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一定会再回来的
二十天后,五月二十八日。
淡马锡港码头,人山人海。
“独角兽”号上,甲板擦得锃亮。
林啸从水手中选拔任命的新舰长张近山,挺立于甲板。
风帆已高高张起,两侧船舷,数面上锈“大明旧港宣慰司”、“大明旧港营”、“旧港义军”、“海外义军”、“反清复明”等字样的大旗,迎风招展。
二百名船员,在新任命的枪炮长关二刀指挥下各司其职,四百名新军步兵则全身戎装,列队于码头,等候上船。
各船的淡水、食物等早已完成补给,施招祥使人赶制了数面大旗,以及一百顶帐篷以备扎营。
淡马锡华人居住区十室九空,男女老少全涌至码头,夹道送别出征义军。
母送子,妻送夫,耳畔尽是殷殷嘱托,以及低声饮泣……
……
林啸正在对施招祥做最后的叮嘱:
“你的守备营已经分为四队,明确了驻地和职责……你一定要加强军纪,严加操练,尤其是体能训练,不能稍有懈怠。”
“另外,新式火枪平时一定要安排专人看管、专人保养,要强调人在枪在,一支都不能丢。”
“好的,卑职一定谨记在心,百户大人。”
施招祥立得笔挺,微笑着应道,脸上如沐春风,写满自信。
他已把百户印信交给了林啸,自己被林啸任命为淡马锡守备营总领,是留守的二百名士兵的首领。
林啸本来只想带走三百猪仔士兵,可施招祥和当地的几位老者商议后,认为“猪仔兵”中大半是水师,步卒却只有一百人,就极力要求林啸再带走三百名本地兵。
施招祥见识了新式火枪的威力,觉得二百个留守士兵已经足够了。
林啸给他们留下了200箱子弹,200箱破片式手雷,总共30多万发子弹,一万颗手雷,足够用了。
而且,既然林啸以旧港宣慰司义军的名义回国抗清,他们淡马锡的海外游子,怎么说也要为大明出一份力才行。
“我们走后,一般的海盗你们尽可应付了,若是大批洋夷来犯,你们可退入武吉知马山上坚守或打游击,并设法派人来通知我们。”
“无论此去前途如何,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的,这个地方如此重要,从此再也不可让别人占了去!”
林啸转身望着码头方向的人群,沉声说道,“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海外同胞啊!”
……
码头上忽然传来嘹亮的军歌声,新兵们开始唱着军歌,列队登船。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战士就该上战场。
是虎就该山中走,
是龙就该闹海洋。
谁没有爹,
谁没有娘,
谁和亲人不牵肠,
只要军号一声响,
一切咱都放一旁。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战士就该上战场。
好钢就该铸利剑,
好兵就该打硬仗,
谁没有爱,
谁没有情,
情系家国好儿郎,
只要祖国一声唤,
唱起战歌奔前方。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
战士就该上战场,
有多少道理都不用讲,
战士就该上战场,
战士就该上战场。”
……
“呜……”
随着“陆丰”轮与“龙升”轮的一声汽笛长鸣,在码头人群的依依惜别中,“独角兽”解缆起航,缓缓离开码头,随即一马当先,劈波斩浪,向东疾驰而去。
码头上,人们纷纷挥手送别,一些本地士兵的家属痛哭失声……
“独角兽”后面,“陆丰”、“龙升”两艘巨无霸压低了速度跟着,逐渐地消失于人们的视线……
……
半个月后。
明永历四年,六月十三日,上午。
安南北部,海防镇以南约二十公里,一处巨大的海湾内,太平江口。
“独角兽”号出现在岸上人们的视线内。
后面更远处,隐隐约约的两艘巨无霸停泊于海面。
天气尚好,阳光不时被一抹薄云遮盖,海面上,微微有点燥热的风吹过。
北越的六月,便已经进入雨季,往往前一刻还是骄阳似火,后一刻便会迎来一场暴雨。
“独角兽”缓缓驶进太平江口,上溯二公里左右,才于江心下锚停泊。
江面上偶尔掠过一丝微风,吹皱一江春水,右手江岸,是一片江滩,江滩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丛丛芦蒿,和不知名的灌木。
江滩后面,是一道只有一米多高的江堤,江堤后,则是一大片地势平坦的空地。
水手们正忙碌地降下主帆,放下自带的两条舢板。
两条海盗艇和大船上自带的四艘救生艇,都已靠在“独角兽”的船舷,随波轻轻摇晃。
船舱内,八名特战队员,各带着50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安静地等待着上岸命令,400名旧港营士兵被分成8个小队,每队50人。
自从旧港营成军仪式后,林啸等特战队员也全部换成了美军装备。
自己带来的枪械,没有配套的弹药供应,弹药不多了,林啸决定全部封存留念。
除了步枪和手枪,林啸觉得,暂时没必要装备其他枪械,特战队员们同样装备了M16步枪,只不过每人加配了一把手枪。
“这可是好东西,比咱们自己的92式可靠多了。”
段正宏把玩着M92手枪,潇洒的耍了个枪花,利落地插入枪套,喜滋滋的嘀咕道。
十个人还郑重其事的举行了一个小型的仪式,把自己心爱的国产装备,全部封存在“陆丰”轮的宿舍舱更衣柜里。
……
高高的艉楼内,身穿美军丛林迷彩作训服的林啸,正举着双筒望远镜,身后,李涛和肖凯峰挺立着。
李涛很谦逊,主动提出他和肖凯峰当林啸的参谋,林啸推辞无方,只得强调是暂时的。
海防,北方靠近广宁省,西方靠近海阳省,南方靠近太平省,东边就是北部湾及海南岛,离河内只有一百公里,距离北部湾的中国领土也只有150公里,是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
海防北临捄江,南邻太平江,是夹在这两条红河支流间的一大片低洼地,海拔不超三米,因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成了越南北方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
从15世纪开始,这里已经有外国船只来往。
但是,直至1870年,阮氏王朝才在这里修建码头,设立商馆,还建立了兵站,执行海边防务,后人遂称之为“海防市”。
现在,海防尚未建成城市,只是个只有几条街的大集市,大约有几万居民,在这个时代的越南,也算是很繁华的地方了。
出现在林啸望远镜镜头中的,别说城市,连大一点的城镇都没有,除了稻田,就是空地。
目力所及,岸边只有一个数十户人家的小渔村,内陆远处还有几个小村落,偶尔隐隐传来数声犬吠。
因为这里,是在海防以南二十公里以外的海边,太平江出海口。
因海岸边长满红树林,不太适合登陆,林啸选中了太平江右侧江岸,上岸就是一片开阔的平地,适合扎营。
平地往北五六公里,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凸角,上面有大片林子,可以伐木取材,凸角以北不远,就是海防所在的海湾。
海湾北端,有一座叫吉婆岛的大岛,不知有没有人家常住,岛上有一座二百来米高的山,大岛周围,还有许多千姿百态的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