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00000002

第2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2)

随着写作时间的推移,进入20世纪60年代的浩然遭遇到写作的瓶颈。早期单纯、明朗、简约化的农村新人新事小说已形成创作套路,很难进一步深入表达波澜壮阔的农村时代运动。另外一个引发浩然创作焦虑的原因是,作为即将步入三十而立之龄的浩然渴望在创作上有鸿篇巨制,因为在他的眼中,只有写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才能称为小说家。出于个人写作雄心引起的焦虑感,浩然仅凭着单薄的文化底子,以农民式的执著,豪情壮志地给农村"写史",给农民"立传",着实开辟了一个"奇迹"。从《艳阳天》的文学成就和在当时、今日的影响来说,浩然成功地步入了创作巅峰状态。

那么《艳阳天》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呢?何以能堪称浩然个人创作史和当代文学史农村合作化小说的代表作呢?《艳阳天》以1957年麦收前后京郊的一个农业合作社为背景,描写了我国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作品以饱满的革命热情、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动的语言,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农村复杂的阶级斗争,塑造了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物群像,着重刻画了年轻的党支部书记萧长春的品质,再现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我国农村生活。《艳阳天》是浩然在长期深入农村生活、结识农民朋友的基础上,厚积薄发的"喷涌"之作。浩然以顺义县焦庄户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萧永顺为原型,以在山东潍坊昌乐城关公社经历的一些事为模子,创作了《艳阳天》。虽然针对《艳阳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整体来说,这部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众多农村小说中艺术上有着不可否认的成功之处。评价文学作品,即使对于这类特定时代政治意义较浓的小说也不能单以政治的得失进行考论。在这里,我们通过文本来看《艳阳天》的特色。

00第一,《艳阳天》作为文学作品要首肯的是它的"史诗"性质。浩然试图用小说来反映农村生活中政治路线的问题,描绘合作化运动在当代中国五六十年代农村的波澜壮阔。进入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小说已不再是二三十年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所以很难再在小说里感受到乡村式的怀旧、柔美气息,取而代之的是激情万丈的革命、改造豪情。《艳阳天》以东山坞两条阶级斗争路线为线,展开轰轰烈烈的农村生产、思想改造运动。故事集中发生在短短几天,涉及众多农民群像,并表现了两大阶级对垒,即代表资本主义力量的富农、地主阶级和代表社会主义力量的贫下中农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力量一方,萧长春、焦淑红、马老四等积极分子坚决走合作化道路,和想要破坏农业集体化的一批反动分子展开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多个不同性格、身份的人有条不紊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且,浩然用精湛的技艺表现出每个人在不同人生经历下对于这场斗争的反应。虽然涉及众多人物,却在错综复杂中显示出完整和雄伟的结构气势。作为时代记忆,《艳阳天》以恢宏的气势展现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政治生活转变,凭着宏大的叙事和精妙的技艺,《艳阳天》具备文学史诗的特征。

第二,从人物塑造看,《艳阳天》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雷达语)。书中大部分农民是以浩然身边的农民朋友为原型进行塑造的,他们有着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和特色,形象地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身上附着的陈旧小农思想,但同时由于阶级塑造拔高形象的原因,这些人物又存在某些"失真"的现象。"活生生"与"虚假"同时奇妙地混合在浩然的笔下,使我们不得不一分为二地评价《艳阳天》的人物塑造。大致归结下来,《艳阳天》在人物方面除了有形的"中间人物"刻画较为成功外,有两类明显的缺失:一是拔高农民精神思想,塑造完美形象;二是为特定政治话语表达更改人物情感逻辑。

在塑造"完人"、英雄形象方面,浩然既秉承时代的特性,又有自己的"独创"。浩然善于使用"夸大"手法拔高农民的精神境界。比如,马老四的原型是山东潍坊县城关公社的一个老贫农,这位老贫农身上真实地发生着小说里舍己为人的事迹。他和浩然一起在灾难年代看守麦场,在饥饿的年代,他把看场可以喝到一碗菜粥的机会悄悄让给了别人,自己假装已经喝过而借故离开。这样厚道、朴实、舍己为人的老农原本极富感染力,但在《艳阳天》里,浩然为突出贫农的思想境界,把这一行为同富农弯弯绕等人卖粮而假装缺粮的利己行为形成对比,以证明两个阶级对待集体经济政策的不同觉悟而过分凸显了人物的阶级属性。虽然艺术加工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但作者为特定的思想表达过于焦灼地展示人物品性,容易导致失真状况,这种情形在浩然小说中并不少见。

此外,谈到《艳阳天》,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主人公萧长春的形象。在这个主人公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从萧长春在灾荒时期力拦外出逃荒的村民,成为村里的年轻支书,带领众人生产自救,到最后领导贫下中农在阶级斗争中战胜反动势力的过程中,不断夸大人物精神,以致形象被神化而失真。萧长春最后被塑造为英雄人物形象,是以牺牲自己的亲人为代价的。儿子小石子失踪,他疑心是破坏分子搞的阴谋,却能断然坚持带领社员积极抢救粮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愈发接近完美的社会主义理想形象。在阶级性和人性的争斗中,萧长春身上的"人"的意味不断被掩盖。

我们来看一个小说细节,当小石子遇害,萧长春沉痛地回到家里,看见孩子出生后用的第一只枕头,坐在炕沿上,闻到一股孩子的奶香味儿,联想到孩子幼稚的脸蛋时,这个刚强的硬汉子再也压不住沉痛的感情,热泪直下。这一段细腻的心理刻画给我们展现了浓浓的亲生骨肉间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当淑红走进来发现他的悲伤时,两人的心思是感人的。但作者"拔高人物精神境界"的创作理念又忍不住跳出来,强行压抑人物的情感流露,把这种真实的父子之情,当作了英雄主人公不能具备的小我、软弱情绪。因此,面对淑红的伤心,萧长春反而安慰对方:"泪水只能把我的革命劲头鼓动起来,不会让它给浇灭!""淑红,说实话,遇上了这种事儿,我是心疼。因为我喜欢我的儿子;可我更喜欢我们的农业社和同志们!我也真难过。因为儿子是我的希望;可是我最大的希望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呀!""我一想到我为保卫群众不受大的损失,我自己遭一点小损失,遭了一点小损失,就保卫了大的利益的时候,我感到光荣啊!"以完美牺牲真实,浩然的人物塑造理念既是特殊时代文学的样本,也是个人创作理念使然。

(二)1962-1967年的文学创作高峰期 (2)

为特定政治话语表达更改人物情感逻辑,是《艳阳天》塑造人物的另一弊病。小说中第一○八章,热情开朗、急性子的年轻女社员马翠清因不满木讷、不够积极上进的韩满道和小农意识深厚的韩父韩百安一家子,曾拒绝与韩满道继续恋爱关系。因为前期的韩百安在人们眼里不仅自己不热爱社会主义,迷恋小农个人路线,还牵制儿子进步。在党支部决定帮助贫下中农政策后,派马翠清前去帮助韩百安进步时,原本对这老头子抱着很深成见的她,刚开始不愿开口,小说写到她一进屋,"忽地,心里一动,好多忘记了的旧事,不知怎么回事,一下子涌到她心头上来了",于是韩百安对她小时候困难生活的默默照顾呈现在她头脑里。

从这些善良之举,"马翠清总觉着韩百安是个善良的好心人,从来没有讨厌过他",此时笔锋一转,"这些过去的事儿在马翠清的眼前闪过之后,她猛然地感到,自己对韩百安的态度是不全面的"。这和前面马翠清因家有落后父亲坚决不愿继续恋爱的决裂态度相比,明显不符合人物情感逻辑。对于这样一个在自己孤儿寡母时默默照顾过自己的老人,却因阶级斗争把老人视为落后分子,继而转瞬又惦记起这份情义而热切开导他的情感线索,很明显是作者主观观念中以阶级划分代替人情交往的观念性写作。对于这样一份本该铭记在心的感情,为何马翠清在搞阶级斗争、指斥韩百安为落后分子的时候忘得一干二净,又能在团结阶级力量、帮助韩百安进步时转瞬回忆起来?显然,这都是浩然为塑造阶级路线中的观念性人物而铺设的。当需要描写青年人以阶级观点要求进步时,人物可以不惜与有恩情的父辈决裂;当需要强调团结贫下中农,增强阶级队伍时,人物亦可以瞬间回忆起父辈的善良。这样任意随创作观念的需要而摆弄人物情感逻辑的方式,其人物力度难以保证。

第三,《艳阳天》的语言艺术是值得一提的。在文学作品稀缺的"文化大革命"时代,至今很多读过小说的人,都依稀记得开篇那句话--"萧长春死了媳妇,三年还没有续上"。在《艳阳天》里,浩然积蓄前期语言创作经验,逐渐走向成熟。开篇的这句话显示了作家整部小说的语言基调--乡俗与生活化。事实上,整部小说的语言都体现出浩然的语言才华,无论是农村生活私人场景还是叙事语言,浩然都能写得生动、风趣、个性化。比如萧老大的语言生活化中透着乡间乐趣:"唉,我看你们是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哇!事情不是明摆着:一家子人筷子挟骨头--三条光棍,没个娘们,日子怎么过呀!"另外,浩然笔下的农村景色描写也是同时期农村小说中的佼佼者。不同于知识分子写作中抒情化、文艺腔似的景色描写,浩然的景色勾勒通常以简洁、贴切、清新且富有象征意味而取胜。

小河上搭着一座矮矮的石桥,桥面跟路一样平,也紧贴着水面。桥北连着个大坑,桥南连着片小菜园。菜园跟麦地衔接在一起。小葱一片碧绿,菜花一片金黄,黄瓜正上架,蚕豆角正成熟。一群群小蜜蜂在这儿嗡嗡地飞舞,一双双燕子在这儿喃喃地掠过。这个小菜园给东山坞增加了一种清新、蓬勃的气象。

路旁的草丛长得茂盛,藏在里面的青蛙被人的脚步惊动,扑通扑通地跳进河里去了。在夜间悄悄开放的野花,被人的裤脚触动,摇摇摆摆。各种各样微细的声音,从不远的村庄里飘出来,偶尔,树林的空隙中闪起一点灯火。

在月光的斜射下,金灿灿的麦浪上,笼罩着一层稀薄的雾气,更增加了它那离奇神秘的色调。成饱的麦穗儿,像是就要出嫁的闺女,含羞地低着头,又忍不住地发出微笑。社员们一个个站在地头上,望着麦浪,闻着清新的香味儿,听着低声细语,真如同小伙子见了新媳妇,心都醉了。

夏季的野外,安详又清爽。远山、近村、丛林、土丘,全都蒙蒙胧胧,像是罩上了头纱。黑夜并不是千般一律的黑,山村林岗各有不同的颜色;有墨黑、浓黑、浅黑、淡黑,还有像银子似的泛着黑灰色,很像中国丹青画那样浓淡相宜。所有一切都不是静的,都像在神秘地飘游着,随着行人移动,朝着行人靠拢。圆圆的月儿挂在又高又阔的天上,把金子一般的光辉抛撒在水面上,河水舞动起来,用力把这金子抖碎;撒上了,抖碎,又撒上,又抖碎,看上去十分动人。麦子地里也很热闹的,肥大的穗子们相互间拥拥挤挤,嘁嘁喳喳,一会儿声高,一会儿声低,像女学生们来到这个奇妙的风景区春游,说不完,笑不够......

浩然的景物抒写都带有感情氛围,除了能带给读者形象感、画面感以外,仿佛还有气息的流动感,容易让读者受到情绪的感染。仔细阅读文本,读者还可以明显感受到大部分景色勾勒都与小说具体情节烘托有关,无论是欢喜的劳动场景,还是斗争前晦暗不明的情形,景色的描写都暗示或烘托着情节发展、人物情绪。但有时候过于表象化的政治寓意景色描写,又损害了小说的语言魅力。

在《艳阳天》里,除了乡村生活场景、自然风景和人物内心独白外,主要就是大量的人物对话。人物对话也极其彰显浩然小说的语言水准,优秀的语言文例比比皆是,但人物对话中某些不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同时也局限了作家的整体语言水平。具体来说,《艳阳天》中的人物对话有交代事态发展、推断情节发展的功能。作者凭着深厚的乡村生活基础,展示了极高的语言艺术水平,但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偶尔会因作者心中按捺不住的政治意识形态而表露,出现不符合人物文化身份的语言词汇。例如马老四和萧长春的一段对话。马老四咧嘴一笑说:

一个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光为自己就不是人。那叫白活一世!......咱们这个社会最能感化人,不管你怎么不开窍,都能把你感化过来。别看韩百安落后,老榆木头,我看哪,迟早也得赶上来。只要跟上来,跟社一条心了,干活才有劲儿,活着也才有劲儿嘛!

同类推荐
  • 惶然录

    惶然录

    《惶然录》的作者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编译为韩少功。《惶然录》收集了他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作者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 “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是”的写作者等等。
  • 寂静中召唤

    寂静中召唤

    本书侧重散文随笔进行筛选。从《点击新西部》选取了几篇,将两首诗歌揉进了散文,还将三篇小小说和四首歌词放入了“生活记忆”中。如此,这本书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大杂烩,但其内核还是散文,还是随笔。这些文章,短的只有几个字,最长的也是由片断组成。这些文章,哪怕一人、一事、一物、一句话、一本书,包括部分诺贝尔奖获奖作家材料的苦心搜集和综合利用,都曾在作者心中泛起过涟漪或涌动过波浪。潮涨潮落,都蕴含着力量和真情。所谓宁静水面,波澜深藏,如那默默的爱;所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那追问和召唤。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
  • 家有考生

    家有考生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不会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残酷。没有做过高三学生家长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忧心如焚,什么是焦虑不安,什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人将高三称为人生的“炼狱”。其实,对于高三家长来说,没有谁能置身在这个“炼狱”之外,孩子的每一次哭泣、每一串笑声、每一声叹息都紧牵着他们的心,每一位陪孩子走过高三的家长,都无异于走过一回“炼狱”。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同样也是考家长。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该书系我社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收入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她的散文记事、怀人、写景、状物,清新、明快,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篇目、字数、规格均与我社该系列同类图书大致等同。
热门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倾澄每天都要秀恩爱

    倾澄每天都要秀恩爱

    这个娱乐圈里,有个马甲贼多的国民男神,叫白宸汐。著名歌手和演员的神秘经纪人是他,某位人人都惧怕的人也是他,有个只有很少人知道的贼牛的黑客也是他。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也是女神白澄。某天顾总正在直播,身后出现了一个手指在电脑上面飞舞的女孩,嘴里还嚷嚷着:“那啥,我们啥时候去领红本本,啥时候告诉粉丝们我还是他们最想念的作者澄子阿西吧?”弹幕瞬间炸了:【啊啊啊!妈妈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男神居然是女生!并且还和演技好颜值低的演员在一起了!】“宝贝,你告诉他们,”顾倾说着,揭开了塑胶面具,对白澄邪魅一笑,“我顾总的颜值低吗?”【多马甲女主X高富帅追妻男主】【娱乐圈/日常向/男追女】——2018.06.07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ny Voices

    Many Voi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100式

    快穿100式

    【正文已完结,番外进行中】初见,那人勾唇浅笑,“要抱抱,举高高。”后来再见,美人长睫微垂:“嫁我,不可食言哦。”再再再见,美人变病娇,眸光幽深挑眉轻笑:“除了我身边……你还想去哪里?”喻楚无法,只好求助主神:“大人,您的灵魂碎片总撩我,可我不想被撩,您说怎么办——嗯?对呀,我是真不想被撩啊。哎等等,您别生气,哎,您也别委屈啊……卧槽,别撒娇别撒娇,好好好,我让你撩,让你撩好了吧!”
  • 相公:娘子罩你

    相公:娘子罩你

    曾经,分不出彼此的两人,再次面对时,却成为了陌生人。而目空一切的他,却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自己会陷入自己织的甜蜜网中。为了她,他的三千青丝一夜之间,化为银丝。当真相大白之时,她到底该不该恨。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青玉有缘,皇叔太难缠

    青玉有缘,皇叔太难缠

    灵力衰退,诛神应劫,就连一块刚刚化形的青玉也将要凐灭。青玉表示,好不容易化形的她要奋起,于是盛清颜重生了,盛清清穿越了,青玉转世成为盛清毓。终于成人了,可以吃美食啦,盛清毓扳着指头数数:变成人之后好像还得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灵力还剩了点能用,于是盛清毓开始每日的翻墙遛狗,勾搭美男的人生。好不容易要将自己嫁出去了,盛清毓欢欢喜喜地去绣嫁衣。等等――坐在墙头的那个皇叔你是什么意思,居然敢坏姑奶奶的姻缘。皇叔邪魅一笑:“本王掐指一算,盛六小姐的姻缘似乎在本王这里。”
  • 良善不自欺

    良善不自欺

    把握住善良的分寸,过了头就是愚蠢。她于粉丝而言,是救赎,是信仰。她该如何用善良和那羸弱的身体,在脏乱阴暗的娱乐圈里走出一条干净的大道?予以信仰,奉你为王。——玉玺别怕,我只要在,就会一直护在你们身前。——北玺
  • 极夜地平线

    极夜地平线

    恐惧化身熄灭城市灯火,吞噬千日之辉名为黑天;涡轮驱动残锈之心,守夜人们遥望地平线;玻璃舱门割开光阴,任风尘雕刻与你的诺言。在黑暗中最恐怖的东西不是未知,而是人心。本书所有人物、剧情均为虚构,所有情节均为剧情需要,不存在暗示和讽刺,如果你解读出了以上内容均为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