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100000147

第147章 朱灿投唐

相较于“洛阳王府”的暗潮汹涌,“唐王府”的都城长安,十数日来却无甚大事发生。除了“南阳王”朱灿派遣钦使,进入“太极皇宫”,跪呈降书一事。

唐王李渊膝下子女成群,而最受唐国臣民瞩目及赞誉的,便是太子李建成及次子秦王李世民。他二人好似天边最闪亮的星辰,在其夺目的光彩下,李唐的其他王爵公卿皆显得黯然失色。

太极宫的正东面,便是“东宫”,乃是李建成的居所。东宫北连“玄福门”、南接“嘉福门”,占地一千八百余亩,四周以红壁高墙围隔为长方之形。内建七殿三坊两宫两苑,另设有藏库、文馆、厨堂、膳堂等。松软的厚雪覆盖着森严有序的宫殿,靠门墙放置的六口“太平金缸”里的清水,却未结冰。因为,每当冬季来临,执掌铺设、洒扫等事务的“斋帅官”,便会调派二十四名仆役轮值,给每一口大缸添柴加水,以防火患。

日落将近,李建成今日并无巡城的安排。退朝之后,他便在书房内批阅公文。

他的容颜白晳俊朗,颧骨微高,上唇的两道短须显现出他正值壮年的成熟。他忙活了一整天,却未见困意,阅览书文时一目十行,细长的双眸炯炯有光。

忽听一人在书房外禀报道:“禀太子殿下:秦王殿下进宫,说有要事见您。”

“他定是为朱灿之事而来。”李建成心道。

“请他进来吧。”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吩咐下人即刻煮泡亲弟最爱的茗茶。

李世民身披貂皮长袍,大步行进屋内,带进少许寒气。年仅二十岁的他,却已是在沙场上征战了五年的成名少将。他肤色微黄,剑眉星目,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尽显意气风发。他对主座上的李建成抱拳低首,躬身一拜道:“大哥,世民不请自来,万望见谅!”

他二人同父同母,兄弟俩感情甚深。李世民比李建成整整小十岁,自幼得这位兄长诸多爱护。他们虽贵为皇子,然却不似其他皇族一般,以“皇兄、皇弟”相称。平日里,李建成都是直呼弟弟的名字,而李世民唤对方一声大哥。彼此的称谓叫了二十年,除非在一些正式场合之外,从未变过。

“自家兄弟,说什么见外话。”李建成笑着招了招手,“外面风雪大,快,坐下喝口热茶、吃些糕点。大哥特意命人煮了你钟爱的‘武夷银桐’。”

“多谢大哥挂记!”李世民一抖袍服,在客座坐下,端起茶杯,啜饮了一口之后,赞叹道:“甘醇润滑,入喉绵长舒爽,妙极!”

“你既喜欢,我待会差人给你送几罐过去。”

“世民先行谢过!”他赧然一笑,“每次到大哥这儿来,总能捎些好东西回去。”

李建成的唇角略微上扬,目光闪烁,“你是我的亲弟弟,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大哥……”

“找我何事?”李建成打断了对方的言语,“我知你来,不是为了喝茶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轻放茶杯,“今日早朝,大哥为何赞同朱灿投奔我大唐?”

且说朱灿在商州城,败于唐王府的太常卿郑元璹之后,三万人马或死或伤、或跑散或被擒,而他自己亦被洪一打成重伤。凌玄肃及洪一,先后在他的身上弄出了数十处内伤外伤,他这个曾自负“全天下武功排名第五”的人,终于无力再战。他本想休养生息,奈何郑元璹对他穷追猛打。郑元璹非但将他赶出了被他侵占的、原唐王府的地界,更是直逼他的老巢“冠军县”。无奈之下,他只得上书李渊请降。

唐王府的君臣经过一番激烈地商讨过后,非但接了朱灿的降书,唐王李渊更是下诏封朱灿为“楚王”,任由其自行设置官属,以方便行事。

针对此事,建成、世民两兄弟各执己见,早上在朝堂上亦为此争论不休。此刻李渊诏书已下,事态已成定局,然李世民仍然坚持认为“受降朱灿”之事欠妥。故而,他现今才坐在了太子东宫的书房之中。

李建成望向其弟,淡淡地回了一句,“朝堂之上早已言明,不是么?”

“大哥,你与父皇为何如此肯定,朱灿与隗狸此人熟识?”李世民叹道:“即便果如你们所料,然以朱灿之狡诈,他也断不会告知我们,隗狸的真实情况。”

李建成端起茶杯,漫不经心地吹了吹杯中之叶,里面泡着亲弟最爱的“武夷银桐”,他将茶叶吹远了些,“隗狸与那天下至宝‘龙瀛剑’关系密切。朱灿这条线,不能断。”

只不过,李唐君臣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商州之战后,隗狸救下朱灿便遁迹潜形。没有人知道他身在何处,朱灿与隗狸相交泛泛,更不可能知道。然而,朱灿猜到唐王心中所图,因此故意命那前去请降的使者,将自己和隗狸的关系,说得极为密切。

“朱灿残暴不仁,天下痛恨其恶行者多不胜数。他的归降,于我大唐而言,是祸非福!”李世民义正辞严。想到死于朱灿口中的孩童妇女,他说话的声音情不自禁地拔高了几分。

“世民,父皇两日前才将秦琼和程咬金赐给你,今日在朝堂上,你连番违逆圣意,未免不太合适。”李建成收起了他那轻浅的笑容,“莫非……是朱灿非你统管之因?”

“大哥说的哪里话!”李世民心头一惊着实不小,大哥这般“话里有话”,令他有些始料未及。他赶忙不动声色地再补充了几句,“朱灿恶名昭彰,而秦程两位将军英名远扬,如何能相提并论?我观朱灿此人,定比叛贼李密,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魏王”李密败于洛阳王世充后,对唐王府称臣在先、反叛在后,已被唐军所杀。李世民将其列为“乱臣贼子”,而在他看来,封赏朱灿埋下的祸根,只怕更甚李密。

然同为“降将”,李世民却对秦琼与程咬金极为认可。秦程二人逃离王世充的软禁之后,应黄伊榕之约,入了长安,投了唐王府。他们的归附,于洛阳王府及唐王府而言,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微妙过程。

李渊得此二将,心中大喜。正琢磨着要给他们安排什么合适的职位之时,李世民主动上书写道:他久仰秦程二将的威名,请求结交。

数月以来,李世民在战场上连战连捷,李渊便遂了次子之心意,以作褒奖。于是,秦程二人归入秦王麾下。李世民当日便将二将接入府中,大摆“接风宴”,并封程咬金为“左三统军”,更是授予秦琼“马军总管”之职,将统领秦王旗下所有骑兵部队的权利,全部交至这个刚刚认识的秦琼将军的手上。

“都是降将,何来贵贱之分?”李建成接过李世民的话头,盯着对方,缓缓说道:“父皇早已广发告帖:各路诸侯番王、将军谋士,降者不拒。若因朱灿破例,则失信于天下人,日后无人敢降。自破‘怀柔’之策,何其不智。”

“大哥说的,世民明白。但……”李世民仍辩解道:“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朱灿悍而无德,食人为乐,其行令人发指!据黄小姐之言,他曾与梁师都、李轨、刘武周暗谋,欲联合突厥之兵,犯我大唐疆域,实在可恶。”

在商州城刺史府,黄伊榕从康颜的口中得知“五方谋唐”之事后,立刻飞书传信至长安,叮嘱唐王府做好准备。

“正因如此,收降朱灿,方能从根本上瓦解联盟。”李建成放下茶杯,杯底碰撞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李轨乃反复小人,已脱离盟军。朱灿既收为臣下,当不足为虑。”

他顿了顿,复道:“反倒是那窦建德,数次进攻幽州,实为大敌。”“夏明王”窦建德并非五大势力中的任何一方,此时李建成故意将其拉出,实是有“终止此次话题”的暗义。

他向李世民深深地望了一眼,似是要将对方看穿一般,“世民,大哥亦知你所言在理。你处事太过刚直,乱世之中,当知审时度势、进退有度。”

李建成那轻浅的笑容又挂在了唇边,“当然,弟弟中正秉直,做大哥的打心眼里也替你高兴。我相信,不论我兄弟俩有多少意见相左之时,你永远是我的好‘弟弟’,也是我大唐的好‘秦王’,是么?”他似是无意地将“弟弟”与“秦王”两个词,加重了语气。

“这是自然!”李世民倏然起身,他感觉今天大哥的话语中,处处暗藏机锋,这令他多少生出些许不悦之感。

他抹去心中的不快,面带微笑地对李建成抱拳躬身,道:“世民每回来大哥这儿闹,大哥都不生气。”他“哈哈”一笑,“世民这臭脾气,便是哥哥给惯出来的。”

“这有什么生气的?都是自家兄弟。”李建成又端起了那杯茶,细细地品着。

李世民离开了太子宫。他们两人,最后谁也没能说服谁。

看着亲弟渐行渐远的背影,李建成暗暗叹息一声。他唤来贴身仆役,“世民爱喝‘武夷银桐’,你给他送三罐过去。记住,要挑最好的茶芽。”

**“历史——小说小注解”系列之八:

(1)历史:公元618年12月,窦建德攻幽州——小说:本章。

(2)历史:公元619年2月,朱灿投唐——小说:本章。

PS:我连着两章的章节名字都用“XX投唐”,一来是因为历史上的轨迹确实如此;二来是觉得这样连续的章节名,比较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唐”的势力,已经逐渐从多方割据天下,慢慢地发展壮大了……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大侠之路

    重生之大侠之路

    群孝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身处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莫名被灌输一身武功,似乎被赋予著某些使命。前世的好友,过往的仇敌一一历历在目,群孝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探索这未知的世界,又如何遵循历史的轨迹,拯救世界幸免於难?“我是生來要做大俠的人,這一切,又有何難?”
  • 破封武神

    破封武神

    入西院坠魔谷少年怒天下覆!李青被枪毙后却发现自己神魂未灭,重生后的他来到了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妖魔盗匪横行,宗门世家林立!简单的说,这是一个穿越而来的懵懂少年,在经历了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后,一路成长为腹黑大亨的故事!
  • 刀剑问君归

    刀剑问君归

    九州一国,百家诸子,红世之魔,渡世之劫。西边异鬼,窥伺人间,南方海域,浩瀚无垠。神州魍魉,斗角勾心。九州局势动荡,有一个天命为魔的少年,手中执刀,势要苍天听我一言。(简单版):有这么一个小男孩,某一天他低头看向人世时,发现世间重重围城,他千辛万苦走出围城,看到一扇门,打开门,却看到自己。小说大致就是讲这么一个故事。
  • 武学争霸

    武学争霸

    大千世界,妖魔纵横,本为上界仙界最强武神,今为修仙一族,轮回渡化,斩妖除魔升仙封神,三界平安,,,,书友群:3541644991望大家多多支持。
  • 江湖大侠令

    江湖大侠令

    江湖险恶,众说纷纭。江湖是无情的,江湖也是多情的,它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汹涌澎湃。什么天下第一,什么傲视群雄,什么恩爱情仇,当你回过神来之时,你已身不由已倦然其中……
热门推荐
  • 创世战皇

    创世战皇

    天生厄体的故寒被同门出卖,夺走家传玉印后被打入山崖,在隐世强者的灵印指引下,得到万古强者恒尘的帮助,逐渐成为大陆巅峰强者的存在,最终体内魔道觉醒,疯魔状态挑战天地间任何强者,纵横星渊大陆,但是故寒的目标绝对不会仅限于此,他要主宰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端坐在乾坤太虚顶端,俯视芸芸众生,成为超越一切的存在,那便是金鼎王图!他生来厄难,武道未通,却逐步走向强者大道。他神魔一体,亦正亦邪,疯魔状态下纵横无敌。他强者拥护,天地认同,最终迈向诸神的巅峰,金鼎王图!
  • 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娇宠:夫君,嫁到

    盛世娇宠:夫君,嫁到

    【甜宠1V1】林婧欢做梦都想有个哥哥,后来一朝穿越,不仅没了爹爹娘亲,心心念念的哥哥一眼没见着就凉了,只剩下两个不被看好的孤女。米缸渐空。林婧欢握了握自己的小拳头。外表柔柔弱弱的小白兔,实则是力大无穷的怪萝莉。打得了仇人,打得下江山,还打得回夫君。【推荐乔新书,重生小医妃:世子,宠上瘾,苏宠撩!】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四种被广泛认为最具有代表性、最优秀的蒙学读物。这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教材,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背诵,培养识字书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历史上发挥了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本书广泛参考、借鉴了国内新近出版的蒙学类著作,吸取众家之长,每篇蒙学经籍前都加有导读说明,便于读者了解该典籍的文化背景与主旨。内容兼有实用性和典藏性,适合国人借鉴学习。
  • 乱世邪魔

    乱世邪魔

    穿越了历史长河,凝聚了时间的穿梭,纵使摆脱了归去宿命,却依然洗刷不掉那满身的罪恶。孤独怎不是煎熬,白发难染干净黑袍,纵使逃离了繁华锦绣,却依然淹没不着他那坚定执着。有道是蜚语无情,但却有谁知道泪甄,纵使隔断了千山万水,却依然阻挡不了那火热的双唇。谁言鲜血能漫天,唯我看穿时间磨难,纵使魔道威逼冲九天,却依然阻拦不住我那擎天的剑。
  •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本译本以华甲同志的青海贵德分章本为底本,分为在天国里、投生下界、纳妃称王、降伏妖魔和征服霍尔五章,语言简练优美,富有生命力。
  • 王小波全集(第三卷)

    王小波全集(第三卷)

    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证书来印证这一点,但是,我们相信,时间就是他作品价值的证书。
  • 把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融合《把信送给加西亚》经典文本,同时结合员工在职场上遇到的问题,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实用解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第二部分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延伸解读,从浮躁的职场风气、喧嚣的职场环境、只说不做的的低执行力等职场问题入手,对原文进行最新的解析。
  • 各活各的

    各活各的

    储红兵和小枫因爱而步入婚姻殿堂,但不久他们的婚姻就和许多婚姻一样遭遇到危机,他们既不愿放弃婚姻,又想得到自由,于是索性放飞对方,选择双城生活。他们一个住在北京,一个住在海州,虽然相互惦记着,但很快有了各自的交际圈和婚外恋情。小枫与风流倜傥的画家赵西迪相遇;储红兵成为了北漂女白烂漫的密友。新鲜的情感一旦被唤醒,身体的出轨和心灵的出轨便水到渠成。
  •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智力快车冲冲冲(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