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儿,你到底要做什么?”
在一间酒店房间里,万氏按照李智云的要求,整理好房间,虽然面色苍白,但并不像以前那样令人心疼。
李智云也收拾好行李。
他穿上一件新衣服,把头发扎得整整齐齐。
听到万氏的询问,李智云转身说:“母亲,我要为我们母子俩争取一条生路,我希望,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我,支持我!”
李智云并不清楚,眼前他叫做母亲的女人会不会配合他。
毕竟,现在的女性更愿意追随她们的丈夫。
他的母亲只是李渊的一个妾,胆小怕事,从来不敢违抗李渊。
而他想做的事情,可以说完全是异端邪说。
万氏看着儿子变得坚决的脸,着急了,犹豫了,还是点点头:“娘亲会支持你的。”
有了这句话,李智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说:“母亲,我们走吧,然后什么也别说,什么也不做。”
万氏更担心,再加上追捕的紧张,脸色更加苍白。
但万氏还是同意了。
李智云和万氏离开旅馆,径直朝宫城的方向走去。
长安宫。
隋朝定都后,隋炀帝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迁都洛阳。
长安成为第二都城。
杨佑是太子杨昭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杨广最宠爱的孙子,他是关中的统治者。
这时,杨佑召大臣进太极宫议事。
原因是他们得到了秘报,太原李渊杀了太原兵副统领,有叛乱的迹象。
十二岁的杨佑坐在宝座的最上面,低头看着下面沉默的大臣们。他说:“诸位大人,本王得到了秘密的奏报。太原李渊表现出了叛乱的迹象。
杨侑一直皱眉。
虽然他还年轻,但他也知道隋朝正处于动乱之中,农民的起义在各地肆虐。
虽然一直派兵镇压,但是收效甚微,隋军已无力应付起义浪潮。
现在连李渊这样的家庭也有了反叛的心,杨侑非常害怕。
作为皇帝的孙子,杨知道的更多。
大隋是靠世家支持,农民起义看起来声势浩大,只要大隋家族站在朝廷的一边,这艘船就不会沉没。
一旦连古老而高贵的家族都要造反,那么大隋就真的有可能结束了。
李渊更糟。
李氏家族是关中的一个顶级家族。李家起来反抗大隋。杨侑不知道关中有多少人与李渊有暧昧关系。
而现在站在下面的这些人,就代表关中家族!
这些人中有多少人会支持李渊袭击并占领了关中?
杨侑非常难过和无助,但他无法表现出来。这些人的沉默使他既害怕又生气。
正是这些人控制了隋朝,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现在也许在商量大隋朝这艘船能卖多少钱!
哼!
杨侑毕竟还年轻,所以他忍不住气愤地哼了一声,“大隋给你们高官厚禄,在关键时刻,你们都是哑巴!”
“殿下,冷静下来!一位身披铠甲的老大臣走了出来,伸出手说:“殿下,请立即下令关闭城门,抓获李家的人。李渊妻子和长子李建成就在长安。
“阴大人不能这样做。”殷世师的话刚落,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连忙站起来说:“你的举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而且还可能逼着李渊马上造反。”
哼!
阴世师冷哼一声,眼睛射出锐利的神光,厉声质问道:“窦大人,李渊是你侄女婿吧?”
说话和窦大人,正是窦家的家主窦唯。
窦唯脸色一变,大声反击道:“阴大人,虽然李渊是我窦唯的侄女婿,但我窦唯知道分公私!”
说这话的时候,窦唯眼底闪过一道看不见的奇怪的光。
李渊反对隋朝,其实这是他们家族成员选举出来的候选人,几乎所有的家族都有参与。
窦家作为关中的一大家族,当然也不例外,参与其中。
“如果抓到李家的人,窦大人会亲自做吗?”尹师冷笑着回去问。
“你……”
面对大厅前的争吵,杨侑头痛地握着他的手说:“好了,阴大人和窦大人之间争吵了。
敲……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鼓声。
杨侑皱起眉头说:“外面怎么回事?鼓是谁?”
放在皇宫外的鼓,是皇帝对民间的冤屈表示同情,民间的冤屈不能公诸于世,可以由含冤之人自敲打宫外的鼓来鸣冤。
但这更像是一种象征,一般人没有勇气去打鼓。
“报告!”
一名宫内侍卫怒吼着冲了进来,跪倒在地报告说:“殿下,李渊的五子李志云正在宫外打鼓!”
“什么?李渊第五子?”
“他没有逃跑,为什么要在宫殿外面打鼓?”
“哼!正担心抓不到篡位者的李氏族人,没想到自己送到了门口。阴世师冷哼了一声,扭头看着窦唯:“窦大人,这李智云自己来了,如果李渊叛变,被你亲手拿此子祭旗怎么办?”
“为什么不!”窦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一个庶子,窦唯认为即使他杀了李智云,李渊也不会把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