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22700000023

第23章 欺之以方真君子(三)

适装模作样地皱着眉,好半天才似乎颇为感慨地说道:“若论你们眼中的君子,仲尼正是啊。当年仲尼给季氏管过仓库粮米,肯定是精通九数。既然这样,咱们就先比九数如何?”

公孙泽心想,我这一路便听到那些孩童传唱九九歌诀,你定然是会一些九数之法的。

既是如此,你就直接比九数,又何必拿夫子说起呢?

你这样的人啊,真正小人!

心中腹诽一句,暗道此人既当着管仲营中之妓,却又想叫人把你当成《诗》中不可求思的汉之游女,当真令人作呕。

转念一想,此人出题的时候,尚且能想到仲尼之事,难道是真的心存敬仰?若非如此,又怎么能够如此切合?

两种想法混杂的瞬间,公孙泽还来不及做出此人到底是思慕夫子,还是个无耻小人的时候,适的问题已经劈头盖脸地问了出来。

无非就是此时常用的算亩数、数米粒、圆面积、开立方、约分数之类的战国时最高水平的数学问题。

才问了几句,公孙泽的脸上已经流出汗水。

这些题问的刁钻古怪,听起来似乎都不难,可仔细一算根本不对。

此时手中又无算筹,只怕要有天算之术才能算出来。

再一想这些问题,从未听过一样的,显然应该是这人现编造的,难道这人的九数之学真的如此之高?

他又听了几句,忍不住道:“你问了,难道你能答?我算不出!可如果你也算不出,我又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适点点头,嘲讽道:“那倒也是。这些章法算术,以你的才智,我要说上三天,我可没那么多时间。这样吧,你出个题,我算出来,免得你都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公孙泽心说,这样才对,不然你随意说出一个数,偏说自己是对的,我又如何验证?

心头回忆了一番前些日子学到了一道解了月余的盈不足术,那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记得极为清楚。

“我问你。有一群人去买东西,每个人给八个钱,这些人一共还剩三个钱。每个人给七个钱呢,不够,还差四个钱。问,几个人?几个钱?”

他知道适可能在九数之上或许真的有些本事,但这题自己既然学了一个月,总可以难住这人些许时间。

可没想到,这题刚从嘴边说出,适那已经让他觉得有些愤怒的、略带嘲弄的声音就已经响起。

“四加三,等于七。七个人。七八五十六减三,五十三个钱。”

问题很简单,提出的方式也很简单,没有什么拗口佶屈的说辞,就算是在场的村社众人也能听得懂,但却未必解得出。

在孔子开私学先河之前,讲究的学于公府。

哪怕是最为低贱的小吏,也需要从公府中学习,垄断了教育就等于垄断了统治。

这问题就算不难,村社中的这些人也是回答不出的,哪怕极为聪慧的、跟着适学过一段时间九数之学的六指,也不是回答这种问题的时候。

众人不知道答案,但却知道适在听到问题的瞬间就给出了回答。即便不知道答案,可也有自己的判断,觉得既然答得这么快,定然是对的。

答案肯定是对的。

公孙泽心中也是惊奇不已,这道问题可是难了他整整一个月的难题,所以答案记得很清楚,那些解题的办法也是清清楚楚。

然而他还是摇了摇头。

适见公孙泽摇头,心说难道自己算错了?

扒着手指头又算了一遍,又重新反算了一遍。数学这东西不是鸡汤,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靠狡辩是没用的,所以信心大涨,坚定地点头道:“这就是答案。”

公孙泽摇头道:“答案是对的,可并不是这么算的。”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发出嘲弄的笑声,和一些故意而为的嘘声。

他们只是庶氓,哪里知道公孙泽这样的守道君子,凡事都要讲究个法古从师、名正言顺。就算是数学,如果不是按照六艺中的解答方法去解答,就算对的也是错的。

适一听,把一旁的六指拉过来。

将他那根多出来一根手指的手掌伸到眼前,用手屈下去四根手指,然后指了指第四根手指道:“到这里,钱是正好的。每人多给一枚后……”

从第五根手指开始往里面屈,数了三下后,指着另一只手屈起来的那枚手指道:“每人多给一枚后,到这。四加三,等于七,可见是七个人。再用小九九之诀,人七而钱五十三,怎么会错?”

“也就这孩子只有六根手指,他要是有七根手指,数手指头都能算出来。”

六指再一次被适拿到前面,这一次却算是露脸的事,脸上容光焕发,嘴角带着嘲笑盯着公孙泽。

公孙泽听着适的解释,自己也伸出手指算了一番,终于明白过来。这么算,的确比先生教授的盈不足术要简单的多。

可是……名不正、道不正,怎么可能也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这不可能啊!

在适眼中,或许只是个数学题。但在公孙泽的眼中,这不仅是个盈不足之题。

盈不足之题,应用盈不足之术,按说也只有这种公传之术方可解开才对,他的先生一直是这么教他的。

在这题之外,更是涉及到理念纷争,在他看来从不是一道盈不足之题的问题。

譬如此时天下,一如此题。

无论儒道、还是杨墨,最终追求的都是天下大治、天下有道,这一点诸子是殊途同归的。

但是,儒者认为,想要天下大治、恢复天下之道,必须法古、井田、周礼。

是必须,而不是可以。

因而任何事都必须明正言顺,如果做不到程序正确,那么肯定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然而杨朱认为,天下想要大治,只需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你不来侵我的财产,我也不去侵你的财产,王公贵族也不可以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每个如同汗毛般渺小的个体都受到尊重且拥有自己的权利,那么天下可以大治。

墨者不必提,法家则认为,万事不可法古。什么儒家的周礼、墨家的圣王,都没用。凡事只需要用符合当时情况的术与势,富国强兵,待到一统之时,大争之世已是古,到时候再不法此古,再行定夺。

如此一来,这就涉及到想到达到目的,是不是只有一种办法可行的重要问题。

公孙泽明白,夫子逝后,儒家势危而非势微。

此时还未有阴阳五行之说,也未融合方士之术,最是艰难的时候。

如果不能证明想要达到天下大治只有一种办法可行,那么天下之君王恐怕都不可能会选用法古井田周礼的方式。

只有证明想要天下大治这是唯一的办法,君王才会弃异端而行正途。

倘若不能证明想要天下大治只有一种办法可行,也就给那些异端和禽兽提供了机会。

放眼天下,是礼;放眼盈不足之题,便是古法的盈不足之术!

正如为人兄不友弟不恭,则很可能不孝;为人不孝,则很可能犯上;为人犯上,则很可能作乱……这是一种递进关系,哪怕再微小的事如果不守正道,都可能发展到犯上作乱的地步。

只是盈不足之题,与天下大治不同,此时天下并未大治,所以诸子百家都说自己的方法适唯一可以大治的方法,无法验证。

除了立足于现实不法古的法家,剩下的都在从先王三代中寻找合法性,没有一家可以全然地推演出牛耕铁器的条件下将来该是怎么样的。

可这盈不足之题,答案却是唯一的,也是可以检验的,然而适的方法确实不是盈不足之术。

众目睽睽之下,适却咄咄逼人地反问他答案是什么,他心中叫苦,却又无可奈何。

眼看着周围众人都在等他答案,他也知道若是这时候解释一番答案虽对但是算法不对,恐怕又会被人嘲笑。

若是被有道之士嘲笑,也就罢了,所谓不笑不足以为道。可是被这群庶氓嘲笑,他却丢不起这人。

嘴里喃喃地念叨了几句,终于紫红着面皮道:“这一局,算你赢了!异端之术,可用而不可久,非能教化万民。然而想你们墨家无君无父之辈,量你们也不懂其中大道,能说对了数目,就算你是对了吧。”

算这一字,用的极好,深得战而胜之却不忍心残害所以自己认输之三味。

旁边围观的人却不管这个,轰轰地发出笑声。

更有几人,高呼着适的名字,也幸好此地穷困而无牛皮之鼓,否则六指这样的孩子非要擂鼓助威不可。

这样的欢呼让适很高兴,却绝不是惊喜。

这一场胜了,本在情理之中,如果连九数都胜不了,那他也没勇气和公孙泽相比。

此时周围的叫好声,在公孙泽看来或许是种羞愧和屈辱,在适看来则是人心可用。

这欢呼不只是欢呼胜利,更是欢呼胜利之后隐藏的那些希望。

适回过头,冲着那些跟他学过数数的孩子们道:“你们啊,要努力去学这些东西。待抵乐土,尚贤而任,你们便可以成为管粮米的粟吏、成为丈量分地私用的亩正。而想要抵达乐土,这样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不要总指望别人,自己也必须为那一天的降临而准备。缺了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让地尽其利呢?”

那些孩子们纷纷点头道:“知道了。”

身旁的大人也频频点头,朝那些孩子们投以希冀的目光。

公孙泽已经听不下去,也看不下去,知道这时候再不压下适的气焰,此地众庶定然会步入邪途,不可教化。

看着适那番小人得志却佯装人师的模样,公孙泽忍不住大喝道:“第二局!比射!”

同类推荐
  • 万代圣师

    万代圣师

    【打开方式:不是真实历史,没有历史著名小弟,能换个姿势的请打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周云不小心穿越到某个时空做了一个教书先生,他本只想着安安稳稳地教教书,种种田,写写小说,偶尔搞搞创造发明什么的,可是随着他与弟子的名气渐涨,以前他的学问的传承,无奈地被称作:圣师!
  •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上)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上)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中华,在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历朝历代,能人辈出。但应证了三国演义中一句话:“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书为您讲述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
  • 南明副榜举人

    南明副榜举人

    明末四川,人类历史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历张献忠之乱,蛮清大杀戮之后,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风云突变,斗转星移,杨轩深陷其中。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奋发图强,以只手之力阻挡鞑子强盗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枷锁,改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历史,开创中华第三次复兴之大门。这就是《南明副榜举人》,正本清源,带你回到明末四川大杀戮的现场,演绎那场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遗忘的历史。欢迎加入书友群:207902080
  • 三国封神系统

    三国封神系统

    东汉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天下豪杰起于黄巾,盛于三国,终于一晋。历史记住了三国,记住了两晋,唯独把黄巾扫落尘埃。这是一个从黄巾开始的封神故事,纷乱的东汉终将变成黄色的海洋,而我则将成为至高神的使者,推动历史开向不可测的远方。
  •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发行量最大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捷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民国等各个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
热门推荐
  • 快穿你家男神已上线

    快穿你家男神已上线

    甜宠文:墨安安挂了,死就死吧,但没想到居然会遇到系统这么玄幻的东西!霸总:“你要做的事,我帮你完成了!墨墨,我来找你了,这次别再跑了——好不好……”世家公子抱着尸体:“娘子,为夫这就来寻你了!”病娇哥哥拿着一副银白色的“手镯”:“真乖!呐,这样以后,就再也不会离开了!”一心为国的帝王后悔不已:“姑父,你回来,朕答应嫁你了!”......墨安安一边狂奔一边道:“统儿,这都是哪里来的蛇精病!”
  •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公公您这是喜脉啊

    一代网红曹裴裴,穿越沦为小公公。这般炫丽十足的人生呐,有时候却是诅咒般的存在!某年某月某天,皇上:小曹子,朕心情不好,你给朕唱一曲既能表达你很想吃酥饼,又因为那是皇上才能吃的,你一小太监没这福分的曲儿来。曹裴裴:皇上,风好大,听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霸习惯学习法

    学霸习惯学习法

    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习惯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文科学习能力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文科学习能力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
  •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灭仙弑神

    灭仙弑神

    苏南,原是枫林宗一员无名之辈,他原本想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却不想六界纷争,将他卷入。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自强之路。灵兽,魔怪,仙道,凡间,每一个结界都被他搅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他不喜欢自己这样的状态,却又无奈,而且在这样的左右冲突中,他开始变得强大,变得复杂,最终攀上了气力与灵力结界的最高层。
  • The Dominion of the Air

    The Dominion of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命女帝

    天命女帝

    世人都说,练武之人又脏又臭?扯淡!那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二傻子!真正的武道高手,都是越修越是美貌!尤其是妹子!修为越高,身材相貌越是完美,瞧瞧天下四大美人,哪个不是武道高手?秦岚的目标是,做最强最美的武道女帝!
  • 余生不将就

    余生不将就

    五百年前,她说“我愿我下一生不要再遇见你”五百年后,她说“我愿下一世不再为你的王后”若干年后,他说“夫人,可愿跟我回家,孩子们想你了”她却一脸茫然,问道“你是谁?”然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爱情不是经不起背叛,而是我再也受不起挑拨,所以我选择遗忘,再也不愿想起你的好你的余生本公主不再奉陪,而我的余生也不将就!
  • 集古今佛道论

    集古今佛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财气冲天

    重生之财气冲天

    “叮!”手机信息声响起:《重生之妖孽人生》更新10000章揭开重生之谜。秦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重生者,回到了那美好的校园时代。一个曾经蹉跎,浪费的青春时代。作为重生小说最坚实读者的秦风,带着冲天财气,重生到了1993.我,秦风,或许帅不过小鲜肉,聪明不过爱因斯坦,但天下十分财气,我占九分!就问你们服不服!——秦风睥睨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