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那年,王世华第一次赶场。在深山陕南,人们把赶集就叫做赶场。
所谓赶场,无非就是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为了交换自己家里的货物,买些自己家中的必需品,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某一个固定的地方,人们在那里进行贸易,这就是赶场。
在山阳县板岩乡,赶场的时间定在每月三六九,也就是,十三、十六、十九,或者是初三、初六、初九。而最大的场也就是人最多的大概就是在初六。所以初六、十六、二十六这三个场,他们叫做大场,也就是说来的人最多,其他的人就比较少了。
王世华因为从来没有赶过场,只是听人说过场上有多么热闹,很想去一回。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最后他的妈妈终于同意让大哥王世常领着他到场上去看看。
集市设在河口的一个石滩上,在小河和流经板岩乡的马滩河交汇的一个沙滩上,上面全是石头。
年幼的世华非常激动,为此他还专门换了一身新布褂。吃罢早饭,他就跟着大哥一块儿去赶场,因为他们住在一个半山腰,而场在板岩镇上,他们到镇上大概还有两公里多的路程。他就随着大哥一块儿向场上走去,离场老远的时候,他就听到人声嘈杂,各种动物的叫声不断,有小猪的吱吱叫,也有小羊的咩咩叫,还有牛哞哞的闷叫声。还有不少的卖柴的人,他们担着柴担,有的是新柴,有的是劈柴,柴火都放在一起。
世华觉得最有趣的是那个卖粮食的地方,那一块地方,人们卖粮食,都放在一个口袋里,墩在地上。人们如果要想买粮食,不是直接去买,而是要去通过一个经纪人,这对他来说十分新奇。这个经纪人,在地上铺了一块大布单,上面还放了一个大的笸箩,里面有一把斗,还有一把升子。
当时卖粮食不是按斤,而是按升、按斗来卖的。世华第一次看到这种交易,觉得非常奇怪,也很好奇,就蹲在那儿整整看了两个时辰。只看那收粮的经纪人,如果有人来卖粮,他们说好价格之后,就把粮食倒在他的那个斗里,然后上面拿一个薄木板,轻轻地一刮,这样,这一斗粮也就算是非常公平了,买的人卖的人都没有意见。如果粮食多了刮下来的部分,就成了这个经纪人的粮。如果粮食不够,那么这个经纪人,就会给买粮的人说,还差多少多少。然后将这粮食倒在买粮人的口袋里,交易就算告一段落。如果不够一斗,那么拿升子来买道理是一样的,就倒在升子里面,用小木板一刮,就这样成交了。世华觉得,这样对双方来说都是十分公平合理的。
这个集市除了有卖各种家畜,还有卖柴的,还有卖龙须草的,麦草鞋的,还有卖各种山货的,卖粮食的,当然还有一些山外进去的卖盐的,或者卖其他必需品的,整个的场非常热闹,对他这个初次来赶集的孩子来说,样样都觉得很新奇。他从这个角落转到每个角落,又从那个角落转到这个角落,溜溜达达的看了个够。
当时的场,有一部分在河滩上,另外还有一块地方就在庙台村的村委会前面。门前有一棵很大的皂角树,在那棵皂角树下面有一片广场,那片广场就是人们的主要集散地。当然,每一个市场都有一些卖食品的。由于他们家里当时经济比较困难,他也就是看看而已,没有向大哥要求买什么东西。
最后,世常看见他站在一个卖馍的摊子面前久久不走,就问弟弟:”是不是想要一个馍?“
世华说:”我不是想要那块,我就是看那个做馍的非常新奇。“
那个卖馍的人姓雷,人们只知道他的外号,叫雷黑子。一团面粉在他的手下,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他很快地把这团面擀成一块薄饼,他不用模具,手里就只拿一把刀,轻轻地三下五下,就把这块面饼划成了一个动物的图案,有猪的,有小马的,有小牛的,也有小羊的,还有小猴子的,多种动物的图案,随你需要进行选择。你如果需要某种图案,就照着你的要求很快做好,然后放在锅里烙,不到三五分钟,一张动物图案的饼就算是做成了。
大哥问世华:”你要不要一个?“
世华犹犹豫豫地说:”如果有钱就给我买一个尝尝吧!“
那位姓雷的问世华:”你要个什么图案呢?“
世华说他要一匹小马,雷黑子就很快地当着他的面,三下五下的,就给世华刻成了一匹小马,然后他把饼放在锅里。世华就在一旁耐心地等待,不大一会儿,这匹小马就被烙出来了。
王世华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个小马的饼,根本舍不得吃。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工艺品嘛!他让大哥给自己找来一个草绳,从中间穿过去,他一直挂在脖子上,感到十分自豪,也很有趣。
他们转到西头,另外一个地方,也就是在河滩的入口处,那里边有一些人,全部是卖饭的。当时没有固定的摊位,只是那几块石头,垒一个简单的灶,上面架一口大铁锅。卖的饭也非常简单,基本都是稀饭,所谓稀饭,里面放有红豆,黄豆,小豆,再放一些包谷珍,就这样熬呀、熬呀,熬成了一锅非常美味喷香的稀饭。赶场的人,如果回家路途比较遥远,今天在这里花三五分钱,买一碗稀饭,暂时充个饥,也许就算是一顿午餐了。
赶场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杂耍和表演,吸引人们去看热闹。那个场的北头,就是人们所说的庙台,也就是杨泗庙,至于杨泗是谁?王世华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就更不了解了。
在庙的对面,有一座戏楼,那座戏楼年久失修,已经只剩下一个台子了,上面的房屋,都已经垮掉了。经常有时为了宣传某种东西,在上面有的人在演讲,有的人在进行杂耍表演,他看了也觉得十分新奇。
场上有些卖水果的,说起来也许大家都不相信,山阳县因为山民的民风十分淳朴,所以买卖东西很少用秤,买粮食,都是在用斗,用升子在量,卖肉,都在肉上面事先已经刻好了重量,买的人也不再复秤,就看着那上面刻了有几斤几两,就按照一定的价钱付钱,立刻便拿了东西就走。
而卖水果更加有趣,这里不是按斤卖的,而是按个数***如说苹果,一角钱五个,枇杷是一分钱三个,核桃,是多少钱多少个,完全是这样卖的,也就是为了方便。有人也许会感到很稀奇,而卖核桃,卖板栗,也不是用秤来称,他们都是用升子来量,或者干脆用一只大碗自己去舀,他们那里叫做滚子升子,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如果想买核桃,放一个升子,你自己向里面放,一直往上堆,堆到你不能再堆了,否则就会全滚下来的时候,这才算一升核桃,所以把这叫滚子升。
由这些都能看出,山里面的村民,人们的交易十分简朴,有的干脆就是以物易物。比如说,从自家拿几斤龙须草,几双草鞋,或者多少木耳,或者是一担柴,来换二斤盐,或者换一斤煤油等等。
第一次赶场的印象对于王世华来说,实在太深刻了。他觉得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后来曾经去过很多大城市和无数非常热闹繁华的场所,但是都没有这一次赶场对他带来的印象如此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