乱世开医院》已发,希望多支持一下
  • 霸业英雄

    霸业英雄

    新书《重生三国之盖世吕布》已经发布,请多多支持春秋战国,秦失其鹿,汉末三雄,南北并立,五代乱世引出无数的英雄可歌可泣。但此世界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洋武末年,神宗暴政,以迟道为首的迟派作威作福,最终使天下英雄共诛!四足鼎立,三分天下,世平争雄到底谁?能真正的统一这大好河山?是平屠尽天下?是世以仁爱治国?是明乘胜追击?还是兴后而崛起?乱世出英雄,但,真正的霸主,只有一个!所以,虽然会有人壮志难酬,但决不忍辱偷生!“我,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那江山如此多娇!”“我,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我这边独好!”“我,才是天之骄子,开辟自己的治国之道!”
  •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

    《不容青史尽成灰:分裂到统一》一书用独特的视角,从微观的角度讲述了春秋到战国这一时期的历史。作者提炼古今史料,用通俗风趣的写法,详细地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崛起、诸侯争霸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生动地描述宋襄公、吴起、赵奢等各具人格魅力的人物跌宕起伏的奋斗经过。让读者从这一系列各具魅力的人和事中感受到春秋战国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进程。
  • 重生之我为唐王

    重生之我为唐王

    “我愿重回盛唐,再铸华夏辉煌!”唐朝,无数华夏儿女心中魂牵梦绕的梦,开元天宝年间,古代中国王朝最为巅峰的朝代,华夏民族称雄于世界的时代!!然而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举兵反唐,大唐辉煌不再,华夏民族从此再难崛起,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的李清,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神秘缥缈以守护华夏汉族为己任的昆仑一脉,亦正亦邪与世隔绝的川蜀唐门,忠心护主令人闻风丧胆的四灵之卫,精通暗杀之道的幻影楼与暗影门,精彩的场面,诸君请看!!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
热门推荐
  • 我在灵域的升级日常

    我在灵域的升级日常

    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升级日常,一个非生即死的所在,莫名的被选择成为了这死生之地的成员,灵域中,一切既有定数,又充满变数,楚牧不想死,那就是只能在这生与死的杀戮中,不断获胜,一步步变强,向那象征荣誉的最高位置的灵域之王——阎王,发起挑战。
  • 寻歌行

    寻歌行

    本以为是一场好梦,最后却梦醒人去。阿寻常常在某个深夜想起傅景行,想他在另一个国度做什么。可是理智又在告诉她不能想。五年的离开,阿寻在不断成长,她也终于明白,于自己而言,傅景行有多么重要。
  • 绝地虫生

    绝地虫生

    黑雾降临,虫族入侵,人类何去何从?重回现世的“传说级”魂铠斗士唐傲松能否重塑辉煌?猎杀已经开始!你做好准备了吗?末世行事,不圣母,不B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干就完事了!!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易经战略

    易经战略

    历史上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这些著名的战略家,都精通《易经》,并利用易经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实也暗合着易学规律之道。《易经战略》,是张松先生穷十几年之精力,寻师问道、潜心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本书的精要所在,是阐发了易学规律的精华,将之用于战略实践的指导。
  • 花雨三重奏

    花雨三重奏

    虽然我们性格不同,前行的道路也不相同,哪怕最后陌路,至少记忆中留下了你们的回忆。
  • 致我微凉的青春

    致我微凉的青春

    中学时代,佟筱是一个不起眼的女生,默默地喜欢着李倪迩,他很优秀,他很耀眼,明知道他不可能喜欢自己,却还是飞蛾扑火般的走向他,毕竟他不讨厌自己,他喜欢逗自己不是吗?直到遍体鳞伤,不敢再奢望爱情。上了大学,努力的忘记他,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暂时麻痹了自己的心,像一只乌龟把自己的心缩起来,不敢再被人碰触,却偏偏事与愿违,木风凉,索然,每个想给她温暖的人却都被伤害,她努力维系她所珍视的友谊,最终却因为爱情而变得支离破碎。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他们错了?我们的青春,微凉一片。
  • 四世同堂(套装共2册)

    四世同堂(套装共2册)

    全本纪念版,完整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八年创作,全本出版历经四十年。老舍半生心血之作。本书原稿毁于十年动乱,部分内容根据英文版本回译补齐。入选《亚洲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华文小说100强”,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北京高考语文必读名著。家园沦陷的凄惨,亲人离散的悲哀,浴火重生的坚忍,重整河山的激愤……老舍先生以充满了责任感和慈悲心的文字,将整个中华民族的那段灰色记忆,浓缩在了一个小胡同十几户居民的悲惨遭遇与忍辱负重之中。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是怎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难关?每一代人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 总裁的欢喜冤家

    总裁的欢喜冤家

    当沉闷遭遇毒舌当三脚又被插上一脚他说:呆鹅,情是调出来的……她说:北北不见!他说:喂,呆鹅,你不会是那种亲一口就要别人负责终身的极品女人吧?哇,太可怕了!简直就是花花公子的终级杀手。当纯情花花男遭遇不解风情女,斗嘴已成为一种情趣,乐此不疲
  • 死对头向我求婚了

    死对头向我求婚了

    莫小北生平最怕的有三件事,结婚、生孩子和死对头章伯言,但是现在,死对头向她求婚了!莫小北表示很慌!!!章先生捧着硕大的钻戒轻笑出声:“想什么呢,假结婚而已。”婚后,莫小北才知道,去他的假结婚,分明就是来真的!什么禁欲系男神?骗人的!他分明就是一个闷骚腹黑的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