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1200000076

第76章 满洲入寇

人说瑞雪兆丰年,不过雪下的早,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往常九月间,正是收获之际,然而今岁九月底,长城一线便已然下起了鹅毛大雪。

十月初,大明帝国的蓟镇沿线,雪花被北风席卷着漫天飞舞,天空灰蒙蒙的一片。

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上,蓟镇的老卒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袄,手里抱着一杆红缨枪,站在冷冽的寒风中,不停的哆嗦着。

松山一战,长城沿线的官军精锐,损失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而大明朝库藏如洗,国库空虚,又没有钱粮募兵补充,所以防守极为薄弱。

守在烽火台上的两名士卒,一个四十多岁跛脚的老卒形如枯瘦,另一个则只有十来岁,是个半大点的孩子,他脸上冻得通红,手上脚上都是冻疮,肿得像个卤猪手。

“三娃子,天气冷,我来看着就行,你下去躲一躲。”老卒双手伸进袖子里,环抱着长枪,一边打着哆嗦,一边对旁边冻得鼻涕结冰的小卒道。

“刘叔,俺不冷,就在这儿陪你。”小卒哆嗦着,稚气的脸上,带着一丝倔强。

老卒挥了挥手,“你站着也不顶用,先下去歇会,等会你来换你刘叔~”

这时小卒子却没动,脸上忽然流露出满脸的惊恐,手指着关口外,颤声道:“刘~刘叔~后面~”

老卒子闻语一愣,转过身来,便见关口外,风雪中忽然出现大股的人马,入目俱是一片人马的身影。

老卒子看见地平线上出现一面大纛,紧跟着是铺天盖地的铁骑滚滚而来,大地都随之颤抖,他顿时满脸惊恐,“三娃子,你快跑,鞑子没有人性,再晚就走不成了。”

老卒子说完,就从火堆上拿起一根木柴,一瘸一拐的去点狼烟,他见小卒子呆滞不动,顿时又是一声怒吼,“破奴,你个傻子,愣着干啥,还不快跑,以后给你叔报仇。”

“刘叔那你呢?”小卒子是北直人,清军第五次入口时,家人被清军掳走,自己改名破奴,投了蓟镇边军,姓刘的老卒子是雄县人,一家老小死于崇祯九年清军入寇,他儿子被清军杀后,认识刚投军做杂役的小卒子,便把他当儿子一样对待。

长城外面的旷野上,大股大股的满洲骑兵,出现在风雪之中,散发着凌厉的杀气。

大纛旗下,满洲大将阿巴泰,身批重甲,骑在一匹健马上,随手抽出葡萄牙进口的千里镜,瞄了一眼前面的黄崖口,见长城上一道接着一道的狼烟滚滚而起,场面十分壮观,但是他对此却一点也不心急,无视明军的报警。

“关宁军窝在山海关不敢出战,整个长城沿线,还有谁能挡我大清铁骑?”阿巴泰在马背上晃动几下,打了哈哈,放肆笑道:“传令佟图赖率所部乌真超哈,速速破关,大军入口后,会于蓟州城下。”

八旗军此时的战力,可以说是天下翘楚,普天之下,已经难寻敌手,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都只能屈居第二。

关墙外,数万清军按着各旗,列成几个方阵,前后左中右,阵形分明,旌旗招展,冷冽的寒风中,一片寂静,只有战马打响鼻和风卷大旗的猎猎声,人马俱都纹丝不动。

阿巴泰一声令下,身旁的骑兵取下腰间的牛角,仰头朝天吹响,低沉的号角刺破天空。

众多人马中一队蓝甲汉兵打起应旗,表示闻命,然后纷纷翻身下马,各执兵器,扛着简易的长梯,便气势汹汹的压向关城。

这些蓝甲都是汉人,战甲还保持着许多明军的特色,但这些人已经完全效忠于满清,成为八旗大军的一员。

八旗制度,是一个很奇特的军事制度,但究其本质,也不过就是一个靠着利益捆绑的强盗集团。

满清要维持这项制度,靠的是恩威并施,给予足够的利益,而入关劫掠,对于旗丁无疑是最开心的事,也是获得利益的最好途径。

这些蓝甲汉兵,才不管关内有多少老弱妇孺,多少百姓要惨死屠刀之下,在他们看来,关内的百姓都是待宰的羔羊。

长城的墩台上,狼烟被老卒点起,“当当当”的警钟声亦被士卒敲响。

一名断了一支手臂的百户官急匆匆的领着百十个老弱冲上关墙,他目视着外面成片的鞑子,脚步忽然慢了下来,但还是毅然走到关墙边上,用仅剩的一支手扶在冰冷的墙垛上,目视鞑子片刻,最后平静的对身后士卒道:“布防!”

另一边,老卒子看了一眼靠近的鞑子,对小卒道:“叔这条腿,跑不远就得被鞑子追上,你别管叔,你好好活着,今后给你叔报仇,给你叔留个念想,咱们不能死个精光~”

李破奴悲伤不能自已,心中悲痛卡在喉咙里,瞬间泪流满面,他倒退了好些步,直到撞上边墙,才猛然转身逃下烽火台。

“杀鞑子啊!”

李破奴跑下关城,背后传来老卒子绝望的嘶吼,他留着泪与十多个小卒子,一起往南而逃。

不多时,城头上便有欢呼声传来,李破奴双眼通红的转头去看,城头已经出现蓝色甲兵的身影。

几名刚刚逃下城的老卒,被这些蓝甲兵一波箭雨,就纷纷射倒,关门被清军推开,大量的清军骑兵从门洞内涌了出来。

李破奴回头看着一面明字旗,被攻上关的清军丢下关墙,重重砸在地上,红着双眼忍着悲伤,便于几个同伴继续往南跑~

崇祯十五年,十月,在贝勒阿巴泰的率领下,满洲、蒙古、汉军共12旗,约6万清军,再加上外藩蒙古兵数万,总兵力将近十万人,从黄崖口入关,于蓟县会合,击败蓟县总兵白腾蛟,蓟县失陷。

清军随即兵分两路,一路扑向通州,一路杀向天津,肆掠北直,官军皆不敢战。

北京城只得戒严,大明勋臣分守九门,困守北京城,等待兵马支援。

一时间,在华北平原上,一队队的满洲八旗骑兵纵横驰骋,扬起漫天的烟尘。

北直境内的村庄和城池被八旗践踏,城池被屠,村庄残破,百姓除了逃难,就只剩被屠戮和被俘虏两种命运,再无别的选择。

北京,紫荆城皇宫内,刚三十出头的崇祯皇帝,愤怒的将奏折丢在地上,胸口剧烈的起伏。

“一日之内,十六城告陷,大明的兵呢?孙传庭呢?他还没出关,等着建奴打破北京吗?”崇祯双目赤红,大发雷霆。

这位大明皇帝十六七岁即位,辛辛苦苦十多年,兢兢业业,比他前面的明朝皇帝都有辛苦,都要尽职尽责。

他比谁都想要做一番功绩出来,但有的时候,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做多反而错多。

崇祯即位时明朝情况尚可,然而他辛苦十多年,局势反而越来越糜烂,却不知道让人该说什么好。

这其中有许多外部的因素,比如天灾之内,但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质,同一时期的奥斯曼、西班牙、法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都没崩溃,那么明帝国的崩溃,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内在问题。

除了帝国的积弊之外,崇祯皇帝年纪轻轻就登上大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帝王之学,也是原因之一。

十多岁的少年,本不该背负这些责任,但他既然座上了皇帝位置,又热衷于亲力亲为的去抓军政大事,那大明朝的兴亡,他就要负直接责任。

当然让一个能力不足的人,登上帝位,掌握和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利,这本身是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末士大夫急呼,“自秦以来,帝王皆为贼”的领悟之一。

后世赋予崇祯这位君王,太多其它的情感,看着他辛辛苦苦,勤政节俭,最后还以身殉国,所以为了复明的政治立场,不曾过分的苛责,但剥去这些附加的东西,崇祯自身多疑,不担责,确实有许多问题。

大殿上,几位官员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学士吴甡说道:“陛下,传庭方出潼关,这个时候怕不能勤王。”

孙传庭出狱时,犯了和袁崇焕一样的错误,文人都喜欢吹吹牛皮,一般人都晓得,不会太较真,但是崇祯皇帝不同,他最恨别人欺骗他,所以对孙传庭说五千精兵足以扫灭流贼的话,信以为真。

现在他见孙传庭到了陕西之后,迟迟不发兵剿贼,还不时上书诉苦,要钱,要粮,还要兵,便让崇祯有些怀疑起来。

“哼,朕已经给足他兵马,他居然拖延到现在,兵部再传令,让他尽快灭贼,然后北上勤王。”这时崇祯也没了其它办法,清军已经入关,他总不能放任清军在关内肆虐,必须要把清军赶出去才行。

崇祯一挥衣袖,补充道:“黄得功不是击败了张贼么,兵部立刻下令,把他也调过来~”

(感谢小果汁打赏,提前给书友们拜个年,祝愿大家新年快乐,感谢大家的支持。)

同类推荐
  • 三国系统之江山争霸

    三国系统之江山争霸

    若郭嘉不死,赤壁之战曹操是否会顺江而下,会猎江东。若典韦未亡,张飞还能当阳桥上一声喝退百万军。滚滚三国,数风流人物,且看刘天如何凭借三国系统,指点江山,创下不朽之霸业。
  •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4

    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4

    平实严谨说历史,轻松幽默神吐槽,一本保证让你爱上“历史”的超级畅销书!本书从戊戌变法开始说起,一直讲述到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这是一段清朝末年清政府大梦初醒想要救亡图存却最终失败的历史,作者用风趣幽默的笔调和通俗易懂的范例向读者解读了清朝为什么注定会走向灭亡。李鸿章为什么要背负骂名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传递被阻塞?为什么经过洋务运动“包装”过的清政府在外敌入侵面前仍然不堪一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解答。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想到日后来自辩机和尚的绿帽子,看着洞房中娇滴滴的高阳公主,房遗爱决定先下手为强...
热门推荐
  • 绝塞传烽录

    绝塞传烽录

    本书讲述杨炎、齐世杰、冷冰儿、龙灵珠等人的经历和感情故事。亦是“天山系列”的最后一部。
  • 王爷太懒:养个丫鬟做老婆

    王爷太懒:养个丫鬟做老婆

    武国六王爷墨玄勋,天性慵懒、腹黑、傲娇又跋扈,目中无人,偏偏捡了个小丫头回府,百般宠爱,众人连小丫鬟也以为王爷会对她下手,但王爷却一直没有意思,这到底是为何?她在得到了王爷之后感叹,“王爷,这世间万物,我想要的,你都会给我,我想看的美景,都能看到,可是,这世间万物,美味都不及王爷香甜,美景都不及王爷妖艳。”
  • 只为她们的世界

    只为她们的世界

    夏荣:这是我哥夏勇:你这是坑我夏荣:哥~夏勇:这是我妹—————————————讨论组:826529039
  • 灵武

    灵武

    吞噬神鼎,可吞天下灵气,噬万物精华!山贼喽啰徐鸿偶得此鼎,从此告别了炮灰生涯,踏上逆天之路!任你高阶又如何?只要擦破点皮,吸你寿元让你立刻暴毙!以一对万又怎样?吞敌人灵气为己用,越战越勇无人可敌!小小山贼异军突起,且看徐鸿如何登临灵武巅峰!
  • 前面是梨树,后面是芭蕉

    前面是梨树,后面是芭蕉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从山上往下看,整个村庄在绿柳浓阴、水光潋滟、秋蝉声声的围绕之中。入秋的村子,像一幅笔画纯熟的老画,有心的人发现,桥头石狮底下、宗祠屋檐下、老槐树干上,还有晒谷坪、农资站、小卖部,这一路过去,都还能看到当时老道士镇邪贴下的黄色纸符。尽管村里很小心注意这些给村里带来祥和的黄纸条,孩子们也因惧怕而敬而远之,但还是不抵长时间的风吹雨淋日晒。纸符大多残缺不全,颜色一律都变成了白色,灰似的。如果不是知道它的来历,恐怕一般人猜不出它们竟然肩负着维护全村大小平安的重要使命。山冈上,走着走着,一个抚腰的妇女深深地叹了口气:你们不要说,老道士的话,还是真准呐。
  • 慑宫之君恩难承

    慑宫之君恩难承

    临死之前,她才知道是心爱的夫君将她送上了绝路。一世情爱,于君王而言不过是权衡之术,是掣肘之法。于她,却是万劫不复。重生之后,她有想过舍爱弃恨远远逃离这红墙深宫。岂知厄运重临,似乎成为年贵妃才是她唯一的出路。从反抗,到挣扎,从逃避,到重拾旧恨,年倾欢历经两世,却摆脱不掉同样的心魔。难道就因为爱上了这天下最薄情的君王,世世要为他锥心刺骨?
  • 梦话

    梦话

    我与本书的作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留学加拿大,是一位海归IT精英。我一直相信,一个人闲暇时的状态是最能体现真实自我的。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是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奇迹;这里的每一首诗,也都是一种武器,是作者切入生活、剖析心灵的武器-写诗,是为了更清醒地活在喧嚣之中。
  • 神武纪

    神武纪

    在这世间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公平,也没有什么事实…事实并非真理…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假的…我失去了一切,现在就连生命也要失去了我到底得罪了谁?面对这苍茫的天地,我又有什么资格挑战他们…或许我会死……人不超脱永恒,终究会死。但也要死得其所…我要在临死之前狠狠的报复一下,曾经欺凌我的人。狠狠报复…这片天地…天行之道,虽死不悔
  • 净灵师

    净灵师

    都市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个神奇的报刊亭,它能帮助人类解决所有不可思议的事,只要你愿意付出代价,它就能为你解决一切……
  • 我狠幸运遇见你

    我狠幸运遇见你

    现在相亲大多是在农村,思想跟的上步伐的,主张自由恋爱。然而“美好”被她妈妈逼着相亲,美好反驳并逃出了家,想要自己打拼,想要谈一场轰轰烈烈属于自己的恋爱。她,来到了首都北京。阳光、自信的她为了生活而奋斗,来到了社会,体会到了人生中真正的酸甜苦辣,知道了强者胜,弱者败的道理。一只鹰,不会因为铁链而绊住脚的,是鹰总会有向浩瀚的天空搏击的时候。她在北京阴差阳错的遇到了白文乐。白文乐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明星,热爱孩子,同时家里有一个公司,他自命清高,高冷。美好曲折、有趣的恋爱要开始了。她是怎样把“又硬、用冷的石头”暖热的呢?总之:“越努力,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