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拒绝了张娘的想要过来殷勤地伺候她的请求,小心翼翼地用不怎么熟练的手法替自己受了伤的右手掌换了伤药,又动作颇为拙劣地慢慢将煮的十分干净的棉布缠绕了上去。
还真是疼。
但这又要怪谁呢。
一时只想着如何最佳地解救出花荣兄妹两个,却忘了这是封建传统思想大行其道的宋朝。
虽说此时男女之防并未像后来的元明清那般严酷到近乎变态的程度,但女子的清白,尤其是大户人家女子的清白却也关乎着家族在世间的脸面,而此时的世人俱是笃信甚么“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之类的轮回说法,对于生死之间的事,并未像后世的人那般看重,认为自家性命于世只有一次,万分珍惜,偶尔便会做出轻率放弃性命的凛然之举了。
当初离着花钰最近的人只有她,见不等她讲话说完那花钰却突然做出惊人之举,大脑一时之间一片空白,下意识做出了决断,待反应过来后,才发觉那手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似的握在了刀刃上。
钻心的疼,霎时间像是过电似的窜遍了浑身,十指连心,这却不是作假的!钝刀嵌进肉中时,她敢肯定自己绝对是冲着众人十分不雅地呲牙咧嘴的,只是因为那一霎那的触觉太疼,疼的连叫嚷都未曾喊出口,只觉得心里一阵一阵地抽搐。
此番真得感谢二龙山山寨里磨得不快,砍人十分不利索的兵器了!
不过,生生挨了一刀,换一条人命,倒也还算值得,只是这番逞英雄后的滋味,却是不那么好受。
笨拙地缠好伤口,她在原先的那个现代世界里,亲力亲为惯了,到了此处仍是不自觉地沿袭了原先的各种习惯,比如说……根本不把自己当作甚么孱弱娇柔的女人看待。
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她必不会假与他人之手,即便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包扎动作,她也要亲自体会并不断进行实战演练,以便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
小心翼翼地转动了几下手腕,见这伤口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肢体动作,瞧着外面已是天色蒙蒙亮,便又去了不远处的林子内例行了一个时辰的自我拉练,只待让自己跑的气喘吁吁之后,这才慢慢地停了脚步,进到前面一个近日才搭建起来的简易竹棚,在木桌上顺起一截两端缠绕了石块的木杆,向上,垂下,向上,垂下,如此反复地做了数十遍,直到感觉左臂酸麻无比不能抬起才作罢。
前些时日她抽空命人做了些原先那个世界里的简易健身器材,随着一天天的流逝,在她偷觑空闲不间断,雷打不动的每日锻炼之下,这具异世的躯体终于渐渐不再让她感觉有一丝一毫的滞泄感,取而代之的则是愈来愈灵活的操控,手脚眼越来越协调,以及渐渐增强的体力和耐力,细弱的胳膊也渐渐消除了那种软绵绵的无力之感,只是仍不像原先的身体那般有着令人羡慕的充满活力的流畅线条。
倒不是为了练武,飞檐走壁之类甚么不靠谱的奇葩想法,这具身躯如今已是二十来岁的年纪,早已错过了练武的最佳骨骼年龄。
况且,练成金刚芭比甚么的,简直不要太惊悚!
她只是想要在某个战乱发生之时,还能有足够的体力趁乱逃跑。
吁出了一口气,喘匀了气息,虽是寒冬之分,但此刻却是面颊微热,浑身上下犹如熨烫过一般舒爽,身侧突兀地伸出一双纤纤玉手递了过来一方丝帕。
“张娘,你还是回花荣那处吧,我一个人都行的”
“……官人可是嫌弃了奴家,这才不肯让奴家……”亲手伺候的么……
张娘微微低垂着头,神色上带着些许的惶然与无措,语气艰难,带着几分乞怜与哀求。
难道真的是因了她前番……与那道人的关系,嫌弃自己……才让官人对她这般避之唯恐不及的么……
这些时日,张娘也渐渐地了解到了她当初到底是跟了一群什么样的人,来到了一处什么样的地方。
虽说惶恐不安了几日,但见他们行事却并非那般残暴嗜血,又见他们之间寨令森严,也不知是否是沾了那带她来的官人身份的缘故,那些个身躯看上去健壮无比,神色凶神恶煞的壮汉竟是无一人敢来欺辱玩弄她,虽说在山路间偶尔还会忍不住偷偷地往她这处乱瞟几眼。随着一天天地过去,那颗悬在半空的心倒也渐渐落了下来。
只是那官人带了她上山,又将自己安顿在了同一所宅院的厢房内后,便是整日在外各种忙碌,几日下来竟是瞧不见几面,而他又不曾给她下过甚么指令,更是令她在此处无所适从。
她深知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不敢有甚么放肆的想法和揣测,只是乖乖地将自己摆在了使女的地位上,每日不停地打扫着那官人的院落,勤快地将每日床褥被垫抱到院内晒的暖蓬蓬的,再抱回去在床上铺好,再将茶壶等用具用清水洗净,摆好,抹净桌沿四处的灰尘。
虽然官人每日仍是对她神色淡淡,也时常拒绝她殷勤地想要给他净手洗脚的贴身伺候,但她只求自己在官人眼中还算是个有用的人,而不会被日后当作物品随随便便地就送给了他人。
“我不曾有过这种想法!只是不习惯”
潘玥见她紧咬着嘴唇,眼珠也似在眼眶里打转,被这副模样吓了一跳,只得连忙出声安抚。
这几日忙于山寨里里外外以及花荣之事,只是扔下了张娘便不再管她。
心中喟叹了一声,原本以为这般做是为了让张娘在山寨中过的相对自由些,不受他人的指使约束,但却不曾想并不是人人都像自己一般不喜他人的约束,这般做法竟是让张娘心中存了忧虑,以为是嫌弃她之前的经历,才会任由她在山寨中自生自灭。
“这几日倒是疏忽了你,看你还算会做些可口的饭菜,待会我去跟曹正说了,你往后除了照顾下花荣,收拾屋子,剩余的时间就去伙房当个厨娘吧”
说罢,便抬脚进了院子内左手边的一间厢房内。
这间屋子地理位置宽敞明亮,又不会受到西晒的影响,索性被改成了书房。
而从青州城内购得的书籍俱是堆积在了地面上,分门别类地分成几排,一排排地顺着墙角往上推积,一眼望去颇为壮观。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
这,可不是一句空谈。
除非是一个人拥有了不可思议的逆天好运气,若是要说一个不学无术,不顾现实状况,只顾着无脑热血喊打喊杀,连最基本的社会常识都不曾知晓,连基本人情世故都不了解的小混混穿到另外一个世界里还能够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为所欲为,最后还位极人臣或者是登基为皇,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古往今来,君不见,多少没有文化的农民起义都是往往以失败告终,而往往能够侥幸在最后推翻前朝,或者是打败了与自己抗衡对峙已久的军阀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又有哪个不曾阅历千帆,读书万卷?!
就连那个最为狼狈,当过乞丐四处卑微乞讨,做过和尚云游化缘流浪的贫苦出身的朱元璋,日后也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书籍知识,就连最后做了皇帝,也是极为重视紧抓儿孙的学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