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1100000006

第6章 郝玉元仗义罢工 饶忠厚力荐说亲

郝玉元在饶忠厚家熬活,在罗渠算得上是极少有的事情了。因为罗渠并不是财东集中的地方,更不是富商巨贾云集的村庄,反而是罗渠很多庄户都在外面熬长工。罗渠一个长期在外熬活的白七宝的观点:“熬活就要寻大主家,咱罗渠地方小,尽都是些小财东,意思不大。”

白七宝曾经多次劝说郝玉元:“你跟我到大水坑走一趟,那里的财东羊群都有上千,土地整梁成片!你干二年长工绝对独立门户。忠厚这小财东吝啬抠门,嫑说你干完这三年,即便是再干三年都不一定能把门户立起来。”

郝玉元笑着问道:“白相,你干了几年了?”白七宝得意道:“不算多,熬了十六年活了!”郝玉元道:“那你现时在罗渠有多少地?羊群有多大?”七宝瞪着眼睛,有些不好意思道:“郝相我说你哩,你咋问我哩?我爱耍钱,这些年倒是挣了不少,大部分都耍钱输了。你是个仔细人,我是看你能成大财东的料才给你说这号话,旁人我还不稀罕跟他拌嘴磨牙哩。”

郝玉元道:“白相,咱吐出的口水砸出个坑,不能说话不算。我跟忠厚说定干三年,说成甚都得干到头。我从来没有弄过二茬子事。”白七宝听罢竖着大拇指道:“郝相你为人豪狠!我顶佩服你。”

时间到了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随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先后离世,年幼的宣统皇帝登基,清廷就日益显示出帝国末日的颓废和腐朽,各级官吏欺压良民愈演愈烈,加上乱兵、盗匪,民人们温饱尚不能保障,遑论顶门立户了。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农历二月开始,一场旷日持久的旱灾侵袭西北多省,其中以灵武、吴中、固原、西吉、海原最为严重。到了这一年的农历七月末,蝗虫遮天蔽日,将田间的青苗啃食殆尽。刚刚缓过上一段灾荒的民人们,又一次遭遇了生存的危机。

每逢初五、初十,在定边的红树林的粮市上,连荞麦皮的价格都涨到往年粮食的价位。

在外熬活打工的长工们早早就收了工,从外面纷纷回到罗渠。任凭财东们再财大气粗,再怎么仁义,在粮食紧缺且价官节节攀升的境况下,也不会让无活可干的长工们在家里吃闲饭。

郝玉元看到在外的“同行们”都回到了家里赋闲,自己也不好赖在饶家白吃白喝了。当然,以饶忠厚的家底供养郝玉元一家子三五年的吃喝嚼谷是不成问题的,而以饶忠厚的做人也决然不会把郝玉元一家子的饭菜停了。

郝玉元在某一天后晌把牲口棚里的粪肥堆积到窑洞门口,又从外面拉回来新土把里面垫平之后,这才回到了自家的窑洞里。他瓮声瓮气地对魏氏道:“今个你给我把饭做上,我从今日起不去东家屋里吃了。”魏氏没有多问,只应了一声。

郝玉元把自己的家底反复码算验看了几回:谷子、荞麦和豆子,各种主粮杂粮有个六千来斤,这就是近几年攒下的全部家当,另外还有三十多只羊和三十多只鸡,还有一群半大的鸡仔跟在母鸡后头到处追逐着落单或者小群的蝗虫。

千数斤的荞麦皮能撑住羊嚼多少日子?他心里全然没谱,蝗虫把地里能吃的草都吃完了,漫山遍野连一根绿草都寻不见,这羊彻底不能挡了。这二十只鸡的口粮倒是不用操心熬煎,满山遍野的蝗虫就够吃了。

郝玉元对于未来的生活思考了太多,他决计不会坐等着度过灾荒,而魏氏对于目前的困境并没有太多的愁苦。饶忠厚曾经来到屋里闲坐,见魏氏在喂鸡,随口问了一句:“老嫂子养了多少鸡?”魏氏道:“几个麻麻鸡,几个黑黑鸡,还有几个白白鸡。”忠厚闻言笑道:“到底多少只?丢了你咋办?”魏氏道:“丢不了。早起放了,晚上就回来了。”忠厚大约感觉到魏氏不太灵光,为了避免尴尬,便不再多问。

郝玉元一经决定不再去饶忠厚家,就言出必行,这是郝玉元做人的原则,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违背过这个原则。在油坊转给魏先生的时候,他说到做到,即使魏先生在灾荒过了之后坚持要还回郝家油坊的股份,郝玉元表示出了不容置疑的拒绝。

他时常问儿子郝生贵:“这世上甚最贵?”郝生贵道:“银钱最贵。”郝玉元笑道:“银钱不贵,只要有两只手,就不怕缺银钱。这世上说过的话是最贵的!”郝生贵不理解。郝玉元道:“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都收不回来了。再后悔、再不舍得都不顶啥了。说出来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记下了没有?”郝生贵点头称是。

这样的秉性固然让他在利益方面获得了极大地损失,但是无论是在府谷县城还是南梁塬上,郝玉元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他站在哪里,哪里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无论多么艰难,他都不会违背诺言。所以,在感觉到目前的境况尚能过得去之后,他就彻底安然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能够招呼,粗茶淡饭能混个温饱,窑洞尽管简陋破烂,却也能遮风挡雨,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惬意和放心的呢?

整个沟梁上一片衰败的土黄色,偶尔有一点绿色,也被蝗虫密密麻麻地附着在上面。郝玉元用麻绳搓成的网子,每天都要抓回去大量的蝗虫,这让魏氏养的那几十只鸡生长得飞快。这群鸡每天下的十几个鸡蛋,完全足够自家日常的用度了。鸡蛋攒够一定数量,郝玉元就背着篓子去换钱换粮甚至换盐,竟然颇受欢迎。这群鸡反而成了蝗灾凶猛的时节上天最好的馈赠。

农闲生余事。村里耍钱的地方集中在白七宝的老窑里,这是一片荒凉中最热闹非凡的地方,人们把灾难带来的烦闷和抑郁全部发泄在赌场上,每天都有输了钱而过不起光景的主家,拄着枣木棍拖家带口外出要饭逃荒。

郝玉元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在人们亢奋地喊着骰子的点数的时候,他在苍茫一片的黄土梁上钓黄鼠、抓蝗虫,或者背着装满鸡蛋的篓子、身上挂满了黄鼠皮,手上还挎着历尽艰辛挖来的甘草——这是在遭遇了蝗灾之后,沙土地里唯一幸存的出产了。郝玉元带着“盐池三宝(咸盐、皮毛、甜甘草)”中的两宝,在红树林的集市上拢着袖子和人讨价还价……

他积攒着一个又一个的铜子,又把这铜子换成一个个银洋。整个秋冬季节,郝玉元竟然攒下了十个银洋,而自家存下的粮食并未见少。连郝玉元自己都感到吃惊。整个罗渠村再一次轰动了——这个东边来的汉子给罗渠人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腊月初八的时节,郝玉元刚从红树林回到家中,正把第十一个银洋放到一个羊皮的褡裢里的时候,饶忠厚进了窑洞前面的院门了。

自从上次不告而别,饶忠厚再没有踏进过这个生机勃勃的院落。对于饶忠厚而言,郝玉元的离去,正好去掉了他心里的一块心病。当时的灾荒境况,省出一个人的口粮简直堪比正常年景里三个人的口粮!地里的庄稼都被蝗虫吃得连光杆杆都没有剩下,没有任何活路可以使唤长工。此时养活长工是一个稳赔不赚的买卖。

但是他决然不会提出让郝玉元离开的话,他甚至已经下定决心、打碎牙吞到肚子里充一次大头,让郝玉元在没有活路的灾荒年白吃白喝,但绝对不能落下“食言而肥”的话把。毕竟三年的合同是刚刚说定的,墨迹未干。长工完全可以遵照合同在家里熬满三年,无论灾年还是丰年——毕竟不是长工不干活,而是地里实在是无活可干。郝玉元的不辞而别正好让他纠结郁积的惆怅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两个人心照不宣,更避免了“话说到明处”的尴尬。

饶忠厚的不太厚道让他省下了粮食,却也丢失了主家的面子——一个财东反而不如一个长工心里会想事。所以,他觉得郝玉元当时离开,作为东家至少应该把话说明,甚至应该谦让挽留一番,这样才更能显示出自己的宽宏大量来。此时他实在觉得有些后悔,面子上更有些挂不住,在这寒风萧瑟的夜里,饶忠厚的脸上却是羞得通红。

他开门见山地把另一个事项说了出来,很巧妙地避开了彼此之间那个令人尴尬的话题:“郝相,你家的丫头今天该交上十四了吧?”郝玉元道:“丫头是光绪二十二年生的。过了这个年该十五了。”饶忠厚道:“前几日我婆姨的一个远房表姐来屋里窜亲戚,说起西湾的张家有一个后生叫作张广荣,今年十八岁,如今要娶妻进门,说到我这里,我思想来思想去,觉得你家丫头最合适。张广荣是你们东塬人,前二年从神木给舅家顶门了。你看?”

郝玉元道:“我一个外乡人,没有啥想法,你只说你咋打算?”郝玉元知道,饶忠厚绝不会为如此简单的一个说媒而郑重其事,其背后必然有更深一层意思。

饶忠厚这才笑着说出了这件事情的由头。张广荣原本不姓张,带着一皮褡裢的银洋从神木到了西湾的舅舅张刚家,给舅家顶门当了养子,改姓叫做张广荣。张刚家地土宽,算得上是西湾最大的主户,土地成片,牛羊成群。张广荣到了西湾顶门之后没过几年,张刚的婆姨就给他生了两个儿子,这让张广荣的身份非常尴尬——张刚有了亲生的儿子,顶门的事情自然意思不大了。于是,张刚与张广荣协议,辟出一大块田地和好几座山梁的草场给张广荣,算是对他的补偿。

张广荣到了娶亲的年纪,却因为是东路人,与花马池本地住户生活上诸多不同,就愿意以土地换取一个东路过来的婆姨。

饶忠厚道:“郝相,你目下正好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在这里给人熬长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郝玉元的心头突然之间热起来了。经历了这几年的漂泊和辛苦,他感觉自己的日子终于熬到头了。若是这三年两头灾的日子再来上几回,顶门立户还遥遥无期,大丫头的年龄大了,婆家更不好找了。谁也不太愿意娶一个漂泊无着的人家的女子。

他当然不想让大女儿受委屈,因此决然不会再没有见到张广荣之前就答应这份婚事。于是,郝玉元提出要让张广荣到家里来一回再给回话。“总不能人都不见,就把我家姑娘嫁人吧!要是人不合适,我宁愿继续熬活受苦。”郝玉元的鼻孔呼出热乎乎的气息说出了这样的想法。

饶忠厚觉得这无可厚非,至少是要见了人之后再说成亲的事情。但是事情毕竟搁住了,郝玉元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给他难堪。于是,饶忠厚告辞回家,说定日子让张广荣亲自来拜访一回。

张广荣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后生,绝没有让人产生任何印象深刻的元素,这是郝玉元对他的第一印象,这样的面孔在陕北地界一抓一把。唯一让郝玉元感到心里踏实的是,张广荣见郝玉元正在用夯子打土坯,二话不说就挽起袖子帮忙。干活很卖力,且从其干活的熟练程度上看,这是一个极勤快的人。就凭这两点,郝玉元心里有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说和,郝玉元与张广荣之间形成了默契,郝玉元这个自尊又自强的陕北财东、外乡的长工,和同样来自陕北那块土地的张广荣之间签订了协约。那协约是经过甘肃宁夏府花马池清军厅盖章确认的,“以后所纳钱粮,概由郝玉元按实际地亩征纳……”这块位于张贵堡曾家掌的原垦山地和低地一百余亩,成为郝玉元在花马池安身立命的资本,尽管这是以女儿的婚姻获取的。但是郝玉元坚持认为,这是自己一贯坚持“勤作善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结果。

光绪三年(1911年)二月,郝玉元又一次举家搬迁,这次搬迁却与上次搬迁的心情大不相同,回首那段未知而迷茫的日子,此次搬迁让他的心里盛盛满满。他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苦日子到头了!熬到头了!套着饶忠厚的牲口的犁耙把黄土翻上来的时候,在他把大量的汗水洒在被人家的地头、继而把收获的大部分粮食装到别人家的粮囤的时候,在他踯躅徘徊,在灾荒年不愿意屈尊在东家的窑洞吃饭而遭受白眼的时候……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这苦日子甚时候是个头!今日,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在花马池这个离家乡近千里的地方扎下根了!

郝玉元来到几十里之外的西湾。在这块土地上,郝玉元惊奇地发现,这里与陕北老庄子的地形异常相似!这让他产生一种错觉,总感觉回到了老家,唯一不同的是,原本的青砖大瓦房没有了。郝玉元并不担心,他一贯坚持的“双手不闲,不愁没钱”的原则让他有巨大的信心恢复郝家在府谷的辉煌。

他把在一处最大的平顶山峁上掏了几口窑洞,在丫头到了张广荣家之后,一家三口就在这个圆形的山峁上安家立业了。这个山峁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圆峁。他站在峁顶环顾四周,蝗灾遗留下的一片光秃秃的山梁,一眼望不到边,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希望,再过两个月,这里将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草滩和旱田。不用几年,用自己的勤谨和坚忍的毅力,完全能再创造出一个富足的家庭。

尽管还没有任何绿草冒出地头,郝玉元仍然坚持每天赶着几十只羊在圆峁周边走一圈,那是一种类似于领地主权的宣誓行为,更是一种满足,一种炫耀,一种让自己内心充满希望的行动。

然而,他绝对想不到,郝氏家族将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比之前任何时代都要壮丽的辉煌事业。他更想不到,仅仅在新的土地上第一料庄稼收割完成之后,一直以来统治民人的清家就彻底歇火倒灶了。而郝玉元和广大的盐池的民人们,又要遭遇无尽的兵灾和匪祸。

同类推荐
  • 嘘,我在秘密生长

    嘘,我在秘密生长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娓娓讲述了她身边人的种种变故以及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 世纪人生

    世纪人生

    随笔日记,我的网上日记本。享受生活,我的现实幻想录。
  • 30岁结婚

    30岁结婚

    北京版《爱与黑暗的故事》。故事在主人公【东方岩】【东方鹤】兄妹及他们的共同好友【忆良】及他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同学、亲人、爱人身上展开。东方岩是本分老实的“北漂”打工者,因为没房没车,30岁的他一次次被分手。东方岩的妹妹东方鹤品学兼优,考入北京大学后也遭遇一系列感情问题。北京承载了年轻人的梦想与辛酸。故事围绕几个人年轻人展开。将都市生活、学习、职场、校园、家庭等矛盾、纠结、温馨场景串联,就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爱情、成长、婚姻等问题展开探索。都市生活的压力与无奈,爱情的偶然与必然,婚姻与家庭对人的永恒吸引力,韶华与老去……这一切都在人与人之间流动,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坚固。
  • 高铁群侠传

    高铁群侠传

    饱尝酸甜苦辣,历经生死造化,走出国门靠谁?中国高铁群侠
  • 印度往事

    印度往事

    本篇文章虽叫<印度往事>.却和印度没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天上宫阙万仙殇

    天上宫阙万仙殇

    一场天地间最大的阴谋与最大的夙愿相互交叠,本不想踏入这世间,虽有万般无奈,却剑斩万古,仙又如何,挡我者,百死无生,世间诸多因果皆加吾身又何妨,唯我本心不变。
  • 作家的后花园:偷走时间的人

    作家的后花园:偷走时间的人

    三毛的撒哈拉之情如何热烈?王安忆为什么写《长恨歌》?《平凡的世界》中是谁的和解?读书时,一方面我们热爱读书,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透过作品走进作家身边,感受他们的真实情感和人生。《偷走时间的人》,收录了8位中国名作家:三毛、王安忆、严歌苓、钱锺书、郑渊洁、刘震云、阿来、刘慈欣的生平故事。感受他们笔触之外的张力,遇见作家,你会迎面碰见那个自己……
  • 黑客少女的柯南世界

    黑客少女的柯南世界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身为黑客的她就拥有了一款神奇软件。系统:拥有我,你就可以变大变小变漂亮!不需要,我只想回到现实世界啊啊啊!!拥有这款软件的另一个人是来自2013年的男子。第二个穿越者同样在酒厂工作,这几年为了副厂长的位置拼命努力。为了回到三次元,篡改了系统,还坑了一帮人。可就是这样,宫野志保还是喜欢上了他。某格:为什么喜欢我?哀:因为你帅PS:非言情肥皂剧,不拆原著CP
  • 医神凰后

    医神凰后

    (新书《医品帝仙》已发,男女双强)【本书原名:医神凰后:傲娇妖帝,宠上瘾!】隐忍八年,浴火重生!曾经将军府废柴傻女五小姐竟然美得冒泡,强得要命!医毒双绝,是世人尊崇的医神!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剔骨抽筋的原则,想要安分度日。然,总有一个妖孽美男不让她称心如意,带着两个腹黑萌宝上门讨债!“偷了本王的东西,就想逃走?还不快滚过来还债!”慕华臣不动声色。美男妥协:“得!本王滚过去!但要罚余生让我陪你走!”【群号:921547910】
  • 放声歌唱(上篇)

    放声歌唱(上篇)

    那还是个早晨,油绿的草尖上露水还没有干透,邓玉春的裤管被趟过的草弄得湿漉漉的贴在腿上。她放的一大群羊正把嘴巴埋在半尺多深的洼草里,“沙沙”的吃草声像一阵清凉的风。忽然羊群“咩咩”地叫起来,它们像是受了什么惊动,停止了吃草,一起把头转向袁家村的方向使劲地叫唤。邓玉春手搭在眉上往小路上张望,她看见一溜飞腾起来的尘土正追着一个奔跑的孩子,孩子手里还挥动着什么,在已经升高的太阳底下白得刺眼。那孩子大声叫唤着:“娘——娘——”来的是邓玉春十四岁的儿子袁佳梦。他跑得时常捂住肚子弯下腰去,在飞扬的沙尘里大声咳着。
  • 中国百科全书(1)

    中国百科全书(1)

    博尔赫斯曾在一篇论述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的文章中,提到一部来自遥远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动物的分类是这样写的:a)属皇帝所有;b)气味芬芳的;c)驯服的;d)乳猪;e)美人鱼;f)传说中的;g)自由走动的狗;h)包括在此分类中的;i)疯子般烦躁不安的;j)数不清的;k)用精细骆驼毛画出来的;l)其他;m)刚刚打破水罐的;n)远看像苍蝇的。
  • 神奇的风景:宇宙奇观

    神奇的风景:宇宙奇观

    宇宙有多大?它是如何诞生的?宇宙多少岁了?……这些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难以回答,从第一个提出地球是圆形的人到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已经向前跨了一大步。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人类今天探索到的宇宙信息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一些新的宇宙理论在不断地被提出,正等着我们去挑战、去证实,以揭开更多的奥秘。这是一本为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做的有关宇宙的科普图书,该书全面介绍了宇宙大家族中的不同成员、各种变幻莫测的天文现象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浅显易懂的文字配以生动精美的图片,打破了以往科普图书沉重、枯燥的特点,使读者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同时,有种宛如在太空遨游的切身感受。
  • 百合

    百合

    和男人交往,要想不受伤害,最好永远不要爱;要是爱上了,最好永远不要说;要想不被人飞,首先得学会飞人。这一番话是萧桐说给百合听的,已被百合奉为爱情宝典。活了二十八年,到底不及长她五岁的萧桐认识深刻。萧桐真是个聪明的女人。不仅聪明,而且漂亮!要一个女人承认另一个女人漂亮,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像百合这样心高气傲的女人。但对萧桐,她不由得不服气,萧桐的美有一种特别的韵味,不艳丽张扬,也不咄咄逼人,如果那样,她可能会敬而远之。萧桐的美漫不经心,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成熟女人说不出的优雅和迷人。尤其是她的穿着,总是别具一格,衬出整个人与众不同的气质来。
  • 商道即人道:稻盛和夫给创业者的人生课

    商道即人道:稻盛和夫给创业者的人生课

    我一直信奉的是:人在做,天在看;人在想,天感知;人欠你,天还你。但愿我精心所著的这本书,对广大的创业者朋友而言,能为他们在创业和人生的道路上带来某些感悟;对已经走上经营管理之路的领导人而言,能为他们在经营管理中提供某些启示;对更广大的其他读者而言,能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之精华,洞悉其中之理念、哲学、信仰。除京瓷和KDDI外,最近稻盛和夫又出任日航的CEO,这更是在耄耋之年对自己的管理、哲学的最大考验。他的管理、哲学是否真的能创造更大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