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逃离师父
月羞花细细地看着石壁上的,这三百六十四幅功夫图。原来是六十四宫剑法要旨,也是八八六十四个方位太极图。每个方位又是六十四式剑功和剑法,每式都精妙绝伦,比她学的《铁囚要旨》要高深得太多太多太多了。这乃是天上的上仙大佛们学的武学。是高深的神学与佛学。心想,这是这两个孩子赐给师父的,我若是不伸手去救你们,永远也发现不了啊。好吧,我用心把这六十四宫神功剑法学好,走出石洞寻找奇儿和醒儿。
奇儿、醒儿,师父一定会找到你们!
一
李醒儿蹲在池边,用手泼水玩。李奇站在李醒儿的身边,气愤地说:“……小醒儿,你知道不,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养女不教,不如养猪。”李奇说着,蹲了下来,往月羞花那儿瞅一眼,突然地拉住李醒儿的手,飞快地跳下水去。李醒儿大喊一句:
“师父,救命……”
李奇沉入水底,紧紧地拉着李醒儿的手,向里边迅速地游去。愈往前面游去,愈是没有一点的光亮,黑得如漆如墨。她怕前面是个无底的洞,便停下来。李醒推她一把,意思是赶快往前游去。李奇一狠心,向前游去,忽地见头顶有些光亮,浮出水面一看,是一个石洞。这个石洞不如那边的石洞光亮,昏暗阴郁,如同黑云密布的阴雨天。在东面靠大石壁低下,是一个有十几丈方圆的大水潭。水潭上面的石壁上,雕有一个太极图。太极图的上边也是一个仰卧的人像,在太极图的左边和右边也刻着八个字:“亦生亦死,不生不死。”
李奇与李醒从水潭里爬出来,顿时觉得石洞阴冷难挨,又非常饿,很想吃东西。便问李醒:
“醒弟,你饿不饿。”
“好怪,在那边的石洞里一点儿也不饿,游过来不出水面还没觉得咋样,一出水,肚子里空空的,像几百年没吃东西了。不过还可以,能挺得住。”
“我从来也没这么饿过,真怪。那边那么亮,这边这么黑,那边那么干爽,这边这么潮湿,那边如同仙国梦境,这边乃是人间俗世。”
“哥哥,我明白了,这个石洞和那边的石洞是一个大石洞,一阴一阳的阴阳洞,这地方应该叫“阴阳界”了。这边洞里显示出阳世间的一切,需要吃喝,不练功就会冻死饿死,咱们得练功了。”
“咱们练一会儿功试一试。”李奇说:
“师父要追来呢?一想到她是天庭神宫的头子,我还是很怕她。”李醒儿说。
“她说过她不会水,要么早就追来了。”李奇拉着李醒儿的手,坐在水边瞅着潭水,肯定地说。
看潭水一点儿波纹也没有,平得如同镜面一样,李醒儿眼眯眯地笑着,看着李奇,有些失望地说:“看来,师父她不会追来了,不过。”
“不过什么?”李奇问了一句。
“只是不敢相信她,才怕她。我总觉得她对咱俩是真心地好,为了咱俩,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把她一个人扔在那边洞里,太孤单了。”
“小弟,可不能这么想。她若是知道咱们是余家的后代,是田家两姐妹,还能收咱们俩做她的弟子吗?怕是早就把咱们俩给杀了。对她,就不能不多个心眼,咱们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啊。”
“奇哥哥,她一个人在那里,怕再也出不来了。我总觉得咱俩做的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李奇也觉得她们俩这样做,是对不起月羞花。可是,她若不是是神龙会的人,咱们又怎么能舍得离开她而不留在她的身边呢。她咬咬牙,晃了晃脑袋,拉着李醒儿站了起来,走到一边,坐在一个石板上说:
“咱们顾命要紧,不能再想师父了。来,坐下来练功,也许能顶顶饿;抵挡一下洞里的寒气。养足精神,找洞口,走出这个石洞。”
说着,两个人各找一个石板,坐好,练起功来。
不知道她们坐了多久,李奇与李醒就觉得身上被什么东西狠狠地鞭打着,两个人一惊,睁眼一看,是个巨大的蛇身抽打着她们的身子。李奇拉着李醒的手,猛地跳起,叫李醒躲在自己的身后,右手制出铁剑,向那蛇身削去。眼看那蛇身就要在李奇的剑下成为数段,却被李醒手里的银剑架住。李醒儿说:
“哥哥,不可以,要看个明白。”
二
李奇放下剑,两人看去,见一个庞大的蛤蟆,张着大嘴,把大蛇的头部,咬在嘴里。那蛇,疼痛难忍,不断地甩动身子,打醒了李奇与李醒儿。
李奇大怒,吓道:“你好霸道,我非杀了你不可。”
李奇说着又把手中的宝剑举起。
“哥哥,不可,不可以啊。”
“小弟,你好菩萨心肠,还有啥不可以的。它们各自修炼到这种程度,多么不容易,怎么还有这么大的杀它之心。必然不是善辈,杀了它也是除害。”
“不仔细问问原因,死了也觉得冤枉。问问它们吗。”
李奇觉得李醒说得有理,把宝剑压在大蛤蟆的头上,大声地说:
“你们修炼到这种程度,有仇,也不应该再记前仇了。如果争物,应该谁先得到就是谁的,不该起贪婪之心而伤害对方,更不应该相互残杀。大蛤蟆,你松口把它放了,它要反过来报负你,我就将它碎尸了。今天,你要咬死了它,我把你削成肉片,为它报仇。快松口。”
那巨大蛤蟆,果然通人意,张开嘴,慢慢地,小心地把大蛇的头吐了出来。那蛇头流了很多鲜血,奄奄一息。大蛤蟆,见大蛇垂危,趴在地上,眼睛瞅着李奇李醒,混身发抖,吓得从嘴里流出涎水。李醒儿看得出来,那蛤蟆是怕蛇死而被诛戮。
李醒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儿,倒出一粒药丸,送进蛇嘴里,过一会儿,蛇起死回生了,盘起身子不断地向李醒儿李奇点头,吱吱地叫着。
李奇的宝剑从那大蛤蟆的头上抽回来。大蛤蟆趴在地上,瞅着李奇李醒。
“你们是为什么事结仇发生这么大的争执,能说说吗?我给你们评评理。”李醒儿拍拍蛇头,对大蛤蟆说。
那蛇慢慢地舒展开身子,好痛苦地,曲起身子,张开嘴,从嘴里把一颗紫色的圆圆的宝珠,吐在李醒儿的手上。李醒看了看,递给了李奇,李醒儿拍拍大蛤蟆的头,说:
“这珠子是你发现的?”
大蛤蟆摇摇头。
“是你先得到的,被蛇兄抢去?”
大蛤蟆又摇摇头。
“这么说,蛇兄得到此物后,就把这东西吃在自己的肚子里了。而这东西须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化解掉,变为自己的功德,你便和它争斗起来。等制死它之后,你再从它腹中取出食用?”
大蛤蟆点点头,然后趴伏于地上不动了。
“你是说,你今天有罪,不该争物而杀害他人。叫我杀了你,以正纲常,对吧!”
大蛤蟆,点了点头,趴在地上不动。
李奇瞅瞅它笑了。李醒儿也笑了起来,用手拍拍大蛤蟆的头说:
“蛤蟆老兄,一切事物往往是因为天命而造就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也强求不到。不能强争强取呀,应该以修好修善为根本。今天,你已经知道错了,而且又知道悔改了,我为什么还要杀你呢。你修炼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我只要求你,今后要好好修炼,修成正果。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那大蛤蟆摇摇头,表示无所要求。
李醒摸摸大蛤蟆的头,笑着拍了拍手。她瞅着李奇,李奇会意。李奇拿着珠子,走到大蛇跟前把珠子送到蛇的嘴边说:
“此珠是你的,你吃下去吧!”
大蛇摇摇头。
“唉!蛇兄,我们不会要你的珠子,我们知道这是个宝物。但是,我与我的小弟绝不会做这种不仁不义之事,为了这个珠子,你险些丧命,你还是吃了它吧,给你。”
那大蛇瞅瞅李奇,又看看李醒儿,依然摇头。
“蛇兄,我们虽然给你吃丹药救了你,这是你的福分,我们不需要你报答,更不会要你的珠子。我们不会干这种不仁不义的勾当,还是你自己吃了吧。”李醒儿很淘气地抱抱蛇头,亲亲密密地对大蛇说。
大蛇听后点点头,瞅着大蛤蟆。
“你是说,把这个宝珠送给大蛤蟆吃,以后你们化敌为友,是吗?”李奇惊奇地问。
大蛇点了点头。
李奇拿宝珠给蛤蟆。大蛤蟆急忙紧紧地闭起嘴来,摇头,然后面对大蛇磕起头来。
“蛇兄,你还是自己吃了吧,蛤蟆老兄谢你了。是你发现的,又是你得到的,本就属于你的。”李奇说着把宝珠送到蛇的嘴边。
那蛇瞅着李奇犹豫了一会儿,刚要把嘴张开,吃那宝珠,突然一条黑影飞来,向李奇手上抓去。然后,他在不远处站住了。
三
这个黑影,是孔尊仁。
他看到紫光闪闪的宝珠,就要被那蛇吃掉,便不顾一切地飞身来抓。他刚站稳身子,李醒手中的宝剑明晃晃地架在他的脖子上。李醒儿喝道:
“把宝珠交出来,你要迟疑一会儿,我会叫你的脑袋立刻滚落在地上。”
孔尊仁定睛一看,是个奶声奶气的小男孩,那容貌又好生面熟,只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一颗恐惧的心,便立刻消失掉了。心想:凭我的武功,在当今武林中,是高手中的高高手,高过我的人还没见过几个。这两个怪物虽然难缠,他们终究还不是我的对手。这个小孩身法再快,毕竟是一个孩子,他们就是神孩我也不怕。想着,伸手便把李醒儿的宝剑用手指紧紧地夹住。
“你的手也不想要了。”李醒又说。
“小不点,我能这么称呼你,已经是很尊重你了。你要知道,全天下武林中的人物都算在内,能在我的剑下走过三五招的人,我还没见过几个。今天,叫你的小哥哥,把他手中的宝珠给我,我绝不伤害你们俩。你这把软拉吧唧的剑对我没用处,我不怕。”
孔尊仁说着,手指夹着宝剑的剑身,往外移动,脸上出现不屑一顾的神色。
李醒儿听他这样说,知道宝珠并未被他夺去,所以对宝剑仍未施功助力,便任他推下。然而,孔尊仁手指夹着宝剑并不放下,想着,要夺下李醒的宝剑,或者把宝剑毁坏。瞅着李醒对李奇威吓地说:
“小不点儿,是不是对你的大朋友说说,赶快把宝珠给我,再说了,你们又不要。”
那蛇和大蛤蟆,向那人爬去,两眼如同喷火一般,要同那人厮斗,李奇喊了一声:
“大蛤蟆、蛇兄,你们回来。”
蛇和大蛤蟆退回,趴在李奇的身左身右,眼睛喷射红光,随时都有进攻的样子。李奇说:
“蛇兄,大蛤蟆朋友,你们不是他的对手,不能在他的剑下丧命。你们不要担心,那个人就是从天上下来的一位尊神,今天,他这样的无理和霸道,也就再也走不出这个洞府了。我小弟,他太仁慈了。否则,他早就做了剑下的鬼魂啦。”
大蛤蟆和大蛇听后,果然伏在李奇的脚下,一动不动了。那人听李奇这样说,哈哈大笑起来,手仍未放下李醒儿的宝剑。
“大块头,你这么鲁莽,也不问一问我们俩是谁。想一想吧,今天,你能走出这个洞府吗?还想夺人家宝珠。”李奇说。
“我为什么走不出这个石洞?”
“大块头,我知道你叫孔尊仁,是孟怀义的磕头兄弟。因为你们是我师父月羞花身边的人,看着我师父的面子,留你一命,才不杀你。大块头,怎么?你非要尝尝死的滋味。”李醒儿瞪了他一眼说。
“小不点,哈哈哈,你师父是月宫主,哈哈哈……”
“放手。”
李醒喊了一声放手,便吐劲于剑上,宝剑立刻泛出白光,吱吱地哨响起来。
孔尊仁立刻觉得手上有如刀割一般,急忙放手,愣在一边。复又一看,那剑仍旧是银白的宝剑,并无光芒。瞅瞅李醒,又瞅瞅李奇,心想,这两个孩子能有多大的功力,还说是月羞花的弟子。李奇坐着,一手摸着大蛇的头,一手摸着大蛤蟆的头,根本不瞅他。而李醒手中的宝剑又忽地不见了,空着两只手,半对着李奇,半对着他,笑眯眯地对他说:
“开始,我本想一剑结果了你,我却没这样做。刚才我说过,你是我师父身边的人,我还是不伤你为好,尚且你又没夺下宝珠,我就饶恕了你。现在,你从哪里来,还是从哪里走吧,以后千万别再心生歹意。你快一点走吧,离开这里,孔尊仁。”
“小不点儿,你们把宝珠给我,我不伤害你们,我立刻就走。你们要是不给,可别怨我宝剑下没有情分。”孔尊仁也笑着说。
“哎呀,你这个人真蠢,怎么还执迷不悟呢。你的剑法,功法再高明,也是人世间的剑法功法,在武林中,你可以称雄称霸。我的剑法功法再差,也是上天仙家的剑法与功法。我可是上天太上老君的门生,上天清华池三公主彩微是也。天上的众位神仙见了我也要礼让三分,恭恭敬敬。你这个凡夫俗子,怎么能这样不识趣味儿呢。你怎么还不想走。”
孔尊仁一听,哈哈地大笑起来,李奇也笑了起来。李奇笑的是李醒儿编出个上天神仙的佳话,说自己是彩微公主。
“你们笑什么,看我不像。”李醒儿瞅瞅自己的身上,转了个圈儿说。
“小不点,我想用我的凡人剑,试试你的仙人剑。”孔尊仁笑了。
“唉!你真是个俗人,非要找死。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你只好去死了。”李醒儿叹了口气,漫不经心地说。
“好,看剑。”
孔尊仁说了声,“剑”字还没吐完,倏地,他已经把宝剑对李醒儿的心窝处,狠狠地刺了过去。李醒儿身子,仰面向后倒在地上。孔尊仁根本就没把李醒儿放在眼里,自然不提防了。又一剑刺向仰卧在地上的李醒儿。地上忽地没了李醒儿的影子,他自己的后背与腰胯上,被李醒儿拍了五掌,直竖地站在那儿,一动动不了。
李醒儿在李奇的身边坐下来说:
“孔尊仁,你这个人,心术不正,不管人好坏,举剑就动杀机,真是,叫人可怜不得你。可是嘛,我今天还是不想杀你,你得好好地反省反省自己了,改一改你的这种臭德行。你看没看到石壁上仰卧着的这个人的画像,你也得不生不死,亦生亦死地学一学。奇哥哥,咱们的师父在那边的石洞里,把他送到师父那边去吧,叫他给咱师父送个信,叫他,向咱师父报个平安。他过去了,师父看他躺在水里,会问他的。哥哥,把他扔到水里去吧。”
李奇一脚把孔尊仁踢进水潭里。说也怪,孔尊仁仰面躺在水上,沉不下去,也动弹不了,话也说不出来。此时,他知道坏了,后悔也晚了。该死的小不点儿,叫我去那边洞里,给你的师父月羞花送信去。屁!瞎说。他在心里又骂到,月羞花怎么能到这样的洞里来。说那边还有一个石洞。屁话,屁石洞。完了,这回我是真的完蛋了,唉!我太大意了,等着死吧。
原来,李醒儿漫不经心,很随意的样子,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武功的练家子。孔尊仁又欺他是小孩子,虽未一剑刺中,却也仰面躺在地上,不死也无法逃脱。其实,李醒儿见宝剑刺来,借身子往后倒时,身子便向孔尊仁的身后射去,在孔尊仁后身拍了六十四个瘫哑穴位。孔尊仁虽然心里明白,也是如同死人一样,一动不动了。这一招,是在月羞花教李奇时,李醒在一旁早已记在心中,意念上练了好多遍。
李奇把手中的宝珠,喂给大蛇。两个人同大蛇和大蛤蟆,急如长跑般,在洞里整整地跑了五天五夜。在一个大山的另一侧,在一个峭壁上,走出洞口。李奇在周围看了看,又做了几个标记,觉得心里记住这个地方了,便把洞口封死了。
四
李奇、李醒把洞口封好,回头一看,满山遍野全是蛇,粗的如同水桶,细的宛若发丝,密密麻麻,昂着头,吐着红舌,吱吱叫,看着她们。李奇一看,立刻站到李醒儿的前边,拔出宝剑,手中剑变成紫色,吐着白光。李醒忙从怀里掏出瓷瓶,递向李奇说:
“哥哥,给你药,可避毒,快吃下。”
“小弟,我和你一样,不惧怕任何毒物了,你快装好收起来吧。”
那大蛤蟆瞅着大蛇。
大蛇高高的昂着头,向前吐着红舌,吱吱吱叫了几声,群蛇立刻散去不少,没散去的蛇,也盘起身子趴在路旁,一动不动。
李奇与李醒明白,这大蛇原来是蛇王。刚才,群蛇昂头高叫,是朝拜,并无害人之意。李醒高兴得拍起小手来,抱住了大蛇的脖子,说:“蛇兄,你原来是蛇皇帝,你好神气啊!”
是的,蛇王是向群蛇们说,李醒与李奇,是我的救命恩人。大蛤蟆,是它的好朋友。大家安静下来吧,不要吓着我的恩人和朋友。远方的蛇民,你们可以回去了。我找到了宝珠,已经吃在肚子里,不久便可以修炼成为神仙了。但这宝珠,是恩人送给我的。没有恩人,我不仅会丧命在洞内,也吃不到宝珠。诸位臣民,你们看,这种天恩,我们如何酬答。
这时有一条白色红花蛇,长有丈许,伏在蛇王前面吱吱地叫了一阵子。蛇王点头,随后不多时,群蛇蜂拥一般,排成了两条长阵。中间留出一条道来,昂起头来向李醒与李奇点头致意。随后转身向山下爬去。
李醒明白,也跟随着往山下走。李奇跟在李醒儿的身后。走了五六里地,来到一个大水塘边,蛇王对大蛤蟆叫几声后,大蛤蟆对着李醒、李奇注视着呱呱地叫了三声,便跳进大水塘里。
李醒与李奇拔脚要走,被蛇王挡在前边,摇头示意,不叫她们走。不多时,那水塘如同翻江倒海地沸腾起来,从水塘里跃出无数的大大小小的蛤蟆来。众蛤蟆齐叫三声,如同轰雷般响亮。大蛤蟆嘴里含着两株花果,株果血红欲坠,跳到李醒儿与李奇面前点头示意。李醒儿与李奇从大蛤蟆嘴里各拿下一颗花果来。大蛤蟆,张嘴点头,叫她们俩吃掉这两颗株果。
李醒笑着,拍拍大蛤蟆的头说:“大蛤蟆兄长,这两颗仙果,是你们国度中的镇海之宝吧!”
大蛤蟆听后点点头,爬伏在李醒前面。
李醒为难地说:“大蛤蟆兄长,你们的镇海宝物,我们如何吃得,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与哥哥无法接受,请兄长拿回去吧。”
这时,那大蛤蟆伏地叩头,眼里流出泪来,众蛤蟆也一齐伏地叩头,眼里也都流出泪来。
李醒瞅瞅哥哥李奇,叹口气说:“蛤蟆兄长,你们如此盛情,我与我大哥领了。”
李醒说着,便把这颗珠果吃进肚子里,李奇看着李醒,犹豫不决,李醒忙说:
“大哥,不可不吃,我们与蛤蟆兄长们,虽然不是同类,心情是相通的,不能冷了蛤蟆王兄长的心。”
李奇听后又瞅瞅李醒,想留给李醒吃,李醒看出李奇的心意,又说:
“哥哥,是蛤蟆王兄长的心意,是敬给哥哥的,哥哥不可以有其它想法。”
李奇又瞅瞅李醒,又看看蛤蟆王,向蛤蟆王躬身敬一礼,才把株果吃下肚去。
李醒与李奇向蛤蟆王三鞠躬,说:“谢谢蛤蟆王兄长赐宝之恩。”
这时众蛤蟆,又合叫了三声,依恋不舍地瞅瞅李醒与李奇跳进大水塘里,水塘立刻平静下来。
李醒与李奇跟着众蛇上路,越走越快,最后如同飞的一般,足足走了五天五夜,走到一片群山之中。李醒与李奇看去,周围九座大山围抱着中间一座小山峰。小山峰既不峻秀,也不雄伟。在小山坡的北面阴暗之处,有一块百丈方圆的地方,周围是莽莽穿天高大的松树,唯这中间的一块地方,在百花中长着两株仙草。仙草上都长有十八棵如同赤身女孩儿形状的红果,红果个个俊秀,如同活人,有鼻有眼,叫人欢喜。这两株仙草周围,有无数的长蛇巨蟒把守着。这些蛇与蟒看到蛇王到来,急忙闪至两边。蛇王领着李醒与李奇走到仙草前面,吱吱地叫着,点头示意。
李醒恭恭敬敬地对蛇王说:
“蛇王哥哥,你的这种馈赠我们不能接受,但是,你们的情意,我与哥哥领了。”
李奇又说:“你们非常艰难辛苦的守卫着,我们吃了它,心中有愧呀。”
蛇王听了之后,立刻全身伏于地上,眼里流出泪来,吱吱地叫了三声,三声过后,便飞身跳起来,自己摔打着自己,其它巨蛇又随着自己摔打起自己来,不多时,就有几条大蛇摔死了,李醒不忍看到这种残忍之举,忙说:
“蛇王大哥,你们快停下来,我与奇哥哥接受就是了,吃掉就是了。”
李醒又对李奇说:“奇哥哥,蛇王兄长的盛情与恩德,得领了。”说着到仙草跟前,拔起一株仙草,对李奇说:
“看来蛇王大哥是叫咱们快些吃掉,晚了怕株果掉在地上化掉,所以走得这么快。咱们赶快吃了吧。”
李醒儿说着,小心地摘下红果,放到嘴里吃下。那红果有说不尽的甘美,到嘴里立刻融化了,渐渐地融下腹去,充满全身。李醒吃了果实,又慢慢地把这株仙草也吃进肚子里。李奇也把他手中的仙草吃了,可是,她只吃了九棵红果,还有九棵红果,紧紧地攥在手中,她趁李醒不注意时,便把手中的九棵红果,塞进李醒儿的嘴里。李醒就是往外吐也吐不出来了,满嘴的甘液,也只好咽下肚去。她瞅着李奇一会儿说:
“姐姐,这一生,小妹如何报答你的恩情啊!小妹欠姐姐的太多太多了。”
“小弟,你不可以这么说。我是应该的,我是你的姐姐呀。”
“是,姐姐,小妹心里很甜,却也难过呀,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