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00000014

第14章 艺术关系论略 (1)

--何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毛翰

关于诗画关系之论,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出苏轼《书摩诘蓝关烟雨图》,是评论王维诗画的,所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外,苏轼还有诗云:"诗画本一律","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尽管其来有自。晋人陆机就曾说:"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唐人王维《为画人谢赐表》道是,为功臣画像"乃无声之箴颂"。箴是规劝之诗,颂是颂扬之诗,"无声之箴颂"即无声之诗。萧建《代书问费徵君九华事》诗云:"其中幽境客难到,请为诗中图画来。"苏轼此论一出,还是以其明快之语,点穴之功,令一时应者如云,如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孔武仲《东坡居士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黄庭坚《次韵子瞻子由题憩寂图》:"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写真自赞》:"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钱鍪《次袁尚书巫山诗》:"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陈与义《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秋入无声句。"后世亦余响不绝,如元人方回《赠善画龙虎吴伯原杂言》:"善书画意不画像,妙在托兴无声诗。"明人徐渭《无题》:"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清人汤来贺《黄伯衡诗序》:"善诗者句中有图绘焉,善绘者图中有风韵焉。"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西方也有类似的论述,如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达·芬奇则说,画是"嘴巴哑的诗",诗是"眼睛瞎的画"。

当然也不乏质疑之声,认为诗画异质,各有擅长,不必抑己之长,扬彼之短。但这质疑似乎有点多余,诗画异质不言而喻,其各自的魅力当然不可替代,东坡们乐道的是"诗中有画",是以彼一艺术补足此一艺术,而不是"诗中只有画",以彼一艺术异化此一艺术。

人们常把诗与画比作一对孪生姊妹。诗是时间的,画是空间的。诗是历时性的,表现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时间流程;画是共时性的,表现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的瞬间状态。写诗一般要有意象,意象物化即为画;作画通常讲究诗意,诗意凝结即为诗。诗为画而题,即为题画诗;画为诗而作,即为诗意画。诗与画,就这样相依互补,构成一幅艺术的太极图。

然而,在艺术的大家庭里,并非只有诗与画这一对孪生姊妹,而是有着诗、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建筑等众多姊妹的。在西方神话中,艺术女神缪斯作为宙斯的女儿,共有九位,分管着诗歌、悲剧、喜剧、舞蹈等。

艺术门类众多,众多的艺术只是人们表现主观情思、再现客观世界的不同方式。当人们心中有一份情的感动、理的感悟、美的感触,想要抒发、想要倾诉时,诗人会用具有乐感和意象的语言,作曲家会用旋律和节奏,画家会用线条和色彩,雕塑家会用立体造型,舞蹈家会用人体动作和表情。再现客观世界亦然,譬如一束梅花,可以诗咏之,以墨写之,以玉雕之,以乐谱之,以舞摹之。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去,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过程,就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创作与欣赏过程,就是一个个不同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例如,音乐家把情思编码为一系列的声音组合,由欣赏者去解码还原为情思;画家把情思编码为一幅线条与色彩的组合,由欣赏者去解码还原为情思。

各种艺术都是相通的、互动的。不仅"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音乐也被称为"流动的建筑"、"无字的诗",雕塑也被称为"立体的诗"、"三维的画",建筑也会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诗",舞蹈也被称为"跳动的音乐"、"脚步的诗"......

有人说,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其实,诗、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建筑......各种艺术的区别,仅仅在于其抒怀状物之时各自采用的"语言"的不同。付诸视觉的艺术(绘画、雕塑、舞蹈、建筑)和付诸想象的艺术(诗)也可以转而付诸听觉(音乐),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和时空艺术(舞蹈)也可以转化为时间艺术(音乐)。站在音乐本位的立场上,强调韵律、节奏,自然可以这么说。

当我们强调形象思维是一切艺术的特征时,也不妨说"一切艺术都趋向于绘画"。雕塑、舞蹈、建筑与绘画同属造型艺术,说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雕塑,趋向于舞蹈,或趋向于建筑,也都说得过去。

如果我们承认"艺术的盟主是诗",强调诗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则可以说"一切艺术都趋向于诗",甚至"一切艺术都是诗"了。音乐是在时间坐标上流响的诗,绘画、雕塑是二维或三维空间里的具象的诗,建筑是三维空间里的抽象的诗,舞蹈是人的形体语言在时空里展开的诗。其他文学著作,包括散文如《庄子》,小说如《红楼梦》,剧本如《牡丹亭》,以及历史、哲学和宗教著作如《史记》、《周易》、"佛经",也都不妨说是诗,是"无韵之《离骚》"。

要搞清各种艺术之间究竟存在着多少相互关系,存在着多少类似于"诗中有画"的"谁中有谁",只要把各种艺术分列两端,一一画出其中的关系线即可:

这里,诗属于想象艺术,音乐属于听觉艺术,而绘画、雕塑、舞蹈、建筑大致同属于视觉艺术。各种艺术的相互渗透和配合,主要发生在想象艺术与听觉艺术之间、想象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以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

于是,除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还可以列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诗中有雕塑,雕塑中有诗"、"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诗中有建筑,建筑中有诗",以及"乐中有画,画中有乐"、"乐中有雕塑,雕塑中有乐"、"乐中有舞,舞中有乐"、"乐中有建筑,建筑中有乐"等。

在艺术的世界里,想象艺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三国鼎立。想象艺术即诗之国,听觉艺术即音乐之国,视觉艺术为绘画、雕塑、舞蹈、建筑等的联邦(综合艺术如戏剧、影视、歌曲等,则是三国或其中两国的统一体,暂且不论)。

此外,在艺术的主要门类中,还有书法。书法的地位居于想象艺术与视觉艺术之间,或者说,书法于诗之国和视觉艺术联邦之间自立一国。

作为文字的书写艺术,书法不是纯粹的视觉艺术,不懂其语言文字,就如对天书,无从欣赏。正如诗作为想象艺术,以语言文字为媒体,而语言文字有地域族群及时代之分,某一时空的人们,很难欣赏另一时空的诗。而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雕塑、舞蹈、建筑等,以及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则是"世界语",无须翻译,别的时空的人们即不难欣赏。不过,书法也不是纯粹的想象艺术,它分明还呈现出一种直观的视觉美。书法兼具想象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特征。

由于书法所处的独特地位,它与其他各个艺术邦国都有着外交关系,它与作为想象艺术的诗,听觉艺术的音乐,和视觉艺术的绘画、雕塑、舞蹈、建筑等,都可能进行互动。

下面,试就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做一简要论述(雕塑与绘画近似,关于雕塑的两题从略)。

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诗是以具有乐感和意象的语言抒怀及叙事的艺术。诗的语言本来就有乐感,与音乐天然相通,"诗中有乐"理所当然。就像"诗中有画"理所当然一样,因为诗往往借助意象表达,意象就是画。

音乐是听觉艺术,一连串的乐音构成的旋律,付诸我们的听觉;诗是想象艺术,一连串的语言文字符号构成的诗句,通过视听,付诸我们的想象。音乐和诗,又都是时间艺术,一连串的乐音或语言、音符或字符,可以携手同行,踏着节奏,依次抵达我们的心灵。

诗和音乐原本雌雄同株,作为原始的歌(比"断竹续竹"更早)而存在。后来,由于文字问世,文学自觉,也由于器乐问世,音乐自觉,致使雌雄分离,诗乐分立。歌中的音乐元素淡出,就有了纯粹的诗;歌中的诗元素淡出,就有了纯粹的音乐。但歌中的音乐元素很难百分之百地淡出,于是就很难有百分之百纯粹的诗,诗中残存音乐元素(乐感),故而"诗中有乐"。而歌中的诗元素也很难百分之百地淡出,于是就很难有百分之百纯粹的音乐,音乐中残存诗元素(诗意),故而"乐中有诗"。

诗乐分立后,仍然藕断丝连。更有一脉如天作之合,连理比翼,历经汉唐乐府、宋词元曲、明清民歌及现代流行歌曲,始终不离不弃。分手了的诗与乐,有时也会耐不住寂寞,而旧情重温,破镜重圆,复归为歌。

关于音乐与诗的关系,音乐理论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音乐他律论"认为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音乐与诗的关系密切,音乐旋律来自人类的语言。"音乐自律论"则否定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否定音乐与诗的关系,认为音乐的美,蕴涵在音符的组合、律动之中,旋律来自和声。实际上,"音乐自律论"主张的是一种抽象音乐、纯音乐。剔除内容,惟余形式,自律不妨作为音乐的一种存在方式。而载着情思,受着他律,不排斥乐教使命,则是音乐的常态的存在方式。这常态的音乐,便"乐中有诗"。

在诗与音乐的关系上,诗歌理论界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音乐给诗插上飞翔的翅膀,借助它,诗不仅飞得更高更远,而且姿态更美,这相当于认同音乐的"他律"。另一种观点认为,音乐对诗是一种束缚,离开音乐后,诗的表达会更为自由舒展,这相当于固守诗的"自律"。"诗中有乐"者,便是常态的诗。

诗是想象艺术,通过语言和文字符号,诉诸想象,以完成抒情或叙事。由于语言或文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比较明确,诗的意谓往往也比较明确。即使是"为艺术而艺术""为诗而诗"的所谓"纯诗",其意蕴也往往比同题的纯音乐要明确得多。

音乐是听觉艺术,通过旋律和节奏,诉诸听觉,以完成抒情及叙事。由于旋律及节奏所代表的意义更为朦胧,音乐的意谓通常也更为朦胧。所以,与其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如说"有一千个听者,就有一千支高山流水"。樵夫钟子期听出琴声"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让伯牙惊叹:"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其实,如果不知此曲名曰《高山流水》,听者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去阐释,而不必与乐师之心相同。如果此曲名曰《霸王别姬》,后世的钟子期完全可能听出"巍巍乎志在英雄"、"洋洋乎志在美女"。如果此曲名曰《日月经天》,钟子期们也不妨听出"巍巍乎志在羲和"、"洋洋乎志在嫦娥"。

中国人早就发现了音乐的这一属性,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不无偏颇地指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乐的不确定性,使欣赏者很难领略作者灌注于音乐之中的情思和意象原型。但是,如果有了诗的"注解",音乐有了明确的主题提示,再听《广陵散》、《哀郢》、《胡笳十八拍》之类,想聂政为报父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屈原见国都沦陷百姓逃亡而无力回天的仇恨,蔡文姬自匈奴归汉母子分离的痛楚,就不能不为之动情了。

诗的意谓较为质实,音乐的意谓较为空灵,故音乐的表达需要诗的注解,诗的表达需要音乐的彰扬。诗的注解无须冗长,有时,寥寥几字的音乐标题,即有导读之效。而一首白纸黑字的诗,一经配乐,配乐朗诵或谱曲歌唱,其艺术感染力和心灵冲击力,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

诗中有建筑,建筑中有诗

同类推荐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四君子图

    四君子图

    这是“冯骥才散文新编”书系五种之一,精选了冯骥才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描写人物的篇章,筛选作者回忆同行、师友的文字。本书系作者自己精心遴选,书名待定。
  •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名家名作精选:徐志摩散文诗歌

    一个传奇的人物,一生如烟花绚烂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他的诗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艺术形式整饬、华美,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热门推荐
  • 师兄,前方有冤案

    师兄,前方有冤案

    一朝穿越成京兆尹养女,养父思想前卫,将她推到六扇门当捕快,美其名曰见世面!染坊碎尸、闺阁横死、青楼毒杀、惨案纷至沓来,嘿嘿,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她能睡个懒觉了。查案过程不愉快,幸亏总有人跟她搭话增添乐趣,一会是这位公子说眼熟,一会是那位鸨母说她和前花魁长的一样,每次正说的她入神,某位冷淡的师兄就硬要把她带走。人生已经如此艰苦,师兄你为何连苦中作乐的机会都不给!在她成为捕快后案子数量直线上升,是她多心还是其中真有古怪,当一切有了答案后,她看向某位师兄,笑道,来,这里有场架要你过来打一打!
  • 团头鲂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团头鲂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人口流动。第一次,是1955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数的城市人怀着一腔热血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成为光荣的知青;第二次,便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或城市贫民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打工者。这两次人口流动都是以年轻人为主体,不同的是:知青是从城市走向农村,打工者则大多是从农村涌进城市。
  • 武全录

    武全录

    侠就是夹,左边是仁,右边是义,头顶灰天,脚踩泥地。只因存爱,所以存恨,只因心慈,所以心悲,只因成王败寇,所以济弱扶倾,只因天下无道,所以以武犯禁。当命运之神降临的时刻,每个人物都会面向审判的殿堂,把自己的志业交出去。然后,用眼泪与鲜血,叩问青天,求索世人,砥砺厚土,写下属于他们的……传奇。
  •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情落千年之与伊人共眠

    今生:她,颜昔眠,千川国丞相之嫡女,丞相待她冷淡如水,自小她就一直待在出面,自从得知江湖上流转一个千年墓宫有不少人间至宝,而地图在天下第一庄中,她就夜探山庄,没想地图未偷到,则惹上了难缠的他.他,千川牧凡,千川国的世子,他才识,相貌,武功等皆天下第一,他自己建造了天下第一庄,他在世人眼中已是完美之人,可是当她夜探山庄,欲偷墓宫地图,与他在樱花林的初遇,她的灵动,狡猾,以及那撼动了他心中最深处的爱恋,他就知道他的目光,他的世界就只剩下了她.推荐新文:寻三生之邪后很嚣张
  • 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

    这样开服装店最赚钱

    为了帮助广大开店者获得全新而实用的经营管理知识,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开店指导书籍。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将服装店开业准备如何选址、筹划、筹资、起名,到经营过程中的采购进货、店员管理、店面设计与装潢、服装陈列以及怎样有效地进行服装销售推广、导购、定价等相关工作的有机结合,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描述了一个完整的服装店经营程序,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就如一位开店专家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打理好自己的服装店。尤其是本书针对服装店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作了详细的指导,为服装店店主的发展保驾护航,是广大店主们开店的指导手册。
  • 闯荡商海的女人

    闯荡商海的女人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最无私的感情。爱母,是天下最崇高的奉献,最真诚的快乐。为了救母,她闯入为富豪权贵服务的包厢。她干过时装女模,做过厨师,又经营起餐馆,意外横祸将她打入牢狱,经历种种曲折和艰难,她终于把事业做大做强,成为金领丽人。本著着力描绘女性打工族群坎坷遭遇和命运舛误,表现社会和人们对法制建设日益重视,把平常百姓带入法制生活空间,丰富和深化了法制文学内涵,并揭示当今社会官与商、权力与体制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令人感叹,发人深省。
  • 晋升VS跳槽

    晋升VS跳槽

    对于打拼在职场中的人来说,晋升意味着更多的薪水,更高的地位,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晋升承载着你的追求与理想,给予你尊严荣耀与自我满足。职场中人,应该而且必须追求晋升。然而,晋升毕竟是种稀缺资源,相对于企业的总人数来说,得到晋升的人永远是少数。于是,怎样才能实现晋升就成了一个萦绕在你脑海的问题。
  • 夫君未从良

    夫君未从良

    慕容烟,现代顶尖的大盗之一,飞檐走壁不在话下,年纪轻轻便已让全世界的警察头疼万分。原本完美的生活偏偏被一次行动打乱,阴沟翻船,一个不留神,穿越到了不被历史所记录的朝代--轩国。诗词歌赋样样稀松,才女是当不得了。女红更是烂的无可救药,所以,温婉佳人也是做不成了。那做个贤妻良母怎样?慕容烟嗤之以鼻:“爱情算个毛!男人算个屁!相夫教子?鬼才扯这些!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在现代那叫人民币!在古代那叫银子!”于是,慕容烟重操旧业。一个纤细的身影活跃在轩国名门贵族家中,人送盗圣之名,当然,我说的不是楚留香。醉云阁是妓院,又不是普通的妓院。不同于才春丽坊,满香亭,醉云阁的头牌红遍了大江南北,却偏偏,是个男人。女盗男娼,谁说不是一段佳话呢?片段一:慕容烟“吱呀”一声推开雕花的木刻房门,大大方方地迈步进去。如她所料,屋子里两个人全部伏在桌子上,晕了过去。“这牌子倒真是个好东西,”慕容烟走到那个很胖的男人身边,伸手扯下男人腰间的玉牌,“做工这样好,还是块上好的暖玉,带在你身上,真是委屈这玉牌了。”本想转身离开,怎料伏在桌上的另一个红衣男子吸引了她的注意。那男人衣衫很松,肩上的丝帛似不经意滑下,露出一个莹白的肩头,竟比女子的还要好看。“这应该就是这里的头牌云洛吧,”慕容烟只觉得快要流鼻血了,那男子的身段,竟是越看越诱人。“药效没过,看一下应该醒不了吧!”慕容烟想着,已然伸手翻过了那男子。一张完美无瑕的俊脸上,一双狐媚的眼睛笑意浓浓,墨发披散,稍显凌乱,却是美得不可方物。“你的容貌我可是看到了,”云洛笑道,“你是要杀我灭口呢?还是连我一起偷走呢?”片段二:“听说云洛在你府上?”来人一袭粉色长裙,外罩长长得流苏围腰,外衫上一朵张扬的牡丹更衬得她气势嚣张。慕容烟靠在自创的躺椅上,张口含住云洛递来的红果,一口吞到肚子里。“没有。”慕容烟眯起了眼睛,一口否认,不顾云洛在旁笑得媚态宜人。“你胡说!他不是就在那里么!”牡丹女怒道,扬手一挥,身后的下人便匆匆打开了带来的箱子,一箱子银子立刻耀了慕容烟的眼睛。“这些银子赏给你,劝你识趣一点,云洛我带走!”牡丹女满脸不屑道。慕容烟站了起来,接过银子,拉起云洛转身就走,边走边道:“来人啊!关门!放狗!”且看女主逍遥古代,一切尽在夫君未从良。很感谢支持馒头的亲们~~很感谢给馒头留言的亲们~~
  • 青玉有缘,皇叔太难缠

    青玉有缘,皇叔太难缠

    灵力衰退,诛神应劫,就连一块刚刚化形的青玉也将要凐灭。青玉表示,好不容易化形的她要奋起,于是盛清颜重生了,盛清清穿越了,青玉转世成为盛清毓。终于成人了,可以吃美食啦,盛清毓扳着指头数数:变成人之后好像还得找个人搭伙过日子。”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灵力还剩了点能用,于是盛清毓开始每日的翻墙遛狗,勾搭美男的人生。好不容易要将自己嫁出去了,盛清毓欢欢喜喜地去绣嫁衣。等等――坐在墙头的那个皇叔你是什么意思,居然敢坏姑奶奶的姻缘。皇叔邪魅一笑:“本王掐指一算,盛六小姐的姻缘似乎在本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