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穿越大藤峡
瞿式耜与林啸,算是同乡,都是常熟籍人,不过,其中不知差了多少辈了。
常熟这个小地方,山清水秀、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历史上文人辈出,但是,在军事方面的杰出人才,却并不多,瞿式耜,就算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民族英雄,瞿式耜的事迹,在后世也是被当地人敬仰的,林啸自然也耳熟能详。
前天,当莫原炜提到,瞿式耜被俘关押的时候,林啸突然想起,据史书记载,他不屈被害前,的确曾被关押过一段时间。
尽管具体记不清,他是在哪天被害的,林啸觉得,既然还有营救的希望,就值得努力一把,争取尽快把他营救出来。
当然,解救他的真正原因,倒不是因为同乡,而是林啸考虑到了,一个更深远的因素。
历史上,南明朝廷能苟延残喘十多年,主要是靠了几个大军阀的竭力支撑,尤其是西宁王李定国的赤诚护主。
然而,本来南明是有很多机会存在得更好的,有好几次,抗清形势相当好,只可惜,各路军阀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往往形势一有好转,便纷纷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大大削弱了抗清实力,以至民心军心浮动,形势终不可挽回。
林啸认为,目前,有了钦州和防城港基地,自保已经没什么问题。
但是,一个好汉三个帮,若想出兵反攻,没有实力人物的支持,即使打下了地盘,也缺少人手防守。
他的义军不但人不多,更重要的是,这都是用来进攻的野战部队,不是用来守备地方的。
再考虑长远一点,若是没有朝中大佬的相助,以后,免不了会被各路人等猜忌倾轧。
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说不得也要搞一下子“攘外必先安内”那一套,这是他暂时不想看到的。
为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地加入抗清队伍,他决定,冒险出击,无论如何也要尝试救出瞿式耜。
然后,利用他的声望,哪怕只取得一点后勤方面的支持,也好过孤军奋战。
众兄弟听完林啸的介绍,纷纷赞同,尤其是段正宏,早就跃跃欲试了。
特么的,好不容易来一次十七世纪,只当了一次机枪手,还没有好好显显身手呢。
林啸望着面前的昔日战友,今日兄弟们,内心十分感动。
没有了组织,他们早就不是昔日的上下级关系,可他们一如既往,仍然每次都无条件支持他的决定,毫不犹豫的予以执行,这是真正的,相依为命的好兄弟啊!
……
接下来,研究出击路线,林啸心里已有初步打算,他打开军用笔记本电脑,调出地图,和众人一起研究起来。
由于要抢时间,林啸决定,尽量利用此地众多的江河湖泊——走水路。
可惜的是,横贯广西境内的主要水路,几乎都是东西向的,如今要由南往北去,不但要转来转去,还得水陆结合。
最后,研究了半天,大家群策群力,才找出了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案……
小分队人员,除了林啸、张晨枫、段正宏、刘旭磊、祝俞嘉、夏博敏外,还有何守信、司徒正、秦书涯,这三位都是武师出身,身手相当好,又都是本地人,可以认路。
至于丁帅和李涵之,因为任务繁重,林啸让他们留守原岗位。
结果莫原炜不干了,坚决要求同去,他觉得自己是地头蛇,以前还在桂林驻扎过,必要时,还可以由他联络城中的细作等等,总之,带上他有道不尽的好处。
“莫大人……峦首兄……这……”
林啸犹豫着望了望何守信,见何守信默默点头,便同意了。
计议停当,当夜就出发,一行十人带足弹药,分成两组,抬着海盗快艇出城向北,隐入山路中。
海盗艇是很轻的玻璃钢船体,全船最重的就是发动机了,四个人抬一艘根本不费啥劲,还能轮流空出两人警戒开路。
在何守信的带领下,一行人摸黑走了二十多里山路,来到一个叫三里村的地方,村子东边有一条小河,两岸栽满杨柳。
众人把快艇轻轻放入河中,登艇发动引擎,扬长而去。
一个多小时后,就进入了郁江,快艇加速,一路疾驰,不久就来到贵县附近。
林啸打开红外夜视望远镜,观察着江边情形,前面,隐约有些灯火,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几个兵营样的建筑,看来,这儿尽管已是前线,清军攻克玉林后还在休整,尚未派兵来攻。
很快,前面出现了个大弯,这里是郁江、黔江和浔江的三江交汇处,江岸边就是桂平城,这里,也暂有明军驻守。
绕过了桂平,左拐就进入了黔江,沿黔江一路溯江而上,就是十万大山地区,两边都是黑黝黝的山峰,江边到处是险滩,很少见到村庄,根本没什么渔火。
行驶不多远,江面陡然变狭,水流越来越急,两岸高耸的怪峰,形成一个险峻的峡口,林啸知道,这里应该是个叫弩滩的地方了,这是著名的大藤峡的出口。
传说,这里原有大藤横跨江面,昼沉夜浮,可以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峡。
明初时,这里的瑶民曾爆发过大规模的起义,在官军镇压时大藤被砍断,因此,后来又名断藤峡。
林啸看到,两岸一片礁石岩巉,知道这里水下有暗礁四伏,加上江流漩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连忙招呼大家坐稳,两艘快艇一前一后减速慢行,小心翼翼地逆流而上。
湍急的江水不时卷起激浪,浪尖调皮地舔舐着众人的衣衫和脸庞,两艘快艇一忽儿穿浪而过,一忽儿腾空而起,把艇上的人颠得七荤八素。
大约半小时后,随着黔江再一次左拐,江面终于开阔起来。
驶出峡谷的快艇再次加速一路飞驰,将近凌晨五点的时候,进入洛清江,从柳州正东驶过,前面,一路又全是两山夹一江,沿岸荒无人烟。
大约又赶了一个小时路,驶过一条名叫洛江的支流河口后,天色已微亮,林啸决定,在附近找一处隐蔽的江湾靠岸。
众人收拾好随身装备,动作利索地把快艇拖上江岸,抬入离岸两百多米的一片山地密林,刘旭磊和祝俞嘉,还从四处砍了些带叶树枝,把快艇掩盖严实。
东方发白,天快亮了,林啸让大家各自从背包里,取出事先准备的宽大便衣换上。
这里离桂林尚有五十公里之遥,不大可能遇见大队清兵,但江岸边难免会有小村落,很难保证不被山间猎户或樵夫撞见,只能略作化装,掩人耳目了。
众人脱了头盔,整理发髻,把便衣胡乱罩在军服外面,然后找地隐蔽,喝水吃干粮略作休息。
自淡马锡起,林啸便要求他的特战队员们全部留起了头发,只许剃须不许剃发,以备日后化装侦察之需。
所以,大半年后,众人的头发都可以勉强梳一个发髻了,除了洗澡的时候有些麻烦,大家倒也逐渐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