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600000011

第11章 借兵 (1)

这两天周大年的情绪都不太好,对夏晴也是不冷不热的。夏晴很清楚地知道周大年对自己有看法: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是自己提出来的,可结果却是唯一的线索都断掉了;另外,自己越级主动向彭光勇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在程序上是会让周大年比较难堪的。夏晴还隐约感觉到周大年的情绪还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她提出的方案,虽然出了纰漏,但大家都清楚这仍然是最好的方案。而周大年是二处的老同志,又是负责人,自己在二处的工作时间没他长,不过却显得比他更有能力,这会让他有点不好接受。所以,当她有了一个新的设想后,就急忙先和周大年商量了一下,然后拖着他去向彭光勇汇报,周大年似乎有些不太情愿,但还是和夏晴一起来到了彭光勇的办公室。

他们坐下后,彭光勇问道:“有什么具体措施了吗?”

夏晴看看周大年,那意思是想让他先说。不过周大年并没有理会她的眼神,坐在那儿没有吭声。彭光勇显然注意到了,有些不高兴地说:“老周,你是个老同志了,二处的工作你是负责人,但是在这个案子出现了问题以后,我看你的态度就变得不那么积极了。跟丢了孙启,夏晴有责任。但是并不能说当时引而不发的计划就一定有什么问题。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拿出新的办法来,而不能因为互相埋怨影响工作。这种起码的政治觉悟应该不需要我多说什么。”

面对这样的批评,周大年不好再沉默了:“局长,我和夏晴已经有了一个设想。还是请夏晴同志详细汇报一下吧。”

夏晴开口道:“对孙启监视工作的失误,直接导致了他现在的死亡,并且一切线索都断了,这是我的责任……”

彭光勇打断了她,显然有些恼火:“你这话还是说给老周听的吧?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你们之间真要有什么问题回去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来告诉我,我重新安排你们的工作!现在我要听的是你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夏晴连忙回到了正题:“我是说孙启的死亡仍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新的线索。已经确认没有编号为‘珠—431’的货船,所以那个编号应该是伪造的,这条线索目前对我们的工作还提供不了有效的支持。”

彭光勇示意夏晴继续说下去。

“笔记本还在这里送不出去,台湾方面和这里的特务都一定很着急。不过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台湾那边的心情更为急迫,他们一定会不断向这里的特务施加压力,甚至采取直接措施,尽快把笔记本弄出去。因此,在我们暂时无法从这边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也许可以从香港那边敌人的动态上获得线索,这需要我们在香港的同志提供帮助。”

彭光勇想了想:“道理是对的。具体设想呢?”

“如果香港那边为了笔记本急不可耐地策划具体行动,那我们的同志一定会有所觉察,就有可能从那边理出一些线索,指向这边我们要寻找的人,那个已经把笔记本拿到手的人。而且我觉得我们应该以主动出击的方式从香港获得线索。”

“主动出击?怎么个主动法?”

夏晴的神情突然有些迷离起来,过了一会儿,她稳定了一下情绪:“你还记得宋小涛被拍的那些照片吗?”

这让彭光勇感觉到有些意外:“你是说照片上那个女人?”

夏晴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大早,罗军就来到了那个老咖啡馆,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位置上,点了一杯咖啡。过了一会儿,陈威廉端着托盘走过来,把咖啡放在了罗军的桌子上。罗军把手里正在看的一本杂志翻了几页,露出了里面夹着的一张照片:“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这里面还有你的功劳呢。”

陈威廉瞟了一眼照片,尴尬地点点头,急忙解释道:“和我没关系,当时我只是介绍他们双方见面,因为那个台湾人说有情报要给你们。至于以后的事情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

“你别紧张。我们真要找你算账,也不用等到今天了。告诉我怎么找到这个女人。”

陈威廉摇摇头:“我不知道。”

“你是不愿意吧?”

“我真的不认识这个女人。”

罗军笑了笑:“我不勉强你。像你这样的人,给两边都提供点儿无关痛痒的情报是可以的,但是要你提供情报人员的行踪,你就躲得远远的了。”

陈威廉也笑着回答:“罗先生能理解就好。我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对不对。不然我早就被干掉了,不是被你们,就是被台湾那边。不过罗先生也要说句公道话,我提供的情报经常还是很有价值的,对不对?”

罗军没有回答他,淡淡一笑:“你就在两边周旋着吧。总有一天你会混不下去的。”

陈威廉客气地回敬道:“谢谢罗先生指教。”然后便朝一个招呼他的客人走去了。罗军有些失望,他喝了一口咖啡,然后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陈威廉不肯透露线索,看来只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了。

汪卫明急匆匆地走进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已经放学好一会儿了,孩子们差不多都被家长接走了,院子里静悄悄的。下班的时候,夏晴被周大年叫住了,说是有些事情要商量。夏晴知道这段时间周大年正对她有看法,不好意思说她还要去接孩子,只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汪卫明。汪卫明欣然应允了,处理完手中的事就赶了过来。

当汪卫明走到佳佳教室的门口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何梅把他给拦住了。她知道了汪卫明的来意后,很礼貌但也有些不信任地说:“对不起。可是我不认识你,不能把佳佳交给你。”汪卫明急忙解释说他是夏晴的同事,而且还拿出了工作证,可是何梅仍然神情严肃地拒绝了他的要求。汪卫明急得满脸通红,他朝教室里张望了一下,如果佳佳在,她就可以证实他的话,但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佳佳一定是跑到外面玩去了。

正当两人相持不下的时候,佳佳突然不知道从哪儿跑了出来,看着汪卫明高兴地叫了一声:“汪叔叔!” 汪卫明这才松了口气,有点得意地对何梅说:“你看,孩子认识我的。”

何梅这才放心地对汪卫明说:“那好吧。佳佳就交给你了。”汪卫明牵着佳佳的手,笑着对何梅说:“你这个小同志啊,急死我了。今天我要不能把孩子给接回去,她妈妈绝对饶不了我。”何梅也第一次对他露出了笑容:“对不起,可这是我的工作。”

汪卫明这时候才认真地打量起对面的这个漂亮的女老师。她灿烂纯真的笑容让汪卫明感觉眼前一亮,他突然半开玩笑地脱口说道:“你看你,笑起来多漂亮,你以后千万别像刚才那么严肃了,不然也太可惜了。”

何梅被他夸得有些难为情,嫣然一笑:“你这个人说话真有意思。” 汪卫明趁机伸出一只手去:“下次咱们就认识了,我叫汪卫明。”何梅和他握了握手,告诉了他自己的名字。汪卫明看到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羞涩而暧昧的光亮。

汪卫明拉着佳佳朝大门走去。何梅站在那里目送着他们。汪卫明突然回过头来,两个人的目光再次碰到了一起,何梅缓缓低眉含首,回避开了。汪卫明转身走去,心里却被那神情给击中了,有些恍惚,连佳佳叫他都没有听见。

孔志国拿着一捧鲜花,兴高采烈地走进一家不大,但看起来很有格调的餐馆。喝早茶的客人不多,他一眼就看到了惴惴不安地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的何梅。

何梅看着手拿鲜花的孔志国朝她走来,急忙站了起来。孔志国把玫瑰花递了过去,说是他顺道给她买的。何梅紧张而害羞地看着他,不敢伸手去接。孔志国只好把花放在了她面前,然后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孔志国招呼服务员过来,点了吃的东西,然后问:“那几张表都带来了?”

何梅有些沮丧地说:“带来了。可是我们领导不肯在上面盖章。园长不同意我走,她觉得你们那儿并不适合我,还把我批评了一顿,说我这样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管到哪儿也干不好工作。”

孔志国笑了起来:“那你觉得呢?”

何梅很老实地说:“我觉得她说的也是对的。是啊。我怎么能这样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呢?要是到了你们那儿,见得多了,发现还有更好的单位又怎么办呢?我又换个工作吗?这样下去怎么才是个头呢?我又怎么能干好自己的工作,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呢?再说我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幼儿园正是我的工作地方。我觉得我还真是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

孔志国失望地问:“这么说你拿定主意了?”何梅点点头:“不过,我还是谢谢你的关心和好意。”孔志国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苦笑着说:“看起来我还是缺乏吸引力啊。”

何梅的眼睛里依然充满了天真,笑着说:“要说也应该是说你们那个单位没有吸引力,可不是你没有吸引力。不然你的爱人就不会是个让人羡慕的钢琴家了。”

提起杨颖,孔志国脸色马上变得阴沉起来,叹了口气说道:“当初我也是被她钢琴家的外表所迷惑,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才和她结婚的。结婚以后才慢慢明白,像她那样的人是不能在一起过日子的。”

何梅有些吃惊地问:“为什么?”

同类推荐
  • 何方神圣

    何方神圣

    一部叙事小说。有关家园、乡亲、少年和忏悔——在那片土地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乡亲的苦难以及爱恨情仇、少年的成长与梦想,还有“浩劫”过来人的反思与忏悔、农民对城市的向往与努力。几十个故事,每一个都让人感慨、唏嘘。本书以“何方村”三代人的生活为主线,同时融入文革、改革开放等大的时代背景,以“何方村”村民的喜怒哀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存在状态。
  • 凡人

    凡人

    不过四年前,还在头悬梁、锥刺股为高考搏杀,好不容易过关斩将抢到了一顶“天之骄子”的高帽,这下却成了滞销商品的标志,要自己到人才市场上兜售拍卖、降价处理,只差插一根蒿草贱卖了。林冬和华芬也汗涔涔地挤在一群毕业生当中。一家合资公司要招一名高级文秘,这不,光是抢着要表格填的手,就在眼前挡成了一道怎么也难突破的白墙。林冬泄气地跑到大厅一角,掏出手绢擦汗,愤愤地想:今天不该来。哪晓得是这架势?分明都是名牌大学才华横溢、目空一切的毕业生,如何到了“人才需求会”上就成了马路上清仓大处理时不顾一切的家庭主妇?
  • 民间神秘调查组

    民间神秘调查组

    从小喜欢神秘文化的富二代林少南,在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继承家族生意,而是潜心研究神秘事件调查。在经过一系列的案件后,他结识了高小兰、邵非凡以及许穆风等众多拥有特殊技能的朋友。在这些朋友的帮忙下,他们的神秘调查工作室名气越来越响。但是林少南的父亲却一直反对他做这样的事情,林少南一直不明白原因。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父亲竟然和自己初恋女友失踪的案件有关系,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秘密浮现在他的面前。而所有的神秘事件都和一本流传了几千年的堪舆神书《青乌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破解《青乌序》的秘密,林少南和组员一起远赴深山,寻访《青乌序》作者赖布衣的秘密,结果真相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 指尖的蝴蝶

    指尖的蝴蝶

    世间的爱情无奇不有,难以尽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终将消亡,爱情将会永存,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玻璃唇

    玻璃唇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热门推荐
  • 仙本无相

    仙本无相

    “没有人愿意当英雄......但这个世上总要有人去当英雄......”“只要这个世界还在,我就还活着......”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非真勿扰

    非真勿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规律。让爱情可遇不可求见鬼去吧,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要挽起袖子创造爱情。别以为讨论相亲就像讨论银行最新推出的一款。但其实有什么不同?婚姻,也无非是我们人生的一桩投资项目,而相亲,绝对是低成本高效率,虽然很庸俗,但那没有人生质地的浪漫,不过是轻浮。且慢,我们在生活上眼界宽了,难道就不能在爱情上。眼界宽点吗?兔子都?道不吃窝边草,踏来踏去,能有什么好草不是?不如,我们相亲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男人乎。
  • 怦然心动,腹黑总裁步步逼婚

    怦然心动,腹黑总裁步步逼婚

    因为一个温辰韫,安远兮坐实了南城私生活不检点、作风豪放的女人的名声。所有人都在哂笑着她,她却在短短时间内高调嫁入温家家。安远兮从不敢对温辰韫说爱这个字,男人那夜醒来时眼里的讥笑她永远不会忘记,她不配。
  • 东西晋演义

    东西晋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的追踪》原著小说:赎罪无门

    《爱的追踪》原著小说:赎罪无门

    张国立、闫妮主演电视剧《赎罪门》原著小说!主人公警察老马,在年轻时吊儿郎当,是警察中的边缘人物,直到被癌症判处死刑的时侯,才开始反思自己一生作为警察的价值。为了赎罪,他不畏强暴、挑战强权,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城市大鳄绝命搏斗。这是个浑身充满了“京味儿”的老警察,时而混不吝,却充满了执拗的正义感。他的生活黑白分明,化疗、剧痛,身体每况愈下、跌入黑暗,无法预计的昏迷与疼痛,不可预料的未来和毁灭。但所有这些,却是他用来击碎这个城市大鳄的唯一武器,他无惧死亡,哀兵必胜。
  •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童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什么是孤本小说?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而在国内外现存唯一的完整本,才可称为孤本。所以,确定孤本最重要的是依据,现今收目较多较全的《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小说书坊录》、《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日本大冢秀高的《增补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以及《中华孤本》是我们确定孤本的依据。正是由于孤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阅读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古吴娥川主人等编著的《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在众多孤本中挑选了价值较高的十种编成《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以飨读者。
  • 一眼万年,主神大人宠翻天

    一眼万年,主神大人宠翻天

    神界最近有两大喜事,一是那位名动神魔两界、杀了西陵阁主、被神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魔女死了!二是主神之子没死,他杀了女魔头回来了,择日即位。全民欢庆。在某个小黑屋,一个美艳杰伦的少女正以一个奇怪的姿势闭咚另一个美艳杰伦的少年“听说你杀了我?嗯!”带点威胁的凤凰音,再把镜头转向少年“媳妇儿,不敢不敢,被听信外面的谗言,有我就够了。”怂的要命。
  • 温州样本

    温州样本

    这是一本关于温州经济的罕见的大气之作,大量生动的历史细节与人物活动,凸显了温州经济长足发展背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历史互动图景。既是温州人的奋斗史,也是温州的开放史。本书以编年史的形式,全景记录了温州民营企业三十年的发展之路,既有对经济大势宏观把握的大气磅礴,又有对企业个例成长和企业家心路历程微观考察的细致深入。其中诸多知名企业和企业家的生动案例,既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令人感慨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