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000000002

第2章 黄帝奇缘

春天随着落花而去,秋天伴随累累硕果而来。黄帝正在森林边考察地形,寻找前去方向。突然他看到一个身材窈窕,身披树叶,一头乌黑头发飘荡在双肩,全身充满青春活力的十七八岁姑娘。黄帝走上前去。姑娘听到脚步声立即回过头来。黄帝这才看清她面如桃花,两眼闪闪发光,弯弯的眉毛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她的肌肤白里透红,散发出令人炫目的色彩,全身上下蕴藏着奇妙的芳香与吸引力。她站在那棵枝叶繁茂、荡漾着翡翠般嫩绿的大树前,活像一个从天而降的仙女。看到黄帝后,她一点也不惊恐,仍凝视着树上的银灰色虫子。那些小虫子,有的在吞食树叶,有的在抽丝结茧。姑娘站在树前,思绪像阳光下的蜜蜂飞来飞去,许多想法在脑海里火花似地暴发。黄帝见她那样全神贯注,站立一旁,不便去打扰她。突然她自言自语地说:"小虫子尚能为自己做出这样好的衣裳,把自己藏起来,我们为何衣不蔽体?"她的话像闪电照亮了黄帝的心。

黄帝猛然叫道:"说得好呀!"他这一叫把姑娘从痴迷中唤醒。她这才仔细端详身边这位陌生男子。她见他身材魁伟,浓眉大眼,四肢健壮,站着像一座铁塔,说话洪钟般响亮。

她的脸刷地绯红,羞答答低下了头,细声问道:"你是谁?"

黄帝谦恭而礼貌地回答说:"我是轩辕。刚才偷听了姑娘说话,还请见谅。"

姑娘听说他是人所敬仰的轩辕黄帝,不觉惊奇万分。她再次抬头看他,更觉他气宇轩昂,英俊潇洒,光彩照人。他像颗明亮闪烁的星星,深深印刻在姑娘那颗玲珑心上。她全身发热,血液奔腾,忘却了少女的羞怯,像对待一个老姐妹一样地说:"你在笑话我?我说错了什么吗?"她直愣愣地注视着黄帝。黄帝看到她那无拘无束、快活大方的样子,更加觉得她逗人喜爱。黄帝心上从来没有过的甜蜜感不断上升。

他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抓住姑娘的双手说:"你说得很对,我们何不把这些小虫子抽的丝用来给自己做衣裳呢?"

姑娘高兴地说:"那我们把这些虫子养起来,让它为我们抽丝做衣裳。不过......"

黄帝紧接着问:"不过什么?"

姑娘说:"做一件衣裳需要很多丝,我一人能行吗?"

黄帝高兴地说:"我来帮你,我们共同来实现这一理想好吗?"

姑娘激动万分,摇动着黄帝的手说:"那太好了,我听你的。"

黄帝顺手拉过姑娘,姑娘顺势倒在黄帝怀里。两人紧紧拥抱,两颗相爱的心从此再也不分离。

天色将晚,他们回到西陵氏部落。西陵氏群众听到平定蚩尤的领袖黄帝到来,都手捧鲜花、水果和各类珍稀野味来迎接黄帝。

西陵氏部落的人听说黄帝爱上了他们的姑娘,感到特别的高兴与荣耀。在部落长带领下,全部落人马上行动起来,姑娘们上山采集野花,小伙子们忙着上山打猎。夜幕降临,全部落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草原上燃起篝火,抬出各类猎物。姑娘们用野花编织成衣服与帽子,分别穿戴在黄帝和新娘身上。他们用树枝、树条与鲜花,搭建了一座大舞台,簇拥着新郎新娘坐在花丛包围之中。然后大家围着篝火在台下唱歌、跳舞、烤火,为黄帝举办了一场十分隆重的婚礼。这位新娘就是传说中教民养蚕的黄帝元妃--嫘祖。

《蟸母传》中说,"蟸母蜀之蚕丛人"。她是黄帝的元妃(即嫘祖),是由蚕变成的。一天她对黄帝说,"我素有经纶之志,北面的大风年年袭击,我虽能忍受,但百姓衣单难以御寒。后稷给人类以食粮,我要给人类以温暖。我要到山林中去开辟一块土地,养蚕缫丝给人们做衣服。"

黄帝说:"你同我生活多年,从来没有到野外去生活过,我怎能让你去做那种苦活呢?"

蟸母说:"像我这样的弱女子,再这样生活下去,郁郁而终,就太没意思了。"

黄帝说:"人活着是应该有点作为,你去吧,成功了我会重重赏你。"

蟸母带着一群宫女,进入深山,将满山桑叶尽吞腹中。她们渐渐全身透明,身圆体胖。然后她又带着宫女们回到宫中。她对黄帝说:"大王数十年来东征西讨,平定山河,功盖天下,我也要与禾公并耀功历,与大王功并千秋。"

黄帝说:"你有何能力与禾公功耀天下呢?"

蟸母说:"你们先把我们放在木架上,让我们先把腹中的丝吐出来结成茧,然后把茧放在锅里煮,当茧浮出水面时,再将茧上的丝头抽出来,滚在一个轮子上。当你们把茧上的丝全部滚在轮子上以后,我们就会从茧中出来,剩下我们的残躯,或为粪土,或为鸟食,我们都没有怨言。"然后她又说:"天下人多,你要留下一些茧,让它们孵化产卵繁衍后代,以便抽更多丝为百姓做衣服。"

黄帝不忍心让她牺牲,蟸母坚持要牺牲自己奉献人类。黄帝只好按她的要求去做。

蟸母和宫女们丝尽人亡以后不久,留下的茧破壳飞出一群灰色蚕蛾。它们生蛋产卵,第二年又孵化出不少小蚕。黄帝命人将它们放回山林,几个月后满山遍野结满了蚕茧。黄帝高兴极了,置酒庆贺。

当黄帝手捧缫丝轴祭拜蟸母时,一个大臣走上前对黄帝说:"昨晚我梦见牛郎和织女左手牵着经线,右手牵着纬线织锦。"

黄帝感叹着说:"我也常听蟸母说起牛郎、织女,但是我没有把蟸母留下来,也就没有人和我牵丝织锦了!",

黄帝的话音刚落,手中丝轴上的丝立即发出一道白光,从南天门上飘来一个白衣仙女。她走到黄帝面前跪拜说:"我乃丝神,请大王将手中的丝给我一看。"黄帝十分惊奇,将丝轴给了她。少女看后,高兴地说:"这丝真是我母亲所吐。它莹洁无比,五色变化而用,素色表示纯洁、清正、廉明。黄帝有道,臣民有德,宜着素色。我愿将丝织为锦献给天下臣民。"说完她手捧丝轴飞回蓝天。

七日之后仙女手捧素锦,从天而降。她把素锦献给黄帝,黄帝大加赞赏,坚持要她留在人间教臣民织锦,不让她回天庭。仙女留在人间巡行各地,教妇女织锦。从此以后人类才有了衣服,不再穿树叶、兽皮。

民众十分感激蟸母,要黄帝封赐蟸母神位。黄帝立刻召开封爵大会,按出生地与所建功绩,封禾公为谷城君,赐姓米;封蟸母为锦城君,赐姓文。文姓即由此而来。黄帝的第九代孙夏禹名文命。汉代巴蜀郡太守文翁是黄帝嫘祖的第三十代孙。后来黄帝又按秩序赐禾公之弟为黍、麦、豆、稷、粟;封蟸母之妹为锦、葛、褐、茡、麻。其族逐步发展,人类衣食种类也日渐丰富。因此人们认为,禾公与蟸母是人类的衣食祖先和主管人间衣食的天神。

嫘祖生于四川绵阳市盐亭县金鸡山,死后黄帝将她送回家乡,葬于今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她的孙子颛顼(高阳)在金鸡山顶修建了嫘祖轩辕宫。其十五代孙、巴蜀首领蚕丛氏补建嫘祖轩辕宫。黄帝的三十代孙文翁,又扩建嫘祖轩辕宫。清史记载,每年三月初七,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到轩辕宫拜祭嫘祖,求她保佑蚕茧丰收。1999年到盐亭金鸡镇寻根问祖祭拜嫘祖的海内外人士多达四十多万。

黄帝娶嫘祖以后,听说后稷曾在成都平原称王,死后葬于成都,于是带着人马西进成都平原,发展后稷所开创的种植业。他在成都平原遍访部落,鼓励人们定居发展农业。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黄帝在成都西看到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快活地在一片金黄色的荒野里唱歌、跳舞。她那美丽诱人的长发和优雅的歌声,一下就把黄帝吸引住了。黄帝派人去将她请来,邀她表演歌舞。一场歌舞下来,黄帝才知道这个姑娘不仅有一副好歌喉,而且精通音乐,善于鼓瑟作琴,同时还懂医学知识。黄帝十分喜欢,就将她留在身边做侍女,并取名素女。

黄帝成年奔走于各部落,发展农业,平定纷争,又想生育较多人口,发展生产。这就使他陷于性爱与工作、性爱与生育难以两全齐美的苦恼之中。

一天夜晚,黄帝对素女说:"我在和你做爱时自觉气衰力竭,心神不宁,好似大难将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素女说:"这是你阴阳失调所致。你不管走到哪里,那里的女子都要求与你同欢,日子一久难免不使你阴盛阳衰。男女做爱要像煮饭一样水火配合得当,才能煮出美味佳肴,尝到乐趣,否则就有伤身体。"

黄帝听后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以后就尽量不和奉承他的女子同寝。

素女很爱黄帝,为了解决黄帝的痛苦,实现两全其美的愿望,她遍访名医,通过潜心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一套既能享受性爱欢乐,又不伤害身体健康的性爱方式。这些方式被后人记录下来,编成《素女经》。

《素女经》中说:"人不可纵欲。性交要在男女身强、气盛,身心愉快时进行。交媾时要情感和谐,情绪稳定,身心动作一致,神情舒畅自然。"后人用实践证明她的性爱方法确实有益于健康。后来人们认为,《素女经》是黄帝与素女的性爱经验总结,也是中国最早的性学著作。

(史料出自《史记·五帝本纪》、《路史·后记五》、《香艳丛书·蟸母传》、《世本作篇》、《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补注》和《蜀中名胜记》等。)

同类推荐
  • 静乐阳光

    静乐阳光

    清末秀才李肇基带领工人伐木,斧斫声回荡山林。之后,他又把自家的5垧地当掉,将当下的1000块大洋,全部用于修建学校。在村里创办静乐第一所初级中学。1952年。深秋。静乐县城大街上。黄叶飞舞。静乐中学校长苏化南,在县里的各个机关单位奔走。从1952年到1960年,苏化南经过8年努力,使学校面貌一新,由3个班,100多名学生,增加到24个班,1000多名学生。1983年。深冬。静乐某单位。
  • 遇见最美的宋词

    遇见最美的宋词

    1、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本书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2、细腻淡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细细阅读。抛俗事困扰,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去古人营造的唯美世界里游历一番,不仅是短暂的释放,更是美的穿梭。3、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书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
  •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文学

    上次在桂林开“第三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时,和程光炜老师商量一起和人民大学联合做一次研讨。程老师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课题,在高校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程老师最近要转到九十年代文学研究,他提议把“九十年文学研究”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其实我的一个愿望,是让程老师也抽出时间跟我们的客座研究员聊聊,给我们指导一下。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大家在校时,对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史,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九十年代文学史不一定熟悉。
  • 罗曼采罗(孙更俊译丛)

    罗曼采罗(孙更俊译丛)

    本书是海涅继《诗歌集》、《新诗集》之后的第三部杰作。内容以故事诗和史诗为主,分为史诗,悲歌。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热门推荐
  • 神级武神

    神级武神

    方辰,原本是地球上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一次无意中照镜子穿越到了一个同名的废材身上,后来得一枚能把任何生物炼化为灵珠、能把任何植物炼化为药珠的神奇光团。从此,方辰一步步踏上了逆袭的道路,仗剑高歌。修武巅峰,是为神!
  • 脸面(中篇小说)

    脸面(中篇小说)

    2009年盛夏。杨巧杏一家四口人坐着一辆满载着乘客的班车,行驶在通往榆钱的国道上。国道两边的山水树木人羊狗都向后甩去。在她的眼里,这些山是美的,树是翠的,水是清的,人是和蔼的,羊是可爱的,狗是诚实的。她的心情好极了,全因她的儿子韩华考上了榆钱市重点高中。今天,是开学报名的日子,他们一家人正往学校赶呢!班车到了市运输公司汽车站,一家四口人下车。杨巧杏的老汉,一个农民,韩贵山把铺盖卷扛起下了车。韩华背起大大的书包,紧跟着跳下车,三跑两步赶上父亲,和父亲并排走起。
  • 天付良缘:仙妻很正经

    天付良缘:仙妻很正经

    凉柒抛下傲娇师父【误】下凡后能做什么?大吃大喝?撩妹撩汉?那都是存在的!
  • 邓友梅小说精选

    邓友梅小说精选

    《邓友梅小说选》收入作者的中短篇小说11部,包括作者的成名作、代表作以及各个写作时期的所有重要作品。既有作者1956年的成名作《在悬崖上》,又有新时期的军事题材作品《我们的军长》,还有作者描写北京市井生活的“京味儿”小说《那五》《烟壶》《寻访“画儿韩”》《双猫图》等,基本反映了作者创作的全貌。
  • 教授今年拿高薪

    教授今年拿高薪

    一大早牧工就跑来报告,说两只细绒羊死了。丁子高愣了一下,顾不得细问,骑了自行车就往实验场跑。杂交羊实验在学校的一个角落,一排实验室,两排羊圈舍;圈舍前面围出一片空地,供羊自由活动。两只死细绒羊静静地躺在门口。从死羊的耳牌看,两只羊同一天出生,从出生到现在,只有俩月零五天。细看死羊全身,没有一点异样,再看羊的表情,安详自然,没有一点痛苦,如同睡着了一般。这就更加可怕,丁子高的心一点点往下沉,一个念头止不住往上涌:不是一般的疾病,很可能是遗传基因有问题,耗资百万的实验可能又要失败。
  •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集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集

    孙更俊编译的《梅里美中短篇小说选集》精选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大师梅里美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小说文笔洗炼、叙事清晰、内涵丰富、情节紧凑,将瑰丽的异域风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迥异的人物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画面,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难得一见的手笔。
  • 铜鼓书堂词话

    铜鼓书堂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之弑天剑皇

    异世之弑天剑皇

    游戏世界居然变成了真实世界。戴上头盔就能玩穿越?那么,这个妹子我能泡吗?反正单着也是单着。这本武功秘籍难道就没有简体版吗?甲骨文谁认识啊!这位英明神武的大BOSS,你能当我小弟吗?反正你也打不过我。我要不要教这位老神仙下五子棋啊?珍珑棋局我真的看不懂啊!………
  •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独家采访

    独家采访

    通常情况下,报纸都是每天凌晨两点出版。不过那天报社里的资深新闻编辑麦克有点儿头昏脑胀,早早就回家休息了,把其余的工作都扔给了年轻的皮特森。可是,麦克并没有睡多久,电话铃把他吵醒了。他昏昏沉沉地拿起话筒。电话那头儿是皮特森。皮特森没头没脑地说:“她死了!”“谁死了?”麦克还有点儿迷迷糊糊的,不明白皮特森在说些什么。然而,皮特森接下来说出的那个名字让麦克立刻从床上跳起来。 “谁?霍泽尔·洛林?你说霍泽尔·洛林死了?”“是的,她死了,”皮特森回答,“是谋杀!你知道维多利亚广场吗?”“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