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9200000080

第80章 赠刀(8k)

董卓身材雄健,据说当年他被征召为羽林郎的时候,力大无比,能够佩戴两副箭囊,左右开弓。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董仲颖已经四十多岁,虽然还是能骑马射箭,但是腰围却不免大了一些……

当然了,对于一名封疆大吏而言,如此姿容却也平添了几分威势。

实际上,晋阳城中的某处官寺里,此刻的他坐在床榻上翻看一封文书,下面地上侍立着的人,从他女婿牛辅数起,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屏声息气,不敢有一丝动静。

良久,眼看着这董卓微微一笑,收起这封书信之后,一名身材细长面容白净的年轻文士这才忽然越过一众甲士与侍从,径直来到最前面行礼:“岳父大人,小婿回来了。”

“文优回来了。”床榻上的董卓看到来人后微微展颜露笑。“如何啊?”

“能如何?”董卓的第二个女婿,也就李儒了,当即笑道。“岳父大人过上党而不入,轻骑驰入那太原,那太原太守委进惊吓的不得了,还以为是来治他什么罪呢?然后既不敢来见大人,也不敢不见,最后只好先把郡丞给派过来小心问候……”

董卓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周围人到这时方才松了一口气。

笑完了,董仲颖又开口问道:“那除了太原郡丞,其他人可有来官寺拜会的吗?”

“有。”李儒赶紧答道。“小婿正要回禀,那太原王氏遣一名族中子弟来说,想明日请岳父大人去赴宴,不知……”

“呃……”董卓闻言稍微仰头想了一下。“还是要去的。”

“喏。”李儒赶紧答应。

“你们不晓得。”董卓扶着榻上的小桌下榻穿上木屐,却又顺势解释了一下。“我出身边郡,而且家世极低,以前在洛中常常被人看不起,如今成为一州方伯,这王氏虽然是因缘际会,但总归是第一个来示好的名门大族……脸面这东西是互相给的,他们能给我,我董卓难道不该还给人家吗?”

“岳父大人说的是。”李儒和一旁的牛辅都赶紧称是。

“不过,既然是一州方伯。”董卓一边说一边驻足在外间的窗口前,只见窗外细雨稀疏,俨然是秋雨渐至的样子。“不止要施恩,更要立威!甚至立威才是更重的!”

“岳父大人的意思是?”牛辅不免好奇。

董卓闻言轻瞥了一眼对方,却是不由叹了口气。

须知道,他带在身边的这两个女婿,一个文一个武。

李儒自然是标准的文士,主意很多,而且也能通人心、晓兵事,但不知为何,这厮一辈子最大的志向,居然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借自己的势力混到朝堂上做个五经博士……可博士这种东西,难道不是搞笑的吗?!

而牛辅呢,则是西凉大豪出身,天然自带部曲,算是个标准的武士。其实啊,敢打敢拼,有兵有马也算不错了,但不知为何,这厮偏偏脑子不开窍,半点政治头脑都没有……根本无法托付重任!

当然了,好在他董仲颖自己弟弟、儿子都不缺,甚至就在这次任命前,在家替自己为老母尽孝的儿子还来信说儿媳为自己添了一个孙女,要求赐名……所以,这一文一武得用就行了,也不必苛求太多。

一念至此,董卓也懒得亲口提点:“文优告诉伯正该如何立威!”

辅者,车之小木,是支撑车子能够立正的东西……取这个名和这个字,俨然是家中父母和赐字的长者都希望这厮能成才。

“伯正。”李儒倒也干脆,知道没法子跟这种粗人讲什么道理,便微微一拱手,说出了一句异常直接的话来。“咱们岳父大人既然是方伯,那想要立威,其实也容易……直接撵走一个两千石,看州中还有谁不服?!”

牛辅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对付太原郡守委进吗?”

“非也。”李儒无奈道。“委进才赴任一年,把柄都不好抓的。再说了,此人如此胆小怕事,留他在晋阳城中,反而方便岳父大人在此地从容抓权!真要是撵走了,换了一个有本事的,反而让岳父大人难做!”

“那到底要对付谁?”牛辅愈发好奇。“使匈奴中郎将臧旻……这姓臧的竟然和叔父同名……是要对付姓臧的吗?可姓臧的毕竟是袁公门人,和岳父大人算是一边的吧?”

“没有说一定要对付谁!”李儒愈发无奈。“岳父大人轻骑疾驰,直入晋阳,就是要惊吓并州九郡和各处将军、司马……若是他们如这委进一般胆小怕事,个个忙不迭的遣使来问候,便是都不对付也无妨。可要是有人摆什么名士架势,或是不来,或是拖延,那自然要去一两千石,让上下膺服!”

“原来如此。”牛辅总算是明白了。

两个女婿之前说来说去,董卓却只是扶着腰带看着窗外渐渐变大的雨势,丝毫不以为意,一直到此时,才不禁摇了摇头:“哪里有你们说的那么简单?正如这天下事又不是天子一个人可以决断的一般,这并州也不是做了方伯就能为所欲为的。当然,文优的道理,大致还是对的,只是你不晓得其中一些别的利害罢了。”

李儒与牛辅赶紧低头,做受教状。

但不知为何,这董卓说了一句后,却又不再多言了。两个女婿尴尬不已,偏偏又不敢抬头。

秋日雨水,一旦开始,便绵绵不绝,而董卓立在官寺的窗前,只是盯着雨水遐思……须知道,此时虽然天阴色暗,却不过是才过正午,也不晓得这位并州方伯要在此处看多久。

一时间,这官寺所属的房舍中却又是陷入到了之前那种屏声息气的状态中去了。

“回禀方伯!”然而没过多久,一名在外值守的西凉甲士却忽然到来,直接就在门前的雨线下俯身行礼。“外面有……”

“进来说话!”董卓不待对方说完就立即呵斥道。“下这么大雨,你就在外面淋着吗?若是战死倒也罢了,得了病客死他乡,这种死法我将来回乡怎么与你父母交代?”

“喏!”这名甲士神色微动,然后立即跨一步进入房内,这才继续汇报道。“回禀方伯,门外有两骑忽至,为首的那个配着黒绶铜印,自称雁门平城别部司马公孙珣,他说与方伯有约,故来请见!”

“怎么可能有约?”李儒是负责在前面迎送的,这事属于他的职责,自然当仁不让的开口。“方伯昨日晚间才到此处,能与并州的谁有约?”

“这个人确实大言不惭!”牛辅也是开口嘲讽。“我虽然对并州不熟,可也知道平城在何处,而岳父大人昨日才到此间,他今日就来拜……怎么来的,莫非是飞来的吗?”

“怕是正好去西河见臧中郎将……”李儒冷静下来后免不了皱着眉头推测了一下。“从此路回来,恰好遇到岳父大人到此,便前来巴结,倒也称得上是有眼力、有急智了。岳父大人,既然是来示好,如此人物可要见一下?”

“一个别部司马……”牛辅依旧不以为然。“并州九郡,多有军士,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司马!照我说,撵出去算了!”

“你们两个小子!”董卓叹气道。“真是小觑了天下英雄……此人确实与我有约。”

牛辅茫然不知所措,李儒且惊且疑,面色煞白。

“文优速速把人好生请进来,”董卓也不理会这二人的反应,而是径直吩咐了起来。“伯正把床榻弄的乱一些,我就在此内室与他好好聊一聊。”

言罢,这颍川出生的西凉武人刺史,却扶着腰带重新坐回到了榻上。

秋雨如注,公孙珣带着韩当满身是水的踏入到了房内,刚一进去,他这个千石司马就主动朝着潜规则上是两千石大员的刺史躬身行礼,口称方伯。

“哎呀,文琪身量真是雄壮。”董卓赶紧从床榻上下来,亲自扶起了满身是水的公孙珣。“来时袁公与刘公曾有交代……”

话到一半,两人对视,却是各自怔住。

公孙珣发怔自然可以理解,他对人家董仲颖的印象,乃是从自家老娘口中得知,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肚脐眼点蜡烛的设定……所以,此时见面自然会有所惊愕。

当然了,他马上也反应过来,这董卓已经有了发福的意思,然而刚开始发福和发福十几年之后是一回事吗?自己不免少见多怪,先入为主了。

“我知道文琪的名声,也曾听袁公说起过你。”董卓那边也是托着公孙珣的双臂连连感慨。“也晓得你年轻,却不料竟如此年轻!敢问文琪今年贵庚啊?”

“不瞒方伯。”公孙珣回过神后也是趁机盯着对方不放。“我加冠未及一年!”

“哎呀!”董卓大为赞叹。“这哪里是青年才俊,简直是少年英杰。如此年纪便在辽西做下那般功绩,又有刘公在朝中为援……这前途可比我广大的多了!”

“如何敢与方伯相提并论?”

话说,公孙珣嘴上推辞,但听到对方情不自禁之语,心中却不免一动,乃是对着董仲颖又恢复了一丝清醒认识——不管是壮还是胖,边地军阀也罢,封疆大吏也好,此人骨子终究是自私自利居多,脑子里怕都是个人功业居多。

一念至此,他俨然对此行又多了几分把握。

“来来来。”这并州方伯亲手拽着公孙珣,就要对方上榻与他并坐。“文琪既然来了,我自然要扫榻相迎!”

说着,这董卓还真的以并州方伯之尊,亲自把显得有些凌乱的床榻给清理了一下。

公孙珣当即失笑,然后再度拱手行礼:“方伯如此礼遇,珣却不敢上坐!”

“这有何妨?”董卓不以为然。“我辈同出边郡,不必管什么俗礼,你看你满身是水,坐上来,再让官寺中的吏员奉上火盆,也好暖一暖。”

“非是如此。”公孙珣昂首答道。“而是思及到方伯此次行郡的艰难,珣不免有一肺腑之言,如果不能先说给方伯来听,这床便是坐了,也是暖不起来的。”

“竟然如此吗?”董卓微微一怔,当即正色。“我此行竟然会有有什么疑难吗?若真是如此,文琪尽管道来,我董仲颖也是善于纳谏的。”

公孙珣笑道:“乃是方伯私人上的疑难,不知此处侍从……”

“无妨,引你来的是我女婿李儒,站在这边的也是我女婿,唤做牛辅,其余众人都是我乡人子弟,随我辗转各地,全都能够托付生死。”

公孙珣瞥了一眼之前因为下雨未曾看清楚的那个李儒,记住对方容貌,然后再度朝董卓俯首行礼:“既如此,方伯,我就直言了……你出身很低,又多从武职,以一个西凉武人的身份来并州做方伯,虽然大家表面上畏服,但只是看在你举主袁公的面上,心底嘛,怕是多看不起你的!”

“你这……”牛辅登时作色。

“闭嘴!”董卓坐在榻上,先是喝止了自己女婿,然后又正色朝地上的公孙珣问道。“还有呢?”

“还有,董公来的时间不好。”公孙珣丝毫没有在意牛辅的作色,而是继续从容说道。“董公与我一样是边郡出身,不用说也晓得,再往后一两年,并州将有大战,那才是大丈夫立下功勋的时机。然而,刺史巡查诸郡,一年就要回洛阳汇报情况……届时,如果董公没有什么惊人之举的话,以您的出身,怕是直接就会被打发到什么穷弊地方做太守去了!可要是董公能够上来立下殊勋,让朝廷知道你的能耐,让你再巡视并州一年,那将来再讨论去处时,怕是河东、河内这样的天下顶级大郡也是能去的!”

话说,公孙珣这话还真是有几分公心的,在他看来,董卓再怎么自私自利,本人在军伍上的能耐都是毋庸置疑的,若是他能在并州统筹着的话,那这一仗的把握俨然更大!

而另一边,董卓听到河东河内这种话,有心想遮掩一二,但却怎么都遮不住,于是干脆再度跳下床来,握着对方湿漉漉的手问道:“文琪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做了刺史,将来必然是要转太守的……可我的出身无论如何怕都轮不到一个上好的大郡!而且,文琪你只说道理,为什么不教教我具体又该如何行事呢?”

听到此话,李儒与牛辅忍不住低头相视而笑。

然而,不待两人笑完,却猛的听到那公孙珣大声应道:“此事容易!若董公能须臾去一两千石,则并州上下自然膺服,朝中诸公也自然侧目!”

李牛二人再度相顾,却齐齐失色。

“而且,”公孙珣继续昂然道。“并州苦寒,如河套四郡、西河、上郡等地全都穷弊,其郡守也无权无责,去之徒惹人笑。实际上我也不瞒董公,并州上下,唯上党、太原、雁门三郡郡守,与使匈奴中郎将臧公可称大员,董公想要立威,唯有从此四人中挑出一个来下手,方能震慑天下!”

“哎,臧公才德兼备不提,其余三位也是朝廷栋梁,无凭无据,又怎么能平白去一个两千石呢?”董卓忍不住手上微微加力。

公孙珣忍不住失笑,却又忽然正色:“不瞒方伯,珣此来正有一事相告!”

片刻之后,听完汇报的董卓捋着胡子感慨道:“这张歧也是清河名士,没想到竟然会作出这种无耻之事?还引得文琪轻骑驰来上告。我作为一州刺史,正该去雁门细细查探,然后上奏朝廷,或是还他清白,或是表明他的罪过!”

“何须董公亲往?”公孙珣凌然应道。“只要董公赐我一物……我自然会替董公将此事料理清楚!”

董卓怔了怔,然后忽然捏着胡子大笑:“文琪是想学桥公吗?”

“有何不可呢?”公孙珣一脸坦然。

话说,二人所说的桥公乃是当世名臣桥玄,此人也是家世两千石,如今更是早早做到三公之位,位极人臣。而蔡邕蔡伯喈,还有曹操曹孟德都是因为格外受他赏识才能迅速打开局面的。

当然,董卓和公孙珣所说的这件事情就不是他后来那些事情了,乃是他年轻时借以扬名天下的一件往事。

当时,桥玄在老家梁国睢阳做县吏,然后豫州刺史如今日董卓这般来行郡视察,于是他就跑过去告状……告的谁呢?告的是隔壁豫州陈国的国相,一位两千石大员。说实话,桥玄和这人的关系其实正如同公孙珣和张歧的关系一样,上下尊卑分的很清楚,可是却不相统属,但是桥玄就非是要去告状。

而把对方的罪过数落完以后,桥玄还主动请缨,去调查此事。那位豫州刺史当时就觉得眼前这小子很有本事,便当即拿出官印来给对方署了一个临时的职务,让他去调查此事。

后来的经历更是有趣……这陈国国相根本玩不过桥玄,赶紧向洛阳求助,洛阳那边主持朝政的大将军梁冀,就是那位著名的‘跋扈将军’了,跟这个陈国国相有旧,于是立即严厉斥责那个豫州刺史。那位豫州刺史吓得不行,赶紧又发出一道公文去撤销桥玄办案人的身份。

但是,名臣之所以称之为名臣就是在这里了,桥玄之前仗着豫州刺史的牌面在这里处置一个两千石大员,现在却理都不理人家豫州刺史的公文……他居然就能把公文给退回去,然后强行把陈国国相的案子给办实了,还把人塞进槛车里送走,这才算了结。

经此一事,天下侧目,桥玄名动天下,没过多久就举了孝廉,然后去洛阳当官了。

那么回到眼前,这件事和公孙珣要做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像了!

总之,这种事情呢,你要是做不成,被人搞死也活该,但要是做成了,那自然名动天下,世人敬服!

这中间,哪里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言呢?哪里又有什么上下和气的说法?而且所谓上下尊卑在哪里?所谓程序正义又是什么鬼?

真当这是后世明清时代的官场呢?!

说白了,大汉朝自有一番国情和价值观在此!一方面是士大夫的普遍性堕落,另一方面却是个别英雄豪杰看透了其他人的无能与腐败,然后恣意妄为!

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不杀人放火,有什么资格被察举为孝廉?不嚣张跋扈,有什么资格立下功业?不以下欺上,又有什么资格当大汉朝的名臣?!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公孙珣才会一脸坦然的反问:“有何不可呢?”

董卓听到这话,笑的更大声了,而笑完之后他却连连摇头:“文琪如此豪气,我却有些胆小,怎么就敢轻易署一张公文任命你去查案呢?”

这下子,公孙珣也跟着笑了起来:“董公若是胆小,我又有什么资格称豪气呢?”

要知道,他这话可是真心实意的,董卓胆小,那天底下还有胆大的人吗?

果然,董仲颖听到此话后立即正色了起来:“那就不开玩笑了,文琪如此豪气,我董卓一任刺史又岂能小气?李儒,去做公文,我自然会用印让文琪专署此案!”

房内众人纷纷色变……这公孙珣进屋不到一会功夫,说了几句话而已,竟然真的就要让他学桥玄去治一名两千石大员之罪!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趁着女婿在那里写公文,董卓忽然又在周围亲信的目瞪口呆众从怀里掏出一把短刀来。

此刀长约两尺,形制怪异,似乎像是从一把长刃兵器上截断出来的一样。

“文琪,”董卓指着刀解释道。“这把刀乃是我年轻时,在乡中耕田,从土里翻出来的。算算当时年纪,恰好如你一般也是刚刚加冠。”

公孙珣一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文琪你看。”说着,董卓忽然拔出刀刃来,只见刀面清华如水,虽然室内光线暗淡,但却明显有一团光华从刀刃上飘过。

公孙珣心里一惊,却是强做镇定,硬着头皮去看。

“此刀呢,”董卓指着刀面解释道。“上面的铭文已经被磨的不可见了,只有一些云纹隐约可见。但不管如何,总归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算是一把极好的宝刀。我之前在洛中,曾经请蔡伯喈为我看过,他说这是项羽之断刃!”

公孙珣大为赞叹:“如此更显贵重!”

“是很贵重。”董卓笑着把刀插回到了明显是补做的刀鞘里,然后却又连着刀鞘把这刀直接塞到了对方怀里。“但今日,文琪你与我一见如故,便赠与你好了!你切莫推辞……听我说,这刀是有用处的。你我今日之事乃是拿桥公往事做的例子,可你公孙文琪固然少年英雄,我董仲颖却也有不输他人的半段暮年豪气……届时,若是我如桥公故事中那个豫州刺史一般三心二意,居然派人去夺回你的专署任命,你也不用学桥公驳回了,直接拿此刀杀了那传命之人就好!”

满屋人俱皆胆寒。

而公孙珣也不禁再度认真打量起了眼前这壮硕的中年胖子……不得不说,他此时已经确定,彼辈后来能有如此局面,绝非是因缘际会这四个字能解释的。此人作为自己见到的又一位‘三国豪杰’,着实有自己一番豪气所在。

一念至此,他却是不再推辞,而是接过刀来,后退数步,再次俯身行礼,算是拜谢了这赠刀之恩。

稍倾,李儒将公文写好,董卓亲自在封泥上用了印,公孙珣这才接过来用油布包起来,揣入了怀中。然后,他握着那把短刀再度行礼,居然是要直接告辞!

“外面大雨。”董卓上前握住对方胳膊劝道。“我与文琪一见如故,难道不能留一晚上和我抵足而眠吗?”

“既然受了方伯委任,那自然要尽心尽力!”公孙珣正色道。“我恨不能今日便能飞回雁门,为方伯除此两千石!”

“既然如此,我就不多留了,走吧,我送你出去。”董卓一声感叹。

然后,这位堂堂并州刺史,一任方伯也不让人举伞,居然径直拉着公孙珣的手走出门外,又目送对方穿上蓑衣上马而走,这才冒雨返回了官寺内。

“岳父大人!”刚一回身踏入官寺门廊下,牛辅便禁不住称赞道。“不想你早有安排!”

“安排什么?”董卓颇为无语。“你莫非以为这公孙珣是受了老夫的暗示前来的吗?”

“不、不是吗?”牛辅茫然道。“若非如此,他怎么会说与岳父大人有约,还主动要替岳父大人‘去一两千石’?”

“愚蠢!”董卓终于是被这厮给气到了。“我一个凉人来晋地做刺史需要立威,他一个燕人来到晋地做别部司马,难道就不需要立威吗?他固然是帮我去一两千石,我难道没有在帮他去一两千石?这叫英雄所想略同!”

李儒面露恍然,牛辅则依旧一脸茫然。

“我怎么就瞎了眼把女儿嫁给你了?”董卓见状不由叹气道。“若是能和公孙珣这种才俊约个婚姻,那才对路呢!可惜,我已经没有多余女儿,他也早就和赵忠的侄女定了婚约……想人家一个老太太都能看出来谁是英雄,我董卓的女婿却什么都不知道。”

牛辅忍不住抗辩:“论勇力小婿也是有几分的。”

然而,这话不说还好,说了以后却惹得他岳父愈发气急败坏。

只见这董卓一手扶住腰带,一手往外面雨幕中一指道:“门外兵士着实辛苦,让他们进来避雨,你这个有勇力的去与我站到那边值守!不到子时不许回屋!”

言罢,董仲颖摇摇摆摆,竟然直接扶着腰带进屋去了。

一旁的李儒尴尬万分,只能连连回头朝牛辅拱手,然后飞也似的跑了。

而有意思的是,这牛辅眼见这李儒跑走,他既不敢怨自己岳父,也没去怨那害的自己淋雨的公孙珣,却是把这个跑去躲雨的连襟李儒给恨上了……当然,这就是另一番话了。

而另一边,雨势过大,口口声声说是恨不能今日就能飞回去的公孙珣却也和韩当没急着走,而是直奔城中的旗亭,在此处要了些饭菜、热汤,一边吃喝一边等雨势缓和。

多扯一句,旗亭便是城市中专门卖饭的地方,位于市场中……汉代没有酒楼这一说,但既然有这种需求,就产生了相应的东西。而旗亭原本是管理市场的官亭,因为会起一个高楼并插上旗子而闻名。话说,既然是亭,那自然允许人在此落脚并煮饭菜,而又因为挨着市场便于获取食材,所以才会很自然的进化出这个功能。

甚至,这很可能就是后世酒楼的来历,因为仅仅是到了南北朝之后,挂着旗子的酒楼就正式出现了。当然,非要说公孙大娘设计的那个义舍……呃,也不是不行!

“少君。”旗亭的楼上别无他人,韩当一口热鸡汤下肚,却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当有一事不明。”

“说来。”公孙珣不以为意道。

“明明是为民请命的仁德之事,你为何要对方伯说是要为他去一两千石立威呢?”

“投其所好而已。”公孙珣放下筷子失笑道。“别看这董卓又是与我握手言欢,又是宝刀赠英雄的,甚至还要与我抵足而眠?其实他这人一开口就露馅了,此人心中只有个人功利,绝无半点律法、仁义、德行……所以,我若是不如此说,莫说赠刀了,怕是公文都未必乐意给我。”

韩当当即感叹:“这天下人都太厉害了!”

公孙珣按着怀中的公文,笑而不语。

不过,就在下一秒,他与韩当却齐齐变色,后者当即握住佩刀,前者却也是猛地捏住了那把‘项羽之刃’!

“珣以公务谒并州刺史董卓于晋阳官寺,诸事公文皆毕,乃相谈甚欢。时卓二婿李儒、牛辅在侧,儒性阴骜,渐察珣英雄气也,恐将碍己。又见大雨滂沱,珣单骑在此,乃欲除之。其以目视牛辅,辅性粗陋,敌意竟显,珣心惊而色不动,假言欲观卓怀中宝刀,得其刃在手,便执卓手辞行,卓且惊且疑,不敢轻动也。至官寺外,珣跃马而走,没于豪雨中不可见。儒以实相告,卓愤然若失,乃喝令辅立于雨中至夜。或曰:辅、儒至此不和也。”——《汉末英雄志》.王粲

PS:感谢糖油果子豆花饭的飘红……这也是老书友了。

下一章就是vip了,在此处求个首订。

还有李儒是董卓女婿的设定其实来自于演义,正史并未提及,但是我觉得这个设定很有意思。

新书群684558115,大家有兴趣可以加一下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我的三国有些乱

    我的三国有些乱

    三国,三国,是每个热血男儿都挥之不去的一份情怀。无论白马银枪的常山赵子龙,还是挥扇间百万雄师灰飞烟灭的美周郎,都让人心驰神往。三国归晋之后的五胡乱华,让后人每多唏嘘。于是乎就有了这些许自言自语般的文字。(ps,纯属臆想,勿以正史为例喷之,更不必考究之。)
  • 变化中的中国人

    变化中的中国人

    记叙并分析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状态,大致包括:身体素质、民族性格、生存现状、工业发展、禁烟运动、女性地位、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眼光敏锐、老辣,能发现国人习焉不察之细节。本书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热门推荐
  • 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女孩,被一个老神医收养在山上,度过了十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学习了各种学问却都无疾而终,最后还沦落成了一个小乞丐,整日靠着乞讨度日。好不容易又与最疼爱自己的三师兄重逢,结果又被贼人掳走,进了怡红院。她的命怎么那么苦?居然被掳走了一次还不够,居然还有第二次!这也太背了吧!不行!看她如何战胜重重美人,最后抱得师兄归!
  • 圣淘沙之恋

    圣淘沙之恋

    她和他,邂逅在美丽的圣淘沙,冰火交融的瞬间,她爱上了他,初尝人生的甜蜜……然而,迎接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现实,让她平静的生活波澜迭起。 原来他是死去姐姐的男朋友,无奈之下,她选择放手,独自抚养他们的孩子,心里却依然期盼他的出现……然而他一去不回头,三年来音讯全无…… 又一次在圣淘沙相遇,他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完全不认识她,他身边已有美女相伴…… 她决定为爱一搏,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历经风风雨雨,百转千回,终于在圣淘沙…… 原来,冥冥之中她早已接替姐姐继续爱他……
  • 楠爷的傲娇女友

    楠爷的傲娇女友

    白楠勾勾手指“跟着小爷走,保你不迷路”夏浅默屁颠屁颠的跟上了“你不早没说,是准备看我笑话?”“你也没问啊”……
  • 电梯死忌

    电梯死忌

    电梯里的禁忌:1:电梯打开门,而你看到电梯里的人都低头,并且向上抬眼看你的时候,千万不要走进去。2 :千万不要在电梯里照镜子。3 :在电梯中有人问时间,千万不要回答。 我14岁进帝都当维修工,干了十年了,运气不好,经历了一些肮脏的事情,现在想写下来,让大家多警惕一些,这个世界上危险很多,年轻人切记不要瞎玩。绝对真实的经历,告诉你电梯不为人知的一面······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妖神

    妖神

    莲起炎落,幽生冰魄。定空间,掌时间。何谓仙?何谓妖?我异成妖,仙又如何!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航海与征服

    航海与征服

    我来告诉你们,这片土地是圆的,我们可以向前一直航行,不要回头,不必担心找不到回家的路,财富和家乡都在正前方。不要惧怕,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挡不住我们手中的加特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征战故事。
  • 史上第一掌门

    史上第一掌门

    穿越了,而且成了一派之尊!看起来似乎不错,只是这个门派似乎弱了点,人也少了点……“师兄,师傅说了,振兴本派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唯一的同门师妹一脸不爽的说道:“如果你做不到的话就赶紧将掌门之位让给我吧!”
  • 格里莎三部曲Ⅲ:毁灭新生

    格里莎三部曲Ⅲ:毁灭新生

    王都已被攻陷,暗主统治了拉夫卡,整个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个受伤的太阳召唤者、一个被不名誉解职的追踪手,以及曾经强大但现在破碎四散的超能者军队。在由隧道及洞穴组成的地下上古网络深处,瘦弱的阿丽娜受到狂热但可疑的大教长及追随者们保护。她必须设法结合其他力量,寻找传说中的火鸟,以及生死未卜的王子。阿丽娜要抛开旧怨建立新的联盟,找到最后的莫洛佐瓦加乘器;她也开始了解暗主的秘密,以及她与暗主共有的力量。火鸟是阻止拉夫卡毁灭的最后希望,但同时也将摧毁阿丽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