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石吃过午饭稍作休息,开始在小院练剑。
对于前山那帮欺负过他的人,他一直记在心里,从来没放下过报仇的念头,只是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
如今不只打回去,还把他们赶下山,出尽了心里恶气,觉得通体舒泰,酣畅淋漓。
他一直都不是大度的人,他觉得自己心眼很小,也就针尖那么大,谁欺负过他,他都在心里记得清清楚楚,之所以有些没还回去,只不过是没找到机会。
如果有机会,他早还回去了。
有句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听过,他觉得是放屁,自己骗自己的鬼话。
说出这话的人,八成一辈子都报不了仇。
还有句话叫“以德报怨”,他更觉得是屁话,否则长这么大,怎么从来没见过?
正因为这种睚眦必报的心性,李青石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
当然,他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有多坏,脑子被驴屁股夹了才觉得自己是坏人。
李青石这时在练剑,就只是在练剑,心里想的就只有剑法,别的什么都没想。
前山的事过去就过去了,他不会咀嚼余味,也不会去想有没有什么后患。
照何清流的说法,后患肯定会有,因为三大家族的势力很大。
李青石不乐意想这些,难道害怕有后患,就不报仇了?
要是瞻前顾后,什么时候才能报仇?
想想都能憋屈死!
所以既然有机会,那就先把仇报了再说。
不要说日后如何如何,如果怕三大家族日后报复,那这口气就得憋一辈子了。
李青石练完几遍剑法,出了身汗。
他在屋前台阶上的水盆里洗了把脸,弯腰的时候一锭金元宝从怀里掉出来,他拾起来又随手塞进怀里。
他带去的银钱杨初一最终还是不肯要,哪怕算是借的,他也不肯拿。
后来李青石也就不再坚持,反正那些人已经被赶下山,想来初一又能过回以前的日子,帮人洗洗衣衫,虽然挣钱不多,却也饿不死。
李青石想不到的是,前山那些江湖人依稀听见风声,那个黑黑瘦瘦一口白牙的少年跟老君观师祖关系匪浅,就都上了心。
然后杨初一替人清洗衣衫的生意莫名其妙就好起来,人们也都对他和和气气,日子开始过的顺风顺水,有滋有味。
以至于那个心里从没安稳过一天的少年,睡觉都咧着嘴。
还有一件事李青石也不知道。
王振江、陈海波、孟德刚三位公子哥回到明州老家后,派出大批人手到老君山盯梢,人人带着一幅画,画中人眉清目秀,一双杏眼,正是李青石。
三大家族财大气粗,所派人手不仅身手高明,且数量庞大,日夜轮换盯守,势必要等到李青石下山。
…………
李青石一直练剑到落日余晖散尽,洗漱一番后去饭堂吃饭。
晚饭照例是跟六位师兄一起吃。
六师兄徐逸仙与往常一样,从发髻上拔下两只筷子,连擦都不擦。
好在今天没荤菜,否则又要骂起来。
李青石没吃几口,就听王玄一道:“你今天去前山了?”
李青石愣了愣,点头嗯了一声,然后看向陶三山。
陶三山老神在在一口米饭一口菜。
王玄一道:“听说你打了人,还把一些人赶下了山?”
李青石又嗯了一声,盯着陶三山一个劲看。
陶三山忽然把筷子摔在桌上:“你老看我干什么?难道怀疑是我告你的状?”
李青石吓了一跳,说道:“我、我没这个意思呀。”
陶三山哼了一声,抓起筷子继续吃饭。
王玄一道:“听老五说,是清流替你动的手?”
李青石再嗯了一声,这回还没等朝陶三山看,陶三山先恶狠狠瞪过来:“就是老子告你的状,你想怎样?!”
李青石缩了缩脖子:“我、我没说怎样呀。”
陶三山转向王玄一:“大师兄,你怎么越老越不要脸?有你这么坑人的?”
王玄一一脸迷惑:“我怎么坑你了?难道不是你说的?”
陶三山瞠目结舌,一时说不出话。
王玄一摇头道:“真丢人。”
陶三山霍地站起身,胖脸涨红道:“这也算不大不小的事,我跟你说一声难道不应该?真以为我跟小孩一样,喜欢背后告状?”
王玄一又是一脸迷惑:“我说小师弟呢,你着啥急?不要心虚嘛,坐,坐。”
陶三山又说不出话来。
王玄一对李青石道:“你身为老君观师祖,对付几个寻常武人,居然还要别人帮手,丢不丢人?”
李青石道:“这丢什么人?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要是打肿脸充胖子,被人家揍一顿,不是更丢人?”
陶三山刚坐下,听见这话刷地又站起来:“你小子是不是找揍?指桑骂槐以为我听不出来?”
李青石一脸茫然:“我、我没有呀。”
陶三山脸红脖子粗道:“你那句‘打肿脸充胖子’我可听的清清楚楚,赶紧吃饭!吃完咱们切磋切磋,看看是谁让人揍一顿!”
徐逸仙扯了扯陶三山道袍,把他扯回椅子上,小声道:“行了,你就别装傻充愣在这搅和了,大师兄没怪小师弟的意思,看不出来?”
陶三山仔细看了看王玄一脸色,闷头吃饭不再说话。
王玄一道:“你这么说倒也有些道理,不过以后要勤勉用功,这种丢人的事不能再做了。”
想了想又道:“那些人赶走就赶走,没啥,我问清流事情经过时,听他说你许了一个小孩保证能让他进老君观,这可不应该。”
李青石愣了愣,说道:“他叫杨初一,心地很好,也能吃苦,我觉得他一定能进老君观。”
王玄一摇头道:“人是会变的,就像被你赶下山去的人里,有个叫唐阴山的,以前在江湖上也做过许多急人之难的侠义事,在老君山闷了三年多,心性大变,简直就像换了个人。”
李青石沉默不语。
王玄一道:“世间万物都在变,其中又以人心最为变幻莫测,万一那孩子几年后变了另一副心性,到时你还收不收他进观?不收的话,他四处宣扬你言而无信,不光你名誉受损,老君观也会跟着受牵累,所以,以后说话做事要注意些,三思而后行。”
李青石点头应是。
其实他有些想法,因为不知道对不对,所以犹豫一阵最终也没说出口。
他觉得大师兄说的没错,世间万物都在变,其中又以人心最为变幻莫测。
但他觉得,世间万物,唯一可能不变的,也只有人心。
所以他还是愿意相信,有些人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