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少贵往邵阳移动的途中,突然发现湘军的一支小股力量,也往邵阳方向而去,根据探子所报情况,此支队伍不足千人,却又不像是散兵游勇之辈。顾少贵要求探子紧紧跟随其后,弄清他们所属何处,到邵阳所为何事。
顾少贵的人马走走停停,丝毫没有行军打仗的阵势。顾少贵一直在想,这支队伍到底是何来路呢?就在这里只听得一声:“报——!”
一探军在号军临时营帐外滚马入营:报告副都统,晌午所见人马系湘军锡宝田属下马传学部,领头的正是向秉生马传学,此次进入邵阳是为扩充兵源而来。据悉,锡宝田在本次补充兵源过程中,不仅游说湘西父老加入湘军与号军决一雌雄,且把新招募的湘西子弟全都归在了向秉生的名下,原本以为凤凰十三寨的功家子弟可以给马传学,谁知锡宝田又招降了牟珠洞的蒋士矩,而且把凤凰十三寨的新兵归到了蒋的名下。如此一来,向秉生心里十分不痛快,偶有情绪表露出来。锡宝田心里也知道有些薄待了马传学,可他得顺应形式的发展,只想有了新的兵员补给再给他不迟。
可还没有等到新的兵员补给,号军何大牯牛已经在城门之外叫嚣开来,好在蒋士矩领兵出城与之对决勉强压下了对方气焰。蒋的贸然行事让锡宝田有些担忧,可蒋能全身而退并打击了何大牯牛的气焰,让锡宝田甚是赞赏。马传学见此情景嘴上不说心里早有妒意。次日一早,马传学向锡宝田递交了一份请求前往邵阳、洪江一带募集兵源,锡宝田自然知道马传学有赌气之疑,可眼下确是湘军扩充实力壮大实力之际,心想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于是应允了他的请求。
马传学早年就在邵阳一带驻守,也可以说邵阳是他的福地,可马传学有愧于邵阳一方百姓,当初自己率两尤邵东子弟迎战西面的号军,岂料因锡都统的轻敌与指挥失误,让邵东子弟大东葬身舞水河畔。马传学为此而悲痛万分,内心里确无颜见江父老的疚愧之歉。可一看见锡宝田因自己非谪系而宁肯偏袒新招降的蒋士矩也不顾及他的感受,于是提出了带领自己部属折返邵阳招兵卖马的请求。
与马传学随行的向百人马已经是马传学的全部家底,与其说他要去邵阳一方招募人马,还不如说他是要折返邵阳重整雄风,他与其说是向锡宝田请求,还不如说是向锡宝田辞行。可马传学哪里知道,自己的一切举动都在顾少贵的掌握之中,顾少贵是马传学一直比较敬重的号军将领,在他看来此人才干十分了得,既无号军余晚亭的江湖习气,也无黎名斗的邪性邪法,而是真正具有军事才能的人,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全局的大将风范,惺惺相惜之下马传学对顾少贵有几分敬意。无独有偶,顾少贵对成传学也是十分欣赏的,在顾少贵看来湘军中马传学算是才学兼备的人,马家军的士气是湘军几支队伍中最为强盛的,无奈舞水太平渡一战,让马家军元气大丧半年之久仍未能恢复。
顾少贵早有劝降马传学归顺华明朝庭之意,可无奈没法寻得恰当的机会,如今马传学率几百兵落了单,退回他的老巢邵阳,想毕是是要招兵买马以待东山再起。顾少贵的心里如明镜似的,在他看来此时劝降马传学是最佳时机,只要马传学能够归顺华明朝庭,号军攻打湖南就可以撕开一个口子,以邵阳为一个突破口往广大地推进。顾少贵想到这些十分兴奋,本想找简丛军商议一番,方才想起简从军被派往了新晃合围锡宝田去了。
顾少贵让卫兵传令其他几位分头领到中军帐议事,当他把逼降马传学的计划一说,大家眼前陡然一亮,都十分赞同顾统领棋高一着的谋略。
顾少贵让所辖号军分成两路分别从马传学的北翼、南翼包抄马传学的区区几百人马,自己却率小队人马远远的跟在马传后面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切做的神不知鬼不觉,顛可谓瞒天过海不露一点痕迹。
马传学的人马穿过芷江滨临沅水,正欲渡江过沅水进入洪江地界,无奈前方的沅江上游深雨如注,沅江水势猛涨,拦住了马传学的去路。此时的马传学早已脱离了锡宝田的管控,又远离了号军的势力范围,心里并不恐慌,见水位上涨便命随行兵勇临江而息,待江水退去再过江也不迟,既然要东山再起,也不在一时一季,只要他马传学过了沅水到了洪江,也就是算回到了他的自己的地盘,等于放虎归山,东山再起也只待时日了。
马传学正打着如意算盘,此时从沅水的上游、下游正有号军的人马朝自己逼来,没让他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正欲往回撤,岂知顾少贵带领的人马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马传学的几百人让顾少贵的数以万计的号军围在垓心,只围而不攻。马传学三面临敌一面临江,即便插翅也难逃。马传学知道此番自己怎样的挣扎也是无计于事,号令全部兵士就要投江自剔。
就在这时,一骑高大威猛立于马传学面前:马兄切不可鲁莽行事,少贵仰马兄是一条汉子,特来与你送行。
马传学顺声音望去,一号军指挥员,目清目浓,气宇轩昂正笑着与自己说话。马传学有些摸不着头脑,虽在心中仰慕顾少贵,却从未见过此人。忙道:久闻顾大将军足智多谋,虽有阵仗兵戎相见,却未曾一睹将军真容,今日马某落入顾将军之手,也算心悦诚服了。
顾少贵在说话间急急忙忙下马朝马传学迎了过去,十分友的说:马兄言重了,少贵与兄弟台虽各为其主,可兄台有威名少贵可不敢小覤,兄台不别紧张更不可行为极端,如蒙兄台不弃,少贵愿在这沅江之畔以青梅煮酒,为马兄壮行。
马传学:顾将军此言让马某甚为羞愧,马某何德何能,蒙将军如此厚爱。
说话间马传学放下手里的剑,回首示意自己的属下等放下手里箭拔驽张的阵势。顾少贵的属下立即在江边的马传学的临时营帐之中摆下了酒菜,顾少贵与马传学相视一笑进入其中。
马传学手下的兵士,放下了刚才的紧张情绪,大多退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以等待当家的与号军统领之间的会晤。而此时的号军除顾少贵待卫一干人外,大多退出百余丈的地方扎下营帐,只围不攻,看上去形势一派祥和。
顾少贵与马传学彼此神交已久,战场之上也没少较量,可如此心平气和的相对而坐举杯饮酒是之前连想也不敢想的事。马传学胸中其实明镜似的,知道顾少贵此举远非仰慕那么简单,自然是要劝自己归顺华明朝庭共谋光复大明之事。可顾少贵并不把这事说出来,一味的敬?马传学的酒,谈论着他所知道的马传学当年在邵阳此地诸多奇闻趣事,听得马传学心花怒放。想想当年自己风华正茂,雄姿英发,再看看今天这落魄的样子,马传学眼里都有泪光在闪烁了。
马传学:顾将军言过了,往事不堪回首,如今马某生死大权全掌握在将军手里,吃过这餐酒菜,马某的小命就任由将军处置了。
顾少贵:马兄此言差矣!少贵今日有个不情之请,如今华明朝庭为天下百姓而兴,为天下苍生而累,少贵恳请马兄改弦更张加入反清复明大旗之下,定当前途无量。倘若马兄人各有志,今日的酒菜全当是为马兄践行了,少贵理当护送马兄及众兄弟过江,少贵决不为难兄台。
马传学有些异样的看着顾少贵,似信非信的揣悟着他说的话,自己一败军之将如丧家之犬,顾少贵不费吹灰之力即可置自己于死地,可他不仅未伤自己一兵一卒,以诚相待并允帮助过江,这让马传学十分感动,连忙举起杯中之酒:将军不杀之恩,马某没齿难忘,至于改弦更张之事容马某三思,还得与手下兄弟们商量才是。
顾少贵没有步步紧逼,把自己的队伍让出一里之外,还让自己的粮草官给马传学的将士送了猪肉、大米、蔬菜之类的生活必须品,约定三日之后沅江河畔再见,要嘛马传学率众投奔号军,要嘛顾少贵送马传学过沅江返邵阳……
三日后的沅水河畔,久违的阳光冲破层层雾霾倾泻在沅水两岸,早日汹涌的沅水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秋日的暖阳温暖着沅水两岸的村庄、山野,好一派祥和的景象。一大早,顾少贵率号军各头领前往马传学的营寨,他要兑现他对马传学的承诺,倘若马传学还是要回返邵阳,他将摆酒设宴为湘军将士践行。
马传学见顾少贵如约而至,激动的热泪眶。跟随在他后面的将士已经摘去了头上象征官兵的顶戴,整整齐齐列队迎接顾将军的到来。马传学也如兵士一般,除去了那副都统的顶戴花翎,退去了朝服一身普通士兵装束立于前端。见顾少贵产来,连忙几步参上前去,将手里的一本名册恭巷敬敬呈给顾少贵:将军在上,马某旗下十百八十九百兵士甘愿改弦异帜,追随在将军名下,共襄反清复明大计,名册在此请奖军检阅!
这正是顾少贵所等待的场面,这样的场景所这几日一直在期待着。他连忙上前扶起就要下跪参拜的马传学:马兄请起,各将将士请起!
待队伍恢复了平静,顾少贵朝大家发话了:马都统及众将士,早闻邵阳马家军威名,今清庭腐败,不以天下苍生为重,一味媚骨于洋人,对百姓百般盘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天下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号军乃百姓的队伍,以天下百姓安危为己任,举事达五年之久,先后平定了贵州、四川全境,正以推枯拉朽之势向全国进军,如今马都统睿智明察,率领大家弃暗投明为大家选择了一条光明的大道,实乃明智之举。在此,我代表号军东路军杨仕炯大将军和全体东路军将士,对大家的到来真诚欢迎……
当日,号军东路军顾少贵部在沅水之畔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号军与湘军投诚将士及当地百姓载歌载舞,气氛十分热烈。
与此同时,顾少贵与马传学一同商议,顾少贵将派出三千兵士跟随马传学前往邵阳,开疆拓土,顾少贵则率领所属部队在芷江与洪江一带开辟号军势力范围,与马传学即将建立的邵阳衔接。顾少贵的部署得到了朝庭的允诺,东路军杨仕炯统领立即传书顾少贵,表示完全同意他的军事部署,并转达朝庭任命马传学为东路军邵东营都统的圣意、官居三品,马传学属下将士普升一级,与东路军顾少贵部共襄湖南拓展大计。
马传学及众将士获得此消息,集体跪伏向西雨台山方向,向远在数百之外的大成圣上三呼万岁!
三日之后,马传学率领所属的数百兵士和顾少贵部派遣与他的三千精兵淌过沅水经过洪江朝邵阳方向去了,顾少贵率领余下的队伍在芷江、洪江各地开展大力的宣传活动,芷江沅水一线的民众早就听说起号军与华明朝庭的事,又亲眼目睹了号军受民、亲民的种种举止,于是倾其所有前往号军驻地劳军,许多家庭还将自己成年的男儿送到号军队伍上,让他们追随号军队伍去实现反清复明重振汉室江山。
鉴于顾少贵在东路军中的突出表现和超人的军事指挥与战友略部署能力,杨仕炯凑靖朝庭加封顾少贵为号军东路军副统领之职位。大成皇帝看了杨仕炯的凑折,又征求了徐秉臣、左宝山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顾少贵的老干完全能够胜任副统领之职,将来开辟湖南疆域还得仰仗此人,于是立即下诏给东路军,同意了对顾少贵的任命。
顾少贵虽带兵在外,却时时处处为朝庭着想,不妒贤嫉能大胆向朝庭推举人才,大公无私之举动让号军各路将领十分信服,得到大家的纷纷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