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丙芝决定答应朱王的婚聘,却要前来做说客的刘教主转告朱明月她的约法三章:一是不入后宫,效当年明朝开国马皇后之先例;二是必须在朝中有一官半职,以好施展平生之才学;三是……。三是什么赵丙芝没有直接说出来,如果朱明月应允了她前两件事,那第三由她亲自面呈圣上。
赵丙芝并非不愿接受朱明月这个人,她是不愿接受皇后的身份,不入后宫的理由可谓充分,华明新朝天下未定,作为皇室女主人,理应辅佐夫君平定天下再言坐享福禄;再者赵丙芝不想自己太闲,不愿让皇后身份断了他的事业,遵义府衙学堂才刚有起色,光复大业还需要更多的治国理政人才,好在朱二太爷的孔学堂迁往罗卜汝,遵义学府干训堂可与孔学堂合二为一;至于第三件事嘛,赵丙芝一直藏于心间,对于朱王来说也就一句话的事,登基之时金口一开便可绪了她的心愿。
刘教主将赵丙芝的约法三章如实秉报朱王,朱王听了一阵狂喜,丙芝所想与朱王意愿不谋而合,如今称帝实属权宜之计,只是为了适应天下呼声,按朱王自己的话说如今这皇帝只有其形、并无其神。朱王尽管是皇脉后裔,打小在布衣家境中成长,对于皇亲贵胄那些奢侈生活不合适宜。赵丙芝的想法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有如此志向相同的人夫唱妇随,华明岂有不兴旺之理。刘教主听了也觉可行,于是总务府一干人在刘教主及左宝山的带领之下,继续筹划登基大典。
三日之后的雨台山,从英雄关到金顶,处处彰显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王府大殿金碧辉煌甚是气派,大殿正前方墙体之上,九龙夭矫盘旋活能活现,龙雕前的龙椅金光闪闪。大殿之中缮出的宽阔行道,两旁分别布置了文武百官的座次。按说朝里之下众官只能站立朝拜皇上,朱王要破除这些规矩,要让各位有功之臣享受被尊重的待遇。武将、文官分别在大殿的左右,座次排位也都十分讲究,论功行赏各领风骚。
巳时刚到,只见朱王府老管家朱忠登台,宣读华明新朝诏书:
奉天承运,新皇诏曰:大明历统四百余年,天下稳定、国泰民安,岂料北满异族入侵,铁蹄之下已无完卵,奴役天下苍生二百余年,中原各族百姓民不聊生;今有朱氏先皇崇祯第十二代孙月明,秉朱氏皇族光复之大任,首举复明大旗,天下英雄揭杆响应,三年之期收复疆土数百里,拥有军队五十余万,为光复大明奠定根基;为吸纳天下英雄共抗清匪,今立华明新朝施以仁政,以慰天下百姓;新皇吉时登基,开启大华明新朝,年号大成。
钦此!
大殿之下文武百官在刘教主带领之下,又手抱拳恭贺!
大管家朱忠待大殿恢复平静,扯开嗓门大声宣唱:恭迎华明大成皇帝登基!鸣炮、奏乐!
随着朱忠声音落下,大殿之外迅响起震天的炮杖声和激越的乐音。大成新皇身着龙袍、头戴皇冠,踩着欢快庄严的乐音款款步入大殿,大殿之内文武百官双手抱拳弓身:恭迎大成皇帝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成皇帝登上大殿高台,稳稳坐于龙椅之上,然后轻轻抬手示意:众卿平身、入座!新朝既立,众卿皆是华明有功之重臣,朝殿之上不别多礼。
场下整齐回应:谢主隆恩!
接下来是封赏大礼,也是在座的文武百官期待心跳的时刻。新朝开国论功行赏自然不在话下,只想知道在新皇眼里谁功劳最大、谁能力最强,全凭今日封赏便可窥其一斑。
朱管家扯旗放炮的声音再次响起:
新皇登基、论功行赏,文武百官听封!
大殿之下立即肃穆静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朝初立,群臣劳苦功高,为彰新皇礼贤,展定国安邦之策,大成皇帝封赏。
刘艺顺听旨:
刘艺顺立即走出座位,面向皇帝,双膝跪于大殿之上,虔诚听封。
爱卿刘艺顺辅佐新皇成就光复大业,先以转教收复民心,再举义旗号令百姓,念其劳苦功高、颇具运筹帷幄之韬略,拜封大丞相、主政华明朝政大事!
刘艺顺立即叩首致谢:谢圣上恩宠,老臣刘艺顺领旨谢恩!
刘艺顺接旨缓缓退于座次。
徐秉臣、杨仕炯、徐林杰听旨:
三位爱卿忠勇可加,率领号军将士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功载千秋,封开国公,分授白号军、东路军、黄号军大将军之职,官亨一品。
三位爱卿叩首谢恩入座。
吴龙驹、邱学宽听旨:
二位爱卿德才兼备、仁爱有加,既具治国安邦之才,又拥抚天下民众之心,封殿阁大学士,暂行州府统领之职,官亨一品。
二人叩首谢恩入座。两人十分惊喜,如论功高岂能与前面的三位大将军相比,尤其是邱学宽,心里忐忑不安,以为自己何德何能,蒙皇上如此恩泽。可新皇看重的却是他们治国之韬略,足以见新皇安惜才爱才之心。
接下来,皇上封顾少贵、余晚亭、黎名斗、何大牯牛、左宝山、孙尚武、陈占彪为副都统或总兵,官亨二品;封贺少州、孙氏六虎、彭氏三杰、秦天雨、姬登科、曹仲国、秦天元、赵小六、左招娣、简从军、何二牯牛等为参将或指挥使,官居三品;封各县府头领为内阁侍读学士,官居四品,暂理县衙行政事务。
诏令还将未到场的将校长、白先生等各位文臣武将都予以封赏。而坐在大殿之显赫位置的两个人却一直木讷着脸,心里揣测着自己应该获得的爵位与官品,可直到诏书宣读完毕也没有他们的事,心里一下子揪紧了。这时在场的人们似乎也发现了这其中蹊跷,目光疑惑地朝彭青元、刘筱静这边看过来。人们还发现平时活跃无比的赵丙芝今天竟然没在现场,也没有听到对她的封赏,在场所有人甚为惊奇,目光一直聚焦到大成皇帝,期待着他能给出答案,就连彭氏三杰中的彭碧翠也感到有些出乎预料,心想难道是赵丙芝的约法三章惹怒了皇上,让刘姨和爹爹受了牵连。
就在这时,朱忠从案台之上揭开又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新皇诏曰:赵氏之女丙芝,聪慧贤能,文治武攻巾帼不让须眉,有治国安邦之雄才大略,具有大明开国先祖马皇后之遗风,封为华明新朝开国皇后、拜殿阁大学士。
顿时,全场一派哗然。在人们惊喜之中,身着凤冠霞佩新娘妆束的赵丙芝在两位女仆的搀扶之下,款款步入大殿。
朱忠引领文武百官:恭迎皇后圣驾!
大殿之上众卿抱拳弓身恭迎皇后圣驾,大成皇帝也移步厅内迎接他的新娘。此时,坐在大殿之中的彭青元、刘筱静二人依然是一头雾水,刘筱静见女儿封了皇后且获得了殿阁大学士的官阶,知道皇帝已经应允了丙芝的约法三章,心中稍感安慰。
朱忠让人在大成皇帝旁摆了一张椅子,俩女仆搀扶皇后入座,堂下又是一片恭祝之声。
皇后入座之余,要向皇帝张明他的约法第三章,只见皇帝附耳过来聆听着皇后细语,温馨场面让场下之人好不羡慕。彭碧翠更是兴奋的眼含热泪,她知道此时赵丙芝要与皇帝说什么,这是他们姐妹俩的密秘,也是她们为本次登基大典准备的大礼。
皇帝听了皇后的话,立即喜形于色,示意朱忠过来,向其传授口谕。
朱忠得令更是眉开眼笑,一改严肃,微笑着传旨:
新皇口谕,彭青元、刘筱静听旨,遵皇后之意,新皇赐婚二位重臣,封国丈彭青元定国公,封岳母刘筱静谯国夫人,赠尚方宝剑,继续司理红、黄号军统领之职……
全场又是一片哗然,原来两位被挪到后面的才是今日登基封赏大典的压轴之戏。二人被朱忠请到高台之上,侍从立即搬来四张椅子让国丈夫妇坐下,大成皇帝父母朱由之以太上皇身份出场认了亲家,随后皇帝、皇后向四位老人行跪拜之礼,弄得彭青元、刘筱静欲说还休惊羞交加……
雨台山成了华明新朝皇宫重地,迎来了新皇登基、大婚双喜临门,自然又是一番宴庆。大成皇帝一改历朝历代皇上深居简出的规矩,涉入宴席场中,向父母及全场嘉宾敬酒答谢,这哪是皇家婚庆,简直就是罗卜汝地方普通百姓大婚之礼。
朱夺太爷朱由俭更是喜上眉梢,情不自禁的抬起酒杯向在场文武百官敬酒,还与新拜封的丞相刘艺顺把酒叙情、一番畅饮。朱王爷引经据典说当年大明开朝太祖拜了刘姓伯温为相,今日新皇又拜刘姓为相,这不是无意间的巧合,更是天意安排。如此说道让同桌的人们甚是惊喜,华明立国必将旗开得胜,光复华夏只在时日。
彭青元与刘筱静经历了一阵惊喜之后,更多的是娇羞。两人分明都藏着对方,却迈不出那关键性的一步,彭青元当初听了刘筱静提及赵丙芝入宫为后的话,心里已经凉了半截,赵丙芝一旦为后,刘筱静便是皇上岳母身份,而自己心中的那丝想法也就落空了,心里郁郁寡欢一直不在状态,加之大殿之上众将都获得了封赏,而自己却没名没份,心想是不是朱王嫌弃自己年势已高,心里一直闷闷不乐,心都吊到嗓子眼了,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可后来的一切让他感觉梦幻一般,皇帝赐婚承全了他与刘筱的美事,糊里糊塗还当上了国丈、封为定国公,要不是自幼练武强身,否则那小心脏哪承受得了这如此落差的折腾。
彭碧翠抬了一杯水酒要来认娘,打小就看到刘筱静在自己家里走动,也深知爹爹对刘姨一往情深,碧翠一直以为刘姨会成为自己的娘亲,后来方才知道刘姨遁入空门。刘姨送丙芝来到彭庄时,碧翠分明看出了刘姨眼神中的尘缘,在她的意念里刘姨就像自己的娘亲一般,自己打小娘就没了,她理解中的娘亲就应该是刘姨这样的样子。后来攻打赵家庄、三访桐岗岭,碧翠更是看出了爹爹对刘姨的那些怜悯之情,于是总想捉合二位老人的美事,不料又冒出赵丙芝入宫的事情。碧翠担心会因丙芝入宫揽黄了二位老人的姻缘,不料赵丙芝据理力争,赢得了朱王的认同,让事情反转,老人的事非旦没受影响,反倒攀上皇亲。
刘筱静十分心疼碧翠这个孩子,从小没了娘随爹长大,从她身上看不到一丝女性的温婉,全都是如爹爹一般的强硬与刚强。刘筱静心里明镜似的,所谓的皇上赐婚全都是这对姐俩的主意,促成皇上恩准。刘筱静抬起酒杯,轻轻的与碧翠的酒杯碰了,满怀深情地说:孩子,谢谢你们所做的事,让你受苦了。
说话间刘筱静用眼神示意彭青元,彭青元立即抬起酒杯站起来。碧翠叫了爹、娘然后高高兴的喝下了杯中之酒。刘筱静眼含热泪,轻轻将碧翠揽入怀中,已经无法记忆母亲怀抱温暖的碧翠紧紧的拥住刘筱静,娘、娘、娘……一声声叫个不停,叫得在场的人也都热泪盈眶……
庆功宴后,各路受封的英雄怀着一腔滚烫的激情就要奔赴各自的岗位,光复大明任重道远,立国称帝也只是光复大业迈出的第一步,往后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大家。大成皇帝携皇后前来向各路英雄送行,皇上向每一位将领一一握手嘱托,勉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彭碧翠与已经换了便装的赵丙芝紧紧相拥在一起,泪眼相对互道尊重,久久不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