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6800000038

第38章 蜀都

众人继续南行,只觉越是靠近益州腹地,沿途越是繁荣。终在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9年)九月十二日日落时分,抵达蜀国都城成都。

成都之名,取自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意而来。城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公元前316年,秦先后兼并蜀、巴,设蜀郡,郡治成都,秦张仪、司马错先后筑太城、少城,此城规模乃现。

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以此城为州治,至此,这座城市的人口、农业、手工业、商贸达到巅峰。据朝廷官方统计,当时有户八万,口四十余万,这还不包括各家豪门中的家生子和隐匿等未编入册者。

时至今日,成都已是西南首屈一指的名城大邑。

除了传统农耕外,成都的织锦业、缫丝、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行业已是十分发达。后世左思《蜀都赋》“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描绘的就是这般盛况。

各种产业中,尤以织锦业最为出名。因西汉时设“锦官”一职,故其又有“锦官城”之称。

东汉末期,中原战火连绵,人口锐减。蜀中反倒因为地处边缘,未经波及,依稀还有几分当年盛世之景观。

眼下姜维一行人正驻足于成都北门。仰头望去,只见城墙高三丈,楼观壮丽,城郭完固。

姜武出生至今,从未见过如此规制的城池,惊呼道:“都说长安城乃是天下第一雄城,小人虽未去过,但今日见到成都,实想不出那长安城还能筑成何般模样!”

时天色渐暗,城门内外尽是出城的行人,或推着小车,或挑着扁担。他们多是住在城郊的农夫,白日里在城中发卖完果蔬米粮,眼下均是踩着点,想要赶在关门之前出城和家中妻小团聚。

人流中忽响一阵喧嚣,一队披甲执戈的士兵排开行人,护着两位高冠黑袍的官员,快步走到众人跟前。

左首那名官员三十来岁的年纪,样貌颇为严肃。他向马岱拱了拱手,问道:“敢问足下可是自沔阳来的马岱将军吗?”

马岱久在边关,朝中文官多不认得,迟疑道:“某家正是左将军麾下裨将马岱。不知足下怎么称呼?”

那人答道:“本官乃汉中王府太子洗马董允。”又一指身边那位书卷气甚浓的官员,道:“这位是益州劝学从事尹默。我等奉汉中王命,特来迎接马将军和姜义士一家,在此恭候多时。却不知哪位是天水义士姜维?”

姜维上前见礼道:“在下正是天水姜伯约,有劳两位大人在此等候。”他口答心道:“原来是他俩!”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历史上乃是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称的蜀汉四相之一,可谓大名鼎鼎。其父董和,官任掌军中郎将,是大司马府中仅次于诸葛亮的实权人物。他眼下正作刘禅的太子洗马,在汉中王府内任事,此刻前来,当是属于宫中派来的代表。

而那位书卷气甚重的尹默,其字思潜,梓潼涪人。因益州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故年少时远游至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春秋左氏传》。刘备入主蜀中后,仰其学名,聘其为益州劝学从事,作为益州学官。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也多借其学识,制定礼仪典故。如今可谓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此时作为府中的代表前来迎候。

姜维知道两人均是蜀中名闻遐迩的名士,又身居要职,此番来迎,可见朝廷对自己此行十分重视,心中不由定了几分。

姜母、马钧、姜文、姜武此时都来与董允、尹默见礼。

双方寒暄了几句,董允便道:“旅途艰辛,汉中王已是吩咐驿馆备下美酒佳肴款待,诸位请随我来吧。”

众人正要动身间,马岱却转身道:“伯约,某家须先带兄弟们去北大营翊军将军处报到。咱们今日就此别过了。”

姜母问道:“马将军不与我等同行了吗?”

马岱笑道:“夫人有所不知,外军未得准许,不可擅入都城。岱只是例行公事罢了。”

姜维忽问道:“翊军将军可是赵云赵子龙吗?”

马岱颔首道:“不错。正是赵将军。”

这句话刚说完,与马岱随行的三十名骑士已是调转马头,集结完毕,他遂朝众人拱了拱手,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就此告辞了。”

姜维情知朝廷规矩如此,只得拱手道:“一路多承马兄照顾,大恩不言谢,万望保重!”

其余诸人也都上前道别,大家一路同行,彼此间颇有了感情,都是十分不舍。

马岱策马徐徐经过姜维身边,忽小声道:“说不定几日后,你我二人还能同殿面君呢。”言罢,爽朗一笑,旋即领着众骑拍马离去。

目送马岱离去后,董允当下领着众人进入城中。

进得城来,但见街道宽敞整洁,各式商铺林立,行人错落有序,端的是一派繁华景象。此城占地极广,众人足足行了一炷香功夫,这才抵达驿馆。

这座驿馆乃是刘璋当年旧观,经其父子两代修葺,层台累榭,轮焉奂焉。众人从来都不曾见过这般华丽的房屋,心中不由暗叹蜀中富庶,比之天水一带,无异于天壤之别。姜文、姜武两兄弟毕竟年轻,忍不住四处观望,啧啧称奇。

早有驿馆令和侍从在门口恭候,将一行人引入一进独立的院子。此处除了有多间屋舍外,还自带一个花园。繁花茂草,风景宜人,又兼远离市井,十分幽静,倒是个难得的好住处。驿馆令指使侍从将行李一一卸下安置好,又为众人准备热水新衣,以供沐浴更衣之用。

姜维一路上风尘仆仆,眼下得了这般周到服侍,终于放下心事,痛快洗漱一番。

浴桶边上放着驿馆令送来的新衣,是一袭宝蓝色的飞云流彩蜀锦直裾,散发着柔和的光泽,瞧着华贵异常。但他只是匆匆一瞥,并不取用,只从行李中取出一件浆洗得泛白的青色麻布长袍,披于身上。此前在武都,行李大多丢失,这件衣服是当日穿在身上的,故而得以保留。

他情知董允、尹默仍在堂中等候,不忍其久侯,粗粗一扎仍微湿的头发,即向堂中行去。

董允此刻正与尹默一道于驿馆堂中奉茶闲谈,遥遥就见姜维行来。走到近处,只觉眼前这名少年长身玉立,英武俊朗,虽只着了一袭泛白的青衫,却丝毫不减其潇洒闲雅之态。他上下打量一番,心中暗赞:“传闻此人号幼麟,若只以外表而论,当真煌煌如麒麟之表也!”

及至姜维行至堂中,两人上前相迎。董允的目光落在姜维袍服之间,忽问道:“姜义士如何不穿驿馆令所赠新衣?”

姜维闻言便是一愣。

古人重丝轻麻,后世之人却截然相反。麻布衣服凉爽透湿、风格复古,反倒得了后世国人的欢心。他上一世也是穿惯了麻布所制的衣服,眼下暑热尚未消尽,故而取了更为适用的旧衣。

他不知道董允所闻何意,只得如实答道:“旧衣服舒适,故而取用。倒是辜负了驿馆令的一片心意。”

董允闻言微微颔首,原本十分严肃的面容顿时缓和了几分。

说话间,姜母、马钧、姜文、姜武也已洗漱完毕,相携来到堂中。几人都是穿着自己的旧衣,并无一人穿了蜀锦新衣。

董允见后,脸上忽然现出笑容,赞道:“伯约居无余服,有华衣却不为所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你之家人也如同你一般,可见伯约治家严谨,乃是品行高洁之士啊。”

他此言一出,姜维便明白了董允态度骤变和善的原因。

荀子有句名言,曰:“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后世儒者受其影响,观人时先观其德行,再看其才能。

诸葛亮十分重视自己德行的修炼,无论是躬耕南阳还是治理蜀中时,皆勤俭修身,以身作则。

受其影响,荆州系的少壮官员大多也是如此。董允为官半生,正是两袖清风。虽有些惜爱羽毛,但对利之一道却是视如浮云。眼下亲见姜维一家安贫乐道,心中大起同道之心,这才有了态度上的转变,还将对姜维的称呼从“姜义士”转变到了更可更为亲近的表字。

这厢,驿馆令已是备好酒水筵席。

董允当即请了姜维、马钧入席宽坐。杨氏扶着姜母到隔间用膳。而姜文、姜武因是下人的缘故,自然不得不主人同席,有侍从将他们引到后间用餐。

这是代表蜀汉朝廷的接风宴,菜色十分丰盛。四人相互敬饮了几杯,又随意寒暄了几句,气氛可谓不浓不淡。

董允冷眼旁观,只觉这位马钧绷直身子,停著不食,十分拘谨。而姜维却是浑然自若,该饮则饮,当食就食,气度一如平时,丝毫没有拘束之感。他方才对姜维已是大为改观,眼下见他如此,自然更是高看了一眼。

他表面上是受命迎接姜维一行人,实际上刘备、诸葛亮还给了他另外一个使命,便是要好好观察一下姜维其人。毕竟此前所有消息均由马超表述,所谓耳听为虚,眼见方为实也。经过这短短一个时辰的相处,他对姜维已是有了个粗判。

此行目的既然已经达到,酒过三旬后,董允便起身道:“伯约,你与家人且在此好好将养几日。但有所需,只管和驿馆令提来便是。本官与尹从事每日都会前来探望。眼下时辰不早,我等还需回宫府复命,就此告辞。”当下领着一直沉默不语的尹默飘然离去。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国传奇

    《冲出高原·吐蕃王朝传奇》从藏族起源的神话开篇,讲述了吐蕃王朝逐渐走出狭窄的雅隆河谷,建立起纵贯雪域高原的强大帝国,又一步步跌落云端,在佛、苯的激烈斗争中渐渐走向衰落和分裂的历史过程。横空出世,十三岁的小赞普能否在动荡的政治漩涡中力挽狂澜?左右逢源,孤儿寡母能否撑起雪域的一片蓝天?英雄迟暮,战神噶尔?钦陵能否继续家族的无限荣光?……不甘寂寞的吐蕃君君臣臣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书写着吐蕃的历史与辉煌。
  • 一团和气见深情

    一团和气见深情

    大明宫庭风云变幻,一个弱小的生命在一位妙龄宫女的庇护之下长成为一代君王,面对种种血雨腥风的,一生功过又有几人说得清,觉得成化帝朱见深的故事有许多可发挥之处,《一团和气》是他年轻时的绘画作品。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方可刊而行之,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是忠也。维忠与孝,此可以为劝者也。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其为惩创,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然而史册所载,其文古,其义深,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如欲使家喻而户晓,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清和月吉,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
  • 寒门祸害

    寒门祸害

    生于寒门,跃过龙门,跻身仕途。却不与官绅同流,不跟权贵合污,亦不为君主巩固皇权,不承天下乃朱家之天下,不顾太祖训而重工商开海禁,是为朱家王朝之祸害。(书友群:寒门祸害96857475)
热门推荐
  • 欢喜冤家:媳妇你的老公掉了

    欢喜冤家:媳妇你的老公掉了

    他是一个花花公子,飞扬跋扈,蛮不讲理,在京都人人都惹不起的娱乐界大亨;可是遇见她之后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整夜温柔。。。。他:“喂,村姑,你踩着我的脚了”她:"哦,是嘛,我怎么不知道啊"他;‘’你知道我是谁吗?敢这样跟我说话”她;"反正不是什么好人"其实她是想说反正不是人的。她是三亚某农场的女老板,是一个附有正能量的女孩,自己离开家乡来三亚开始了她的创业史,她认真负责,凭着自己的力量开起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农场。当有一天他遇上了她两个小冤家发生了怎样有趣的事情了。
  • 汉末英雄记

    汉末英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l之英雄本纪

    lol之英雄本纪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风一样的男人浪迹异界的故事。 中二流简介:有人对我说我的剑就是你的剑,有人对我说风之化身听候您的差遣,还有人对我说死亡如风常伴吾身。我守心中之道,敢在德玛西亚皇宫向天怒吼;我执手中之剑,敢向诺克萨斯军队无畏冲锋;我奉众生之意,欲力挽瓦罗兰大陆于狂澜。这是LOL的前世今生,这是穿越者的问心之旅,这更是一段流传千年的史诗。才怪!………… 大纲流简介:第一卷地下城与勇士,第二卷种田立国,第三卷蒸汽科技,第四卷战争和平。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美食攻略

    美食攻略

    什么也无法阻挡,一个吃货对美食的向往,正经的技能一个不擅长,歪门邪道的本领各种风光,一身厨艺引得众行会哄抢,一颗玲珑心,赢得腹黑好儿郎O(∩_∩)O~
  • 明伦汇编人事典疾病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疾病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错位(中篇小说)

    错位(中篇小说)

    谁都想过上好日子。从小丧娘的女孩秋秋跟随父亲与后娘生活,后娘从小向秋秋灌输长大当行长或嫁个行长的思想。因为在后娘心目中,当行长才能过上好日子。秋秋听从后娘指引长大后一心一意要当行长或嫁个行长丈夫,她能实现愿望吗?——如果生命注定要你在一帆风顺里飘摇,那你就不要抱怨去当一名水手。——谨将此作题于子辰留念秋秋从小就没爷娘。娘死得早。爹把她拉扯到3岁,继下了梅娘。梅娘没有生养。秋秋9岁那年,爹在一次车祸中丧身。梅娘咬咬牙,没有再找人。秋秋和梅娘很亲。
  •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界求生

    虚界求生

    再一次醒来,李锐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陌生的街道,陌生的穿着。还没来得及醒神,莫名的追杀就已经到来,被迫无奈之下逃命,在一条小巷被神秘老人收留,从此过上了修炼生活。莫名的穿越曾让我有过无比的畏惧,可日日夜夜走过来。异常强悍的自我再也不会害怕面对任何事情。有些秘密,注定沉入大海被大家遗忘,可我“天选者”终将再次泛起历史浪花,平定者虚界之乱!——李锐
  • 神医毒后太妖娆

    神医毒后太妖娆

    穿越之后的楚夕颜,为了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开始奋力反抗、步步谋划,一一揭开萧家的秘密,最后竟然发现自己的贴身婢女是前世的、重生后的楚夕颜……穿越撞上了重生,但这却并不是终点,因为还有隐藏的大boss出没……他说,与其命运被他人掌控,不如他来掌控别人的命运!可是,他却甘愿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她的手上,是生、是死,是荣华、是淡泊,都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