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观怀素的草书衣袂飘然的如飞天神女,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九霄云天,在赏心悦目中心荡神驰,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冷峰心中生出了一丝的疑惑,这幅字难道是仿乾隆时期,集历代书法之中的所有美于一体的假字?
难道这地心的外星人的气味演出也会参假?
这真是假货无处不在呀!
冷峰只得暗自摇了摇头,他心中的所有的好形象一下崩塌了。这长鼻子外星人的神奇科技在他心目中也一落千丈了。
信任失去竟然是如此之快。
此时,冷峰心里有一些不舒服,但没有影响他继研究脑海中的字。
这个字有杜氏杰的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进飞的风格。
这字像美女簪花,笔端夭矫不可名状,墨妙直与鸿蒙通;惨惨著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能也。
这字询八体之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冷峰一边闻着书法的作品,一边在心中临摹,时间虽不多,但是受益却非浅。
嚯!
这字有《松风阁诗帖》的风格,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冷峰又看到了一幅写歪了的字帖,这字帖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显得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一种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一种独特的格调。
毛笔本来就是一种工具,可是写出来的文字成为了书法就马上化蛹成蝶,蝶变成仙,成就了毛笔一生的华美。
不知是谁把毛笔比喻成蜡烛送给他的情人,轻轻地歌:送给你一只狼毫吧,不曾点燃的蜡烛也不会熄灭。
也有人把墨比喻成墨如人性,廉墨慎用,廉墨多水,溶于笔书于纸会不凝而散,很容易便毁了字。
好墨要调,正如人,太过浓稠,过于骄傲,在人眼中多是娇艳,浪荡之人。
为人要心中有高山,眼中多圣贤。
用墨又要恰到好处为怡,用墨讲究宁枯勿湿,得先把笔喂饱。
当笔肚饱墨时在调去三成方可入书,那样笔毫才挺拔,字才刚劲。初书时湿墨饱满,再书时干墨刚劲,末书时飞白苍翠。
冷峰想起书法中山因书法而增秀,石因书法而生情,水因书法而含韵。
天地之间只有黑白两色最为分明,黑白两色,清淡素雅,质朴率真,又值得推敲,经过千年凝练与沉淀,愈久弥香。
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
这又有写字如人生,无垂不竖,无往不收,起行顿笔切记于心,起笔如人攀高锋。
回笔圆润、收敛、谦虚,不易露锋太过锋芒,钉头鼠尾,作人如古惑之人,不毛躁,张狂。
行笔中锋如人到中年,把最好的锋、最浓的墨用在中间,使笔画刚劲不失大方,厚重颇显气场。
收笔做事,先提后压,收的稳、收的缓、越到最后越是精细。
提是找到结束的方向,压是完善结果,收尾之处才显得饱满、深沉、有思想、有形状。一笔至终,丝毫不得大意,分厘不可懈慢。
冷峰总结书法,是一门至高至上的线条造型艺术,如诸子百家百花争艳,像名人大家。
喜欢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或婉约,或奔放,清新中透出灵动,灵动中藏有睿智,睿智中显特质,睿智中见大气。
传世的书法精品,无不浸润、迸射着书法家丰沛的精神之光。
苏轼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成书也。
无论是骨、神还是气、血、肉,毫无疑问都来自于书法家的精神、学养、性灵和节操。
冷峰比较喜欢瘦金体,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瘦金书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
瘦金体特点是瘦金书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它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
据说唐朝的薛曜是瘦金体之祖,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但较褚书险劲,更纤细,他对褚书不作亦步亦趋的模仿。
而是加以发挥,有所创造,亦成习气,为褚书末流。
《夏日游石淙诗并序》是薛曜的代表作,石淙河摩崖题记之一。
石淙河摩崖题记,唐久视元年三月十九日刻,为河南省最大的摩崖碑刻,分为《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和《秋日宴石淙序》两部分。
二者的书者皆为薛曜,其书法瘦劲奇伟,被历代书家称为“瘦金体之祖”。薛曜的书法后被宋徽宗所习,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宋徽宗的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影响颇大。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
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
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
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
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
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