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00085

第85章 七国之乱5睢阳之战

袁盎死里逃生逃回长安,把劝说失败的消息告诉了刘启,刘启却不动声色。

袁盎逃回长安,已是抱着必死之心,一月前,正是他建议杀掉刘启的恩师,并信誓旦旦保证能劝说吴楚罢兵,然而却带着令人失望的消息回来,刘启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杀他,甚至灭他九族。袁盎也有一百个理由带着老婆孩子半路逃命。

不过,袁盎不是这种人。

他有勇气深入虎穴,就有勇气回来领死,他要做的只是所有使者应该做的,回去复命。

心怀愧疚的袁盎没有等来刘启的震怒,刘启看着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的袁盎,心里有火,却也一下子灭了。

袁盎也是为国谋利的大臣啊!

只听刘启长长的叹了口气,只是说道,“爱卿一路辛苦,下去吧!”

袁盎诧异地长跪不起,直到侍从把他请走。

这样的结局刘启早已经预料到,前军校尉邓公回来觐见他的时候,就把吴楚叛军的前线情况奏报给了他,吴王为反多年,怎会轻易放弃?

刘启想到恩师晁错死状凄惨,不免泪眼模糊。

虽说晁大夫不得不死,但毕竟是陪伴自己数十年的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刘启啊,刘启,你怎么就下得了手!

正在刘启喃喃自责的时候,一份紧急奏报送了上来。

眼见又是梁国送来的求援急报,刘启一见又是头疼不已,想一口回绝,但毕竟是在前线辛辛苦苦支撑的亲兄弟,总不能寒了他的心。思索之下,便回复了一篇诏书,大意是朝廷困难,已是无兵可派了,你向周亚夫求援吧!

刘启说的是实话,可用之兵几乎都被派了出去,留下拱卫长安的南军是断然不能出援的,不然长安就会成为空城,如果叛军来个直捣黄龙,那朝廷就要完蛋了。

但是,在吴楚联军猛攻梁国国都睢阳的时候,周亚夫大军的踪迹却骤然成谜。

两方对阵,敌方主力军队行踪不明,无疑是巨大的威胁。不过,刘濞并不担心,因为据可靠情报,刘启只拨给周亚夫顶多五,六万人马,从兵力上看,无法构成对吴楚军队的优势。况且,周亚夫虽说带过兵,但实际并未有大战经验,他出任太尉,说句好听的,是临危受命,说句不好听的,是刘启病急乱投医。

而刘濞则不同,年少征战,他便是战场上的虎将,在无数名将身边奋战过,冲锋过,大战小战经验可谓丰富,按流行的俗话来讲,就是刘濞上战场的时候周亚夫还在穿开裆裤。

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刘濞没有过于轻视周亚夫。

为了以防万一,他派出了小股前锋部队从函谷关到洛阳一带设伏,一旦发现周亚夫军队,将聚而歼之,从而保证睢阳攻坚战的顺利进行。

刘濞的如意算盘打得并不错,在进攻端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

二十二个诸侯国中,梁国是刘启的手足兄弟,是唯一明确站在刘启这一边的诸侯,梁国毗邻吴楚,吴楚联军向西去,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梁国。即便绕道进入关中长安,梁国反咬过来,朝廷再反戈一击,那么,吴楚联军就会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而且,拔掉梁国这颗钉子,势必沉重打击刘启的抵抗的信心,去掉他的一半江山,到时候长安城将不战自乱,那些处于观望阶段的诸侯自然望风响应。

所以,无论多大代价,一定要攻下睢阳。

刘濞已经向部队下达了死命令。

然而,让刘濞痛苦的是,与之前的吴楚军队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相比,睢阳城是块难啃的骨头。吴楚联军领教了睢阳城池的坚固,连日轮番攻击,硬是打不开一个缺口。

即便打开缺口,吴楚士卒还未登上城墙,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刚打开的小缺口马上又奇迹般的被修复了。

梁国士兵的建筑水平一时让吴楚将领们叹为观止。

守城的功劳离不开总指挥梁国中大夫韩安国。

韩安国是梁王身边第一号智囊人物。

在梁国,有两个人算得上是人才,一个是韩安国,一个是张羽,韩安国持重,张羽善战。将军张羽看到每次见着楚王的旗号,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会不顾一切地带着精锐骑士冲到楚军屁股后面咬上几口。

楚军不堪其扰,却又无可奈何。

张羽的愤怒可以理解,他的兄长张尚在楚国为相,刘戊在起兵时砍了张尚的脑袋拿来祭旗。所以,张羽见到刘戊,仇人相见,自然分外眼红。

刘戊找到刘濞,说这样打下去不行。

吴王的帐下少将桓将军出来献计,“朝廷多骑兵,我军多步兵,骑兵在平地上占有优势,而步军则在险地有优势,末将以为大王攻城不下,应绕道直去,向西抢占洛阳,敖仓等地,即使不入关,天下也尽入囊中。若久攻不下,一旦朝廷骑兵到来,我大军则危矣!”

桓将军的计策不说高明,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睢阳久攻不下,部队士气必然受阻,而且拖延下去,会给朝廷更多的时间集结兵力。

刘濞找来老部下征求意见,老部下们认为桓将军年少,不懂战争全局。

老人精刘濞也有同感,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睢阳都啃不下来,洛阳就能啃下来么?久拖不决会影响士气,难道绕道避敌就不会影响士气?

睢阳一战,如果败退而回,刘濞的老脸就要败光了。

桓将军的建议被刘濞否决了,随后,刘濞下令全军加强戒备,士卒饱餐一顿,明日定要拿下睢阳。

东方破晓,朝霞惨淡。

睢阳城下的尸首已经堆积如山,吴楚联军与梁国部队连日来的交锋让双方都腾不出时间来清理尸首。

好在是春寒料峭之时,要是在炎炎夏日,尸体的恶臭味定然要弥漫在空气中,让人窒息。

在城楼下的临时帅帐中,韩安国与守城的将军们又是一夜未眠。

韩安国对吴楚军队的剽悍早有耳闻,也是将信将疑,直到真正到了战场上,还是深为震撼。

吴军在刘濞的调教下,个个奋勇争先,甘冒流矢,朝睢阳城卷来。要不是靠着睢阳高大坚固的城池和城外的深沟壁垒,恐怕睢阳早就被攻破了。

突然,吴楚军队一声战鼓声响起。

韩安国从微微的睡意中倏忽间惊醒,夙夜守在城头的张羽跑下城楼来到韩安国跟前高呼:“韩大夫,大事不妙!”

韩安国示意不必多说,两人步履匆匆踏上城墙。

韩安国眺向吴楚阵营,也是大吃一惊。

刘濞的前军摆放着两排巨大无比的投石机,投石机两边是刘濞的骑兵,惯用的重甲步卒反倒摆在了最后面。

刘濞老贼的意思是要让投石机掩护骑兵出击,突破壁垒,最后再由步卒攻城!

鸟,这可如何是好,吴国好气派,一下子弄出这么多的投石机,巨石砸下来,再坚固的城墙也要砸得稀巴烂!

张将军,命令将士们紧贴墙壁抱盾隐蔽,一旦叛军轻骑突击,命令机弩手阻住!

城下的吴楚军营中,刘濞与刘戊正谈笑风生着,在他们看来,城破只在旦夕之间,这一摊致命法宝拿出来,管保睢阳城被砸出几个大窟窿过来。

吴楚的投石机共两排,每排十四架,每架多达七梢,一架投石机配二百五十个步卒。

刘濞本想在攻打长安城的时候将法宝拿出来,无奈在睢阳就不得不先行亮剑了。

刘濞传令开始攻城。

投石机边上的传令官高呼一声:“起!”

第一排的投石机步卒迅速装填重达百斤的巨石,两百步卒齐声暴喝将绳梢拉下。

传令官又一声高呼,“放!”

漫天的巨石飞向了睢阳城。

睢阳城的守军虽说已早早的作好了准备,可仍有些不走运的,当场被砸得脑浆迸裂。吴军第一排的投石机装填的弹药的时候,第二排继续发射。

睢阳城在密集的石雨下城墙的东北角砸出了一个不小的缺口。

半晌的功夫,吴军石头用完了,巨石雨停了下来。

刘濞抓住时机下令,骑兵先行冲击棘壁。跟在骑兵之后的,便是数十万步卒。

“命令精锐步军,压向东北角缺口!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冲上去!”

韩安国发现吴楚军队分开,楚军绕向西南,而吴军则黑压压地压向了被砸开了一个大缺口的东北角,心中暗叫不好。

“张羽何在?”

“末将在!”

“带上你的兄弟和机弩手到东北角,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若叛军有一人上来,拿你是问!”

“末将得令!”

张羽飞身从正面作战中转入东北角,吴军人多,在角落里施展不开,人多反倒成了累赘,张羽死死的顶住吴军的冲锋,城池脚下的吴兵尸体堆了一层又一层。

在正面楚军的攻击方向中,城墙守护的梁国兵力单薄,韩安国命人将早已烧得滚烫的油锅,搬了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股脑儿倒了下去,顿时楚军死伤一大片。

战斗从早上打到傍晚,吴楚军队多次冲上城楼,却又被指挥有方的韩安国给打了回去。

刘濞见吴楚军队伤亡惨重,而且天黑不便攻城,于是便鸣金收兵了。

一天的战斗下来,刘濞损失了不少军队,心疼不已,但他同样知道,睢阳守军也是奄奄一息了。

只要再耗上几日,睢阳必定城破。而睢阳一破,就等于夺了半个天下,到时候必然天下震动,诸侯望风来投,接着叩关而入就不是什么难事?

睢阳一定要破!

当韩安国与张羽满脸血污地去禀报刘启时,刘武第一句话便是破口大骂:“那混帐周亚夫怎么还不派兵来救!”

韩安国与各将领只能相互苦笑。

谁都清楚,吴楚联军这样攻下去,睢阳迟早要完蛋。

“大王,为今之计,要继续向朝廷求援才是!”

“寡人岂不知,可是那混帐周亚夫迟迟不来,寡人也是心急如焚!”

“大王,属下以为,向周亚夫求援之时,应向朝廷参他一本,迫使其出兵!陛下不可能任由睢阳城破,若周亚夫抗旨不救,兵败之责全由他一人承担。”

梁王一听,两眼放光,抚掌笑道:“妙也!”

同类推荐
  • 明朝十讲

    明朝十讲

    国有几千年说不尽的历史,诸多英雄人物与成败往事都如过眼云烟,让人看不清楚。关键线索正系在明朝的身上。牵动这一线索,明朝的话题变得生动有趣,几千年的历史也变得亲切而清晰。明朝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三百六十二年,但这并不意味明朝已经过时。明朝作为帝围的典型样本,关于它的话题值得读史之人细细品味,并细细为它的种种病症开出自己的药方。这也许是明朝历史之魅力所在。阅读明朝的历史,需要胆量,因为那里处处充满着阴谋与杀戮;品味明朝的历史,则需要一种温和的态度。
  • 日暮歌

    日暮歌

    没落公子许夕照在走投无路之下混入皇宫假扮太监,历经一系列机缘巧合,竟成了崇祯皇帝的贴身侍从。从心思摇摆不定几次想要逃离皇宫,到决定对崇祯不离不弃誓死相随,许夕照始终立于崇祯身侧几步之遥,见证着这个内忧外患,战乱不绝的时代,见证着十几年间起起落落,风风雨雨的明末历史,陪伴着这位有喜有悲、有笑有怒,或与历史评价不尽相同,却无比真实的崇祯皇帝,走完了大明王朝最后的一段岁月。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世界史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史前人类社会、古代文明的曙光、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世界格局。这里有爱琴海散发出的来自远古时代的文明讯号,也有强盛的罗马帝国以及埃及艳后的动人传说。正是这些灿烂多姿的历史事件,才成就了世界史,历史的车轮才得以不停地旋转,前进。
  •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一朝穿越入乱世,皇帝昏聩,奸臣当道,我辈男儿何苦受他人摆布,自当揭竿而起匡扶乱世平定天下,开万世太平。
热门推荐
  • 有叹

    有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荒岛生活记

    荒岛生活记

    一场风暴,不仅让林简跟费席安捡了个孩子,还和一群人流落到一个孤岛上。随着救援希望的逐渐破灭,加上岛屿怪异的生态环境,岛上的众人开始暴露出人性的黑暗面。费席安、林简带着孩子离开,去寻找安全的生存地。故事由此展开。这就是一男一女在互相扶持养孩子的过程中相爱,最后过上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PS:此文风格混搭,前期种田文,中间有兽化情节,后面是快穿。快穿虽然是后面部分,但篇幅较长,应该是文章的主要风格。
  • 我改变不了你

    我改变不了你

    我是一个想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怎奈命运多舛,三年的全职太太生活让我差点抑郁,在我的努力下,我成了一名老师……在和朋友们的交往中,开始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在家里人都不同意的情况下,我强行调入了离县城比较近的乡镇,因为我觉得这个乡镇将来会被并入西安市。但那时候我的任何理由都不被家里人所理解,我们从吵架到打架,离婚看似迫在眉睫,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我委曲求全,想改变他的思想……但最终我发现: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 鸿猷录

    鸿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血线

    东方血线

    一八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斯蒂芬孙发明的第一辆火车,首次在英国斯托克顿的原野上驰骋,所带来的速度和便捷,让人们惊叹。从那时起,西方列强就渴望把铁路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此掌控世界。早在一八八五年,清政府就被迫和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提出在中国云南修建铁路。一八九五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领土被割让、侵占,西方列强看日本获利太多,以此出面干涉,并以“干涉有功”纷纷向中国索取回报。光绪二十四年,即一八九八年,法国驻华公使班吕接到法国政府指示,于三月十三日,向清政府总理衙门递交照会,要求修筑滇越铁路,并警告:如不答应,派舰重办……
  • 三国小霸王

    三国小霸王

    少林武僧兼黑社会大佬孙河附身到三国江东小霸王孙策身上,使得原本三分天下的吴国发生了重大转折,孙河趁袁曹官渡争斗时,联合刘备奇袭许昌,之后脱身而出,谋荆襄,并交州,吞巴蜀。等袁绍、曹操、刘备混战结束时,孙河已夺取了半壁江山,国富民强,小霸王一匹乌骓马,一杆霸王枪横扫中原,霸王之勇,谁可争锋!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 社交礼仪全书

    社交礼仪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
  • 魔界空间小农女

    魔界空间小农女

    一觉醒来,身归陌生之地,身体已经变成了瘦小的“魔鬼”!林欣无意间发现竟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农场空间。为了能够带领这个落后的世界走向新型社会,她和其他部落的小魔鬼斗智斗勇。一场部落之间的争斗,暗潮涌动,一触即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精心选择了一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流传了很久,有些则是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它们犹如一面的镜子,让你的孩子能很容易地看到自身的坏习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些故事,它们可能是我们小时候。甚至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衷心希望这《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