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她什么时候这么熟了”林深这一路都在想,他们消失在对街的小区门口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这不是我昨天吃了她爸爸做的菜么,”陆萬又大大咧咧的摆着一副粗糙老爷们的样子,不以为然的说“现在多照顾她点,以后去她家吃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林深看了看陆萬,露出一副无药可救的表情,然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大步走向校门口。
自家的儿子要被别人“拐”跑了。
陆萬拎着早已凉掉的饭团,小跑着跟上了林深的脚步。
“那姑娘挺老实的”陆萬收起了笑容,有点认真的对林深说。
公交车颠簸着向前开,好似恒星运行的轨迹一般,永远都是固定的。
圣玲摸了摸手上的小碗,天蓝色的不锈钢外壳,然后是被一个淡蓝色的小布包着。应该是个保温盒。
她想起她外婆,在她读书的时候给她的饭盒缝了一个小布袋,那是用她小时候穿不下的衣服缝的碎花布袋,方便她带到学校去吃。那个饭盒并不密封,也不保温。曾有一回,圣玲在饭盒里放了几个卤蛋,舍不得把汤汁也倒掉,于是就把汤水也加在了饭盒里,结果中午从书包里拿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满书包都是汤汁。
她从小就生活在临省的外婆家,直到外婆去世,才被爸爸接到了Y市。当她进门的那一天,爸爸把一位儒雅的阿姨带到她面前,她才知道,在乡下的外婆家,她无数次问外婆,爸爸怎么不回来看看她,都以外婆沉默的方式,避开了这个话题。
原来,自己才是唐突闯入别人生活的人。
“市职校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带上随身物品,往后门靠”公车的广播播报着语音,圣玲一手拎着陆萬给的早饭,一手拉着扶手,走向车后门。
当圣玲在座位上放好书包后,便打开了陆萬给的那个淡蓝色的保温盒。
里面是一碗小馄饨,即便过了一些时间,但碗里还温热的冒着白气。
你看,城里人的早餐,都是那么的精致。
她住在外婆家的时候,每天的早饭就是一碗泡饭,就着豆乳或者酱瓜吃,一成不变,吃到如今。再后来被爸爸接到了Y市之后,小区门口就有很多的小摊子,爸爸每天会给她五块的零花钱,她都用不完,除了买个早饭,都会把剩下的钱都攒起来。她以为,这就是城里人吃早餐的方式了。
可是,当看到陆萬给自己“交换”过来的小馄饨以后,她才发现,要融入到这个城市,远比自己想的还要长远。
有些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好像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能轻易的改掉。
一天的课程,对于读职校的圣玲来说,不那么容易,因为职校除了专业课以外,还是有语数英。
圣玲最头大的是英语,因为初中的学校,教的并不多,老师本身的口语水平,也是蹩脚的让人无措,但是,在那个时候,当英语已经普及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就连小学生都早已开始英语和拼音同步开启教学,圣玲那个小小的农村中学,却还没有足够到位的师资力量。
在很多人看来,职校打着“为了入社会时能有一技之长”的口号,把普校都淘汰的人聚集在一起,学一门专业,混至成年。
对于在同一起跑线的专业课,圣玲好像学的很有兴致。
好像第一次专业老师上课的时候,拿着一个很大的算盘给大家演示,圣玲却早已可以很熟练的上手。由于手指修长,上拨下勾,从1加到100,她是她们班里速度最快的。
为此,当老师在讲台公开点名表杨她的时候,她才知道,她也会被这个城市的人所肯定。
“圣玲,昨天的会计作业都做好了么”她的同桌王艳一上来,就啃了一口她正要吃的馄饨。“下次不要放葱花了,我不爱吃”
葱花多香呀,而且还可以装盘配色。圣玲其实很不明白,为什么城里的小孩都不喜欢吃葱。她们甚至在吃饭的时候,特意会把碗里细小的葱花一个个的用筷子挑出来,然后才肯吃。
“好,”她依旧奶诺的笑着说,像一只无公害的小奶猫一样,浅浅的酒窝挂在脸上。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作业本,递给她的同桌。
生活可能就是这样,带着隐秘的故事,让人琢磨不透。
秋风已起,带着些许凉意,饶人心头。
职校的学生因为很少有读书的压力,也不会因为高考的升学率,让大家倍感压迫感。所以一放学,教室里就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
圣玲喜欢放学后在教室里做一会作业,然后等人都散去的差不多了,再背着书包,走出校门。
只是今天开始,自己有了固定的时间上下学。
圣玲看着手腕上的电子手表,五点十分。此时的天,已渐渐变的昏暗,让人觉得压抑。圣玲掏出手机,通讯录里不多的几个人中,今天早上又加了一个新的名字。陆萬。
她快速的用九宫按键,打下一行字。“我过来了”然后想了想,又觉得和陆萬还不是很熟,于是删掉了刚才编辑的文字,重新编辑“陆萬同学,我即将坐101路公交车,途径你们学校站点前两站时,会在次以短信的方式提醒。”然后觉得,这样编辑的比较妥当后,才郑重的发了出去。
当陆萬热火朝天的打了一会篮球后,甩了甩额头的汗珠,然后带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喘着粗气走到一旁灌着矿泉水时,无意间刚好瞥见了诺基亚的屏幕微微闪动了一下,然后就是圣玲一本正经的短消息映入眼帘。
“噗~~~”陆萬笑喷的表情让刚巧过来打球的林深不知所以起来。
“陆大少又遇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了”林深把书包放在地方,脱下校服外套。
“今天......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晚”陆萬笑的有点岔气,用手胡乱的擦了擦嘴角的水渍。
“班主任找我谈了点事儿”林深淡淡的说。
“别去换衣服了,我们收拾一下回家了”陆萬拍拍林深的肩膀,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来。
“你知道我家圣玲多出息么”陆萬把放在书包旁的手机扔给林深。
“你看看她给我发的信息。”
林深随意按了一个键,圣玲发的短信还赫然的显示在屏幕里。
那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就像是新闻联播里,主持人用最专业的语术,播报着每一条消息。不带情感,不留余地。
林深也许不会知道,这个世界还会有一种人,发短信的每一个字,都要斟酌再三,思量几分后,才能按下确认键。
回家的路途,陆萬不再和林深聊着可有可无的话题,而是拉着圣玲,和她介绍起这个城市。沿途的公交车,沿着特定的路线,驶向一站又一站,目的地的前方,又有多少人,会陪着她一起走过呢。
“快看,这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引以为豪的东西”陆萬和林深坐在圣玲的后面一排位置上,林深看着窗外,不做声响。只有陆萬双手怀抱着前座的位置,在圣玲耳边讲着公交车途径的地方。用陆萬的话来说,就是文科生能在此刻,用“白皑萋萋浅入眼,空略耳冀伟岸河”来形容此刻的场景。
“中国塑料城”几个阔丽的大字,被霓虹灯装彩的分外靓丽,也格外醒目。
“每年的六月,这里就有一个会展,来自各地的人,都会在此进行塑料产品的交易”陆萬向后指了指早已开过的地方。
圣玲有点惊讶的点点头,她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这个城市还有东西是可以运输到中国各地的,凡是在名称前面加中国两字,就会让她肃然起敬。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路两旁的灯,也早已灯火通明。
刚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圣玲对于晚上的灯光十分留恋。还记得他爸爸把她从乡下接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刚出火车站的大门,圣玲就看到对岸的灯光变换着在闪耀,“爸爸,你看,为什么要点这么多的电灯呢,这些电灯点着不要钱么”她很认真的问。
在外婆家的时候,天不是暗到了看不清课本上的字时,外婆是不会开那盏还发着暗黄色的灯光的节能灯。在她的概念里,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是不允许的。
然而这样的观念,在她来到这个城市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她看到,学校食堂里每天大桶大桶吃不完的菜被三轮电瓶车运出去的时候,当她看到即便是天还光亮,两旁的路灯早已开的通明时,才发现,她该改掉固有的小思想,融入到这个对于浪费没有罪恶感的地方去。
“你们这里每天晚上都会有这么漂亮的灯光么”她看着陆萬和林深问。
“这就漂亮?”陆萬完全不屑一顾的说“那你是没见过A市的夜晚了,夜如白昼,那里的夜晚,才是真的美”
后来2016年A市开了G20峰会,那个宛如西子的城市又一次火爆起来,成了旅游热门的地方。当林深带着圣玲,站在人潮涌动的小桥上,看着随着音乐不断变换造型的灯光和喷泉造型时,他们的身边,已经没有了陆萬,那个当初和她绘声绘色的说着这个城市灯光有多美的男孩。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一个城市,夜晚有多美,梦里就会有多甜。
那些灯火弥漫的故乡里,浅藏着游子对于未来的寄托。他们似乎不清楚,自己是否迷失在了这纸醉金迷般的生活里,是否还能郁郁葱葱的,成长为少年。
“下一次,能带我看看那里的灯光么”圣玲被陆萬描述的入了迷,在她的脑海里,完全想象不出,陆萬所描绘的场景,因为,她到过的地方有限,看过的事物寥寥无几。以至于她听着听着,也就入迷了,心里的渴求占满了整个脑海,话还未在脑子里掂量三分,就已脱口而出。
直到她说出口后,才发觉自己失语了。懊恼的咬着下嘴唇,微微低下头,变的不知所措起来。
“可以啊,今年放寒假了,我带你去看看。”陆萬完全没有注意圣玲的小动作,林深却在此刻,一只手托着脑袋,斜靠在车窗旁,渐渐的开始注意他们聊的话题了。
这种盛情的邀请,让圣玲有点受宠若惊。
“好”这一次,她笑眼弯弯,黑色的框架眼睛架在她的鼻梁,遮住了她大半个脸。昏暗的车厢看不清她的眼睛,纤瘦的手腕上,带着那只黄绿相兼的电子表。只是浅浅的两个小酒窝,若隐若现的,就像入冬的风,带着秋季的尾巴,大咧咧的闯入冬季。
一个无公害的笑,就这样,闯进了林深的心,毫无预警的,让他开始注意了她。
人和人相处的模式,不过是交流。在行为语言里,这叫传递信息。
窗外,灯光带着舞动的气泡,盘旋在琉璃般的上空。灯火通明,是这个城市夜生活的开始。恬静的车厢此刻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司机已经在车里开启了一盏暗黄的小灯,和圣玲曾经外婆家的昏黄的节能灯,一样的光亮。
她咧着嘴,笑的灿烂。
灯火阑珊,是她来到这个城市,才知道这个词语所对应的场景。但如果这个世界,还有比此刻看到的场景还要美的地方,该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呢。她想。