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200000003

第3章 父皇

第二天,王高便随张浚觐见皇帝赵构。

赵构有时会到翰林院,王高也曾和他说过两三句话,但正式觐见皇上,这还是头一遭。这种感觉完全不同。当王高亦步亦趋穿过层层宫殿进入了一间密室时,他突然觉得,王高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王高, 枢密使大人求着他,皇帝需要他,整个宋国似乎都离不开他。

赵普和秦桧已经到了,他们站在赵构两侧,君臣都显得忧心忡忡,当王高跟着张浚走进去后,他们的目光一起投向了王高。

赵构几次到翰林院来,都轻松自如、温文尔雅,所以在王高的印象中,皇上是一个信心十足、亲切随和的皇上,听说他使得一手好枪法,能开一石五斗弓,喜武不喜文,惹得太上皇赵佶不高兴。

赵构当了皇帝后,翰林学士私下说,过去宋兵干不过金兵,就是因为赵佶喜文不喜武,把风气带坏了,宋兵跟着他学,打仗便豁不出去。现今皇上正好和他爹相反,喜武不喜文,宋兵打金兵不要命,金 兵也就蔫儿了。有的说得更简单,说,宋国和金国打,其实就是宋皇和金皇打,两军对垒,白死了这么多人,还不如让宋皇和金皇单挑,一招定输赢。从前,同辈的宋徽宗赵佶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单挑 ,十个赵佶都不是阿骨打的对手。如今,同辈的宋高宗赵构和金熙宗完颜亶单挑,一个赵构顶仨完颜亶。

但眼前的皇上,却不似翰林院见着的皇上。他很瘦,有点皮包骨头,神态落寞,皱纹似乎一夜间刻满了额头,总之他像个病人。

这个大宋的主心骨,曾经还真是条汉子。金国人第一次攻汴梁,他才十七岁,哥哥赵桓要他当人质押给金国人,好哄劝金兵离开汴梁,他眉头都没皱一下,就答应了。在和张邦昌离开汴梁城开赴金营之 前,他对眼含热泪的哥哥赵桓说:"我这一去,能不能回来难讲,我有句话要对哥说。"赵桓说:"九弟,有话就说,哥一定照办。"赵构稳一稳情绪,说:"别管我身在金营,逮着机会,对金兵该出 手就出手。"

赵桓后来果然出手了,派兵夜袭孟阳,金兵竟没慌乱,凭着一身硬功夫,接住了宋军的冷拳,腾出手硬生生一拳,把宋兵给砸碎了。宋兵溃散后,领头的金将完颜宗望也着实惊得出了一身冷汗,便把气 撒在赵构头上,说:"赵构,你这个奸细,宋兵为何偷袭咱们?是不是你偷偷出的点子。如果不把这事儿说清楚,就把你五马分尸。"赵构不当回事儿,说:"我被扣在金营,宋营的事儿我咋知道,宋 兵偷袭金营这事儿与我无关。"然后该吃吃,该喝喝,看他一副心安理得等着被宰的样子,完颜宗望竟开始怀疑他不是赵佶的儿子,是宋国派来充数的一个假皇子,完颜宗望觉得可能被宋人涮了,就叫 宋国另外换一个皇子,换一个真的来,把这个假的领回去,赵构才捡到一条命。

回到汴梁后,赵构被赵桓支到河北当兵马大元帅,扼守汴梁东北门户。赵桓的盘算是,九弟年纪虽轻,但胆识过人,让他在前线和金兵干仗,说不定比好些武将管用。这正是赵构求之不得的,他高高兴 兴赴任去了。上任不久,金兵又来了,跟金兵一碰,赵构才知道金兵不是吃素的。金兵从河北杀开一条血路,直奔汴梁而去,不久就听说二圣被金兵抓了。

周围的人都劝赵构登基,连大楚皇帝张邦昌都 从汴梁悄悄送信来说要把皇帝大印交给他,赵构死活不肯,说父兄都还在世上,自己如何敢篡位,但众部下认定他是真命天子,不停地唠叨,说国不可一日无主,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你就行行好吧 。作为赵佶的第九子,赵构可能从未想过会坐龙椅、穿龙袍,但大浪淘沙,硬要把他推了上去,他也没招,便半推半就坐了龙椅。当了皇帝后,起初他还有点儿心虚,对百官说话也不敢拿腔拿调,后来 见百官在跟前磕头如捣蒜,也就心安理得了。老百姓对这个半路出家的皇帝早就认了,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王高还记得,建炎初年,当金兵攻破扬州,赵构跳上一条船,逃到海上后渺无踪影,他的命 运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成为大伙儿茶余饭后、街谈巷议少不了的话题。好几次王高夜里起来撒尿,都看见父亲和几个老秀才还在油灯下猜测着皇上的下落,他们忧心忡忡的样子让王高一辈子都忘不了。

战事的折磨和政事的操劳,已经让赵构渐显疲态,有时他甚至觉得当皇帝没啥意思。

张浚禀报:"皇上,臣已奉旨带翰林学士王高前来领旨。"

赵构点点头,他认得王高,知道他是王安石的后人。

赵构很和气地说:"王高,咱们见过。"

听皇上说认识自己,王高深感荣幸,激动地说:"自从微臣被选入翰林院,皇上几次到翰林院看望学子们,对学子们勉励有加,微臣有幸聆听皇上的教诲。"

赵构笑了笑,显得很开心。

赵构说:"是朕亲自将你点入翰林的。张浚对朕说,你的先祖是王安石。"

王高说:"父亲大人是这样告诉我的。"

赵构赞许地说:"名门之后,必然不同凡响。王安石是大宋的良相,是朕最敬慕的人之一。你要好好向他学习,为国分忧。"

王高诚惶诚恐地说:"谢皇上勉励,微臣尽力。"

赵构又说:"朕打算烦你到金国走一趟,这事张枢密已经跟你说了吗?"

王高点头:"张大人已经对我说了。能为国效力,臣万死不辞。"

王高说得斩钉截铁,连站在两厢的张浚、赵普和秦桧都赞许地点头,他们觉得这个年轻人气势不凡,不是个孬种,宋国正缺这种人。

赵构也感到满意,今天他提出要面见王高,实则因为事关重大,他对王高这个深宫里的年轻人还不完全放心。但王高表现出的稳重、自信和勇气打消了他的疑虑。

一丝阴云突然爬上了赵构的眉宇,他的神色再次暗淡下来。

他说:"王高,你知道,朕的父亲,太上皇赵佶在靖康初年,被金兵掠走了,去了金国。"

王高说:"知道,这是大宋之耻,宋人心头之恨。"

赵构又说:"你知道太上皇是怎样一个人吗?"

赵佶在老百姓中的名声并不好,老百姓都说他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老混混儿,在陕西和四川,许多人都说,金兵之所以占我河山,就是因为这个赵佶喜欢狎妓。但到了杭州以后,在士大夫尤其是 翰林院一些资深学士的口里,赵佶是一个作风优雅、才华横溢、慈悲仁义的好皇帝,书画在大宋堪称一流,这在古今的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

王高宁愿相信士大夫的话,因为他们离皇上更近。

但一个好皇帝,怎么把半个国家弄丢了,自己还做了俘虏?

王高说:"臣没见过太上皇,但听说他很仁慈。"

这句话说中了赵构的心。

"对。"赵构说,"他是一个仁慈的皇上,也是一个仁慈的父亲。"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父亲可能已经不在世了,而他已经有十多年没见到他了。

张浚、赵普和秦桧同声劝他节哀,并说太上皇去世的消息只是传言,希望皇上不要太过当真。

这些话让赵构得到了一点儿安慰,他点点头,说:"但愿如此。"然后继续对王高说:"朕知道老百姓埋怨他,说他没本事,撵不走金兵,守不住疆土,还说他被金兵俘虏,是因为胆小怕死,他落得今 天的下场,是活该。"

这些说法王高听无数人说过,但做皇帝的赵构,口里虽然这样说,内心肯定不会这样想的。

王高静静地听赵构说下去。

"今天找你来,就是要和你谈谈太上皇。朕想告诉你,太上皇是一个好人,起码比朕好。他之所以被金兵扣押,是因为轻易相信了金国人。他总是轻信他人,他常常对儿子们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 丈,可惜金国人不认这个。"

张浚、赵普和秦桧一起说,当年太上皇亲身前往金营求情,是出于无奈,都是大宋的大臣们不争气,逼得太上皇铤而走险。

赵构又说:"王爱卿,你这番去金国,是去打听太上皇是否还在人间。你是为朕的父亲而去,你应该了解他。"

王高说:"微臣明白。"

虽然赵构说得哀哀切切,但对赵佶昏庸无能的印象是王高从小形成的,不易改变。从山西到陕西,从陕西到四川,在颠沛流离的路途上,父亲对老皇帝赵佶很不高兴,几次骂道:"皇上昏庸,老百姓跟 着遭殃。"这些已经深深刻在了王高的心上。

赵构又问王高家里还有什么人,王高说父母还在四川绵竹,并说如果不是父亲逼迫他从小一心念书,他十有八九考不中进士,今天也不能当面聆听皇上教诲,能有今天,说来还得感谢父亲。

赵构点了点头,称赞他父亲深明大义,在乱世中不放松对王高的教诲,让人钦佩。

赵构又说:"此去会宁,要和女真人周旋,会一点儿女真话有好处,听张浚说你在鸿胪寺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女真话,不知道是真是假。"

王高说自己确实懂得一点儿女真话,但只是会点皮毛。自己这点本事,是向鸿胪寺的同僚学的,同僚中有人同女真人打过交道,但自己没有,自己的女真话,比同僚又差了一截,因此学得像不像,心里 没谱,不知道去了金国,遇见女真人,自己说的话,女真人能否听懂,女真人说的话,自己能否听懂。

赵构说:"不妨,金国朝臣中,许多人都会汉话。"他转向秦桧,"秦爱卿曾留金四年,学了一口流利的女真话,你考考王高。"

原来秦桧会说女真话,这倒是没想到的。王高看着惶恐不安的秦桧,越发觉得这个人有点邪乎。

政和年间,秦桧事前毫无征兆地蟾宫折桂,中了状元,声名鹊起,可谓一鸣惊人。金兵第一次围困汴梁时,他觉得出头的机会来了,便慷慨激昂地向皇帝上书《言兵四书》,为抗击金兵献计献策,虽然 不得要领,但还是让朝臣们刮目相看。靖康之难后,他留在汴京,竟不怕被砍头,投书反对立楚,结果被金国人囚禁四年。这期间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骚动不安的年轻人。直到有一天他又重新出现 在朝廷上,人们才知道,秦桧还活着,还念着宋朝,为此不惜丢下老婆,独自一人从金国跑回来了。回到故国的秦桧比起从前,简直换了一个人,他不爱出风头了,别人议论朝政,他总是不言语,很少 参与争论。金国四年似乎磨灭了他的锐气。偶尔赵构向他问策,他专拣赵构喜欢的说,赵构越来越喜欢他。正当人们说秦桧得宠了时,他又翻船了。有一次赵构问起对金策略,他憋不住说了句心里话。

他说,皇上,要让金国人不再垂涎江南,最好采取"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之策,淮河以北敌占区的百姓,让女真人去管,你把南边的几亩地管好了就行啦。北边的汉人投过来,咱们也要把他们拦回去 ,这样金国人就高兴了,金国人一高兴,就不会过河了。

赵构听了很生气,心想:要我丢下中原百姓不管,你不是要天下人骂死我吗?赵构立刻罢了他的官。秦桧垂头丧气地离开朝廷时,同僚们都幸灾乐祸地说,本以为秦桧学聪明了,哪曾想他脑子里全是屎 啊,这种馊主意他也能出,莫非在金国期间他叛国了?

总之,秦桧这回是彻底完蛋啦。

没想到秦桧又出山了。

听到皇上点名,秦桧心中一阵惊慌。懂得女真话,在别人眼里是一技之长,但却是秦桧的难言之隐。他知道,自从向皇上进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朝廷上不少人就在怀疑自己在金国投敌叛国,回 来是给金国人做内应。秦桧巴不得所有人都忘记自己在金国这四年的经历,所以听到皇上说他会女真话,感到很紧张。

秦桧赶紧为自己辩白。他说:"我在金国囚禁期间,曾学了一点儿女真话,我当时想,今后或许于国有用,果然如此。"然后他转向王高,"多年不用,我都快忘光了。"

王高说:"大学士别客气。"

秦桧说:"行,安大海是什么意思?"

王高说:"安大海是客人的意思。"

秦桧问:"安班是什么意思?"

王高说:"安班的意思是尊贵。金国有安班勃极烈,即为皇储,金太宗完颜晟和金熙宗完颜亶在当皇帝之前,都曾是安班勃极烈。"

秦桧问:"答不也呢?"

王高说:"农民。"

秦桧问:"阿土古呢?"

王高说:"猎人。"

秦桧相当吃惊:这小子没去过金国,三句话竟没出破绽,说他有才,还真不是瞎说。

秦桧说换个花样:"我说汉话,你说女真话,考考你说得怎样。"王高说:"请便。"

秦桧问,金国怎么说?王高说按出虎;秦桧又问,千夫长怎么说,王高说猛安;秦桧又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九怎么说,王高说乌也。

这些都是一些简单常用的词语,秦桧其实也记不住几句了,王高的表现已经出乎意料了,何况他也不想为难王高,问了几句,秦桧就草草收场,禀告赵构:王高的女真话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估计到了金 国,和女真人混一混,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对答如流了。

赵构觉得这小子年纪轻轻,竟能让秦桧称赞,还真有两刷子,说不定倒是个人物,让他去金国,还真找对人了。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突然站起来,走到王高跟前,握住他的手,把他看了又看,眼里全是 殷切的希望。

赵构说:"王爱卿,赴金打听太上皇生死,这件事就托付给你了,希望你不辱使命。"

王高郑重地说:"微臣竭尽全力。"

赵构又说:"朕还有一事相托。朕的母亲韦皇后也在金国,昨天夜里,朕又梦见了她,梦见她哭,梦见她说想朕。你到了金国上京,顺便打探一下她的下落,如果她还活着,务必当面告诉她:朕时刻都 在想她,朕一定设法将她接回杭州。"

这几句话,发自肺腑,皇上对母亲的牵挂毋庸置疑。赵构说完,两行热泪无声地流出眼角,流下脸庞,滴在冰冷的石板上,张浚、赵普和秦桧见皇上动了真情,也都抹着眼泪,齐声劝皇上节哀。

同类推荐
  • 断魂崖

    断魂崖

    月亮升到了西山顶端,慢慢向下坠去,地上的银光开始渐渐收起,天上的启明星却更显眼了。秦婴提着一只瘪塌塌的旅行袋,翘首望天。他看见东边的天空已准备开亮,那些散漫的云缓缓游走,像是一滩滩被小孩弄散了的豆腐渣。这个三等小站依旧那么残破,出站口的铁栏杆油漆剥落,候车室几扇破损的窗玻璃则用塑料纸潦草地钉着。但令秦婴惊奇的是,站房前面的那处小广场上,居然出现了两块铁皮广告牌,一块是有关优质兔种的,另一块是有关电子元配件的。尽管语词古板,图案拙劣,尤其是那只兔子画得一脸凶相,像是一只前来讨债的吊睛白额老虎,但广告牌这一新鲜事物的兀然出现,仍使秦婴不由自主地驻足。
  • 王后的项链(下)

    王后的项链(下)

    《王后的项链》是大仲马在1849年和1850年发表的小说。故事取材于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一个真实事件,以一条项链为线索,情节涉及欺诈和王室丑闻。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国大革命前夕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路易十六王朝的真实写照。
  • 刘邦的帝王生活

    刘邦的帝王生活

    天子之贵刘邦回到沛县,受到父老乡亲的盛情款待,他一住就是半个多月,期间降下旨意,世代免除沛县人的赋税徭役,但不包括丰邑。沛人闻之莫不感恩戴德。但临走的时候,众乡亲却拦住刘邦不让走,跪请刘邦把丰邑人的负担也免了,说:“陛下虽然是喝沛县水长大的,号称沛公,和沛县的感情深一些,但毕竟是丰生沛养,丰邑和沛县都是你的老家,两地又是近邻,亲戚连亲戚,陛下怎么能只免除沛县人的赋税徭役,而不免除丰邑的呢?”刘邦说:“我在丰邑只是借生,还没出娘胎就差点死在那里,见秦军来屠婴儿,邻里多自保,不惜陷害我家,致使全家流落沛地,我于丰人有可牵焉?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浪漫古典素心系列,选取了民国风华绝代的人物为主要对象,此为综合卷,写了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果青

    青果青

    普通高中里一群95后学生,“纪律差”、“美女多”,新班主任姜春雷带着这群厌学、争宠、逆反、早恋、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作品以正面的视角叙写了“青果”学校校长、教师们因为坚持原则和锐利改革所遭受到的误解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折射出教育者育人的艰难、无奈和操守。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大佳铜奖”。
热门推荐
  •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门武圣

    玄门武圣

    万年之前,灭墟圣战起,代表着天玄大陆修炼界的泰山北斗的武极和昆仑两大圣地覆灭,大陆各大宗门宗派亦是精英尽失。万年之后,修练界风云再起,血雨腥风再次弥漫大陆,浮沉间能够做到玄功通天天地同寿?又会是谁,能通过生死考验,踏破虚空,以武称神?(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慕容家的掌上明珠

    慕容家的掌上明珠

    慕容思懿觉得她一定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不但魂魄一分为二,还遇到了这样一个“坑爹神器”。把她从现代穿越到异世界就罢了,可若是在这异世界被人算计的死翘翘了,现代的她也就死翘翘了。慕容思懿咽下一口气,好,我忍,你掌握着我年轻的生命,你任性。可……这是什么鬼操作?!!?夺取太子殿下的初拥,不然爆体而亡夺取太子殿下的初吻,不然爆体而亡……为嘛人家都是神器在手,天下我有。她……她她就这么……倒霉?某太子是这样解释的:成了我的人,不就拥有了天下?慕容思懿一脸懵逼,所以说……系统是默认的走……捷径?——本以为穿越都是死而复生,结果就因为一个小玩意,她不但和前世的自己互换灵魂,还每天“视频通话”?慕容思懿:啊,我太难了
  •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神算天下之小姐太嚣张

    现代玄流末裔,玄机门大师姐倪代裳因一次红颜知己错乱事件,悲了个催的正好应了二十四岁死劫,来到魔古灵大陆。战魂归,圣人出,干戈起,逐鹿忙,万载大事浑如梦醒,精灵一族再现辉煌!道神预言流传,倪代裳应运而来,成为了没落家族倪家三小姐——倪代裳。从此傻子变疯子;木讷变嚣张;一代特立独行的魔法天才逆袭而起。天机重掌,动乱始现,各方群雄,逐鹿中原。道神魔法、圣域魔法、光明魔法、黑暗魔法.........隐匿的各方血脉神裔纷纷涌现,拉开了万载之前,上古魔神大战的后续篇章。而倪代裳正是那诸天星辰中最不起眼的小星,却成为了那划破了这万籁俱寂的漆黑夜空,打乱了那星罗棋布、漫天星斗排列的初始之乱。星象,预言,混沌。是祸乱、祸水?亦或者是归来的天命之人?倪代裳:姐的地盘姐做主,管你什么乱七八糟的乱!她背靠红包系统。手掌玄学五术。神裔血脉觉醒,精灵、道神两族来护,管你什么人来,统统给姐洗干净脖子等着。本文1V1,欢迎跳坑!Ps:不喜勿喷,可点叉绕道。
  • 第十二张牌

    第十二张牌

    高中女生吉纳瓦在图书馆读一本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有色人种每周画报》胶片,上面讲的是她的祖先查尔斯·辛格尔顿的故事。这时,有人过来袭击她,犯罪在现场留下一张塔罗牌。这是塔罗牌中的第十二张。袭击吉纳瓦是一名被雇的职业杀手——汤普森·博伊德,雇主要杀她的原因不明。在图书馆的第一次袭击失败后,林肯·莱姆从杀手留在现场的证据分析,他还会再度下手。对案件的调查牵涉到一桩一百多年前的死案:吉纳瓦受到攻击很可能与她当时正在读的内容有关。查尔斯·辛格尔顿是一名前奴隶,获得自由后参加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但因涉及盗窃而被捕,名誉扫地。但他在法庭是坚持说自己是无辜的。
  • 炮灰修仙当自强

    炮灰修仙当自强

    车祸身亡胎穿到修仙世界,居然这个世界还是看过的一本女强文小说。冷血特工女主就算了,这个重生恶毒女配是怎么回事?!我特么穿成个炮灰,谁说炮灰一定要翻身?我只是想好好活下去避开所有的死亡flag有这么难吗?!看她这个炮灰如何在修仙界立足。本书又名【身为炮灰的我该何去何从】
  • 夕朝谋

    夕朝谋

    新春佳节,阖家团圆。灵德公主却因母族谋逆成为皇室弃女,幽禁终生。掉包计,假借名。盛兴吴府小姐暂住安阳,一切才刚刚开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退无可退之际,且看她如何在混沌中,谋出一片清明。
  • 黄泉狩猎者

    黄泉狩猎者

    初遇释方,我曾以为他是个假和尚。他很年轻,细皮嫩肉唇红齿白,像个披着破烂僧袍在大街上东张西望的小姑娘。他说出家人慈悲为怀,骗人钱财是要遭报应的。后来我果然遭到报应了。作为道姑,我本不应该惹上和尚。何况还是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和尚。
  • 阅读的刀锋

    阅读的刀锋

    《阅读的刀锋》为庞溟先生近年文化随笔文字的结集,系“独立阅读书系”第三辑之一。《阅读的刀锋》作者庞溟是一位独立书评人,先后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生儿育女,乃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大事。以往,人们的目光基本上锁定在妻子身上,其实丈夫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