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1100000001

第1章 引子·

引子

清末的陕北,在经历了“同治回乱”之后,越发显得萧条,吏治更加腐败,民不聊生。原本就极端脆弱的官民生态,更加雪上加霜。

从光绪元年开始,这一块荒漠化的土地上,自然灾害层出不穷。这年冬天,黄河自跳桥以下至碛塄地方,冰冻40余里,府谷与保德两岸居民踏冰往来,络绎不绝,这是百余年来罕见的情景。光绪二年冬,黄河冰冻方才缓解。而光绪元年至二年冬春,冻饿而死的饥民数不胜数。

大寒之后是大旱,经历了光绪二年的一般年景之后,到了光绪三年春,一场罕见持续干旱延至秋末冬初,随后,大风伴着大雪在榆林城周边府县肆虐,灾情奇重,饥民遍野。

神木、府谷等县城粮价翻番上涨,而官府征收的粮款却毫无减免的迹象,一时间,大量饥民沿古长城一线往蒙古、山西、甘肃等地逃命,一路上死伤无算。

到了第二年,瘟疫又大规模流行起来,史料记载:“人相食,死亡载道”。

灾害频繁,神木府谷一带的民人,已经形成了“走西口”逃荒的传统,往往以家族、整村为单位的大规模迁徙,蔚为壮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大疫虎烈拉传播,府谷全县死亡人数盈千,城关尤甚,道路行人断绝40余日。

流民持续逃亡口外,地方官员无法控制。清政府对于流民的垦荒政策,除东北外,蒙古地方也是“禁垦”之地,然而,对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而言,既然无法阻挡流民外逃的趋势,也就只能变堵为疏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绥远垦务大臣在古城、哈拉寨、沙梁三镇设垦务局,开放县北与伊盟准旗交界的“黑界地”,县民领照认垦,分礼、智、信三段,岁租由县代征,每年收银约1600余两。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将理藩院改为理藩部,派遣民政部外城巡警厅厅长朱启钤为督办内蒙东部三盟垦务专员,在蒙古地区实行“筹蒙殖民,改革图强”为内容的新政。

但此时的清政府已处于“大局日危,上下交困”风雨漂摇之中。在新政实施中的蒙古地区放垦事务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鼓励、放松限制变为全面放垦甚至武力强垦。把移民实边和新政的目的完全放在了搜刮民财,以缓解清廷日益深重的经济危机上。所谓的新政变成了不计垦务效果的滥垦滥放。

在朝廷政策的鼓励之下,神木、府谷各地因灾致贫的民人们,开始扶老携幼,从黄土高原的各个角落,聚集在长城一线,沿长城和黄河一路向西,去往一个谁也不知道前途命运的所在——口外。然而,到达口外的流民对于朝廷新的盘剥显然极为反感,在突破武力强制的垦荒之后,流民们很快发现:广袤的西北草原和荒漠地带,完全可以避开官府的盘剥,他们四散逃离,在荒芜人员的黄土高原和荒漠草原腹地落地生根,形成了一个又一个隐蔽而又分散的聚居的村庄。

第一章

郝玉元牵着马刚刚犁了南边慢坡的一块地,往回走的时候,村巷里显得格外冷清,流行的疫病让各家各户不断有人被送到北塬壕里。先是郝正林的婆姨四婶子先一天拉了一天肚子,紧接着第二天就吃甚吐甚,连一口水都入不了口了。饶是集镇上林先生的药能起死回生,也无法挽救一脸绿气的四婶子的病症了。

郝正林和儿子拴狗在门口拦住要出门的林先生:“人还是这样子,你咋能走?”林先生皱着眉头道:“我现时也没有甚好办法!”郝正林打着哭腔问:“那咋办?”林先生沉默半晌,终于开口对郝正林道:“这叫虎烈拉,上吐下泻,也叫两头放花,老天收人哩。我是无能为力了。叫拴狗到娘娘庙供奉一副好皮子,顺便在北边壕里把坟扎好。”郝正林和拴狗双双瘫在地上,林先生咬了咬牙就义无反顾地离开了。那天夜里,四婶突然就看不见了,总叫人点灯,随后大吵大闹,跟一些过世的人说话,后半夜就安宁了,鸡叫三遍的时候,拴狗就发觉母亲没有了鼻息。

第二个死的人已经不可考,因为染病的有好几个人,究竟谁是第二个死的,已经没有人有这样的心劲计较得那么清楚了。瘟疫开始在整个南塬上传播,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备棺木、请乐人,大操大办,后来就草草了事,到如今死人的这境况,别说安置寿材,主家连卷尸体的席子都觉得多余和奢侈。

持续的干旱让地里的粮食颗粒无收,饥荒下的民人原本就在死亡线上挣扎,而疫病的到来,让原本还有希望度过饥荒的人们,彻底失去了希望。

人们不再讨论庄上谁家死人了,而在惊奇于谁家没死过人,直到死人成为常态,所有人都变得麻木,死人似乎变得跟死了一只鸡、一只狗一样平常。郝玉元为了让老父亲避免被传染的厄运,早在村里第一个人死亡的时候,就把老父亲送到了姐夫家,那是一个孤零零的山峁,几乎与世隔绝,他乐观地认为,疫病不大可能会传染到那样一个山峁上。

曲折的羊肠小道连接着一户一户的住家,郝玉元牵着马,路上一个人都没有遇到。他家是村里唯一一户还没有死过人的住户,当然,郝玉元一直以来也是庄子里最富有的人家——上百头的羊,几十垧地,村里唯一的青砖大瓦房。而同治反正之后,这样的好日子不复存在。先是老父亲外出贩羊皮,被乱匪打伤,随后朝廷不断加收各类粮饷,弄得民不聊生,在榆林城和府谷县城的店铺因为道路不通,早已经鞭长莫及……加上灾祸不断,原本殷实富有的家业,如今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入秋后不久,一场大雪让整个南梁白茫茫一片,郝玉元挺着大肚子的妻子郝氏正在门口纺羊毛线,老太爷的屋子里传来一阵阵的咳嗽声,这是被乱匪打伤的后遗症。

“这两天雪大,不能挡羊,后院仓里有荞麦皮,你先给喂着。等天晴了我再打一回干草,今冬的草料就有了。我到川里去一回,今冬咱大的药该抓了。”

郝氏道:“这么大的雪你不要命了?雪大路滑,万一出甚事了,这可咋办呀!”郝玉元道:“林先生每年九月二十一坐诊一回,其余时间根本见不着人,咱大的病可就靠林先生压治哩!就是下刀子也得去呀。”

郝氏叹了口气:“你把干粮和银洋带够。这一走得几天?”郝玉元一边把褡裢挂在肩膀上,一边穿上羊皮坎肩,道:“得四五天。”

郝玉元在褡裢里面装满了银钱,那是去年卖羊皮换来的最后一笔收入,他把装银钱的口袋扎得紧紧的,一条粗大的羊毛棉裤,裤脚被扎进羊皮鞋子里面。郝玉元冒着大雪牵着白马,就出了自家的院落,奔着一条羊肠小道,在一片白茫茫的群山中若隐若现,渐渐消失了。

大雪明显阻断了人们的行程,瘟疫带来的恐慌也让原本人流熙攘的市集人少车马稀。府谷县城哀鸿遍野,一路上缺衣少食而死亡的流民比比皆是。清家虽然指派了“资恤局”收殓尸体,而这秋日大雪显然让资恤局的官人门早早回家了。

夜色渐浓,雪却下得更紧了。大街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雪,人马踩上去咯吱咯吱响。周边道路上被雪掩埋的流民的尸体只剩下一个个大体的轮廓,一群野狗红着眼睛在拖动和啃食尸体,郝玉元骑着马从旁边经过,野狗也并不惧怕,只是抬眼看看马匹,就继续啃食。

郝玉元来到郝家油坊,店里的伙计看见之后,立即通知掌柜的,随后牵了马去后院。掌柜的把郝玉元让进来:“东家这么晚来,有甚紧火事?”郝玉元拍打着身上的落雪,道:“寻林先生,老掌柜每年冬天的药该置办了。这就是头等大事!”掌柜的点点头,吩咐厨下把火重新点上,热了一壶酒,烧了几样菜,陪着郝玉元坐喝。

大旱的那年月,郝玉元家里只能吃起糊糊的时候,油坊的生意就每况愈下了,不仅拿不回来银子,甚至还要老掌柜的贴补一部分。无奈之下,老掌柜的拖着病残的身子下了一趟府谷,与郝家油坊的账房、如今油坊的新掌柜魏先生签署了协议,将油坊六成的股份转让给魏先生,郝家只吃股息,不再参与油坊的经营。

尽管油坊易手,却并没有影响两家人的交情,每回下府谷,郝家人还是习惯吃住在油坊,而魏先生也每次都应心接待,没有任何怠慢。

酒过三巡,两人都有些微醺,说起当前虎烈拉的事情。郝玉元道:“庄上人快死绝了!连林先生都没有办法,这境况咋收拾?”魏先生没有言语,却招呼伙计从后堂拿出来一块黑褐色的东西,郝玉元见了一惊:“这是……土?”魏先生点点头,悄声道:“这东西化到滚水里头能治虎烈拉,其他仙丹妙药都不管事。而且,对老掌柜的老病有好处!我费尽心机,走了一趟关中才拿到的!”

郝玉元道:“现时人连水都喝不进去,这烟土……能行!”魏先生又悄声说:“化不成水,那就揉到烟锅里头,一天抽上两三口,就把病根去了!”郝玉元点点头,他明白,在这个任何东西都无法起到作用的时候,这种被称为祸国殃民的鸦片,成为庄上乡亲们唯一的生路了。他想了想,现时情况危急,此次下塬,不知道庄子里又有几个人在南坡拱起了坟。他甚至都不敢耽搁,打算翌日一早就去找林先生,开了药立即骑马上塬。

魏先生给他的灵丹妙药,这药效任谁都知道,无论是咳嗽还是上吐下泻,只要用了这东西,立即就能止住。可是贫病交加的庄户人,连一天两顿饭的温饱尚不能自持,遑论这昂贵的烟土了。

第二日一早,雪稍稍停了,天气却更加阴冷,左右沿街的店铺偶尔腾起浓重的白汽。郝玉元就别了魏先生,进了林家铺子。铺子里面已经有了几个等着看病的人,林先生正在给人号脉,见郝玉元进来,点头算是支应了。

号完了脉,林先生拿出备好的药交给郝玉元,就转身回到座位上,给刚才号脉的人开方子,郝玉元还有话说,却苦于没有机会开口。林先生见郝玉元拿了药不走,有些疑惑,就转头问:“还有甚事没交割清楚?”郝玉元掏出一把银洋交给林先生,林先生也只从中拿走两个,道:“再没甚事?”郝玉元欲言又止。

林先生开完方子,对等候的人拱拱手:“久等!”就带着郝玉元去了后宅。郝玉元拿出烟土,问:“这东西能治两头放花?”林先生瞪大了眼睛:“你从哪儿弄来的?”郝玉元不答,只是问:“你只说能治不能治?”林先生盯着烟土点点头:“能!”郝玉元这才放下了心,紧接着又问:“我家老爹的病,能治不?”林先生郑重其事地看了看郝玉元,把他手里的药重新拿回来,又重新开了方子,抓了药,这才道:“有这个方子,就不怕犯忌了。”

郝玉元把烟土掰了一块交给了林先生,他知道,林先生所在的镇上,如今也是虎烈拉最疯狂的时候,而烟土这种东西绝对是紧缺货。林先生千恩万谢,把原先的两个银洋奉上,又抓了两把银洋推给郝玉元,郝玉元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转身就走了,只留下林先生抓着银元不知所措。

郝玉元收好了烟土,还有一小包其他玩意儿,这才从林家铺子出来,翻身上马,空着肚子就回了南塬了。

他一路狂奔,心里如同火烧一般。他不愿意再看到任何人因为这瘟疫而丧命。庄子上熟悉的面孔不断减少,他的心里跟刀割一样。虽然他并不是庄户的官人,更不是甲长里长,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让他觉得自己完全有责任把乡亲们从命运垂危的境地拉回来。

他夹紧马肚子,一路狂奔,不知什么时候,雪又开始一阵紧似一阵,他冒着风雪,赶在天黑前,回到了庄上。

在给老爹把药熬了之后,这一天晚上,老爹的病情大为好转,深夜中那让人心里一颤一颤的咳嗽声少了很多。他一阵狂喜。第二天一早,他找到了郝生印:“生印你来,我有个事。”郝生印是族长,算是庄上的官人,尽管年岁比郝玉元大十几岁,却是下一辈的后人,对于郝玉元还是比较尊重的,一方面郝玉元辈分高,另一方面郝玉元为人耿直豪爽,深明大义。

“七叔有甚事你尽管说,我保险给你把事情搁住!”郝生印颇为豪气地说。郝玉元看到他脸上的绿光,就知道这中年族长命不久矣:“我看你气色不对,怕是两头放花了!我下了一趟府古城,从林先生那里取了些药,你敢不敢要?”郝生印一听这话,当时就跪下了,磕头如捣蒜:“七叔你要是把我命救了,我给你烧香磕头立生祠都能行!咱郝家人现时还能不能保住我不知道,但我是族长,我不能殁了啊!”郝生印涕泪俱下。

郝玉元点点头,从屋里端出一个瓷碗,郝生印见里面有小半碗泛着棕黄色的汤药,也不管是否有用,一饮而尽。随后,他往南梁边上走了一截,因为习惯性的呕吐总是在喝下汤药之后不到一刻钟,就会重新从肚子里泛起,再从喉咙穿过口腔直接喷出,郝生印怕弄脏了郝玉元的院子,就转身走了一阵。然而等了一阵,郝生印惊喜地发现,这次喝的药并没有之前那种要呕吐的迹象,反而肚子里面呼噜呼噜响成一片,紧接着是一串响屁放出,臭气熏天,却并没有蹦出绿色的稀屎。这就是个喜人的变化。

郝生印欣喜若狂,跑到郝玉元窑洞里,高兴地说了自己的变化,郝玉元道:“后晌你再来一回,明早再看。”

郝生印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后晌又到了郝玉元的宅子跟前。这在一群窑洞中是仅次于郝氏祠堂的建筑,在所有人还都居住在窑洞中的时候,郝玉元的老父亲已经依靠自己的勤谨和节俭,把一幢青砖红瓦的四合院式建筑盖起来了。

当地人并没有兴建四合院的习惯,郝玉元的老太爷担任郝氏族长的时候,与族人们去过京城。那是雍正年间,郝氏有人在京城为官,官阶还不小,似乎是礼部尚书这类的大官。乡人们刚刚修建了郝氏宗祠,而家族名字辈分却没有延续下来,于是商量着去京城跟这个有学问的郝家的尚书讨一个字辈排序。在京城里,郝玉元的老太爷见到了这种四合院的建筑,觉得比起老家的窑洞,不知道要气派多少!

回到了府谷之后,老太爷把修建四合院作为对后世子孙的训诫,一代一代传下来,到了郝玉元的爷爷辈,家境渐渐殷实起来,就着手修建四合院。郝玉元的爷爷穷极一生,将修房子用的木料和砖瓦才备齐;到了郝玉元父亲手里,这幢独一无二的四合院才全部修建完工。

一时间,整个府谷城都轰动了,县城的人也不远百余里来到这里看稀罕,甚至一度影响了府谷县城的民居风格。

郝生印又饮了一大碗汤药,又跟郝玉元等人说了一阵闲话,天擦黑的时候,他脸上的气色就明显好转了,体力也好了很多,随手拿着的拐棍也被扔到了沟里,郝玉元见郝生印稳稳地站在大门口的一块石头上,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这药没有问题,能治病!他随即对已经活蹦乱跳的郝生印道:“敲锣!放快!”

郝生印起身去了祠堂,一会儿工夫,远近的山峁上就响起了清脆的锣声。火把点起来了,在这雪夜里显得格外显眼,火把朝着整个庄子的中心地带——郝氏祠堂。

村里十六岁以上的男丁,每户一人,全部集中了郝氏祠堂里,平日里族里有大事,只有十六岁以上的男丁才能进祠堂。此次,连不大出门的郝玉元的老父亲,也被搀扶着进了祠堂。郝生印一句“发蜡!”就有人抬着蜡进来,等众人把蜡点亮,祠堂里一片灯火通明,在门外的雪地里投下一片火红的颜色。

郝生印点了下人数,这次才彻底明了:因为灾荒和瘟疫,全村九百多号人,如今只余下三百多,死了三百余人,还有三百余人去内蒙逃难去了。郝生印叹了一口气,对郝玉元道:“就这些人口了。你看……”郝玉元道:“你说,你是官人,说话准事,我没分量。”

郝生印点点头道:“夜黑间,我玉元叔去府谷寻了林先生,取来了药草,能治虎烈拉,我是治好了,这阵已经没有甚事了,现时把药发给你们,回去用热水冲泡喝汤,一天喝上三回,就没事了。但是切忌葱、蒜、浆水!”郝生印对一个近门侄儿道:“发药!”

这一块烟膏子被切成黄豆粒大小,分了下去。郝生印道:“明天这时间,都来祠堂里,看看效果!”众人乌拉一下散了,尽管很虚弱,但是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看不到曾经的死灰之气,反而洋溢着生存下去的光亮。

鸦片的功效自不用赘述,很多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乡民们重新焕发了生机,第二天夜里,木香、黄连、白术等药草同样以家庭为单位被分了下去,郝玉元这次亲自表态:“这药同昨夜间发的药一起熬汤,喝完明日,就没甚事了。散了吧!”众人千恩万谢,这一次的祠堂聚会,比起昨夜间的死气沉沉,嘈杂了不少,乡民们不比昨日连喘气都乏力,今日一天,人们的气色就完全不同了。

郝生印在宗祠薄上记录:“光绪二十六年,大旱大疫,郝玉元赴府谷寻药,以鸦片为药引,立效!活族人无数。”

雪后初晴,正是庄稼收割的季节,这一年荞麦的收成尚可,庄上的人们又一次摆脱了天灾和瘟疫主导下的“老天爷收人”的命运。

同类推荐
  • 村长和他的助手们

    村长和他的助手们

    村虽然是村民们居住的一个小单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有着无数的大小事,关系着一村人的命运。张振生被推选上村长后,历经了风风雨雨,到处是悬崖峭壁,深渊险壑,他能踏平了前进路上的沟沟坎坎,使村子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吗?
  • 我曾笨拙爱过你
  • 莫湖梦

    莫湖梦

    村子里有一个废弃的戏台,主楼最上,是祖宗堂,中间是戏台,过去每到节假日这戏台就成为村子里最聚集人的地方。最下面就是大家聊日常谈闲坐的地方,同样也有处于楼上的舞台。
  • 千金书童

    千金书童

    《千金书童》是一部现代版的书童故事!书名可以理解为为千金做书童。男主沈彧为了上大学,答应王珂的父亲做王珂的书童。这样做的条件就是王珂的父亲答应给予沈彧同等于王珂的学习生活条件。王珂这个问题少女在沈彧的帮助下最终考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完成自小想成为妇产科医生的梦想。
  • 梦初梦醒梦碎

    梦初梦醒梦碎

    一个口是心非为了爱情碰的头破血流。最大化改编
热门推荐
  • 大女人的小男友(全本)

    大女人的小男友(全本)

    她,顾依人,是一个大学英语老师。她,养了一条叫“桃花”的狗,还养了一只叫“招男”的乌龟。她一直期待着能遇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三十岁之前嫁出去。可是却在二十八岁生日那天与一个比她小七岁的男生产生了孽缘。而这个男生,居然还是她的学生!小她七岁的男孩子在一家杂志社做平面模特,他帅气的外表惹来许多女孩子的倾慕。可是他和顾依人却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就在顾依人纠结自己和这个小弟弟之间有没有可能的时候,她又意外的在学校的招聘会上看到了学生时代暗恋过的那个男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家跨国企业的精英!面对李民佑的海归求爱,顾依人重拾了逃避八年的旧事温情,可是她的心却有一丝难以言语的抗拒。打破了她八年平静生活的戴天珂,是否又已经闯入了她的心扉?成为了那个让她难以割舍的男人?抉择,从这一刻开始;也注定,会有人受伤。数着街边的路灯,听着老伯讲述的感人故事,顾依人终于做出了决定,可偏偏就在她下定决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模特小生PK学长小开,到底谁输谁赢?请看正文!【璎的其他作品】:《迷情王妃(全本)》http://m.wkkk.net/a/86103/《要定你:妖皇的心宠》http://m.wkkk.net/a/94755/PS:本书已与红袖正式签约,请不要随意转载或抄袭,经发现必究!
  • 绝世宠妃

    绝世宠妃

    她是天朝特种兵,一朝穿越,从唯唯诺诺的废柴四小姐,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的成为当朝太子妃,她是外人眼里的狐狸精,却是他的智慧小娘子,他宠她,用尽全心去宠她。甚至为她放弃整个天下,只为要一个她!
  • 我和上仙那些事

    我和上仙那些事

    那是一个上古的时代。那时的她依偎在他的身旁,看着云卷云舒,看着风云变,看着四季轮回。那时的她是多么的天真灿烂,只要有什么烦心的事都向他说,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向他诉说着。也许是上天见不得他们安宁快乐罢,也许是上天跟他们开一个玩笑罢。突然来了一个上仙抱走了磐石,从此就剩紫莲花孤零零的呆在原地。
  • 公主的千次之死

    公主的千次之死

    追寻小棉公主的下落,却在一个竹卷一样的东西上看见——公主的千次之死之说……公主的千次之死,究竟是什么样的死法,竟要施行在娇弱碧花的美人身上;一次又一次的追寻,他们的脚步更近了,仿佛即将揭开公主的千次之死,究竟是不是第一千零一次死法……
  • 乖乖徒弟霸师傅

    乖乖徒弟霸师傅

    若友友觉得这本更的慢,可以看羽毛完结作品链接:http://m.wkkk.net/a/587866/千年前,她决然离去,并将他永远的封印,不想心底的愧疚让她酿成大祸,她种下的因自由她来承担。从此她漂浮在宇宙尘埃中,只为等他再次回归。这世间再没那般妖孽的男子,也没那清淡如水的女子了,一切只不过是他们故事的开始。千年后,山崩地裂,人间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霎时间人类变得支离破碎颠沛流离。转世为普通人的她也没能逃过家破人亡,孤身一人,经人指点拜师学艺。那一年初遇,他是高高在上的云灵仙门的尊者;而她只是再平凡不过的人类。琉璃殿中唤出她最真切的心念,“尊者,你能收我为徒吗?”他不语,淡然一撇,微微点头,一大一小定下师徒情分。那潋滟风华的身影尘埃不染,日日看他独守忘念殿,这里的空气都比外面稀薄几分,就如他冰冷的气息。她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让他一个人孤单了。然而现实往往比预想的还要残酷,莲花复合万古深渊大开他元神合一,终于苏醒。她已碎的心抱着灰飞烟灭的危险,只为再次将他覆灭。亲们动下手指,点击下方的加入书架,喜欢的亲们点吧!友友好文:http://m.wkkk.net/a/688873/
  • 杰克,只是开膛手?(2)

    杰克,只是开膛手?(2)

    2012年8月7日在保罗·曼克尔被捕前,大众对他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因为他用的是“开膛手杰克”的作案方式,人们普遍以为他是一个高大强壮的凶悍男子。然而,当爱德华押着他走出他躲藏的旅馆房间时,媒体哗然。他矮小单薄,个头只有一米六零,目光猥琐,抬起眼睛看人时,总会让人想到胆小的老鼠,想忍不住扇他一巴掌。然而,就是他,延续了“开膛手杰克”的残酷手法,连续杀害了四名个子都比他高的女性。今天,在探访室里,坐在爱德华和邓肯面前,保罗·曼克尔虽然长了一些皱纹,却还是和以前一样猥琐。
  •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对《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解读,既有青春与时尚气息,又有作者个人特有的敏感体悟。自称误读,实为特色,使《红楼梦》研究又有了一种解读的方向和可能。作者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她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愉悦。
  • 商人经商手册

    商人经商手册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商人做生意的“四书五经”,是针对不同性格及性格弱点的中国商人采取不同战术的商战对策,教会你如何掌握不同商人的性格,教会你如何利用各地商人的弱点,还教会你如何在商场上防止受骗上当,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 长生元记

    长生元记

    忙忙碌碌的在平凡中漂泊,突然重生回生命伊始的时刻,上天终究待她不薄,从此走上了一条虽然荆棘坎坷,但是气运加身,始终无怨无悔的修仙之路,长生渺渺,吾将上下而求索!
  • 重生之后妈很抢手

    重生之后妈很抢手

    简宁在帮朋友执行任务中意外身亡,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看过的豪门小说中,成了恶毒女配——后妈。做为准男主角的陆家四子和小说的女主角苏心怡一一出场,简宁惊讶的发现这些人竟然与自己的初恋、现男友、冤家、同学、闺蜜一一对应。而本应围绕在女主角身边的男人们也纷纷改投她的裙下。名义上的公公,陆家的掌舵人,以铁血闻名的陆占豪老先生更是态度暧昧。顶着陆家长媳的身份,在老爷子的纵容和有意无意的推动之下公然和陆家四子玩暧昧?本该成为小说第一炮灰的女配却有着任何人也意想不到的身世,突然间冒出了一位华夏举足轻重的外公,成了华夏最有价值的名媛千金。父母去世疑点重重,究竟是何人在幕后操纵?当她遇到危险之时总能化险为夷又是谁在暗中帮助?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男人在她心间抢占高地,又该如何选择?【女主的身世很复杂,男主们独占欲超强,这是一场拉锯战,也是一部男人们的追妻奋斗史】片段一:“小妈,我难受。”谁能想到,这个平时宛如神祗般潇洒温柔的陆家大少竟然在撒娇,没错,他就是在撒娇。“陆月霆,你别叫我小妈行吗?我受不起啊!”简宁语气有些挫败,以前没注意他叫了也就叫了,反正也不常叫。可是今天他神志不清,却一直这么称呼自己。“不好吗?多有情趣,就像宝贝儿、小乖一样,多好听!”陆月霆一脸坦然。片段二:“少主,今天简宁小姐很乖,不过……”手下汇报得时候有些忐忑,欲言又止偷看面无表情的主子,双手冒汗。“说!”林澈有些不耐烦,他迫切的想要知道简宁又怎么了。“简宁小姐说她想画画缺少一种和鲜血一样颜色的颜料请少主您帮忙准备。”手下一口气说完半点没敢停顿。“准备一个容器我放点血给她用,告诉她不够用我再放。”林澈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直接那匕首在腕上割了一道口子。【男主】陆月霆:从一而终是我对你的保证,我做到了陆明熙:第一个认识你的人是我,也希望能够成为最后一个离开你的人陆星皓:我一直很想说我爱你,只不过我一直看不清自己的心陆稀哲:为了你众叛亲离又如何?林澈:你说我生活在黑暗之中,可你从不知道你就是我的阳光陌临风:我有的一切全都属于你连城:我可以骗过全世界,却终究骗不了自己的心陆北辰:明明我是最爱你的人,却也是最没有资格拥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