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大人,这怎么能叫拉帮结派呢?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得如不雅呢?”
萧嵩还没有放弃,万年摆出一副很难拒绝的样子。
“实在是对不起国公厚爱,年只能答应国公,你们两方我都不接触,年置身事外如何?”
万年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中立,不答应萧嵩,也向他保证不接触李林甫!
“好吧!希望万大人严守诺言,”
“你走吧,恕萧某不远送了!”
萧嵩还想说些什么,但是欲言又止像个泄气的皮球,冷冷的做出了一个送客的动作,然后起身离开了!
万年理了理衣服,站起身来,跟在萧嵩后面出了正堂!
他可不是轻易将自己陷入死地的人,他知道,萧嵩绝非李林甫的对手,自己如果跟着萧嵩,岂不是找死!
............
“万年啊?中书令张九龄谏言,让朕在河南道圈一块地出来屯田,你觉得如何啊?”
万年跟在李隆基背后,慢慢的听着李隆基说着!
“屯田?那陛下的意思呢?不知道张大人有没有跟陛下说屯田干什么?”
万年微微想了一下,唐玄宗应该是心里有一定主意的,只是想听听自己的意见罢了!
“听他的意思说是拿来种稻子!”
李隆基看了看眼前鱼池里的鱼,扔了些许鱼食下去!
“种稻子?那是好事啊,多种稻子就有更多粮食了,不仅能让更多百姓吃饱,多余的粮食还能屯为军粮?”
万年丝毫没有犹豫的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民以食为天,种粮食这种事情还是多多益善!
李隆基抬起头来看了万年一眼:“没想到你也是这种看法,难道是朕错了?”
“那不知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难道陛下认为张丞相的谏言有什么问题吗?”
万年大着胆子说完,然后静静的看着李隆基,现在才开元盛世后期,李隆基应该还是很开明的啊?怎么会对屯田这种有益百姓的事情抵触呢?
“万年啊万年,有些时候我不得不说你胆子大。朝中百官,朕问了没有八十也有五十了,有的是一个人和朕悄悄的说,有的则是朕几个一起召见的!”
“但是他们都没敢出言质疑朕,而是任由朕自己做定夺!而只有你,敢问朕自己心里的想法!你就不怕朕治你的罪吗?”
李隆基一脸喜色的看着万年,像是发现了一块瑰宝!
万年脸上故作镇定:“陛下知道臣的性子,所以臣就赌一把咯!臣确实敢直说心里的想法,只要这件事是正确的,哪怕和陛下意见相悖,陛下要微臣的治罪也无妨!”
其实心里紧张的不得了:哎呀,又到鬼门关走了一圈,老子真是福大命大!
有穿越者和主角光环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但是这种事情还是少干点,要是真的撞在李隆基刀下,那就太不划算了,自己还是一个纯情小处男啊!
“那你愿意听听朕是怎么想的吗?”
李隆基一脸正色的看着万年,毕竟是在这个位置坐了二十年的人,知道什么是说笑话,什么是大实话!
万年脑子转得飞快,你倒是说啊,我还有得选吗?
万年恭恭敬敬的说:“还请陛下给臣细说吧,陛下一定比臣想得远!”
谁让我是你身边的小官呢?要是我是一个市井小民,肯定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躲起来!谁愿意搭理你呢?
“近几年我大唐一直在和契丹、突厥交战,军粮的损耗一直是个问题,但是朕不敢下屯田的诏令啊!两国交战本就劳民伤财,如果朕再抽调府军屯田,军力吃紧该如何是好?”
万年第一次在自己面前这个四十余岁的男人面前看见了难色,看来他真的是高瞻远瞩过了!
“再说了,益州蜀地号称天府之国,凭借蜀地一年产出的粮食足以应付军粮供给,何必徒增军民劳累呢?”
李隆基眼睛闪烁着问了问万年,每一天处理政务很已经很累了,如果能少一件事让自己处理,岂不是好很多,何给自己找罪受呢?
万年摆出一副笑意的模样:“陛下一心为军为民为江山社稷,实在是我大唐之福啊!”
李隆基摆了摆手:“你就会捡好听的说!如果这是你的想法那就算我李隆基看错了人!哈哈!”
“是吗?看来微臣在陛下心中还不是这副样子的?那微臣在陛下心里是什么样的呢?陛下可否告知一二?”
万年说完也是跟着李隆基一起笑到,二个人不似君臣更似兄弟朋友!
李隆基指着万年说到:“你呀你,朕虽然才接触你两年时间不到,但是对于你还是很了解的!从不擅溜须拍马,办的每一件事都和你这个人一样可靠!”
万年也是陪笑到:“多谢陛下褒奖,万年实在是受宠若惊!”
“哈哈哈!朕就知道你会这样说,那是不是该吐露真想法了呢?说吧,别藏着掖着了?”
李隆基脸上的胡子都快笑飞起来了,他喜欢万年的缘故就是万年和其他文武百官有些不一样。
哪里像那些朝中大臣一样,明明心中有想法却不说,非要自己一个皇帝屈尊下问,他们才肯说!
但是万年就不一样了,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的想法藏不住!
“陛下不怕我与九龄有私交?偏向于九龄?”万年随之淡淡一问。
御书房仿佛一时间因为一句话而变得空气凝重起来!
“无妨,就算你二人私交甚好,对于朕也是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朝内其他人那就得看你们自己了!”
李隆基明摆着是一副放任不管的模样,其实真正用意谁的明白!
万年朗声到:“臣先谢过陛下信任!”
“陛下心痛军力耗损,百姓劳苦实为千古一见的明君,但是采取这般行事方法只能自保而不能留下余粮!臣言语失礼,还望陛下恕臣无罪!”
说完,万年毕恭毕敬的向李隆基跪下了!
李隆基微微一愣:“起来吧,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拘礼了!继续说吧,朕恕你无罪!”
“谢陛下!”
万年缓缓起身抬起头来注视着李隆基,两片嘴唇上下而动:“百姓素来知道我大唐以蜀地多粮而著称!而蜀地多粮大概是从秦汉就已经开始了,益州之粮贩到江南一带价格上了几倍,无疑是加重百姓负担!”
万年缓缓说完,有理有据,让李隆基也不断点头!
“不错,朕也有所耳闻,但是迟迟没有动手,就是因为解决军粮才是头等大事!”
“既然陛下说到了军粮,那请问陛下有没有见到过真正的军粮呢?从蜀地到边境,途遇大雨,山滑就要消耗七八个月,到了戍边大军手里已经是陈粮了!所以,张大人所说之事已是刻不容缓了!”
李隆基脸色一喜:“哈哈!朕忘了你之前去过一次幽州了!分析的也和朕所想一致,那就明日早朝宣诏吧!”
“臣遵旨!”
万年赶紧给李隆基让出道来!哪曾想李隆基突然回身到!
“万年啊?朕是不是很久没有去梨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