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7300000081

第81章 谢氏之内

【二合一巨大章节,真的大…】

于少欢二人从后山回来,闲的无聊,便想去校场比试比试,刚走到一半就听别人说张君夜来了,此时就在偏厅。

这还比试什么,二人连忙转向了偏厅,想去问问张君夜这大半年的经历故事,还未进门就听到了他爽朗的声音,“还是在这里舒服。”

“张大哥辛苦了。”

张君夜闻言回头,看到是于姜二人,笑道:“哈哈,我就觉得你们两个快到了。”

姜且迫不及待的问道:“张大哥这一去大半年,都干了些什么。”

张君夜拍拍他的肩膀道:“该你知道的会让你知道,不要多问。”

接着又拉过于少欢说道:“多半年未见,你们俩又长高了不少啊,哈哈,不过照这个状态下去,小姜怕是追不上于少了。”

自从于少的叫法传出去之后,如张君夜这等不拘礼法的人都这么称呼他。

姜且见张君夜又提起了这事,板着脸道:“我还能再长个的。”

于少欢则礼貌地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个头不重要,只要气势在,纵然矮一些依旧不会影响英武。”话是有道理的,不过说话之人却是三人中身材最高大魁梧的张君夜,这就让人感觉像是在安慰,“回头我们去校场,让我看看你们俩这半年来有多大长进。”

于少欢听得这话干笑了两声,转移话题道:“张大哥这次回来能住多久,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出去了吧。”

张君夜坐回到了椅子上,示意他们二人也坐下,说道:“这次回来能待上一段时间了。”

“那倒是蛮好的,张大哥这几年在外奔波辛苦,确实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姜且立刻一记马屁送上。

张君夜又怎么会吃这一套,“休息个屁,我说不出去了,是因为京城里有事,还真能让我歇着不成?”

“京城里有什么大事发生吗?”于少欢离京城虽近,但是对时事却了解不多。

张君夜瞟了姜且一眼,说道:“谢家主下月过寿,府主作为长子,近日会极为忙碌,所以将我叫回来了帮忙。”

“谢家主?那岂不是小姜的曾…曾外…外曾祖父?他要过寿?”于少欢这才猛然意识到,姜且还有这样的一个亲戚,寻思了一下才确定这个称谓。

“正是。”张君夜点头道。

姜且看到于少欢正在暗中观察他,无所谓地说道:“你不必看我,我们不是很亲近,在我印象里就小时候见过一两面,你来这两年了,可曾见我去找过他或是他来见过我?可曾听我提过他?”

确实从未提过,要不然于少欢不至于一点印象都没有。

“虽说如此,不过前年去年我也没听,为何今年要大张旗鼓了?”于少欢奇怪问道。

“前年也过了,不过今年是要办的整寿,所以操办的大些。”

于少欢点了点头,姜且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今年是整寿?”

于少欢不解地看向他,姜且笑道:“于少你也是参加过谢家主寿宴的人,你想想上一次是什么时候。”

“八岁……”于少欢明白了。

“十一年前过八十大寿,今年应该是九十一吧,为何这也算是个整寿。”

“去年重阳时,三皇子不是薨了么,陛下心伤欲绝,谢家主自然不好在这个风头上大操大办。”说话的人是钟离梅,她亲自端了一些茶水糕点来,三人连忙起身施礼,于少欢听到重阳节恍惚想起了云霓裳。

“是啊,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谢家主过寿的请柬便散出去了,哪知临近时发生了这等丧事,让寿宴黄了。”张君夜的声音将于少欢唤了回来,由于钟离梅在场,他说话也规矩乐不少。

钟离梅一边倒茶递给三人,一边说道:“可不是,传敏还想不理这丧事继续操办,被谢家主强行制止了,禁足全府,据说连关上府门自己家里的庆贺都没有,谢家主也只是晚上随意出了一口长寿面应景。”

传敏便是谢家主最小的儿子谢传敏,谢传敬的亲弟弟。

“哎,好好的一个皇子,怎么就能练功出了岔子呢,年纪轻轻的就没了。”钟离梅十分感慨。

姜且哼道:“稍微消息灵通一点的人都知道三皇子是被人干掉了,我感觉就是太子做的,还练功出了岔了,就他还练功?扯谎也不扯个像样些的。”

钟离梅狠狠打了一下姜且的头,“就你消息灵通知道的多么,朝廷说练功出了岔子,那就是练功出了岔子,休要再说什么被人暗算了之类的疯话。”

姜且捂着脑袋不做声了,不过他说的话也确实是事实,三皇子从小不喜学武,只喜欢诗词歌赋,舞文弄墨,虽也筑了基,但却是完全浪费掉了。去年重阳节那天,三皇子随着皇帝出席完了活动,就急忙忙地跑去参加一个重阳诗会,结果在回程的路上被人暗杀,虽然凶手是谁没有定论,不过从谁得益谁嫌疑最大的角度看,太子的可能确实最大。

“所以去年没过成的寿,便改在今年?”于少欢感觉这件事情颇为滑稽。

“是啊。”张君夜说着说着就又暴露了本性,开始指点江山起来,“这也是本家的人压力大了,所以才出了这一些歪点子……”

“这些事情我不想听。”钟离梅边说边走向了外面,行走间还示意于姜二人跟她一起。

于少欢看到张君夜脸上出了一种八卦时才能出现的油光,怎么可能出去,于是便装作没看见钟离梅的暗示,姜且更是如此。

钟离梅见状苦笑这摇摇头出门去了,于少欢二人也从张君夜那里听了个完全。

谢家家主谢恭伯无疑是一个强大的人,他在继承家主之位时,只有十几岁,那个时候朝廷还在北面,后来北方破碎,谢恭伯率全族南迁,在失掉了一切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过人的心机与手段,七十年时间重振谢家,而当时与他一同南下的很多家族,却早已经归了尘土。

然而谢恭伯却面临一个无数家主都有的古老问题,后继无人。

常人所说的后继无人,都是子孙不肖,无以为继,谢家却不是这样,他们有着优秀子弟,还是当时最为出色的少年英杰,谢传政,若是只有一个谢传政就罢了,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甘愿隐藏在他身后为他奔走的兄弟,谢传敬,兄弟二人一时瑜亮,相得益彰,这是许多家族羡慕都羡慕不来的事情,在谢恭伯这里却成了苦恼,原因便是,这二人与他不是一条心。

其实说白了就是三观不同,而且主要体现在了政见上,谢恭伯的一生都贡献了给了谢家,所以在他的眼里,谢家至上,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而谢传政不是,他出生时,谢家已经过了南下最初的动荡时期,安定了下来,所以没经过家族最难熬的那个阶段,同时在他成长的阶段,也是复国故土声浪最大的时候,所以在他眼里,国家至上,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

两人的这点分歧,在对韩家的态度上体现的极为明显,在谢恭伯看来,反正自己没本事称帝,所以皇帝姓端木还是姓韩对他来说毫无区别,无论谁当了皇帝都不会薄待谢家,因此在与当年的韩纹相交时,谢恭伯态度暧昧,韩纹也明白他的意思,所以也容他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但谢传政不一样,他尤其反感韩纹的不顾大义为自家谋利的行为,虽没有过当面拆过台,但平时见面的横眉冷对是少不了的。这一分歧在南阳之战后更是变得无法调和,谢传政也是从那时起走出了谢家,开始自己奋斗事业。

谢恭伯在谢传政初走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只是意气用事,若无谢家相帮,单凭他自己成不了气候,等到碰壁几次就会回来了,可他没想到这个侄子比起他当年来毫不逊色,硬生生的自己闯了出来,十几年的时间官至徐州刺史、淮阴太守、北镇军都督,凭心而论,这是连他帮忙都给不了高位。

徐州刺史还好,毕竟徐州都在敌国境内呢,所以这个官职跟并州刺史、幽州刺史差不多,都是虚的,若是没什么大变化一辈子都无法上任,但后两个则是实打实的官职了,尤其是北镇军都督,谢恭伯想搞一支军队想了一辈子,没想到在谢传政手中实现了。

谢传政这么出息,其实在谢恭伯心里还是很骄傲的,因为谢传政只名义上是他的侄子,实则是他的亲生子,他的兄长当年为了掩护谢家南下,死在了异族手里,没有留下子嗣,谢恭伯为了纪念兄长,便过继了一个儿子到他的名下,为其继承香火,传宗接代。除了谢传政,他的另一亲儿子谢传敬也是无比优秀,创建了东府,汇聚天下豪杰,兄弟二人一人庙堂,一人江湖,配合无间。谢恭伯可以预见到他二人定会将谢家带上新的高度,虽然他可能看不到了。

可谢恭伯虽然骄傲,但谢家的其他人不见得骄傲,原因是这兄弟二人的性格有些不好。

谢传政升官之后,自然少不了上门求他的人,比如:兄长你看,徐州刺史虽然是虚衔,但是手下一套班子还在,帮忙给兄弟搞个长史混混资历吃吃俸禄啊,反正也是朝廷拿钱;兄长好久不见啊,我儿快来见你大伯父,呵呵,你看着孩子刚练完功,浑身湿漉漉的,失礼了,这孩子从小就仰慕兄长,所以才筑基学武,现在小有所成,不如就给兄长当个侍卫如何,自家人用着更放心不是;兄长啊,听说北镇刀独一无二,特别牛逼,给兄弟搞一把来装装逼啊,我不会让兄长难做的,该多钱我给啊……

谢传政是个很纯粹的人,任人唯贤不唯亲,这样的事情大多数都拒绝了,虽然因为这样他身边聚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也得罪了族人,若是他身边有个懂人情帮忙打理还好,可恰恰谢传敬也是这种人,钟离梅又身份不够,所以每次回家,他们二人都免不了遭到冷嘲热讽,“大哥这些年来牛逼了,不理人了,根本不记得他当年在青楼跟周家的打架,是我去救的他……”谢传政很想反驳他,当年是老子去救的你……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默默承受了。

谢家人也只是酸一酸,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谢传政牛逼他们在外面也面上有光不是,直到谢传政做出了在他们看来忍无可忍的事情。

第一是谢传政调任,淮水之战,谢传政大破北秦军队,北镇军扬名,他也因此从徐州刺史调任到荆州刺史,这两个刺史虽然平级,但简直是天壤之别,荆州刺史是实权刺史,若是能操作得当,谢家便可以荆州为根基图谋发展,重现百年前的荣光,所以家族上下无不欢欣,可在继任徐州刺史的问题上,谢传政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他没有推荐谢家的任何人,反而推荐了王家的家主王观,此人乃是战死在南阳的王章长子,谢传敬的舅子,虽然也是亲戚,但在谢家看来毕竟是个外人,然而谢传政就这么做了。

皇帝看到谢传政没有推荐族人,也是十分高兴,登时就允了,于是这个谢家人本以为囊中之物的刺史之位就送了出去,虽然这个刺史是个虚衔,但对于没当过官的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却被谢传政就这么当人情送了出去,谢家人是很心痛的。

可这只是第一件事,接下来还有一件,这就让他们不止是心痛了。

谢传政到了荆州没多久就遭到暗算,伤重不治身亡,对他的死,谢家人感觉还好,但是对他空出来的两个位置,荆州刺史和北镇军都督,他们就感觉不一般了,尤其是北镇军都督一职。

北镇军乃是谢传政自己练的军队,从韩家掌握军队的情况来看,这支军队还是要交给谢家的,虽然谢传敬继任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他现在毕竟是东府府主,朝廷有制度,非战时官员不得与江湖帮派有瓜葛,因此大家族控制帮派的人都是在野的。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制度,才给了谢家人希望,说不定谢传敬就不去北镇军了,再者说就算他去了,空出来的东府府主之位也不错嘛,在江湖上装装逼也可以啊,然而谢传政没给他们机会。

谢传政死前写了两封信,一封血书给皇帝,一封家书给弟弟,给皇帝的书中,他推荐了殷初平继任荆州刺史,推荐王观接任北镇军都督,给弟弟的家书中,他希望弟弟能配合王观,于是谢传敬就配合了。

皇帝一看到血书就明白个七七八八了,便把谢传敬叫来询问意见,谢传敬自然听哥哥的话,于是皇帝心里就有数了,就派人把血书直接交给了谢恭伯,意思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这是你们家族的事,你怎么看。

谢恭伯也左右为难,他明白谢传政的意思,也很难过,谢传政死前都没给他写信托付这些事情,不就是不信任吗……荆州那边无论,皇帝已经暗示过他这个位置拿不到了,所以可以暂且放下,但是北镇这里,真是让人为难啊,谢恭伯纠结了一夜,又与谢传敬密谈了半天,终于回复了皇上,同意了这个建议。

于是王观便成了北镇军都督,这让谢家上下哗然,王观是什么人,整个京城谁人不知,他是整个大雍最出名的病人,身体是真的差,给一个虚衔刺史已经很过分了,又怎么能得到实权都督……

王观也是一个奇人,他的病是胎里带的,刚出生时所有的大夫都说他活不过满月,然后王家办了抓周,接着大夫不服又说他活不到三岁,于是他活到五岁,就这样来回了几次,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大夫终于不敢说话了,大夫虽然不敢说了,但赌场敢说,一个敌视王家的家族经营的赌场便率先开了盘口,赌的是王观能活到那一年的几月份,这件事被王观知道了,他暗中打听了谁家下注后,就去押了自己死不了,然后年底就赚钱了,赚钱的第一件事是请那些下注的人吃饭,饭前致辞的第一句话便是“小弟年前手痒,便去赌了一手,呵呵,运气不错,略有所赚,想到了诸位兄长已经许久不曾见过了,甚是想念,所以特来请大家聚一聚……”

这些押注之人自然被气得七窍生烟,吃完饭后又不甘心,然后第二年接着开盘赌,然后年底王观请吃饭,饭前致辞;第三年接着赌,年底王观请吃饭,饭前致辞……就这么一直持续了数十年,如今王观已经近七十了,虽然天天吃药比吃饭都多,活的赖赖唧唧的,但确实是活着,偶尔还能喝点小酒钓钓鱼,抱怨这些年来挣的越来越少了,年底吃饭也没多少人了,因为当年跟他对赌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

谢传政推荐了这样一个名传天下的人,用意自然是将大权都交给谢传敬,王观非常明白自己的作用,接旨后就没去淮阴上过任,一切军务都还是由原来的副手打理,交由谢传敬裁决后用印,用的还是王观的印,王观的任务就是逢年过年上朝转一圈,没别的……

这两件事情不仅让谢家人明白了谢传政和谢传敬跟他们不是一条心,也让天下人明白了这点,于是原本谢家的麒麟儿便成了野生的麒麟儿,谢家也成了天下的笑柄。

谢恭伯已经九十了,每天算着日子等死,再加上谢传政的死给他打击很大,已经不再多想这些事了,想也没用,他的打算就是死后将家主位置传给谢传敬,接着就由着活人折腾去……

可其余的谢家人没这么心宽,他们一直想找机会向外界宣告,我们谢家依然团结和睦,依然强大,强大的很,只是这个机会很难找,而且只能从谢恭伯身上找,别人的身份都不够,其实最好的机会是谢恭伯的丧礼,可谢恭伯显然一时半会是死不了的,那就过寿吧,然后过个寿却遇到了皇子薨,虽不是国丧,但谢恭伯又怎么会给皇帝上眼药,立刻中止了一切寿宴活动……

谢家人是等不到一百岁的,既然九十没过成,那就过九十一吧,殊不知这样会更让人发笑……

同类推荐
  • 霸汉第四卷

    霸汉第四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帝武大系统

    帝武大系统

    新书《最强武将召唤系统》已发布,请大家多多关照。一个异界的少年,如何在腥风血雨以武为尊的大世界之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个卑微的蝼蚁,如何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在系统的辅助下成功跳出天地的束缚,走上永生的道路。帝路尽头谁为峰,一见无始道成空。欢迎加入帝武大系统,群聊号码:本书已进入完结状态,新书《至尊无量劫》已经发布,希望大家对我的新书多多灌溉。
  • 魔邪之主

    魔邪之主

    魔者,欲心,邪者,诡变,魔邪者,随心所欲,千变万化。黑暗流,无女主。。。。 qq群:650561608,咳咳已经是死群,如果不介意可以进来_(:з」∠)_
  • 太虚天骄传

    太虚天骄传

    九酿春酒,天华碧柳,洛神天骄成不朽。心神丢,翠芝悠,黑魔白邪天道久,英雄隽败残杯有。风,高处苦;沙,低处苦。江山替代,你兴他败,争权夺利由他爱。流云在,碧海待,千古武事无话概,分鼎逐鹿望天开。功,不长久;名,不长久。PS:架空的历史,杜撰的朝代。各位看官如果有发现和历史某些节点冲突的,还请勿怪
  • 我是梅花盗

    我是梅花盗

    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江湖。江湖人问:“你要往何处去?”他说:“但见一处,只有酒没有杀戮,便是归宿。”
热门推荐
  • 国宝

    国宝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宝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本书从各个领域选取了六十余件有代表性的国宝,进行系统的编排,力求突出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件国宝都配有精美的图片,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从国宝中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并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的国宝。包罗万象的名家字画、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这一片片历史的残骸,它们记录了大量的文字信息,诉说着时代的变迁,自己也成为了传奇。不管是历史的残简碎片,还是体系完备的煌煌巨制,都是民族的魂魄,中华的瑰宝。本书中介绍的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们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国家辉煌灿烂的文化。
  • 春光灿烂

    春光灿烂

    那个年代,考上大学就是一步登天,家乡最漂亮的姑娘变得唾手可得,他也终于如愿以偿。最初的爱慕纯净热烈,得到后已是伤痕累累。边地青年的赤子之心被摧毁,那青春的挽歌即将唱起,妥协和卑微的人生已然开始。我是1978年考上大学的。这一年全国有许多人都考上了。光是下野地镇就有二十多个人考上了。再说了,我考上的又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只是省城的一所师范学院,确实不值得说。
  •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一群卓越的员工为之而奋斗。然而,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里,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好有差。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
  • 生是死剧

    生是死剧

    白烟,本是《桃花竹》一书的教中魔女,每天的任务就是如何睡服柳陌言。后因作者没写多少字而太监,引起广大读者不满。于是一个系统找上门,请白烟补全太监文的结局。于是,她开启了快穿之旅~
  • 网球王子之光与影的传说

    网球王子之光与影的传说

    与越前龙马前后到来的转校生,两个网球部新生。一个是网球部的新星,一个是患有网球恐惧症的天才,命运让他们相遇。当新星逐渐成熟,当天才褪去枷锁,命运又让他们相残。“你,为什么要背叛青学”他在隐忍“你,又为何如此耀眼…”他在苦笑,他像火焰蓬勃,温暖,可她却是丑陋的飞蛾……
  • 相思蔻

    相思蔻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生死相许。李素茹有自己目标,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平平安安活下去就好。这是一个架空也不架空的庆安李府,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庄子》《大学》《礼记》《老子》甚至阮籍、荀子。用言情小说的目光关照他们,轻松了解中华文学。
  • 沉爱

    沉爱

    在失去至亲至爱的人之后,她终于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然而,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她背后惊天的阴谋和谎言依然在悄悄展开。“你还认识我,是吗?”她在他怀里一动不动,脸上已经收了笑容。“我知道你,但是,不记得你了。”他终究还是缓缓放了手。命运像一张网,网住了众人。沉重的爱情,模糊了人的真实面目,变得狰狞而可怕!但幸好结局是美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次元在末世

    二次元在末世

    末世降临,丧尸横行。话说……这个旧剑什么鬼?这个召唤英灵让我很慌啊!“好好利用这双眼,活下去,拯救世界。”但是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恩赐。人心尚不能洞察,神灵又如何揣摩。“不要目空一切,亦不要妄自菲薄。”末世,我林晓,来了!PS:宅向文,宅力不够者慎入!
  • 死魂灵(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魂灵(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死魂灵交易的故事。死魂灵,即那些实际已经死去,但由于身份尚未注销,在法律上依然存活着的农奴。小说的主人公乞乞科夫,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伪装者,一个彬彬有礼的骗子。他走访并买通地方各级大小官员,向形形色色的地主们收买死魂灵,意图将这些并不真实存在的农奴交与监管会抵押,以从中骗取大笔抵押金。
  •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顾盼之中,流溢着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述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诗意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