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2700000110

第110章 万民约政势汹汹(一)

适的问题,借助纸制的卷筒、传话的墨者传递出去,引来的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沉默意味着在思考,或者说意味着被震撼。

为什么要有邦国、国君、律令?

这原本是个无需考虑的问题,很少有人去思考为什么,只会觉得这就像是吃饭拉屎一样,似乎谁问这样问题谁的脑袋就有问题。

可当有人开始思考的时候,便意味着此时的天下将要大乱。

那些传话的墨者早已经知道了适问题的答案,他们想要的是让在场的万余民众趁着这一次祭祀相聚的机会也知道这个答案。

这不是适的三观。

却是他能与墨者融合唯一的选择。

按适的想法,这是标准的历史唯心主义:人的精神与自利与天赋之权的维护决定了国家的存在;这个概念下的国家并非他信奉的另一种定义。

但时代就是如此,墨者就是如此,他能让墨者接受、无缝与墨者融合的理念也只有选择这种。

因为墨者的道义距离最近的,是自然法的天赋人之权,后者的基础就是前者。

社会契约是虚构的,是鉴于历史唯心构建出来的一种虚构。但这种虚构却是瓦解贵族社会最好的药剂。

按照自然法学说,大抵有三条特点。

自然法是永恒的、绝对的,比如天赋予了人生存、财产的权利。

人的理性可以认识、发现自然法,理性去认知世界的一切,并作出符合天赋人之权利利益的判断,并制定出准则。

自然法超越于习惯法、贵族秘密法等等之上,后者应当服从前者。习惯不一定是对的。

而墨者的天志规矩等学说,正可以与这三条无缝对应。

天志是永恒的、绝对的。比如人皆天之臣、众人平等、交相得利人人得利这是基础。

天志适可以被认识、发现、总结、定义的。比如我懂天志如匠人之有规矩。

天志的规矩,是应该超越如今的一些不合理的习惯与制度的。比如尚贤,这是要高于血统的。

由此推出“君、臣氓之通约也”、“人无分贵贱皆天之臣故而平等”、“同义则天下大定”等概念,也如顺水推舟一般简单。

只不过有些东西并非适所认同的,但他既然混入了墨者,并且想要借助墨者的力量,便不得不认同。

他搬出九重乐土之说,想说的是“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但却在这里不得不变为“国家是天下人趋利避害逃避混乱的自然状态所做的最优选择”。

只因为后者可以与墨者的理念紧密相连,无需做太大的改动,而且很容易就就可以让“义利统一”的墨者们认同,并且从根源上解决墨者理念的合法性问题。

这里的人,是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并由此为基础推论出社会契约体系。

这是符合时代的选择,墨者与杨朱这些百家诸子已经走得够快了,如果步子再大一些容易变成疯子,也容易死的更快。

杨朱的生命权不可被随意侵犯的学说死的那么快、被删的毫无存留,不是没有原因的;墨家的学说也只能从《道藏》中找到,而且还被儒生掺杂了《修身》等剧毒篇幅混淆本义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得其义,不逢其时。

所以适觉得还是慢一些,先走完这一步。

那些传递消息的墨者已经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辩论中接受了这种修改过后与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墨者道义相似的概念,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众人往墨者所希望的方向上思索。

在场的人出于种种的因素信任墨者,也便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在那些有意提醒的传话墨者的引导下,一个无法无天混乱状态的天下慢慢在他们脑海中成型。

他们这样想象着:

按照墨觋说的这种情况,没有邦国没有律令没有司寇,每个人却都是自私与寻求私利的,故而始终在发生着战争。

强者可以掠夺弱者的一切,因为抢掠并不是错的,也没人管。

人与人就像是狼一样,互相争斗,没有任何的约束,天下必然大乱。

如今杀了人、抢了别人的钱财粮食,终究是不对的,有时候王公贵族们也会管一管这种事。可如果没有邦国、没有律令呢?

许久的沉默之后,很多人开始发声,村社之间开始讨论,旁边的墨者也在添油加醋地引导。

从沉默变为了混乱,又逐渐从混乱变为了沉默,那些传递消息的墨者将各个村社的大致想法传递到适那里。

台上的适,用一种静止且片面的态度,解释着天下,似乎原始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和现在是一样的一般。

人固有强弱智愚的区别,终究不比原子文明与二向箔,这样实力相差不大的黑暗森林之中,定会产生一种稳定的体系,以维护体系的稳定。

在台下再一次沉默之后,适道:“你们想的,和我们想的是一样的。那种混乱的自然之下,人们需要保护一些东西,并为了这些东西结成了乡、邑、国。”

“保护什么?”

“我们是人,因为是人,所以人要活着、要有自己的私产、能够繁衍自己的血脉。”

“这就像是牛吃草、狼吃肉一样,没有为什么,这是天赋予我们的本性,也是天赋予我们的权利。”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天要让这世上有人呢?既然有了,那么人所应该有的这一切,都是合理的,也都是天帝与鬼神所乐于见到的,也是我们应该追求、应该保护的。”

“如果天帝与鬼神不是乐于见到人们得利,又为什么世上的人都是愿意得利的呢?或者说天帝鬼神为什么会让世上的人是这样的呢?所以私产、生命、子嗣这些,都是天帝赋予天下人的权利。”

“为了保护我们的这种权利,我们选了最符合天志的做法,结成了国、制定了法、约定了对错、定下了善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每个人都取利。”

“看上去,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实则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利。”

“子墨子曾言: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非为是也,非非为非也,权,正也。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在害中取小的,不是取害,而是取利。”

“天下人每个人都放弃了一部分自由、一部分权利,看上去这是少了利。但因为众人都放弃了一部分,从而出现了律、出现了法,实则保护了每个人。这便是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

“杀人者死,被叛斩断的人一定会想,我杀人是凭自己的本事,凭什么要死呢?有什么资格判处我死呢?”

“这个看起来不需要解答的问题,实际上在成国的那一瞬,已经有了解答:在邦国建成的那一瞬,每个人都将一部分的生命权交由了律法与邦国,比如杀人之后自己的生命,所以这便是资格这便是原因。”

“你放弃了这部分的利,得到的是自己不容易被杀的利。那么这难道不是于害中取小吗?”

“这就如同商人的竹契一样,只不过这竹契没有写出来,以至于每个人都认为理应如此罢了。”

“墨者在沛地行义,这很好。可如果没有律法、没有对错,墨者并不行义,而是劫掠你们的钱财粮食,难道你们可以对抗吗?你们谁能打得过刚才台上的骆猾厘?”

“假使真的这样,总有一天你们会想,反正都要死,不如聚集到一起,杀死骆猾厘。可如果杀死他,后面还有这样的强者怎么办呢?”

“于是你们便会聚在一起,约定出对错、惩罚、律令,出让自己的一部分利,以为了今后长久的利,终于邦国、国君、律令慢慢就这样产生了,并且形成了听命国君遵守律令的习惯,你们可能不知道先祖是为了什么才凝成了国,但听从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难道不是这样吗?”

他大声地陈诉着,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话,尽可能掺杂上墨者的道理,也尽可能暗中掺杂了一个大陷阱:听命国君只是习惯,倘若国君不能履行当初结成国的目的时,又该怎么办呢?

听上去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可适已经在无形中瓦解了国君权力的神圣性和理所当然,而是朝着一条引诱众人思索和争取自己自私利益的道路上铺开。

墨者谈爱,出发点是利;墨者谈义,出发点还是利。

天启的天志鬼神希望爱与义,那只是辅助;世俗的兼爱是得到更多的爱、非攻是得到更多的利才是根基。

墨者很功利主义,兼爱交利、贵义尚利、义利统一是墨者的义利观。

墨者终究是以利推导出了兼爱非攻,所以这样说在墨者之中极为顺畅。

适违心了自己相信的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将私有制作为一种不可变更的“天帝赋予之权”引导出人们对国家的定义和思索,所有这一切的推论都建立在这种“天帝赋予之权”之上。

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但在这里被适篡改成了抹杀了阶级性的普遍适用的“公共意志”,也正符合此时私有制、小农、私营小生产者大规模出现的时代,他们的“意志”需要被体现。

这种公共意志的基础,是利,是更多的利,是趋利避害,是舍小利而得大利的选择。

正如墨者在沛邑市井与那些手工业者们先讲了墨者定义的“权衡之权”且很容易被那些手工业接受一样。

适的这番说辞最先被接受的,也是那些聚集于此的沛邑手工业者,以及那些被灌输了私田制度是此时乐土的商丘村社的村民。

并不难理解的道理,足以动摇天下的根基,只是看起来并没有那样骇人。

…………

…………

PS:

我是机电狗,不想也不擅长写这些东西,深知这东西很无趣。可墨者距离这些东西是最近的,同时也是最远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和秦墨、之前的叛墨一样,很容易和法家合流。明令、严法、什伍、株连、泰勒制军工等等这些,刨除掉墨者本身追求的义,与法家合流就像是米饭配菜汤一样毫无滞涩。

这些什么思辨的东西很无趣,我一工科生也不擅长,但很重要,这是无冕之君立足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不了,纵然争霸得了天下,也不可能比历史上的大秦帝国做的更好了。

如果不解决,齐楚燕韩赵魏秦俱是华夏,直接入秦便好,何必麻烦。

未分家和被未被修正的墨者,很趋近原始自然法思想,他们坚信人可以推断出最符合人利益的法律道德,而这种思想是理性主义和天赋之权的基础,当然也是雅各宾理性恐怖的源头。

但墨者对科学的认识总结却又是经验主义而非理性主义的,却在人文上走理性自然法的路。

同时,墨者的义利统一,又有点像是边沁的“功利主义”。

当然,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同类推荐
  •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回到三国成为吕布,收猛将,拥美女,入主汉中。定西北,入西南,灭刘备,平江东、北伐中原,一统天下,万国来朝。
  • 红楼之石头新记

    红楼之石头新记

    神瑛使者几世轮回,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却粗心丢失了风月宝鉴,蝴蝶效应会有怎样的故事呢?集北静王水溶与侠客柳湘莲身份为一身的柳濯清穿越迷津,创造属于他的新红楼世界。
  • 天启之年术士

    天启之年术士

    一本从上古流出下来的秘术古籍,因此书造成了纷纷乱世,但到了后世此书一分为三。引发各朝由繁荣到覆灭、人心由纯真到复杂。看此古籍是如何成就太监中的‘王者’,蛊惑世人挥剑中原。
  • 明海风云

    明海风云

    天苍黄、地苍黄、十八离家好儿郎山高高、水长长、当兵十年人如枪雾茫茫、雨茫茫、转战千里斩豺狼日长长、月长长、旧伤未愈负新伤怜我辈、凄惶惶、马革裹尸葬他乡不跪天、不跪地、我代兄弟跪爹娘(出自大神常书欣的红男绿女)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贞观十六年冬,现代宅男杨舟穿越成为大唐太子李承乾,此时李世民已经有了废太子的心思,一旁的李泰虎视眈眈,大臣也因为李承乾反感汉文化,对他离心离德。在这个冬天李承乾如何用自己后世的见识改变历史,走出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皇图大道。携现代思想与技术的强势皇太子李承乾VS霸道狠辣千古一帝李世民。李承乾: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大唐帝国的千秋长盛,孤王要改革。李世民:老子十六岁领兵,杀兄杀弟还囚父,老子还活着,你小子就想当家?李承乾:当皇帝要懂阴阳矛盾变化之道。李世民:魏征死了,你小子想接班,完成气死老子的大业?李世民:程咬金点兵,老子是马得天下。李承乾:薛仁贵上马,孤王能征战四方大臣:…………
热门推荐
  • 武林盟主叶乙传

    武林盟主叶乙传

    朝廷禁武,是为了百姓安全,还是另有图谋?七星群岛,是武林的葬身地,还是新的江湖?店铺伙计叶小乙,从没想过自己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踏入了江湖。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Death in the Andes
  • 飞鸟掠

    飞鸟掠

    一九九二年春季某日,凌晨一时许,S省云海市城郊某处的山脚下,一小队人影在夜色中静悄悄地向一座孤零零的平房小院隐蔽靠近。
  • 血刃主宰

    血刃主宰

    戮魔剑甲重现江湖,黄宸风偶然融合上古天罡龙凤环,神力加身,手持凤翅镏金镗从山野间崛起。夹岸巍山轻云飞,剑气柔肠胭脂泪。几多风雨几多愁,斩龙煮酒和青梅。已完本529万字《九霄仙冢》,有坑必填,人品靠谱!本书群号:816241817。
  • 火影之天神链

    火影之天神链

    异界少年灵魂来到火影世界,这是命运对他的捉弄?还是补偿?且看他是如何用一部道书来改写自己的命运…
  • 唐宋文醇

    唐宋文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吕祖志

    吕祖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有你不可失去

    唯有你不可失去

    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正直当年的你与我,一起讲述一场恋爱故事吧。发生在初中与高中时代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邪神猎手

    邪神猎手

    本来想做一个小生意,结果破产为了躲债,加入一个外星人组织,成为了一个地道的炮灰。可是不愿成为炮灰的人,只能苟着。在万千邪神眷族中,他念诵着“吾霸王,在此构筑巢穴,千鬼聚踏千山”构筑巢穴,召唤千鬼。“只有它能让我苟到最后”
  • 宫闱浮尘

    宫闱浮尘

    浮云扰扰,风月无关。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名门贵胄,终此一生明艳张扬,却在杭州毁在了自己的一头秀发上,也断送了自己与儿子的荣华,世人皆说皇后鬼迷心窍,可她从未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清白一身怎容旁人污垢,这是她一生都在奉行的东西。却不知道,早在她嫁与宝亲王的时候,在世人眼里,她就是悔婚再嫁的弃妇。毁约的是弘昼,守了她大半生的也是弘昼,红墙绿瓦,她拼死挣脱这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