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900000006

第6章 《洛阳伽蓝记》二重复合主题论(6)

(三)佛国里的祖国情

季羡林为《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作序时写道:"中印文化交流关系头绪万端。过去中外学者对此已有很多论述。但是,现在看来,还远远未能周详,还有很多空白点有待于填补。特别是在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印文化交流之频繁、之密切、之深入、之广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卷五宋云、惠生西行记里,作者更是将宗教情意与对祖国的深爱、思念之情融为一体:"神龟元年十一月冬,太后遣崇立寺比丘惠生向西域取经。"惠生一行代表太后、王朝出使西域、天竺,前往取经,曹虹认为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通过求法路线,自觉向西方传播的明确记录"。

出发时"皇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王公卿士幡二千口"沿途供奉。

在乌场国:国王见宋云,云:"大魏使来,膜拜受诏书。"闻太后崇奉佛法,即面东合掌,遥心顶礼。遣解魏语人问宋云曰:"卿是日出人也?"宋云答曰:"我国东界有大海水,日出其中,实如来旨。"王又问曰:"彼国出圣人否?"宋云具说周、孔、庄、老之德;次序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说管辂善卜,华佗治病,左慈方术;如此之事,分别说之。王曰:"若如卿言,即是佛国;我当命终,愿生彼国。"宋云与乌场国国王的对话,表现了对祖国的挚爱及民族的自尊自信,以中国文化里有儒道、蓬莱仙人、占卜治病方术等等,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富,尽显文化上的自信。虽为佛门中人,但传播的却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王城西南五百里,有善持山,甘泉美果,见于经记。山谷和暖,草木冬青。当时太簇御辰,温风己扇,鸟鸣春树,蝶舞花丛。宋云远在绝域,因瞩此芳景,归怀之思,独轸中肠,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得婆罗门咒,然后平善。

善持山风光优美,宋云触景生情,引发故国之思,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雀离浮图南五十步,有一石塔,其形正圆,高二丈,甚有神变,能与世人表吉凶。以指触之,若吉者,金铃鸣应;若凶者,假令人摇撼,亦不肯鸣。惠生既在远国,恐不吉反,遂礼神塔,乞求一验。于是以指触之,铃即鸣应。得此验,用慰私心。后果得吉反。这里把写佛教圣物的灵异神奇与对祖国的爱完全融合在一起,既有对佛教崇高神异的崇敬,又有热爱故乡和祖国的情意,二者交织在一起,深厚、感人。此写惠生微妙真切的心理活动,细腻传神。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指出:"当你缩短观察的时间跨度,你看到的就只是个别事件或者种种杂事;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

所以,即使写纯粹的宗教取经、朝圣活动,也不缺乏对祖国的赞美、思念。

以上对作品文本的分析为直接论证,证实《洛阳伽蓝记》的主题是二重复合型的,即把对佛事与元魏王朝命运的关注集于一身,作者一笔兼写佛国、人间两端,把佛国、人间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魏书》在正史中开天辟地撰写《释老志》。《释老志》是一篇北魏佛教兴衰史,开了官修"正史"设专篇记载佛教史事的先河,《魏书·释老志》正是把握住了元魏历史的发展潮流与元魏对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贡献。后代继承《魏书》在正史中设专篇记载佛教史事的有《隋书·经籍志》四专记道经、佛经,明初官修《元史》专立类传《释老传》。

清人王昶论北朝造像:"尝推其故,盖自典午之初,中原板荡,继分十六国,沿及南北朝,魏、齐、周、隋以迨唐初,稍有平定,旋经天宝安史之乱,干戈扰攘。民生其间,荡析离居,迄无宁宇,几有尚寐无讹、不如无生之叹。而释氏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上升兜率天宫之说诱之,故愚夫愚妇率造像,以冀佛祐,百余年来,浸成风俗。......综观造像诸记,其祈祷之词,上及国家,下及父子,以至来生,愿望甚赊。其余鄙俚不经,为吾儒所必斥,然其幸生畏死,伤乱离而想太平,迫于不得已,而不暇计其妄诞者。仁人君子阅此,所当侧然念之,不应遽为斥詈也。"王昶的陈述充满了陈寅恪所说的"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值得重视。

侯外庐等在《中国思想通史》里有《南北朝佛教的国教化及其社会根源》一文。文中先详细梳理了南北朝皇后、王子、帝王信佛的盛况,认为:"南北朝是中世纪社会秩序重新改编的时代。南北朝的佛教,通过了特殊的途径而同归于国教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为中世纪社会秩序重新改编的反映。"梁武帝在《敕舍道事佛》(见《全梁文》四)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为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是外道。朕舍外道以事如来。"侯外庐等说:"按此一文献,发于武帝天监三年(504),在中世纪思想史上,实与汉武帝罢黜百家及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有相同的意义。"而南朝也出现了这样的社会文化景观,郭祖深言"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

日本汉学家谷川道雄在《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认为,北魏王朝"力求突破种族血缘主义的阻碍,建立一个更具公共性的国家,这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目的及意义所在。......古代中国社会通过对隐含在共同体内的阶级支配即破坏共同体因素的克服而不断获得新生,这就说明中国社会正是这一公共世界的体现。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是人与人的精神结合,这是社会前进的保障和动力,因此解决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危机状况的,只有是在共同体中体现的与他人共生共存的伦理精神,这正是中国文明在现代社会中所拥有的巨大意义"。在元魏致力于建立公共性国家过程中,汉化与奉佛同为元魏之国策,佛教在建立公共性国家,人心的整合、凝聚与沟通,文化交流与建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洛阳伽蓝记》正生动记录了元魏在奉行汉化与奉佛国策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洛阳伽蓝记》的二重复合主题正深刻契合了元魏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洛阳伽蓝记》之可贵也正在于此。

同类推荐
  • 白马掠三国

    白马掠三国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当三国撞上了玄幻,当历史发生偏移,后世之人,穿梭上千年。气动山河,智定乾坤,这是一个力量扩大无数,高配版的三国时代。纵横捭阖的白马义从,迸发出了,属于它的....璀璨光华,并一直延续,贯彻了整个三国!这一世,我高郅将与泽袍一同偕行向前,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考古发现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考古发现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神秘远古起源考古大搜集、考古探险之谜、黄金国都的神秘、古地图及宝藏考古的传奇、探索古遗迹之谜、神秘消失的古遗迹、纳粹把“琥珀屋”藏在哪里。
  •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日本战国走一遭

    不种马,不后宫,不争霸,随缘统一;不系统,不开挂,非大名,混吃等死;穿战国,有历史,有瞎编,人死完结;爱看看,不看骂,人别走,给个点击。
  •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现代工科宅男因为通宵玩游戏导致过劳死,带着万人敌系统魂穿三国。当前世记忆觉醒时,他已经在当阳桥,曹操的大军马上就杀到眼前,是殊死一战,还是等着被践踏......这是主角从自卑的宅男成长为盖世英豪的成长之路,看张三爷带你走进武力决定一切的斗将版三国!创建了一个群,大家可以加一下,一起聊聊。群号297269126
热门推荐
  • 霸情悍将

    霸情悍将

    一个是淡泊如菊的宅女,一个是沉默冷冽的商场悍将,当一部由她主笔的网络小说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时,他主动找上了她寡淡如冰的宅女与淡漠寡言的悍将之间,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爷爷辈的斗嘴打赌,让这对陌生的男女成为未婚夫妻,自此纠缠不清片段一:看多了丑陋的人性,她不相信这世上还存在着纯粹无私的爱情,或者人。直到碰到她家悍将老公,发现他无欲无求,这让她坚信的理论出现破裂迹象。不死心的她,认为现代社会不可能存在如此清心寡欲之人,便问了他一个问题:“老公,我很好奇,你这辈子,做过的最自私自利的事情是什么?”闻言,他抬起淡漠的眸子,灼热的视线紧紧锁住她,顿了几秒钟之后才坚定地说道:“你,是我一个人的……”片段二:深夜,昏暗潮湿的监狱里。。。“楚先生,有人探访,请!”狱长亲自过来,态度毕恭毕敬。“……”他正想着家中娇妻是否吃饱睡好,没有看到狱长的局促不安。监狱的大堂处。。。“他们打你了?”她蹿上前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头还站着十几个军人“……”他摇摇头,原本寡漠的脸上咧开了一道浅浅的弧度,他家老婆来了。“嘭——”狱长被猛地一脚踹飞,只因她看到自家老公的手背上擦伤了几许。“靠!老娘的男人,也是你们能动的?”犀利的眼光冷冷扫过一众狱卒,某女爆发了。看着暴走的娇妻,他脸上的笑意逐渐放大,忽然觉得,这次坐牢,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片段三:商场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并肩走着。小男孩抱着一只小小的、肥肥的流氓兔,伸出小手拉住了男人的衣摆。“爹地,我要那只大兔子……”可怜兮兮的小眼神儿时不时瞄向男人。男人低头看了那小小的身子,再看看手里一米多高的流氓兔,脸上波澜不惊。伸手拍了拍小男孩的脑袋,男人将流氓兔往身后藏了藏,淡淡地说着:“别闹,这个是给妈咪的,你玩小只的就好了。”“……”小男孩无语了。难怪妈咪那么匪气十足,原来都是爹地给宠出来的……
  • 邪皇独宠,娘娘请淡定

    邪皇独宠,娘娘请淡定

    为了各取所需,她成了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女人。妃嫔欺她,辱他,他下令杖毙,为她,他不顾大臣反对,执意立她为后。她成了大臣口中的妖女,而他亦宠之,只因那一句“你是朕的女人”。然而,当宠变了质,两人又会如何呢?
  • 安徽通史·新中国卷

    安徽通史·新中国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皖北、皖南的解放、剿灭残余土匪、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网络文学与电影文学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网络文学与电影文学论

    文学史撰述与研究无可置疑地被人们视作文学研究领域最庞大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真正的状况又如何呢?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跛足骑士

    跛足骑士

    没错儿,陶沙子当然是穿着那件大地牌风衣,高一脚低一脚,一步一阶登上新华书店二楼的。这是晚秋时节里某个周二的午后,是陶沙子光顾书店的一个固定时间。早在八年以前,从汉梁师范学校毕业进入汉梁肉联厂工会的陶沙子就为自己这样规定,每个周二和周六的午后——别人睡午党的时候,我陶沙子均要到新华书店走一趟,至少要逗留半个小时以上。多年以来,肩挎一个发白的军用书包,吹着口哨,思考着问题,通过铁道闸口,穿越灰尘飞扬的煤场——到位于道南广场的汉梁新华书店去,每周两次,风雨无阻,这已经成为陶沙于的精神生活的一个象征,或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从形式上看,这与女人的爱逛商场有些相似,买不买的倒在其次,但逛是一定要逛的。在这个落木萧萧的午后,陶沙于一如既往地走进书店的时候,他显然没料到这里会有一个小兄弟正等待着他的救渡。事后他想,像这种事情我陶沙子不去问,还会有谁来问呢;没有人了。他说。
  •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遇富贵之乐。世间之人各有其察性、聪愚、寿夭,乃至贵贱、吉凶、祸福的差异,并有其相应的特征。“故知命之工,察骨体之正,睹富贵贫财,犹人见盘孟之器,知所设用也。”让我们一道进入相术的神秘世界,披石拣金,去芜取菁。
  • 穿书之养成

    穿书之养成

    顾温意外发现这是一本书的世界,而她一时心软救下的脏小孩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日后将呼风唤雨,成就至高神,带领一众小弟破碎虚空去往其它世界。顾温上下打量着像白面团一样软和的陆炎,有点难以相信他将来会是至高神。但他未来可以破碎虚空,那他能不能把她送回家呢?她仿佛看到了回家的希望:“我救你,帮你,护你,但我有一个要求,待你成神之后助我归家。”陆炎认真的看着顾温,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姐姐我答应你。”转过头去无声苦笑“我愿意为你铸一座宝塔为你遮风挡雨,也愿意成为你的仆人亲吻你的脚尖,但我舍不得放开你的手,所以很抱歉,我最亲爱的阿温,我怕是要食言了。”
  •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 绝世至尊

    绝世至尊

    一味古鼎,炼尽一方世界;一把画笔,绘尽天下万物;一炳长剑,斩尽三千大道;一段传奇,诉尽一世情愫;九天星域,十方宙宇,天穹之下,演绎着一段少年的巅峰之路!
  •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上清神宝洞房真讳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