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9800000011

第11章 家宅是非多

孟老太君实在是气急了,忍不住锤起了胸口。

许嬷嬷连忙上前握住她的手,“老太君,您息怒。大老爷兴许是有自己的考量啊,他在京中这么多年,总归知道得要多些。”

“他知道得多些?他知道什么?他不过就是想求得那泼天富贵?”孟老太君冷下了脸,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湛哥儿如今的风采哪里就比那些世家子弟差了,他要是勤勤恳恳,未必就不能走到阁臣那一步,哪里需要依附四皇子,依附程党?他活到这个岁数了,却是连这点都看不清。”

这下许嬷嬷却说不出话了。

说什么?说大老爷确实不该,为了泼天富贵忘了祖训?或者说是老太君糊涂了,谁不想自己更上一层楼,谁不想做那权倾朝野的臣子,大老爷这么做也是为了孟家。

但她什么也不能说,她只是一个下人,主子让你听,那是给你的恩典,哪里就有你说话的份?说到底这些还是他们娘儿俩的事,外人怎么插得了嘴?

说了这么多,孟老太君的心里好歹舒坦些了。

“待会儿湛哥儿从正德院出来后,你让人把他领过来。”

这是有话要交代的意思了。

“老太君歇会儿罢。”许嬷嬷应了下来,扶着孟老太君上了贵妃塌,又往手上抹了精油,帮她一寸一寸按摩起来。

……

都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八月处在中间倒是不冷不热的,尤其是在岭南这种地方,更给人一种暖意。

一大早,沈余氏就在小书房打理账本,在惠州这些年为了支撑府里的开销,她盘了几间铺子,做了绸缎布匹和胭脂水粉的生意。

掌柜隔段时间就会将账本送过给她过目。

“昭姐儿可用完早膳了?”

“用完了,正在小书房练字呢。”余嬷嬷在一旁回了话。

“她这练字的习惯倒是雷打不动的。”沈余氏一面拨弄着算盘,一面笑,“这样也好,她不喜诗词歌赋,能练得一手好字也是不错,小姑娘家的总要有点才学傍身,不然平白被人说成了教养不当。”

余嬷嬷便笑道,“太太只管放心,姑娘心里明镜似的,哪有不明白的道理?您就别惦记着她把那女师遣走的事了。你的才学当年在京都也是数一数二的,若是亲自教养,不比那女师来得强?”

“我哪是气她把女师遣走?”沈余氏轻哼了一声,“我是气她行事乖张,小小年纪,主意倒是不少,往后还能听上半句劝?”

余嬷嬷免不了安慰一番,“太太哪能这般想,姑娘能有主见,那可是好事。难不成还要像巷子里头的王家姑娘一样,平日里的穿戴都要向人请教?”

沈余氏这回到没有说话了,她的女儿自然不会那般小家子气。

只是未免太有主见了,若是能跟远哥儿一样是个男儿身还好,可偏偏是个女儿身。

前些年那些事也不知道她心里有多少印象。

余嬷嬷自然是想不到沈余氏忧心的缘由,见她没有再提这事,便也闭了嘴,专心打起下手来。

这时有珠帘起落的声音传来,隔扇边守着的小丫鬟传了话进来,“太太,雁如姐姐想见您。”

余嬷嬷立即停下手里的动作,见沈余氏没有异样,便替她搭了话,“让她进来吧。“

于是一个穿着深兰色比甲的丫鬟便徐徐走了进来,朝着沈余氏盈盈一礼。

接着又拿出一叠纸来亲手递过去,低声道:“太太,京师有信到了。”

沈余氏伸手接过,余嬷嬷也有些意外,来惠州府这么多年,京师的信接的还真不多。

沈余氏看着两个不同的信封,不禁惊异,“怎地还有两封信?”

雁如摇了摇头:“婢子不知,只听回事处的人说都是从京师那边寄来的。”

沈余氏看着面上那封,从那字迹便知道这是沈老太爷写的。好端端的,沈家怎么来了信,也不知是出了何事?

……

典雅的小书房里,沈昭正在跪坐在书案前提笔练字。因着沈余氏在余家时一直沿用前朝的跪坐之姿,所以他们家也皆用跪坐。

每日练字是沈昭以前就有的习惯。那会儿她常年守在边关,手上免不了沾染鲜血,身上戾气过重,便时常练字平复心境。

是故,她虽不喜作诗词歌赋,却有一手好书法,更有临摹的手段。

析玉在旁一面替她磨墨,一面说起孟家的事,“听说老太君昨日夜里病了。”

“好端端的,怎地病了?我还记得在寿宴见到她时,精气神好得很。”

“听说晚间开了一扇窗透气,下人们大意忘了关上,老人经不住凉气,竟然受了凉。半夜找来府医服了药,可人还是昏昏沉沉的,如今几位太太奶奶都在跟前侍疾。”

“受了凉?”沈昭手中的笔顿了顿,“我看未必吧。怕是气病了才对。”

“姑娘何出此言?”

“听说孟家大太太虽端庄贤惠,但是在教养方面并不如何出色,况且内宅不言朝事,官场上的事孟大老爷肯定不会跟她提多少,可他在京中的一些情况总会跟他们提几嘴。

而孟老太君不是寻常女子,这么多年撑着孟府一大家子,手段心智绝非一般,就是只言半语也能猜出一二。

孟湛回府真是为了祝寿?恐怕更多的是为孟大老爷在京中的行动。而孟老太君对于朝堂风向哪有不清楚的。

更何况孟家向来自诩清流世家,她能不知道依附程党就是结党营私,有违祖训?孟大老爷这么做能不让她动怒?”

析玉听了,沉默了半晌,才叹息般地说道,“这孟家怕也只有老太君是个明白人了。”

“泼天富贵谁不想求得?”沈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又提笔练字。

析玉也不再说起这事,见沈昭写满一页的字体工工整整,又忍不住问了句,“姑娘今日怎地想起练台阁体了?”

她自小服侍沈昭,也读过一些书,认得几个字,倒是知道一些东西。

“不过是兴起罢了。”沈昭停了笔,又拿起澄心纸仔细瞧了瞧,她今日仿的是沈度的四箴铭,确实字字端正,不过总觉得少了东西。

“自乐先生到底是台阁体的鼻祖,这字帖仿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析玉也看了几眼,有些兴味索然,“婢子到觉得只是过于端正罢了。”

“你说它端正?”沈昭朝析玉看了一眼,放下手里的纸张,“倒不如说它死板。连你都能看出来的事,别人如何不知晓?

可它偏偏成了官场文书必用字体,还是科举取士的要点之一。不过是迎合先帝喜好罢了。”

沈昭这话到也不算完全错,自乐先生最终能被人推崇为书法大家,也少不了先帝那一句“当朝王羲之”的推波助澜。

不过这些话,析玉是不敢再提了。

“罢了。今日就不练了。”沈昭顿时觉得无趣,让析玉将澄心纸都整理起来,又问起松雪来,“她这些日子可算安稳?”

“比起初来时好多了。”提起松雪,析玉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意。

“许是被王嬷嬷教训了一番,这些日子倒是愈发懂得规矩了。姑娘问起她来,可是想把她放到身边了?”

沈昭到也没有否认,只是面上仍有些不大满意,“心思未免多了点。”

析玉听到这话,却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本就是沈家的家生子,跟沈昭又是打小的情分,平常说话倒是随意些。

“姑娘如今嫌她心思多,往后怕是又要嫌她心思少了。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可真真是摸不准您的心思。”

沈昭不置可否,只说道,“那也要听话才行。”

析玉便道,“姑娘只管放心,到底是关老先生身边的人,哪能是个蠢笨的?不消几日,便能明白了。”

沈昭也知道析玉说的在理,就不咸不淡地说了句,“且看看吧。”又问起另一件事来,“过几日去承恩寺一事,母亲是怎么说的?”

析玉便将之前得到回复细细说来,“按照太太意思,索性再过些时日,等到九月九登高时再去。到时候老爷休沐,寺中的主持也会开坛讲经,便可一起听经文插茱萸。”

“怕是父亲想听佛经了吧。”沈昭笑了笑,“便依母亲的意思了。这样一来,我倒不急着准备了。”

这边她们两人正谈着,云日却又打着帘子进来了,只是满脸愁容。析玉见了就朝她使了个眼色,云日便收了愁意,扯出一个笑容来。

“可是出事了?”沈昭抬头看了她一眼。

云日走到她面前站定,“婢子听说京师来信了,说是许多年不曾见过姑娘和少爷了,想要接姑娘和少爷一起回京。太太知道后已经摔了好几套白玉瓷碗。”

沈昭听闻,脸色猛地一变,直了直身子,冷声问道:“这是谁的意思?”

“听说是老太爷的意思……”云日被沈昭的语气吓了一跳,立即回答。

沈昭的父亲在惠州这边另开了府,大家伙儿便都称京师那边的为老太爷老太太。

听说?那就是说不一定是。沈昭这般想着,眼神渐渐冷了下来,沈家如今能做主的除了沈老太爷,就只有那位不安稳的老太太王氏。

沈家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官宦家族,但是非并不少。

前朝商人地位低,不仅在许多方面有限制,就连科举也不许参加,更别说入仕,是以前朝商业并不繁荣。

后来前朝覆灭,太祖皇帝登基,重新立了户籍,却撤销了商籍,商人的身份便与平民无异,行商的人就渐渐多了。

沈家祖籍通州宝坻,原也是靠种田糊口的普通人家,后来遇到饥荒年岁,家中侍养艰难,沈昭的伯太祖便南下谋生,而她的太祖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跟着一个南货北卖的商人打起了下手。

之后不久就自己开起了铺子,从了商。

正始年间,太祖皇帝薨逝,朝野混沌,高祖皇帝率领亲军拨乱反正,当时接手家业的是沈昭的高祖父。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将全部家财都捐作粮草,追随高祖皇帝。

天下大定之后,便谋了通州百户的职。沈家从此有了底蕴,便督促沈家子弟刻苦攻读。

后来长子沈从恭承袭百户一职,而其余几个后辈资质平平,唯有五子沈从俭在晚年中了同进士,他就是沈昭的曾祖父。

也许是遗传缘故又或者是时运到了,沈从俭的几个儿子都很争气。

长子沈明礼是同和年间的二甲进士,外放做了知县,后升任青州知府,永明二年迁泽州知府,他便是如今的东府老太爷。

嫡次子沈明义也被赐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少卿,后因沈行书之故左迁大兴县知县。他就是西府老太爷,也是沈昭的嫡亲祖父。

庶子沈明信仕途虽不济,但他继承祖宗的本领,在从商方面颇有几分心得。沈家至此才算是有一个家族的模样。

相对其他两枝,西府子辈较多。老太爷总共有三任妻子,元妻育有一子一女,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子,第三任妻子也就是如今的老太太王氏育有两子一女,还有几个庶子庶女。

沈昭的父亲沈行书便是老太爷的第二任妻子所出,虽为嫡出,但并不受重视。

因为他的母族地位不高,妻族又已没落,如今被贬惠州不得入仕就等于成了废棋。而老太太王氏又因为当年的一些恩恩怨怨更是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子过得不可谓不艰辛。

这也是沈昭神色不愉的原因,多年不管不问,突然来信要接她和兄长沈清远进京,必不是好事。

想必说的也不是好话,所以沈余氏会发怒。

这样一来,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此时一梅苑里也是一片冷凝之色,丫鬟婆子都在默默做着自己的事,能不开口的绝不开口。

隔间里,余嬷嬷亲手服侍着沈余氏喝茶,“还请太太放宽心,老爷定是舍不得姑娘的。”

沈余氏的脸色好了些,但一想到王氏,又恨得牙痒,抬手就将小几上摆着的一套茶具拂到了地上,“那个王氏实在是欺人太甚!”

连敬称的没了,想必是气狠了。余嬷嬷看着,眉心突突地直跳。她早该想到沈余氏与她母亲如出一辙的性子――一生气就摔茶碗。

她不该端茶给她顺气的。余嬷嬷瞧了一眼地上还冒着热气的残渣碎片,喊了小丫头进来收拾。

小丫头战战兢兢地进来,头都不敢抬,只自顾自地收拾碎片。

余嬷嬷看了她一眼,又朝着沈余氏道:“太太可千万要沉住气,不然到时候老太太就更有由头了。”

“这我当然知道,只是那王氏……”沈余氏想起那封信的内容,眼神愈发冰冷。

当年余家突遭变故,沈行书因此被贬惠州府。

她不忍沈行书独自受苦,便执意带着才七岁的远哥儿和三岁的昭姐儿一同前往。惠州府向来偏远贫瘠,两个孩子爬山涉水地跟着去,根本不妥当。

王氏却没说过一句挽留的话,这么多年也没来过一封信。

头一回来信却是要接哥儿姐儿回京。说还不知昭姐儿性情如何,这分明就是骂她没教养。

真是笑话!她王氏父亲当年也不过是一落魄书生出身,她们王家才传承几代,莫非还比得过余家世代书香传承?!

又说什么哥儿姐儿年纪大了该相看了,又说多年未见,甚是想念。

真以为这天底下就她王氏聪明,别人都是蠢货,不清楚她的如意算盘!竟然还想要靠着这点血脉之缘使手段!

沈余氏想着,双手便紧紧地攥在了一起。要是她真耍什么阴招,她就算顶着不孝的名头,也不会让她好过。

“派人去孟府知会三爷一声,要他今日早些回府。”沈余氏深吸了一口气。

余嬷嬷知道这样的事总归需要沈行书出声,便恭顺地回答,“太太放心,老奴省得。”

同类推荐
  • 明月佳期

    明月佳期

    不要瞧不起古人,以为唱个摇滚背个唐诗就能震倒一片。地球人都知道,要想在古代立足,你也要有一技之长!纺织酿酒?引领时尚改善古代工业技术?很好!行医状师,为老百姓谋福利?厨艺种植?混的风生水起才是正经事!
  • 玉楼一弦

    玉楼一弦

    她是异世寻死的孤魂,却离奇穿越重生。四年亲情让她蜕变成蝶,玉楼郡主横空出世,翩翩美男层出不穷,这郡主有点招架不住。他唇边勾起一抹浅笑。
  • 富春山居

    富春山居

    娘家爹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女婿一定要读好书做高官。婆家爹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儿子一定要赚大钱做富翁。相公说:哥又不想做官,又不想太有钱,就想在家读读书陪陪老婆。翰林小姐说:奴家还想要个貌比潘安才压宋玉富比石崇官居一品的相公呐——这个家,到底听谁的?古代当家主母的糟心事。
  • 旺夫小农女

    旺夫小农女

    什么叫旺夫,把傻子相公都能旺成万岁爷,就说服不服。娘亲太包子,爹爹很快死,穷得叮当响,还赶巧捡了个傻相公。包子娘亲没关系,好好调教还是女强人。穷一点没关系,反正她会制香,还怕没钱赚?捡来的相公傻乎乎,还是没关系,长得帅就成啊。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还被皇上赐婚配了个傻相公,这又是什么鬼啦!许如玥要跑要抗争,傻子相公却先她一步不见踪影……成亲那一日,她问他,“傻子,你不是死了吗?”他轻轻拥住她,“我要是死了,谁来做你相公,嗯?”1v1甜宠,男女主双洁,欢迎宝宝跳坑。
  • 皇妻

    皇妻

    她,一个不受宠爱,还身怀‘孽种’的宰相府三小姐,在成为那个三小姐没一个星期,又被迫上花轿,嫁给当今的太子做妾。她,一个在太子府里备受欺凌的女子,却毫不放弃对生命的追求,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孩子平静的过一生,没想到他却突然改变了他的态度,他的温柔,他的怜惜,他的深情却让她陷入了感情的泥潭,也将她推向了残酷的宿命深渊……推荐希的三本完结文:【王爷的弃妃】地址:【下堂妻(古代篇)】地址:【独宠可爱娇妻】地址:希新开的新文《御妃》:
热门推荐
  • 渡魂人

    渡魂人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这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所有的烦忧苦楚也都源自于此,可是……若是我告诉你我可以帮你远离生老病死,远离轮回之苦,你可否愿意?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无法放下的执念,你是否有难以了却的心愿,你是否有求而不得的人或事?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暗暗梦想过长生不死,你可否愿意以灵魂作为交换,换得长生不死、换得容颜不老、换得你所期待的一切。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愿意无悲无喜、无爱无恨,独享千年生命,独尝千年孤寂?
  • 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

    本书讲述了一位疯癫的游侠骑士唐·吉诃德的故事,他由于对骑士小说的疯狂的热爱而走上了游侠骑士的道路。他与他的侍从桑丘四处游历,经历了许多挫折与磨难,做出了许多荒唐至极的事情。有人认为他是疯子,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有着睿智的头脑但行为怪异的人。他与风车大战,在羊群中冲杀,为了“正义”放走了一批苦刑犯,甚至还成为过公爵的座上宾。但最终,他败在了一个叫“白月骑士”的人的手下,不久后郁郁而终。
  • 美女靓汤菜谱

    美女靓汤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天紫

    天紫

    极天明道:“你这样真的好吗?身为一代神帝竟然给自己封一个紫天的封号,这就算了为什么我要听你的把封号封成天紫啊!”南宫紫宣:“哦,你有意见?”
  • 一根香蕉

    一根香蕉

    猪脚有不吃饭也不觉得饿的变态超能力(当然,一直不吃依然会饿死)组织有着开汽车连按8次喇叭可以让后面的汽车永远的消失的超能力。。。这是一个针尖对麦芒的修仙故事
  • 声名飞扬

    声名飞扬

    吴繁繁从考场里出来。中学门外拉着一道隔离线,隔离线外面的那棵老槐树下已经站满了一堆先答完试卷出来的学生。班主任和几个代课老师被他们围在中间,正在询问各人考得如何。大家纷纷攘攘地核对答案,惊喜的叫声意味着答对了的庆幸,唉声叹气捶头顿足则分明是在表示答错了的遗憾。吴繁繁没有凑过去加入他们,她低着头加快了脚步,不声不响地走开了。吴繁繁知道,围在老师周围被老师关心的那一帮子同学,平常都是年级里成绩排在前面的好学生,考上大学不存在问题,有的肯定还会考入名牌重点院校。
  • 断命师

    断命师

    生辰八字,断人一生。上海滩皇帝:杜月笙。八字:戊子,庚申,乙丑,壬午。1924年,甲子流年,兄弟到位,执掌青帮。1930年,官印相生,盛极一时,终了之时,寅申,卯酉相冲,金气旺盛,故死于呼吸道疾病!乱世枭雄东北王:张作霖。八字:乙亥,己卯,庚辰,癸未。格局:六阴朝阳。命带魁罡加将星,主带兵打仗,杀伐果断。1928年,大运甲戌,太岁戊戌,天克地冲,土旺破格,命陨皇姑屯!特务头子:戴笠。八字:丁酉,乙巳,丙辰,丁酉。格局:双凤朝阳。八字火旺,克父,38岁辛丑大运,事业腾飞,如日中天。庚子大运,火星受至,止步于此!
  •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

    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量之门

    无量之门

    脚踏山河大地,手摘日月星辰!一念天翻地灭!少年自东胜神域走出,怀绝世血脉,获无上神诀,携不死真凤,闯大千世界,斩天骄,诛群魔,只手撼苍穹!一个不离不弃的知己红颜。一场旷日持久的天地大战,一个我为主宰的崭新纪元!……
  • 余雪荷之千年缘

    余雪荷之千年缘

    凡事都是有因有果,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女人,余雪荷因一次意外雷劈穿越到大宋朝。一个遗失的空间,平凡的人要如何演绎出惊天的传奇。步步惊心步步情,前世的守候,一生的守望。一把双剑的回归,坎坷不平的人生。缘分的捉弄让她何去何从?还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