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七杀令!
何守信他们,和龚振浩的家丁们,也参加了测试,全部轻松过关,大家满脸喜气,相互道着喜前往仓库。
难民中,有几名秀才样的年轻读书人,也参与了登记,结果,大多体能不过关。
这些满口之乎者也,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空有报国之心却科举无门,更没有能力从军杀敌,纷纷无奈摇头哂笑而退。
林啸得知后,也觉得非常可惜。
其实,他也知道,这个时代,读书识字者颇为难得,也很希望,他的军队中,能有更多的读书人。
但他深知,自己想要组建的是野战部队,不久后,定会遭遇恶战,必须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能力才行。
因此,他并没有开绿灯放行,只是让张海发找到他们,高薪招聘他们,都进学馆当先生,并勉励他们努力教育好难民子女,也是为国效力。
……
一天不到,招兵工作便已顺利结束。
结果,通过所有测试的难民青壮,竟有六千多名,事先准备的五千套军服,都不够发的。
林啸闻言皱了皱眉,习惯性地摸着鼻子思考着。
部队人多是好事,但是,这么多人带来的后勤压力也很大。
况且,一共才一万多适龄青壮,一下子抽走这么多壮劳力,修城人手受到影响不说,对于以后海防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不管怎么说,码头和矿场的民工,都是需要身强力壮者的。
事已至此,不可能推翻重来,看来,只能在训练中提高难度,再淘汰一批了。
好在,还有相当数量25岁以上,正当壮年的难民,本来就不在适龄范围之内,这些人,还稳定的充当着修城建设的骨干力量,短期内影响还不算太大,林啸哂笑着,默默为自己开脱……
当晚,六千余新兵便整队开拔,前往太平江边营地受训。
林啸把新兵分成了六个大队,每个大队分成十个小队,由特战队员担任军事教官,由于有了淡马锡训练的经验,队员们都是驾轻就熟。
除了肖凯峰和祝俞嘉尚在河内,刘旭磊率领二连正驻守海防以外,其余六名队员,分别担任六个大队的大队长兼军事教官:
第一队大队长兼教官丁帅;第二队李涵之;第三队夏博敏;第四队段正宏;第五队徐天石;第六队张晨枫。
另外,在旧港营第一连和第三连第三排中,抽调出六十名军事骨干,担任各小队队长,负责日常具体训练与生活管理。
林啸则亲自担任政治教官。
……
训练内容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思想和纪律教育,由政治教官林啸亲自负责;第二阶段,为体能与军姿队列训练;第三阶段,为军事技战术训练;第四阶段,为军事比武考核阶段。
第二天上午,训练便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的思想纪律教育,林啸只花了一天时间。
当天上午,全体新兵列队于大校场,林啸亲自登台训话。
训话内容只有四条,四句话。
第一条,我义军的奋斗目标:“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林啸分析了国内局势,指出清狗之残暴,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大明子民,实不该偏安一隅,而应卧薪尝胆,奋起反抗。
无论局势有多坏,我堂堂华夏民族,都应有前赴后继的抗暴义士,杀灭清狗,复我华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二条,我义军的作战风格:“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我义军人数虽少,但作战能力必须强悍,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均应奋勇向前,搏杀到底,进攻时,要做到猛打猛冲,防守时,要做到稳如山岳。”
第三条,我义军的军魂:“永不放弃,绝不抛弃!”。
“凡我义军将士,作战中绝不放弃自己的目标,要做到不死不休;绝不抛弃自己的一名战友,即便战友阵亡,也要把遗体一起带回来。”
第四条,我义军的纪律:“令行禁止,秋毫无犯!”
一支军队要打胜仗,战术比武器重要,训练比战术重要,而纪律,比训练更重要。
林啸根据自己改编的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主要内容,分三点讲解了何为军队的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缴获要归公;不拿百姓一针线。
最后,林啸厉声宣读了严苛的军纪——“七杀令”:
“不听号令者,杀!
临阵脱逃者,杀!
掳掠百姓者,杀!
JY妇女者,杀!
强买强卖者,杀!
聚众哗变者,杀!
私藏财物者,杀!”
乱世须用重典!不严,不足以立威!
当今国内,局势纷乱,各军阀**,都在变着花样祸害百姓,基本上兵匪一家。
林啸不能让这些子弟被传染,更不能容忍他们堕落成新的军阀,必须让他们出淤泥而不染,永葆子弟兵本色。
要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与众不同的,真正的人民子弟兵,那么,在成军之初,就必须用铁的纪律来约束他们。
听到最后的“七杀令”,台下六千余新兵噤若寒蝉,如履薄冰!
就连在场的旧港营老兵,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面目狰狞的林啸,一个个心头凛然,诚惶诚恐地暗自告诫自己。
……
当天下午,各小队分组交流,教唱军歌,继续学习消化训话精神。
第三天,军事训练正式开始,具体步骤和方式,不用林啸再次强调,但他私下关照各大队长,这次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训练,最后考核时,达标标准或许会提高,最终,会有一到两成的淘汰率。
一清早,当听到集合号的新兵们,乱哄哄的跑出营房准备整队时,便听到大校场上传来整齐的“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口号声。
原来,旧港营一连和三连三排的驻守士兵,早就开始了晨练。
只见一列队伍,踩着整齐如一的步伐,正在喊着口号跑步,不知道已经跑了多少圈,但见战士们上身穿着的绿色军用短袖内衣早已湿透,但仍个个精神饱满,口号响亮。
呆立于操场中央的一队队新兵,望着这些老大哥挺拔的身姿,以及那睥睨一切的眼神,立刻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更加惴惴不安,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
看来,残酷而艰难的三个月训练吉凶难料,很不好熬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